2010年7月29日 星期四

卡賽譴責維基解密洩露線人姓名

轉貼來源:中央廣播電台 2010/7/29 15:28
                 撰稿‧編輯:張子清   新聞引據:星島日報 、採訪、法新社
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nid=252077&id=6&id2=2

阿富汗總統卡賽(Hamid Karzai)29日譴責爆料網站「維基解密」(WikiLeaks)洩露北約組織(NATO)部隊「線人」的身分,讓數以百計的阿富汗人身陷危境。卡賽在首都喀布爾的記者會上說,「這是非常不負責任且令人震驚的事情」。

「維基解密」」(Wikileaks)網站25日公布了2004年到2009年之間,9萬2千份駐阿富汗美軍的秘密文件,其中包括未曾公開的阿富汗平民遭到屠殺、以及美軍對阿富汗武裝叛軍塔利班組織據點的秘密行動等細節。

「維基解密」創辦人亞桑傑(Julian Assange)宣稱,所有有關在維基解密網站公開的機密文件,事前都接受過檢查,確保「線人」的身分沒有被公諸於世。亞桑傑強調,「維基解密」獲取的阿富汗戰爭機密文件中,約有1萬5千份因涉及「線人」的身分而沒有放上網。

不過,泰晤士報卻指出,即使只用2個小時來翻閱有關機密文件,也能輕易找到向美軍提供詳細情報的數十名阿富汗人的姓名,甚至提到他們父親的姓名和家鄉所在地。

美國國防部也表示,任何人的姓名出現在爆料的文件裡,都有身陷危險的可能。


阿富汗總統質疑西方為何不打擊巴境內塔利班勢力

轉貼來源:國際在線
http://big5.chinabroadcast.cn/gate/big5/gb.cri.cn/27824/2010/07/29/5005s2938008.htm

中新網7月29日電 據巴基斯坦媒體報道,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29日表示,西方盟國完全有能力打擊巴基斯坦境內的塔利班勢力,但他對西方國家為什麼不採取行動提出質疑。

卡爾扎伊在喀布爾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說:“打擊恐怖主義的戰爭不應局限在阿富汗的村莊或房屋,而是要聚焦恐怖勢力的庇護所,要打擊他們在阿富汗境外的資金與訓練的源頭。”

在被問到巴基斯坦支援塔利班的報道時,卡爾扎伊說:“阿富汗是否有能力解決這一問題,這是個問題。但是我們的盟國有這個能力,問題是‘他們為什麼不採取行動’?”

據外電26日報道,超過9萬份駐阿富汗美軍的保密文檔25日遭媒體洩露。據信這些文檔中披露了巴基斯坦當局在背後秘密給阿富汗的塔利班反政府武裝組織提供指導和幫助。巴基斯坦被指多年來一直“偷偷”支援塔利班。

對此,巴基斯坦駐美國大使胡珊•哈克尼(Husain Haqqani)25日發表言論,對這些文件的泄密表示譴責。他說,將這些文件泄密的做法是完全“不負責任的”。

2010年7月28日 星期三

伊拉克大筆重建基金去向不明

轉貼來源: 奇摩新聞 2010/07/28 14:05 李欣穎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728/19/2a206.html

(法新社華盛頓27日電) 美國審計部門今天表示,美國國防部無法適切說明近90億美元伊拉克石油收入和其他經費的去向。國防部在2003年美軍入侵伊拉克之後接受這些經費,目的在進行伊拉克的重建。

伊拉克重建特別監察長在報告中說:「管控失靈使這筆資金可能受到不當利用,以及在無人查察的情況下流失。」

由美國主導的佔領軍政府,在入侵伊拉克之後設立基金,利用驅逐海珊(Saddam Hussein)政權後接管的石油、天然氣收入及其它資產嘉惠伊拉克人民。美國國防部在2004年從這個基金取得91億美元。

審計單位發現,國防部無法妥善解釋其中87億美元流向何處,因為拿到錢的各國防單位未依規定設立帳目,也未設專責機構管理經費用途。(譯者:中央社李欣穎)


伊拉克重建經費 87億兜不攏

轉貼來源: 世界新聞報/編譯陳曉君綜合巴格達27日電
http://www.worldjournal.com/view/full_us/8912330/article-%E4%BC%8A%E6%8B%89%E5%85%8B%E9%87%8D%E5%BB%BA%E7%B6%93%E8%B2%BB-87%E5%84%84%E5%85%9C%E4%B8%8D%E6%94%8F?instance=us_bull

一項27日公布的審查報告指出,美國國防部從伊拉克出售石油和天然氣的收入中,提取了91億元的伊拉克重建經費,但因會計工作不良,其中95%的支出,也就是大約87億元,都交代不清。不過調查人員並不認為這其中有詐欺行為。

這項由伊拉克重建特別調查員提出的報告,顯示對在伊拉克支出的經費管理鬆弛,而在美軍進攻推翻胡森政權七年後,伊拉克人民還嚴重缺乏基本的電力和乾淨供水。

審查報告發現,蹩腳的記帳工作使國防部不能充分說明87億元是如何使用的。這些錢是該部自2004年至2007年,從聯合國安理會設立的「伊拉克發展基金」(Development Fund for Iraq)中提出,其中有26億元的支出,國防部「無法提出花用的證明文件」。

審查報告指出,造成國防部交代不清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數接受伊拉克發展基金經費的機構,未按規定設立財政部帳戶。此外,國防部沒有指定一個機構負責監督這些經費的去處,或花用。控制失當,使這些經費易於被不當使用和下落不明。報告表示,調查人員並不認為這些經費的支出有詐欺。

這些錢不屬於國會撥付的530億元伊拉克重建經費。

儘管伊拉克自2008年起安全情況已改進,但幾乎每天仍發生炸彈攻擊,這使擔憂該國政治危機的伊拉克人更加氣餒和恐懼。伊拉克3月7日舉行了國會選舉,但結果無法讓人信服,政客面對僵局,迄今未組成新的政府,該國什葉派的總理馬里奇決定留任,但數個影響力大的什葉派政黨要他下台。

「伊拉克發展基金」來自伊拉克出口石油和天然氣的收入、被凍結的伊拉克資產,和過去「石油換糧」計畫的盈餘,在2003年美國進攻伊拉克至2004年中,由「聯軍臨時政府」管理伊拉克時,這個帳戶進帳200億元,而臨時政府在2004年撤銷後,伊拉克政府仍讓美國繼續從基金中提錢,直到2007年12月。


近90億美元不知去哪兒!美國人弄丟了伊拉克的錢


轉貼來源: 2010年07月29日 08:39:51  新華網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7/29/c_13419948.htm

美國負責伊拉克戰後重建審計的部門27日發布報告,顯示美國國防部說不清將近90億美元伊拉克重建資金去向。

這筆資金並非美方對伊拉克援助款項,而是伊拉克人自己的錢。

查不到的資金
伊拉克重建工作特別監察長辦公室27日發布審計報告,顯示美國國防部無法交待數十億美元伊拉克重建資金去向。

這筆資金來自伊拉克石油和天然氣出口收入、遭凍結的伊拉克資產以及先前“石油換糧食”項目所留盈余。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2003年設立伊拉克發展基金,用于資助伊拉克戰後重建。美英聯軍臨時權力機構成立後,大約200億美元納入這項基金。

最新公布的審計報告顯示,美國方面2004年至2007年從伊拉克發展基金劃撥91億美元,但無法說清其中87億美元、即超過95%的資金去向。

而在這87億美元中,大約26億美元的去向沒有任何蹤跡可查。

按照審計報告的說法,美國國防部無法說清涉及伊拉克發展基金的“債務、支出和結余狀況”。

丟不起的巨款
伊拉克發展基金設在美國紐約。伊拉克當局先前授權美國政府從這筆基金中劃撥款項用于伊拉克人道主義援助及重建項目,但2007年12月終止這項授權。

按照規定,美國政府應把相關款項轉交給伊拉克當局。然而,最新審計結果顯示,美國方面仍然持有大約3430萬美元。

審計報告說,美國國防部從伊拉克發展基金領取款項後,沒有依照規定設立財政部專屬賬戶,沒有指派任何部門監督資金用途及流向。

“控制體係崩潰,導致資金易受不當使用和不易察覺的損失。”

美聯社報道,伊拉克超過九成財政預算來自石油銷售,赤字預計會持續至2011年。戰後7年,伊拉克重建項目遭遇不少挫折,供電不穩、燃料短缺、失業率較高等難題待解。

伊拉克議會廉政委員會主席薩巴赫‧賽迪告訴美聯社記者,美方“弄丟”的伊拉克資金本應用于“重建這個國家,向這個貧窮的國家提供各項服務”,“伊拉克應該採取法律行動以拿回巨額款項”。

惹人憂的重建
對這份審計報告,美國國防部回應說,願意按照報告所提建議,更好地監管這類資金用途。國防部打算指派專門機構負責監督資金流向,預計不遲于11月。

不過,遭遇重建資金去向不明的不僅是伊拉克,還包括阿富汗。

阿富汗戰爭2001年爆發以來,已有大約600億美元涌入阿富汗,用于供電、供水、道路、教育等重建項目。其中,美方投入大約510億美元,有意明年提高至710億美元。

美聯社所作調查顯示,阿富汗重建努力至今鮮有成果。以電力供應為例,全國獲得供電的家庭數量佔家庭總數的6%,如今升至大約10%,而原定目標是今年年底前讓65%城市家庭和25%農村家庭用上電。

投資方曾斥資1億美元建造一座發電廠,希望向首都喀布爾超過50萬名居民供電。然而,工期延誤1年,以致項目總額翻倍至3.05億美元。項目尚未完工,當地居民已經開始從烏茲別克斯坦進口更為便宜的電力,以致這座發電廠建成後“沒啥用”。(楊舒怡)

2010年7月27日 星期二

維基解密網站 公佈大量阿富汗戰爭機密文件

阿富汗戰爭機密曝光 白宮大怒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報導】以揭發機密資料著稱的「維基解密」網站25日公布「阿富汗戰爭日記」,內容是9萬2000份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在阿富汗的秘密作戰紀錄,內容十分驚悚,包括數以百計阿富汗平民遭聯軍殺害、法軍向載滿學童的巴士掃射、波蘭軍隊用榴彈攻擊婚禮派對,這些事件許多都被掩蓋。

美國媒體認為,這是美國軍事史上最大的情報洩密事件之一。「維基解密」數周前把文件提供給美國紐約時報、英國衛報和德國明鏡周刊,三家媒體25日同時刊出。

這些文件主要是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由駐阿美軍基層人員及情報人員撰寫的報告。紐時指出,軍方認為報告消息來源相當可靠。

文件中揭露,聯軍因害怕成為自殺炸彈客攻擊對象,向手無寸鐵的汽車駕駛人和機車騎士開槍。

在一些從未被公開的事件中,法軍向一輛載滿學童的巴士開槍,造成8名學童受傷,只因這輛巴士太靠近他們的車隊。在另一次事件中,美軍巡邏隊以機槍掃射一輛巴士,造成15名乘客傷亡。2007年,波蘭軍隊在一次報復行動中,以榴彈攻擊一個正在舉行婚禮的村莊,造成多人死傷,包括一名孕婦。

英軍也曾攻擊平民,2007年年底,阿國首都喀布爾街頭在一個月內發生4起英軍射擊平民案件,死者之一是阿國將領之子。這些事件由英軍自行調查,外人無法得知。

其他勁爆內容還有秘密的「黑色」特種部隊追殺神學士領袖,及神學士取得1980年代美國提供給阿富汗聖戰士的追熱導彈,並擊落美軍直升機。這些事美國都秘而不宣。

文件並指巴基斯坦每年接受美國逾10億美元援助,卻暗助神學士對抗美軍。文件中說,巴國軍事情報組織暗中指導神學士,巴國情報首長曾直接參與神學士的秘密戰略會議,組織叛軍對抗美軍,甚至密謀暗殺阿富汗領袖。

巴基斯坦駐美大使哈卡尼出面反駁,強調美巴為戰略夥伴,合力打擊凱達組織及其神學士盟友。白宮也強烈譴責洩密文件危害國安,國家安全顧問瓊斯說:「這些信息可能讓美方及盟友遭遇危險。」

【2010/07/27 聯合報】@ http://udn.com/


維基解密網站 匿名告密平台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報導】「維基解密」網站把9萬多份阿富汗戰場的第一手報告交給三家媒體,掀起大風暴,顯示這個以揭密為宗旨的非營利網站的力量和細膩手法已不容小覷。

這個網站由記者兼程式設計師亞桑傑(Julian Assange)在三年前創辦,提供告密者、記者和活動分子一個公布敏感資料的管道,且不必擔心身分曝光。

維基解密自我定位為「第一個人民情報局」,2006年12月創立以來,已成美國政府的眼中釘。亞桑傑認為他這次公布的文件與1971年公布的越戰軍方機密文件「五角大廈報告」很類似,當年的報告影響美國民意對越戰的看法。他說,公布文件所引發的不滿反應,顯示該網站的示警任務很成功。

39歲的亞桑傑是澳洲人,出身反叛家庭,他的父母在反越戰示威活動中結識,他十幾歲時,母親騎馬衝進市政廳,抗議政府關閉騎馬道。

亞桑傑承襲父母的反叛精神,美國情報機構一再想與他見面討論他的消息來源,都被他拒絕。

他的網站確保資訊在進入伺服器前,先接受匿名保護。該網站伺服器設在瑞典和比利時等「有法律協助保護資訊的國家」。伺服器不保存存取紀錄,政府無法追查資訊來源,因此即便被情報組織滲透,也無法追查揭密者身分。

中國政府曾企圖封鎖這個網站,但加密的連結仍能突破封鎖。

維基解密有幾名全職志工,並可號召上千名解碼、程式設計和新聞撰寫專長人員。亞桑傑表示,他揭發的內容符合公眾利益,並未違法或置軍隊於險境。]

【2010/07/27 聯合報】@ http://udn.com/


軍機解密 美早知賓拉登行蹤

轉貼來源:2010年07月28日 蘋果日報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693890/IssueID/20100728

【王潔予╱綜合外電報導】揭弊網站WikiLeaks.org披露美國軍事機密,昨有更多內容曝光。美國政府向來宣稱,已近10年不知道九一一恐怖攻擊主謀賓拉登(Osama Bin Laden)行蹤,但駐阿富汗聯軍2006年的內部報告顯示,他們曉得賓拉登定期參加組織集會。轉載機密的媒體暗批,若聯軍及早出手抓人,可減少折損聯軍性命。據統計,阿富汗戰爭9年來已有1968名美軍與北約盟軍喪命。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國際安全援助部隊」在2006年8月討論自殺炸彈的報告寫道,「下達6起自殺炸彈攻擊的高層會議,固定每個月於阿富汗北部舉行一次。」恐怖組織「基地」的頭目賓拉登正是與會4名高層人士之一。這與美國中央情報局長帕內塔(Leon Panetta)上月指近10年不知賓拉登行蹤的說法,大相逕庭。

曾派人赴北韓買軍火

由專門揭弊的非營利網站WikiLeaks取得、結合美《紐約時報》、英《衛報》及德《明鏡周刊》共同披露的報告記載,賓拉登曾參與策劃將毒粉摻在飲食,毒害北約聯軍。報告中甚至指賓拉登在2005年派組織資深成員及財務顧問,取道伊朗前往北韓,採買可攻擊聯軍的遙控火箭砲。

此外,美國「373特遣隊」(Task Force 373)行動也因洩密浮上檯面,他們專責狙殺2000名頭號恐怖首腦,但不少平民也死在他們手下。文件以密碼7×ANP KIA, 4×WIA記錄難以啟齒的誤殺,經上述3家媒體記者解碼,原意是7名阿富汗警察死亡、4人受傷。

WikiLeaks的文件來源,可能是22歲的前駐伊拉克美軍情報官曼寧(Bradley Manning),他已因另一起洩密案在本月被起訴。親耳聽過曼寧吹噓洩密而檢舉他的駭客拉莫表示,「應有人協助曼寧犯案,他沒有洩密的技術。」

歐巴馬阿戰計劃生變

美軍研判,機密可能是從「保密網路協定路由器」(SIPRNet)截取,它是專門處理阿富汗戰場上日常軍事行動的軍用網路。

美國政府現忙著善後,打電話給巴基斯坦及北約盟邦英、德高層亡羊補牢。巴基斯坦及美國官員均直言,「美國最關心的是巴方反應,不是機密內容。」美國政府、國會及沒參與爆料的媒體均指,多數機密內容並不新鮮。Wikileaks創辦人艾桑吉前天辯解,機密內容都超過7個月,強調不會威脅到戰士性命。

不過,美國眾議院下周討論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提出的阿戰預算增加案,此事將使歐巴馬的戰爭計劃遭更多質疑。但也有美國官員視此危機為轉機,因為可藉巴基斯坦情報局暗助激進組織神學士的內幕,警告巴國若再不賣力反恐,美國可能會切斷金援。

美國軍事機密外洩對各方影響

對美國
.總統歐巴馬將費更大力氣,才能說服國會增加阿富汗戰爭軍費;眾議院下周就要討論歐巴馬提 出的增加預算案
.損及美國與巴基斯坦、阿富汗的盟邦關係
.軍機外洩,危及以美軍為首的聯軍將士人身安全
對巴基斯坦
.美國可能以金援為籌碼,進一步施壓其政府加強反恐力度
.可能消減巴國情報局內部好不容易凝聚的反恐共識
對阿富汗
.境內的恐怖份子會拿機密曝光當宣傳工具,影響民眾對聯軍的觀感
對英國
.文件顯示至少26名阿國平民被英軍殺害,兩國關係可能受影響
.政府威信及撤軍時間表的可行性將受民眾質疑;英美政府刻意短報恐怖組織武力,英軍能否如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計劃,於2015年撤軍,令外界起疑


Wikileaks(維基爆料)網站公布大量阿富汗戰爭機密檔案

轉貼來源: ZDNet新聞專區:Declan McCullagh and Steven Musil
http://www.zdnet.com.tw/news/web/0,2000085679,20146780,00.htm

今年初以公布美國軍方機密影片一炮而紅的揭密組織Wikileaks(維基爆料),25日一舉曝光7.5萬份阿富汗戰爭的相關機密檔案。

該組織這次先把文件交給紐約時報、德國明鏡週刊和英國衛報,三家媒體也各自證實文件的真實性。衛報稱此次揭發是「毀滅性地描繪潰敗中的阿富汗戰爭」,並顯示美國領導的聯軍如何在隱而未宣的事件中殘殺數千阿富汗平民、神學士攻擊升高,和北約指揮官憂心鄰國巴基斯坦和伊朗援助叛軍。

被該組織名為「阿富汗戰爭日記」(Afghan War Diary)的檔案,共約7.69萬份,直到美國西岸時間25日下午4點才出現在Wikileaks.org網站上。Wikileaks表示,他們已延遲公布另外約1.5萬份檔案,以便移除姓名和其他敏感資訊。

英國公共服務電視台Channel 4,自行分析了2004年至2009年底間的個別軍事單位派遣,最後估算出敵軍死亡人數約1萬5,506人,至少4,232個平民被殺,北約軍隊陣亡1,138人。

這些檔案造成的衝擊將迴盪數日、甚至數月之久,因為研究人員、記者或任何可連上網路的民眾,都能仔細挖掘這些資料。若未經壓縮,這些檔案總大小約100MB,是莎士比亞全集的20倍。

明鏡週刊的線上特別報導,稱這些文件是「爆炸性的洩密」。紐時承認早在1個月前就拿到文件,不過一直未連上原始資料的資料庫。但紐時在網站報導的首段即提供Wikileaks.org連結,方便讀者自行參考原始文件。

華府政界的反應才剛開始。紐時公布一份未具名的總統幕僚發出的備忘錄,內容試圖淡化這次揭密,並指控「Wikileaks不是公正客觀的新聞媒體,而是一個反對美國阿富汗政策的組織」。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麻州民主黨參議員John Kerry也表示,這些文件顯示美國對阿政策的口徑一致是必要的。

Wikileaks共同創辦人Julian Assange對紐時表示,曝光的文件顯示阿富汗的受暴情況遠比美國軍方或媒體的報導嚴重。他說:「(文件)不僅顯示嚴重的衝突事件,還包括戰爭普遍的惡行,從兒童的死亡,但殺害數百人的重大行動。」(Wikileaks沒有透露其消息來源。)

這些資料還披露了專門執行刺殺行動的特別部隊Task Force 373。其中一次的行動報告顯示,在追殺一名基地組織首領的過程中,至少有7名兒童被美軍殺害。另一次行動中,美軍射殺了7名阿富汗警員。這些都從未出現在美國國防部的對外報告中。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James Jones特別發出聲明,批評這些曝光的文件威脅美國民眾和國防安全,Wikileaks在公布前也沒有聯絡美國政府,是不負責任的作法。

Wikileaks今年稍早公布的一段影片,名為"Collateral Murder"(間接謀殺),顯示美國直升機在伊拉克擊毀一輛正要運送受傷記者去醫院的汽車。阿帕契直升機的駕駛,似乎將手拿相機的記者,錯認為武裝叛軍。

美國陸軍情報專員Bradley Manning,已因涉嫌提供多段機密影片給Wikileaks,遭到軍方起訴,並可能被判重刑。(陳智文/譯)


美軍9萬機密文件揭濫殺平民

轉貼來源: 香港新浪新聞
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13/1/1/1799959/1.html

掩飾阿富汗戰爭錯炸 疑涉戰爭罪
【明報專訊】美國爆出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情報泄密事件。著名爆料網站「維基解密」(WikiLeaks)公開了9萬多份有關美軍在阿富汗軍事行動的機密記錄,揭露不少從未對外公布的阿富汗戰爭內幕,包括西方盟軍在阿富汗濫殺錯炸,以及事後的掩飾行徑。「維基解密」創辦人聲稱,文件中有戰爭罪行的證據。

美史上最大規模軍情泄密
今次機密外泄,有可能影響美國國內乃至國際社會對美軍出兵阿富汗的評價。「維基解密」創辦人阿桑奇(Julian Assange)稱,這批美軍戰爭日記,就像當年公開東德秘密警察檔案般震撼,當中更似乎有戰爭罪行的證據,又說迄今揭露的恐怕僅屬冰山一角。

今次泄露的機密資料,主要是2004至2009年底期間,駐阿富汗美軍及情報人員撰寫的報告,記述美軍參與的軍事行動,以及美方人員和阿富汗各方政治人物會面的細節。內容中最具爭議的,是北約部隊被揭濫殺平民。根據文件,自阿富汗戰爭爆發以來,死在北約軍隊槍炮下的無辜平民,遠超官方公布的數字。聯軍的攻擊行動共造成144宗涉及殺死平民的事件,導致最少195死174傷,但這些濫殺錯炸事件大多秘而不宣,掩飾了事。

秘密部隊擊殺目標 毋須審訊
報告中的焦點,是北約盟軍未曾被公開的秘密行動小組「黑色」特種部隊373,部隊的任務,是在毋須審訊下,擊殺或生擒目標人物,多達2000名塔利班高層及蓋達目標人物,被列入他們的「擒殺名單」。報告所見,大部分情况下,373部隊原都是受命出動生擒目標,但在很多例子中,他們都是直接擊殺目標而無任何生擒的意圖。

記錄揭露這支373部隊亦有殺害平民、女人和兒童,甚至是擋路的阿富汗警察,事後盟軍通常只會向被殺平民的家庭作賠償了事。其中一次行動中,373部隊需殺死一名來自利比亞的戰士。部隊用了一架小型貨車,上面裝有6發小型導彈,當時的行動計劃,是向相信匿藏了目標人物的一條村莊的建築物,用5支火箭擊毁,之後再派地面部隊。但行動中他們未能殺死目標,只殺了6名塔利班戰士,當部隊走近一間學校的瓦礫時,更發現有7名兒童亦一同被殺。

盟軍事後僅發表簡短聲明,稱有孩子被誤殺,但強調已監視目標多天,還聲稱塔利班戰士以兒童作擋箭牌。當時盟軍根本沒提行動是否成功,以及有學校被毁及7名兒童死亡的細節。根據維基解密的資料,有關報告不但被列為「機密」,甚至是「Noforn」,即不能和盟軍以外的外國勢力分享。

稱「殺武裝分子」 隱暪兒童被殺
4個月後,373部隊又再濫殺平民。他們在一條叫Laswanday的村莊和塔利班的戰士對峙,部隊召來空中支援,讓飛機朝塔利班戰士開火的房屋,投下500磅炸彈,但其實此時塔利班戰士已逃走,結果行動反而造成3名孩童受傷、1名女孩、1名女士及4名男子被殺,但沒有任何敵人在行動中受傷或被殺。可是當時盟軍的聲明卻稱「殺死了數名武裝分子」,沒提有平民傷亡。

機密文件指,373部隊在阿富汗最少有3個基地,儘管編制屬盟軍特種部隊,但似乎是抽調自美軍北卡羅萊納州的布雷格堡第7部隊,成員還包括三角洲特種部隊等。被他們生擒者會被移送到特別監獄,迄2009年底共4288人被囚,當中年紀最輕的僅16歲。(衛報/紐約時報)


神秘的北約「373部隊」 獵殺塔利班目標不擇手段

轉貼來源: NOWnews今日新聞網 記者朱錦華/綜合報導
http://www.nownews.com/2010/07/27/91-2629976.htm

剛剛驚爆曝光的「阿富汗戰爭日記」,其中一個極受矚目的重點是,有關北約「373特種部隊」這個神秘軍團。

據了解,這支部隊主要由美軍組成,直接聽命於華盛頓國防部。他們專責獵殺或俘虜「塔利班」(神學士)的頭目,不需審訊即可就地正法。曝光的文件更指出,部隊為求目的不擇手段,任何妨礙任務者,即使是平民亦難免一死。

報導指出,「373」手中持有一份殺人名單,上面列有2058名「塔利班」和「基地」(凱達組織) 恐怖組織頭目的姓名,列為搜捕或獵殺目標。

文件內容更顯示,「373」曾殺死阻擋他們進行任務的阿富汗警察、平民百姓,甚至是老弱婦孺。「373」部隊在阿富汗至少擁有3個基地,分別位於喀布爾、坎達哈與霍斯特。

雖然「373」與阿富汗和其他盟軍特種部隊共同作戰,但估計部隊人員是從美國北卡羅萊納州布拉格堡的第7特種部隊直接調來,成員都是「海豹突擊隊」和「三角洲部隊」的軍中精銳,主要乘坐「奇努克」和「眼鏡蛇」直升機執行任務。

「373」直接聽命美國國防部,外界之前從不知道它的存在。聯合國人權特別報告員阿爾斯頓教授2008年曾前往阿富汗,調查有關軍隊就地正法的傳言,當時他就警告說,國際部隊既不透明,也不負責任。


誤殺事件多 美軍373部隊秘辛曝光

轉貼來源:奇摩新聞/新頭殼newtalk 2010.07.28 周盈成/編譯報導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728/135/2a1lj.html

被「維基揭密(Wikileaks)」揭露的阿富汗戰爭秘辛,包括美軍一支「373特種部隊」專門除去塔利班和蓋達重要人物的行動。阿戰中有這類行動並非真正秘密,如今難堪的是被發現任務常誤殺平民或友軍。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指出,373部隊細節曝光,引發兩個重大問題,首先是某些殺戮行動跟未經審判長期監禁的合法性,在這方面,聯合國法外處決、即審即決或任意處決問題報告員艾斯頓(Philip Alston)在2008年曾親赴阿富汗調查,並發出警告。

第二是誤殺誤傷無辜者的舉動,會影響聯軍在當地受到的支持。

維基揭密在數週前把它獲得的近9萬2000份阿富汗戰爭機密報告提供給《衛報》、美國《紐約時報》跟德國《明鏡》周刊(Der Spiegel),三家媒體在25日披露,造成舉世震驚,白宮大怒。這些作戰紀錄是過去六年間由駐阿富汗美軍及情報人員所撰寫。

衛報引用外洩作戰紀錄報導,2007年6月11日,373部隊聯合阿富汗特種部隊前往阿富汗東部賈拉拉巴德(Jalalabad)附近的一個村子,計畫暗殺或捉拿一名塔利班指揮官拉曼(Qarl Ur-Rahman)。在激烈的交火中,373部隊還呼叫AC-130攻擊機支援猛轟。結果後來才發現,他們誤認的「敵軍」是阿富汗警察,造成警察七死四傷。

事件後,北約聯軍曾發布新聞提及有這麼一起戰鬥,但警察傷亡是如今才被公諸於世。
在前述的攻擊警察事件後六天,正當盟軍忙著修補部落長老的信任,373部隊又在往南一些的帕克蒂卡省(Paktika)犯下嚴重致命錯誤。他們要剷除一名蓋達幹部里比(Abu Laith al-Libi),在朝著據信里比藏匿的一所伊斯蘭學校發射五枚車載火箭後,連里比的影都沒見到,雖然擊斃了六名塔利班叛軍,但也殺死了七個孩童。

北約聯軍在事件後發布新聞承認誤殺孩童。然而,如今曝光的紀錄顯示當時公布的資訊相當不全,包括未提行動是衝著里比而來,以及美軍未遭任何攻擊就連發五枚火箭摧毀學校。
這份紀錄還註明不可與盟國分享,使用高機動性火箭的部分也要保密。

373部隊的下手目標是聯軍的一份名單,據衛報報導,截至去年10月,名單上有2058人,但不清楚是否所有的這類任務都是由純美軍的373部隊執行。

373部隊繞過北約聯軍指揮系統,直接聽命於美國國防部。明鏡周刊說,該部隊有大約300人駐紮在阿富汗北部的一處德國基地,如今此事被揭露,恐怕會令德國政府相當尷尬。

2010年7月26日 星期一

這是一場如何發生的戰爭

這是一場如何發生的戰爭?
就我們所知
有些事是早已眾所周知
有些事我們知道自己知道
我們也知道
有些事早已知道是不可知的
也就是說
我們知道有些事我們不知道
不過也有些不可知的事我們並不知曉
那些我們不知道的事
我們也就不知道

- 美國國防部長唐納德.倫斯裴Donald Rumsfeld


此文引自張翠容著作《中東現場》一書,原文出自2002年2月12日美國國防部記者會,當時的國防部長倫斯裴回答記者提問,關於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且欲提供給恐怖份子的證據。


Q: Could I follow up, Mr. Secretary, on what you just said, please? In regard to Iraq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and terrorists, is there any evidence to indicate that Iraq has attempted to or is willing to supply terrorists with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Because there are reports that there is no evidence of a direct link between Baghdad and some of these terrorist organizations.

Rumsfeld: Reports that say that something hasn't happened are always interesting to me, because as we know, there are known knowns; there are things we know we know. We also know there are known unknowns; that is to say we know there are some things we do not know. But there are also unknown unknowns -- the ones we don't know we don't know. And if one looks throughout the history of our country and other free countries, it is the latter category that tend to be the difficult ones.

And so people who have the omniscience that they can say with high certainty that something has not happened or is not being tried, have capabilities that are -- what was the word you used, Pam, earlier?


布希在內閣會議中清楚說明:「由於伊拉克可能會造成石油市場的不穩定,這是美國無法接受的風險,因此軍事干預是必需的。」

錢尼曾經擔任CEO的兩家美國最大石油企業Halliburton,Bechtel及子公司KBR,在伊拉克戰後順利承包了最大的重建工程,當然,一貫的模式是不知名的競標者與高價得標後的低價轉承包再轉承包,一如阿富汗戰後重建的再版。

這場戰爭就是這樣發生的。

2010年7月25日 星期日

火線大新聞:伊拉克戰爭未曾曝光的內幕







書名:火線大新聞:伊拉克戰爭未曾曝光的內幕
原文: Under Fire:
Untold Stories from the Front Line of the Iraq War
作者: 路透社記者 Reuters
譯者: 許貴運
出版: 高手
出版日期: 2008年11月20日






越戰期間美國政府有限度開放媒體隨軍採訪,在極大程度上影響了美國民間甚至全世界對越戰的觀感,加劇社會反戰浪潮。之後的1991第一次波斯灣戰爭,美國政府改採統一發稿模式,遭致媒體廣泛非議。1999的科索沃戰爭,美國和北約積極操縱媒體對戰爭真相的報導,開戰各方借媒體展開宣傳戰,甚至不惜捏造新聞內容。歐洲媒體對真相的挖掘引發一場主權與人權的大辯論。

2003年一場美國精心策劃經年的石油戰略-伊拉克戰爭,再次開啟媒體宣傳戰的新規模,美國軍方的戰前簡報宛如一場預知結果的戰爭記實,充斥著震懾戰、毀滅性的閃電戰、與核子彈幾近同等威力的新炸彈和一萬枚足以淹沒巴格達的飛彈與精靈炸彈。全世界媒體記者與觀眾在鏡頭螢幕前屏息等待美國的第一枚導彈劃破巴格達的夜空,而在此之前,美國早已在西方傳媒上展開鋪天蓋地的宣傳-海珊政權所擁有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美國再度開放Embedding隨軍記者採訪及Unilateral單獨採訪,美國與伊拉克軍方發言人的每日記者會所釋放的捷報宣傳為戰爭開拓了另一戰場。

孰真孰假?15位路透社隨軍記者用這本書紀錄了他們所見所聞所體驗的戰爭片面,而其中有相當大部份是由美國軍方代筆撰寫。

開戰日前一天,士兵以儀式般的整裝動作來舒緩他們內心的恐懼緊張,特別是對宣傳中的核生化武器的不安。陸軍第三步兵師第二旅組成的二千輛車隊沿著山羊足跡在沙漠中連續前進60小時,Kiowa直昇機在附近低空搜尋路線。沿路只見第一次波斯灣戰爭遺留的坦克殘骸,不見人跡。在黑暗中行進的車隊因為黑暗和駕駛兵的體力崩潰頻頻發生碰撞事故,一片混亂。

這是一場極大不對等的戰爭,美軍的高科技絕對優勢武器促使戰爭的開端進展迅速、勢如破竹。3月21日從科威特進入伊拉克南部沙漠,僅僅五天的時間部隊已閃電推進280英里,面臨補給線過長的問題。他們幾乎不曾遭遇任何抵抗。就在鬱悶的停滯期間,他們遭遇到第一場沙塵暴的狂襲,大自然輕易戰勝了美軍的高科技配備。與此同時,他們經歷了混亂的戰鬥,美軍發現實際的戰爭型態與他們的戰前推演全然不符。他們面對的不是一支支伊拉克傳統正規部隊,領著白旗排隊等候投降,而是小規模行動且準備進行自殺任務的民兵,身着平民服裝,開著民用車輛,四處流竄,趁著黑夜或沙漠沙塵暴進行游擊式伏擊,他們甚至無法分辨平民與戰士。這種不確定感對士兵造成巨大的壓力和不安。

然後,第三步兵師部隊通過納賈夫、卡巴拉向巴格達挺進,一路平靜不曾遭遇抵抗,士兵的心境開始轉變為活力、自信。在接近首都附近的城鎮時,他們終於面對典型的伊拉克人反應-在美軍車隊經過時揮手微笑,揮舞白旗,豎起大拇指,然後在車隊經過後面露輕蔑,拇指向下。

經過多年戰爭與禁運制裁,伊拉克人表現出一種結合宿命與反抗的綜合情緒。他們與外界幾乎完全隔離,無法接觸國際媒體,國外短波廣播節目經常被干擾,因此,許多人不知美軍已經在邊界集結,他們也認為聯合國武器檢查員在銷毀薩穆德飛彈後的離開意味著戰爭危機的解除。

3月20日海珊驟然宣佈備戰,讓伊拉克人民為之震驚,瘋狂搶購存糧、沙包、發電機用石油。孕婦因恐懼在戰爭期間生產,而不得不在未施麻醉的狀態下提前分娩。第一次波斯灣戰爭的孤兒恐懼再一次的戰爭讓他們面對另一次分離。許多伊拉克人逃難鄉村,道路交通一片阻塞混亂,部份無處可逃的平民則在城外紮營。

3月21日美軍對巴格達的毀滅性轟炸不但精準的命中政府部門建築、軍事目標、海珊皇宮、通訊設施,也擊中了醫院、民宅、市場,平民在炮火中死傷慘重,特別是兒童。眾所矚目的巴格達保衛戰並未如預料遭遇伊拉克軍隊的長期頑強抵抗,而是在4月8日當天結束,美軍的炮火甚至擊中國際媒體總部所在的巴勒斯坦飯店,造成記者傷亡,一如阿富汗戰爭中喀布爾半島電視台辦公室所受攻擊。這一切被美方歸納為戰爭的連帶損失Consequential Loss。

陸戰隊的士兵年齡在二十上下,他們幾乎都不曾經歷實戰經驗,這場戰爭是他們的成年禮。部隊在恩夸瑟港、納西利亞、納賈夫與伊拉克發生激戰。期間發生友軍誤擊,更多的是誤擊平民事件,路上可見被炮彈擊中的巴士、乘客、路過無辜平民。記者直接行訪納賈夫醫院所得的統計資料是256平民死亡,393平民受傷,他們許多是死於後續的集束炸彈轟炸。美軍發言人的官方說法是『我們不提供細節』。

杜哈美軍基地旁由倉庫改建的媒體中心,造價一百五十萬美元,由好萊塢場景設計師設計的星鑑迷航記簡報台耗資約二十萬,而將舞台從芝加哥以聯邦快遞空運來此的運費是四萬七千美元。戰場指揮官Tommy Franks稱呼它『事實的平台』,美軍的新聞化妝師在此與伊拉克新聞官展開另一場宣傳、反宣傳戰。拯救一等兵Jessica Lynch的特種部隊行動是一齣好萊塢編劇的腳本,作者是五角大廈,被大肆利用宣傳、擴大、渲染,而伊拉克新聞部長極致誇張的每日虛構捷報已成為經典。

單獨採訪記者的工作是在戰爭剛過後找尋相關的新聞,並質疑相關單位對全世界發佈之戰爭最新進展,還要從伊拉克平民的角度來看待事情,也就是在報導時呈現雙方的觀點。

阿拉伯國家看到的伊拉克戰爭是殖民主義新時代的開啟,是佔領,示威遊行以前所未見的規模在各地掀起,示威人群頭綁『除了上帝外,沒有上帝』的布條,伊拉克戰爭恰恰強化了阿拉伯的團結。海珊試圖對抗世界上最強大可怕的軍隊讓他從一個被辱罵憎惡的暴君變成阿拉伯的英雄,當他的巨型雕像在巴格達廣場被美軍陸戰隊推倒並覆蓋上美國星條旗,阿拉伯人感到被徹底羞辱,他們已淪為奴隸,唯一敢當面對美國說不的人已消失,留下的是一群卑躬屈膝的阿拉伯領導人,他們不只是無能,且是在共謀華盛頓的侵略目標,而美國在911事件後即將全世界回教徒和阿拉伯人全面妖魔化並視為敵人。

大多數阿拉伯人在想到伊拉克時不是海珊或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而是一個被制裁禁運十多年而跛足的國家,人民在困苦中掙扎,五十萬兒童因缺乏醫療而死亡,現在他們正遭受攻擊。阿拉伯流傳著這樣的諷刺笑話,美國旅遊局口號:『來拜訪美國,否則美國會去拜訪你。』

隨軍記者無法接近伊拉克平民,戰鬥部隊卻不得不接下原屬於後援部隊的任務駐守檢查哨。這些年輕無經驗的陸戰隊士兵完全無法分辨平民與戰士,他們毫無準備,不知如何與伊拉克平民溝通,語言不通、缺乏翻譯,更不知如何解除暴民的緊張情緒,終導致數起不必要的平民死亡事件。

巴格達等城市在被佔領後迅速陷入瘋狂劫掠的無政府狀態,伊拉克老百姓期待的飲水、供電、衛生、公共秩序付之闕如,美軍迅速而有效控制南、北廣大油田、卻任憑城市失控。伊拉克國家博物館和國家圖書館的劫竊事件是最痛苦的打擊,也是現代最大的文物浩劫。

一旦美軍部隊無法掌握安全,就很難再取回掌控。最終,他們不得不找回伊拉克警察共同巡邏,但這是將一些最受輕蔑,曾經為海珊進行壓迫的人邀請回來,人民只會排斥。美國的重建監督姍姍來遲,又在碌碌無為後悄然離開。

恢復城市基本設施是最困難的事情。紅十字會等非官方機構組織起救援重建的工作,小局部恢復城市電力、飲水。

什葉派信徒自己接管了卡巴拉這座聖城,美軍則駐守郊區。他們有組織的維持公共秩序,安排飲水、食物,透過種種細心的安排,他們昭示伊拉克人的自治能力。為數眾多的信徒路途跋涉紛紛前來朝聖,這是海珊政權以來的第一次。1991被壓迫的什葉派信徒藉科威特戰爭欲對抗海珊,卻被殘酷鎮壓,被殺害及失蹤者超過二十五萬人,如今集體墳墓紛紛在各地被挖掘出來。穆斯林尊重死者,無論如何要為他們的遺體行以隆重安葬。

庫德族所在的北方城市在勝利的狂歡後迅速演變為無政府狀態,武裝的庫德族人和阿拉伯人彼此緊張對峙,土耳其則憂心庫德族將藉此要求更大的自治權。1988『化學阿里』策動對Halabja庫德族的致命神經毒劑轟炸,導致五千人死亡,當時美國支持海珊對科威特的戰爭,對此始終保持沉默,如今伊拉克戰爭需要尋求盟國的支持,美國倒是非常樂意憶起此歷史事件。美軍轟炸『化學阿里』在巴斯拉的住宅,死亡者卻是他的十位鄰居。

布希政府在5月1日勝利宣佈伊拉克的主要戰鬥已經結束,但伊拉克人民至今仍生活在戰爭中,無辜者備受懲罰,美軍則始終未找到不存在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

2010年7月24日 星期六

2010年7月19日 星期一

拉丁美洲真相之路






書名: 拉丁美洲真相之路
作者: 張翠容
出版: 馬可孛羅
出版日期: 2009年10月01日






「記者的工作是要阻止遺忘。」- 張翠容

拉丁美洲擁有美麗遼闊的原始森林、河流和自然生態,孕育了豐富的生物物種,它也擁有豐饒的作物和石油、重金屬,最重要的,它擁有寶貴的人文歷史-馬雅和印加古文明。不幸的是,十五世紀哥倫布發現了這顆南半球的明珠之後,開啟的是歐洲資本主義的擴張,人類對物質的貪婪,對人文的踐踏。

西方的浪漫探險家在拉美是不折不扣的侵略者,拉丁美洲人民就此展開他們漫長的抗爭-從西班牙殖民者、英、法帝國、美國到國內的軍事獨裁、保守勢力和教會、傳媒。這些抗爭時而受世界所矚目時而被遺忘,風起雲湧至今不曾止息。

西班牙殖民模式將拉美地區劃分個別單一農場,每一農場選擇一、二種農作物集中種植,再出口原物料,這樣的殖民經濟嚴重扭曲了獨立後拉美各國的經濟發展。殖民者留下的大莊園由其後裔家族佔有,政治權力和財富高度集中,傳統天主教會與軍方勾結,原住民備受歧視淪為奴隸甚至被屠殺。

美國承接了這個殖民模式。1823的門羅主義宣言禁止歐洲國家在美洲建立新殖民地,否則視為干預美洲事務、挑釁美國,羅斯福總統更將門羅宣言發揚光大,拉美至此成為美國的後院。二次戰後,美國極需拉美這個廣大「後院」,提供豐富的原物料、石油、重金屬、市場,抗衡蘇聯共產,並擴張其世界霸權,更加緊對拉美地區的「半殖民」。

五、六十年代,反殖民風潮興起,拉美決心實行現代化,推動工業和城市發展,這一切以大量舉債和犧牲三農利益完成。

六、七十年代美國的拉美政策是扶植軍人獨裁鎮壓反對者,特別是原住民,左派革命因此在冷戰時期達到高峰。

1975越戰失敗、水門事件後、美國外交政策開始轉向,為改變美國支持親美獨裁政權的形象所激發的反美浪潮,改為借民主之名、資助、組織、操縱選舉,以滿足美國的政經利益。當「民主計畫」無法奏效時,便羅織藉口發動戰爭。

1980美國軍事部門在中美洲成立美洲學校School of the Americas,美國特種部隊專門協訓成員以各種殘暴手段對付軍事獨裁政權眼中的左派革命份子和異議人士。

在拉美的所有選舉中都有美國的影子,美國干預八十年代後的拉美,一切從選舉開始。手段精密、剛柔並濟,透過組織及資助所謂的「非政府組織」,如國際選舉制度基金會IFES、美國開發總署USAID、美國民主基金會NED、美國民主研究所NDI、國際共和研究所IRI等,對外推展建立美式民主體制,以助打開全球自由市場。美國民主基金會NED所做的正是25年前中情局的工作。其下所屬的公眾安全辦公室,專協助他國訓練警務人員執行鎮壓行動,與中情局類似。

加拿大記者Naomi Klein所著「Shock Doctrine: The Rise of Disaster Capitalism」曾指出中情局界精神科醫生對病患的震盪治療,以改造異己、拷問恐怖份子嫌犯。新自由主義者依此邏輯製造災難、危機,趁人們惶恐、混亂之際推銷其方案。

八十年代終爆發一波波外債危機,美國因長期支持右派軍事獨裁政權在國際上聲名狼藉,此時改變政策在拉美推動政治民主化配合新自由主義經濟,拉美得見文人總統執政。然而,美國主導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向拉美國家提出新自由主義經濟,換取借貸和債務重整,實為舊債換新債,加上外資出口導向經濟只是加劇問題、激化矛盾。整個拉美地區有將近一半人口跌入貧窮線下,失業率上升至30%。出口80%必需用以償還外債,政府無力照顧國內基礎建設及社會福利,社會運動遂如星星之火漫延開來。整個八十、九十年代,拉美一直籠罩在新自由主義經濟的風浪中。九十年代後期,由委內瑞拉帶頭,左派領導人紛紛在選民投票下上台執政,為21世紀社會主義革命拉開序幕。

2001布希宣佈承接1994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計畫與中美洲各國定立自由貿易協定,再擴及南美,終極目標在實現一個美洲自由貿易區。2004布希向美國人民公告簽署中美自由貿易協定的原因是為了確立中美洲的自由民主,有利於中美洲戰後重建。

2005美國提出中美自由貿易協定,容許美國自由收購或控制中美洲的天然資源,私有化所有公共服務,包括教育、醫療、環保、飲水,允許美國高補貼的農產品享有免稅優惠,自由入口中美洲,但又向中美洲特定產品課征進口關稅。這些不平等的條款激起人民示威不斷,而終致2006諸國左派執政再起的風起雲湧。

墨西哥。1994年墨西哥正式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成為拉美國家與美國經濟一體化的樣板與範例。自由經濟帶來墨西哥的快速經濟發展,也將財富高度集中在少數財團手中,官商勾結,貪污舞弊,社會貧富差距懸殊,而經濟快速成長所帶來的通貨膨漲,讓普羅百姓無以維生,大量移民、偷渡美國,造成美墨邊境問題。然而,這些移民、偷渡美國的墨西哥人每年匯回的外匯卻成為墨西哥的重要經濟支撐。

國家經濟對外資的深度依賴形成墨西哥的極度脆弱經濟結構,在1976、1982、1994經歷了嚴重經濟危機。依賴經濟一直是拉美國家的根本經濟問題,美墨邊境綿長的界線是外資免稅加工廠的集中地,1994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後湧現大量美國出資的血汗工廠,大量的廉價勞工提昇了生產力,卻凍結了工資的上揚。外資主導型開放經濟讓拉美國家無力主導本國經濟,更無力控制因此而產生的社會問題。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事實上是最不平等的協議。墨西哥對美國完全開放,而美國政府卻維持農業補貼,大量廉價農產品得以傾銷墨西哥,墨西哥農民的玉米價格無力與之競爭,被迫紛紛賣地另謀生計,移民、偷渡或成為血汗工廠廉價勞工。

拉美的石油儲量和產量僅次於中東地區,而墨西哥是拉美地區石油產量最高的國家,也是對美石油輸出的最大國。然而墨西哥缺乏煉油技術,必需依賴美國提煉原油再輸入,佔進口量的40%,油價已與原油價格差距數倍,盛產石油的墨西哥,百姓卻為高油價所苦。

墨西哥自1938年以來一直實施石油產業國有化,2000年開始政黨即陷於石油開放私有化之爭,而主張開放私有的政黨人物均與美國政商界友好。2006年墨西哥跟隨其他拉美國家的腳步左派興起,但總統大選發生舞弊爭議,左派選民大規模抗爭。墨西哥的社會運動由來已久,社運組織繁多,一直吸引著大量國際觀察團體的交流參與,呈現高度國際化的現象。馬哥斯Macros所領導的查帕斯農民自治運動-查巴達游擊隊即為西方熟知的一例,查帕斯農民一直以來為捍衛自己的土地與政府抗爭,因為一再被政府欺壓,自治區農民防衛心十足,人人身揣大刀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在拉美地區原住民問題和農民問題同等重要。墨西哥的原住民人口雖然只佔20%,但在全球化經濟下,如果不能和歐洲國家一樣實施農民補貼,將永遠無法解決社會問題,特別是墨西哥人和原住民對土地的濃厚情感,早在美國百年前併吞其土地時即已埋下種子。

「我們離天堂太遠,離美國太近。」

瓜地馬拉。馬雅文化的所在,曾經的璀璨文明卻只留下斷垣殘壁的遺跡和備受壓迫的民族。殖民者一度視其為次等種族而欲殘酷滅族,之後的統治者更遂行多場屠殺,禁止馬雅人的所有文化活動,而這個民族佔人口總數60%,只佔有20%的土地。

首都瓜地馬拉城是中美洲最大城市,卻是個充滿暴力、危機感的壓抑城市,因為人們仍生活在36年的內戰夢魘中。

1821年獨立以來,瓜地馬拉經歷一個接續一個軍人執政,莫拉桑Morazan在1830-1839執政期間曾經大刀闊斧興事改革,與當時的貴族、地主、保守天主教教會利益衝突抵觸,而引發相關利益團體的叛亂,叛亂的成功歸因於英國和美國的背後鼎力支持,終至他致力維繫的中美洲共和國聯邦也隨之瓦解,分裂為今日諸小國。

1950-1954執政的阿本茲Arbenz實施土地改革,當時佔全國人口2%的大地主佔有全國約70%的可耕地。美資聯合水果公司在瓜地馬拉擁有最大的莊園,而且還擁有中美洲國際鐵路公司和瓜地馬拉僅有的一個海港,1954美國與反對派合作推翻阿本茲,引發與農民組成的游擊隊間長達36年的內戰,直到1996年才通過簽署和平協議正式結束。在這場內戰中有十萬人喪生,上百萬人流離失所,失蹤人口不計其數,這在整個拉美都是內戰後遺症的共同傷痛。

1982年遭受種族清洗的馬雅原住民村落超過四百個,遇難人數超過二十萬人,十萬難民逃難墨西哥。當時執政的Rios是福音教派基督徒,與美國關係密切,而執行種族屠殺的部隊由美國培訓。聯合國歷史釐清委員會在1999提出的報告「Memory of Silence」證實了美國的共犯角色。馬雅人一直備受壓迫,沒有正規學校、馬雅語媒體,在教育、工作上也缺乏平等的機會。

正是如此不堪的歷史和不公不義的社會孕育出拉美獨有的「解放神學」和社會主義種子。

「我們說愛,所以關注公義,我們用不同方式,去落實公義,好叫人知道,上帝不僅是愛世人的上帝,同時也是公義的上帝。要知道,當非常的社會處於非常的時代,人們會用非常的手段回應之。無論如何,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感召。」「基督也有憤怒的時候。人民教會呼籲受壓逼者以團結捍衛天賦的人權。」

主業會是羅馬天主教廷最保守反共的力量,1989東歐共產黨的崩潰乃美國中情局與主業會合作的結果。新教的保守福音派也是反共的保守教派,其創辦人曾大放厥詞中情局應考慮暗殺委內瑞拉總統查維斯,布希家族為其中堅支持者。這兩股宗教勢力如今在瓜地馬拉各擁其信徒展開宗教上的角力。拉美地區永遠是保守與改革了股勢力的角逐場,宗教也不例外。

薩爾瓦多。與瓜地馬拉同樣經歷了殘暴的軍人獨裁和長年內戰。

2001當時的總統Flores為防堵左派執政,實施美元化政策讓薩爾瓦多深陷高物價危機,百姓深受其苦,唯有外資獨受其利。2006中美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將醫院、大學、飲水等民生基礎工業全面私有化的政策置普羅百姓於痛苦深淵,人民示威抗議不斷,原已因貧窮、文盲問題而發展困難的社會更是舉步唯艱。

薩爾瓦多的咖啡種植是國家財富來源,而此財富集中在14個歐洲殖民後裔家族手中,僅佔人口2%。1932馬蒂領導中美洲社會主義黨為窮苦百姓起而反抗,遭到殘酷鎮壓。1977美國卡特政府支持軍事獨裁政權展開鎮壓屠殺,一年之內遇害人數超過七仟人。1980「解放神學」大主教羅梅羅被刺殺成為薩爾瓦多內戰的導火線,1989年馬蒂民族解放陣線FMLN應運而生,美國雷根政府大力軍援右派軍事獨裁政權,使得原已掌握優勢的FMLN轉為劣勢,漫長戰爭無法終止,並協助組織訓練專從事暗殺、綁架、虐待的民兵隊。這場內戰直到1992的協議共導致七萬五仟人死亡,六千人失蹤。
雷根向美國人民解釋軍事介入的原因:「薩爾瓦多比華盛頓離德州更近。」

薩爾瓦多至今飽受內戰後遺症的問題所困,社會失序、人命得不到尊重、游擊隊重返社會正常生活困難、街頭暴力犯罪氾濫。薩爾瓦多位居哥倫比亞毒品銷往美國的路線,販毒街頭派系問題嚴重。

2009年FMLN候選人當選總統得以終結保守親美的政治生態,但也面對龐大難解的社會問題。

尼加拉瓜。僅次於海地的拉美最貧窮國家。

1959古巴革命成功鼓舞了Foneca創立了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此前三十年代的Sandino將軍拒絕向美國屈服,遁藏山區從事革命,實施土地改革,於1934遭親美軍人聯合美國陸戰隊暗殺身亡,此後1979桑解Ortega得以當選總統執政十年。美國組織游擊隊對抗桑解,陷尼加拉瓜於內戰長達十年,直到1987才由中美洲各國領袖簽署停火協議,但美國不願內戰停止繼續軍援反桑解游擊隊,桑解政權終於下台。

1936-1979的蘇慕薩政權逐步將國家財富集於自己家族手中,並成立國民警衛隊肅殺異己。他的執政一直得力於美國的支持,蘇慕薩也對美唯命是從,提供軍隊和基地做為朝鮮戰爭、瓜地馬拉、薩爾瓦多革命時的美國補給站。尼加拉瓜對美出口達90%而自美進口達75%,形成經濟上的強烈依賴。這一切讓民間反美情緒高漲。

2006選舉中美國大使公然提供資金予親美政黨,組織反對派陣營聯盟對抗桑解,金源媒體反宣傳,並公開威脅制裁、凍結外匯以阻撓選民的投票。龐大的美國智庫和「非政府組織」團體集結尼加拉瓜首都召開國際會議,企圖左右選舉。自此成為美國在拉美操縱選舉的模式。

2006重新掌權的桑解面對長期內戰後的陳疴,在自由貿易與社會主義改革間擺蕩,其改革背後有委內瑞拉和古巴主導的美洲玻利瓦爾計畫的支持,美國遂在2007以省市選舉不合乎民主程序為由再度對尼加拉瓜實施制裁。社會在一再的角力中停滯無力前進,百姓繼續苦其所苦。

巴拿馬。運河是其經濟命脈,香港之外第二大自由港,自由開放的金融制度,境外公司的避稅天堂,中美洲洗錢中心,美加退休人士的定居首選。

巴拿馬不同於其他中美洲國家,人口主要由移民組成。沒有革命、公民社會、原住民土地問題,人人以金錢向前看。

1968年Torrijos以軍人之身執政,卻能推動多項社會改革消滅貧窮,並與美國卡特政府簽署協議將巴拿馬運河收歸國有,1981他喪身於神秘的飛機失事殘骸現場,美國始終阻止對他的死因調查。1989年12月20日美國老布希政府對巴拿馬發動二戰以來最大城市空襲,二萬陸戰隊,各式坦克、裝甲對付巴拿馬這個只有二、三百萬人口的小國,理由是一名美軍被殺,而美國必須親自捉拿大毒梟諾瑞加總統回美受審。這場戰爭造成三、五仟人死亡,兩萬多人流離失所。事實是諾瑞加拒絕延長美洲學校的期限,並捨美國而考慮引進日資參與運河擴建計畫,而美國國務卿舒茲與國防部長溫柏格先後任職美最大工程公司Bechtel, 一心一意要在運河擴建計畫取得利益。

1903美國借協助巴拿馬脫離哥倫比亞獨立取得巴拿馬運河。坐擁太平洋、大西洋、南、北美洲的四向通衢。美國在運河區駐紮軍隊,成立國中之國,巴拿馬人必需付出昂貴租金才能取得運河水。二次戰後的反殖民運動鼓舞巴拿馬爭取運河回歸主權,大規模示威卻引發美國的開槍陣壓。1999年12月31日美國終將運河及運河區所有管理權歸還。

1989戰後,巴拿馬經濟快速成長,但依然是貧富不均的社會。2004年Torrijos將軍之子執政,亟欲擺脫美國的影響,與古巴、中國、歐盟加強關係,美國再度在2009大選中操縱右派政權勝選。

委內瑞拉。世界第五及南美第一大產油國。社會主義在21世紀以全新面貌在此登場。

玻利瓦爾在十九世紀帶領拉美展開對抗殖民者的抗爭,他的夢想在創造一個全拉美的邦聯體,團結一致對抗帝國主義的侵略。這個抗爭持續到21世紀,成熟孕育出拉美的三位革命領袖,委內瑞拉查維斯Chavez、玻利維亞莫拉萊斯Morales、厄瓜多爾科雷亞Correa,承繼相同的夢想,建立一個獨立、自主、公平、公義的社會。21世紀的社會主義屏棄武裝革命中央集權,而以公民選舉回應社會現實。

委內瑞拉同樣經歷了1980年代新自由主義經濟所引發的經濟崩潰,1989更引發暴動導致二百多人死亡,查維斯在此時機崛起,非常時期的人民需要他激進的「玻利瓦爾運動革命二○○」。他的大刀闊斧、雷厲風行立刻激起極具爭議的旋風,左右對立抗爭不斷,他的革命激情忽視了中產階級和國際資本利益。但他不談馬克思,追隨的是玻利瓦爾、格瓦拉這樣的典型拉美革命先驅。

他徹底推行參與式民主-社區委員會、鼓勵各行各業創立合作社、依賴石油支持本地經濟,這些施政確實改善貧者社會問題,但也易滋生弊端。他還與古巴合作推展免費醫療、掃除文盲運動,推行窮人糧食補助計畫等系列改革計畫,不畏嘗試,積極行動。

為徹底擺脫美國的經濟金融控制,他積極團結拉美各國成立「玻利瓦爾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替代計畫ALBA」、「玻利瓦爾替代銀行」、「南方銀行」、「南錐體共同市場」,企圖將拉美朝向歐盟結構。計畫多如繁星,執行或有實務困境,一如他的石油政策與修憲公投一般充滿爭議。

查維斯的反美政策讓他與布希政府、基督教福音派水火不容、針鋒相對,2002的反查維斯政變傳聞美國即插手期中。查維斯與美國之間的傳媒戰始終不歇,美國傳媒極力將他妖魔化,而委內瑞拉90%傳媒為保守勢力的私營團體所掌握,與美國同聲一氣。

這位充滿「唐吉訶德」個人色彩的激烈改革者,習慣親自打電話給民眾探詢民意解釋政令,親自拜訪民間與人民對話,每星期以電視直播節目與民眾溝通政策。他無比確定他夢想和全力推動的21世紀社會主義在走的是自己的道路,不會複製中國、甚至古巴。革命有其階段性,改革英雄會退場,唯革命長存。

玻利維亞。印加文明的美麗古國,與切格瓦拉無法分割的聯想。

玻利維亞的原住民人口超過全國半數,原住民運動在此蓬勃非凡,但原住民並不一定支持社會主義改革,而是知識份子,而這裡也缺乏城市無產階級。2006人民選舉出他們的第一位原住民總統莫拉萊斯,寫下歷史。莫拉萊斯迅速與查維斯結盟,將重要產業紛紛國有化。

原住民歷史寫滿驚人的歧視、殘忍、欺壓。他們曾經被殖民者屠殺,被白人統治者政策隔離,被限制進入城市,不得享有教育、醫療、公平就業。他們迫切需要的是正義、公平、人權,但不是社會主義。2009莫拉萊斯曾以絕食激烈抗議,逼使國會通過修憲提案,將一直被排斥的原住民權利納入憲法中。

古柯葉是安地斯高山特產,對原住民而言,這是具療效的一種必需品。美國指責古柯葉是導致古柯鹼氾濫的原因而欲封殺,與莫拉萊斯展開激烈角力,轟動國際。莫拉萊斯曾任古柯葉工會領袖。

玻利維亞同樣深受新自由主義經濟私有化之害。1999第三大城柯恰班巴的公共供水系統,在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的建議下,賣給美國最大最惡名昭彰的工程顧問公司Bechtel,並堅持將成本轉嫁給用戶,水費驟然爆漲200%,原住民用戶抗爭漫延多個城市,最終Bechtel屈服於國際輿論壓力而退出。2004艾勒圖與拉巴斯爆發了第二宗供水抗爭,世界銀行要求的私有化令二十萬人無飲水可用,負擔不起水費,忍無可忍的百姓再次起而抗爭。

玻利維亞是南美第二大石油天然氣儲存國,但缺乏開發技術,也是最貧窮國家。莫拉萊斯的國有化激烈改革,觸動了美國和本地寡頭財團的利益,東部富裕四省要求獨立的抗爭幾乎釀致內戰。美國再次複製其拉美模式,藉媒體妖魔化莫拉萊斯,威脅終止經源,美國的「非政府組織」在期間扮演積極的推動和金援角色。

張翠容訪問了切格瓦拉的兩位戰友,令人感觸良多。對歐洲人而言,切的玻利維亞革命或許是浪漫激情,但對拉美人民而言,革命是把生命放在槍口上的嚴肅事件,面對長期的不公不義殘暴屠殺,在非常時期唯有以非常手段回應。然而社會主義不是一成不變,今天它已發展出不同面向,就像資本主義一樣,21世紀的社會主義要在民主架構裡照顧不同的聲音和需要,建立公平和正義的社會。切革瓦拉革命激情理想以不同的方式持續尋求實現。

厄瓜多爾。無一例外的外債經濟崩潰、新自由主義經濟私有化、美元化的受害者。社會貧富懸殊、治安敗壞。

2006科雷亞成為拉美另一位左派總統,他的歐美留學經濟博士背景為他加強了理性色彩,他自稱左派基督教,對公義比意識形態更關注。他與查維斯、莫拉萊斯緊密合作,推行拉美石油能源一體化,開發屬於拉美的煉油研發技術,為拉美的獨立自主鋪路。

厄瓜多爾的原住民占人口總數1/3,他們和玻利維亞原住民遭受同樣的歧視迫害,而他們位於亞馬遜河流域的富饒土地更經常被統治者以種種承諾騙取,因此他們的抗爭運動同樣蓬勃。

當年美國借款厄瓜多爾重整經濟,條件是僱請美國顧問及工程公司開發亞馬遜河流域。厄瓜多爾從中只分得15%,而當中必需拿出10%償還外債,終導致經濟崩潰。為償還外債,厄瓜多爾極度削減公共開支,民生凋敝,社會動蕩不安。科雷亞拒絕償還如此不對等條件的外債,投入醫療和教育,解決貧窮問題。科雷亞並成功修憲,天然資源和亞馬遜河自然生態終得以受到憲法保護。
對於這樣的科雷亞,保守勢力祭出與對付查維斯相同的法寶-媒體宣傳戰,將他徹底妖魔化,他的反美政策也讓他的人身安全岌岌可危。

2007科雷亞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演講結語:(引自烏拉圭作家愛德華多加萊亞諾『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Open Veins of Lation America』一書)
「烏托邦在地平線上,當人們走近兩步,它也會後退兩步,而地平線亦會退得更遠。既然不可觸及,那麼,它還有什麼價值呢?他的價值就是可以使我們往前進。」

古巴。走過20世紀碩果僅存的社會主義國家,美國媒體長期妖魔化,卡斯楚與切格瓦拉在媒體筆下的兩極形象增添其浪漫神秘的色彩。

古巴在殖民帝國時期,原住民慘遭滅絕,許多非洲裔移民當年專為殖民統治者和大地主服務,美國在西班牙殖民之後佔領古巴的土地,並在1902古巴獨立後強行介入內政、操縱經濟,甚至在古巴建國憲法中加入普拉特修正案,強行佔用關達那摩灣,在古巴獨立後扶植獨裁者以符合美國的經濟利益,直到1959卡斯楚革命成功。這樣的歷史形成古巴人強烈的民族認同,及對獨立自主、自由公義的強烈渴望,埋下社會主義的種子。

1961中情局協助在美古巴人發動豬玀灣事件,古巴傾向蘇聯尋求支援,1962再爆發古巴導彈危機,自此美國對古巴報復以史上最長最嚴峻的經濟制裁至今,雖經聯合國和歐盟多次呼籲譴責其殘酷、非理性的仍不得解脫。布希政府甚至更加劇制裁程度。美國從不曾放棄顛覆古巴,2004還試圖以「伊拉克式」的政權改變加以顛覆,除繼續加強對古巴的經濟制裁、僑民匯款和旅遊限制,經援古巴異議者,並計畫在政權改變後建立一個古巴過渡政府。

蘇聯解體後,古巴面臨嚴峻的石油慌和經濟危機,在美國長期的制裁下,更是糧食嚴重不足,古巴經歷了能源革命最艱困的特殊時期,而後獲得查維斯廉價石油供輸並在墨西哥灣發現豐富石油蘊藏,終得舒解危機。

古巴具體呈現出社會主義的兩面,一面是斐聲國際的免費醫療與教育水平、貴為典範的能源與農業改革,一面是中央集權的政經制度、效率低落的生產力。古巴尊重文人但對表達自由又多所鉗制。古巴人希望改革,但他們並不願意放棄社會主義,他們曾經實行過資本主義,知其所以。
2006勞爾繼任總統後,大力展開改革。

古巴仍舊維持房租免費及糧食分配制度,但人民必需花費大部份的工資補充不足的數量,物價卻又飛漲,政府的解決方法是推廣觀光業以獲取外匯,但其負面影響是特權階級的形成,貧富懸殊的拉大。

古巴的免費醫療與教育深入偏遠地區,甚至遍及拉美國家及第三世界,成為一種典範,「古巴醫生」儼然成為一種品牌。但經濟困境導致學習環境艱難,使年輕一輩渴望外求。面對經濟挑戰,古巴努力試圖走出自己的21世紀社會主義。

拉丁美洲渴望創造屬於他們的「二十一世紀社會主義」,一如二十一世紀的資本主義修正,這不是非黑即白全是全非的二元論,只是追求正義公理的道路始終不會平坦,而落實理想也不斷伴隨著現實的盲點和衝撞,帶著悲壯,切格瓦拉的身影無所不在。

感謝張翠容,讓我們看到記者的良知與道德勇氣。

2010年7月18日 星期日

凋零的棗椰樹 見證戰火巴格達

轉貼來源:台灣立報 2010-7-11 22:18 作者:成怡夏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40444

【編譯成怡夏整理報導】賈沃德‧卡德希姆騎著他生鏽的腳踏車,穿越被暴力改變、遭水泥牆封鎖的巴格達,在這裡,居民曾經緊密連結,而今卻變成空盪盪的大街小巷。


圖為2009年7月,伊拉克巴格達東南方460公里的阿卡迪巴,一名農人在棗椰收穫季節爬上樹收成。 (圖文/路透)

走在街上 滿是風險

根據《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報導,賈沃德‧卡德希姆怕自己被誤認為是民兵,他經過家戶門前,進行商品宣傳時,都會大聲宣布他的到來,並將他的斧頭藏好。在巴格達,每通過一站都是一場賭博,但卡德希姆相信,即使是最謹慎或是精神受到最多創傷的伊拉克,都會保護愛護樹木的人。

卡德希姆是第三代的棗椰樹園丁,他說,棗椰樹在伊拉克的數目正在凋零中。此地大部分人都認為,挨家挨戶地走來走去是件危險的事,因為宗派掃蕩已大幅改變城市的人口組成。


「我此生仰賴的是上帝和棗椰樹。」卡德希姆將長繭的雙手放在膝上時這麼說。這附近地區沒有一處是安全的,他在熟悉的門前敲門,回應的都是陌生人,他至少有12位園丁朋友已經遭到殺害。

他很確定許多長期顧客已經被迫離開自己的家,或在宗派戰爭中遭到殺害,但是他知道最好別多問。他有自己工作要做。「我就像是一名計程師司機,我把顧客帶到我能帶的地方去。」

在戰爭、佔領、轟炸和忽視下,伊拉克的棗椰樹長期忍受不堪的生存環境。這些土地的農夫從美索不達米亞的古代就已開始栽種棗椰樹,好幾個世紀以來,藝術家都在祝賀棗椰樹的生命力和豐盛。伊拉克人仍舊會使用棗椰樹的每個部位,將其纖維織成繩子,將其葉子編成籃子,展現出這種樹相較於日常生活的嚴峻所擁有的柔韌特質。

「椰棗樹是被祝福的樹。」卡德希姆帶著敬意稱呼它,但是棗椰樹就像它所代表的國家一般,已經在艱困的時期中逐漸凋零。

國家重建 先復育棗椰樹

伊拉克棗椰樹生產的全盛時期,官員估計,棗椰樹數目有大約3千萬株,經過了幾十年的戰爭和水的鹹化,數目已經大幅縮減,以致於聯合國農業使命團認為,棗椰樹的重新復育是國家重建的當務之急。

復育椰棗樹需要大批的園藝人才,他們必須像卡德希姆一樣能幹,知道如何為棗椰樹授粉、何時該修剪樹葉,以及掌握棗椰採收的寶貴時間。

他的許多老園丁朋友表示,他們不想為了一棵價值10元美金的棗椰樹而拿自己的生命冒險,這個價錢比起南方的顧客來說多了些,在伊拉克南方,那裏比較安全,樹木也將為繁盛。

10年前,卡德希姆聽到住在巴格達的人說,很希望可以付錢維持他們的棗椰樹繁茂,他因此離開了靠近什葉派南部的穆斯林聖城納耶夫的農業社區。然而,他當年的老顧客現在大多都不在了。

「有好多家庭已經離開。」卡德希姆說,他快速背出巴格達一地的客戶名字。「即使我發現他們家裡住的都是些陌生人了,他們也從未告訴過我他們離開此地。他們說老住戶離開了,或是他們是親戚之類的。還有些人只是說:『我們現在住在這裡代替他們。』」

卡德希姆說,伊拉克之前的戰爭,短時間擾亂了他的工作,但是美國的入侵以及隨之而來的混亂,一併改變了棗椰樹培育的傳統。

治安崩潰 人人自危

不再有家庭會把鑰匙交給他,好讓他在他們外出或睡覺時,悄悄進入他們的花園裡工作。也不再有只有婦人或女孩單獨在家時,他可以踏入他人產業中的情形。他們堅持,只有在男性家人在家時,他才能出現。也不再有顧客會和他閒聊—沒有人想洩漏自己的事情,好讓綁架犯或其他威脅有上門的機會。

卡德希姆說:「美國人來這裡之前,工作比較好。我可以在巴格達到處走來走去,工作到多晚都行,在街角的任何地方睡覺。」

美軍初到之時,卡德希姆還會騎著腳踏車走過後巷,像平常一樣持續工作,避開輾過巴格達街道的外國坦克車和悍馬。隨著法律失去效力,卡德希姆失去了顧客,但是他仍舊有足夠的工作,維持他一次在首都度過好幾週的生活開支。

他採取了小小的預防措施,睡在便宜的旅館而非露宿在可能會遭到轟炸的樹下。只有當全面的宗派戰爭於2006年爆發時,他把自己的工具打包好,回到他靠近卡巴拉的南方老家避難。

富饒的南方是童年的卡德希姆爬上棗椰樹頂、喝棗椰汁以及把水牛奶油當作早餐的地方,當時他學習如何為棗椰樹受粉,以及為它們除去害蟲。

他在那裏獲得第一個用棗椰纖維製作的傳統馬具,成為測量最高樹木的專家。他手上和腳上的皮膚因為樹皮的關係變厚了,他的臉孔因為暴露在伊拉克酷熱的太陽和頻繁的沙塵暴而起皺紋。

「我的父親教導我,而他的父親教導他。」卡德希姆說:「我七歲時開始用我的雙手。」2006年到2008年間,卡德希姆在卡巴拉和妻子和他們的6個孩子住在一起,但是他並不快樂。他從未想到,自己曾工作過的社區居然出現在電視裡的大屠殺新聞中。每一次,他都想回去那裏,然而,新的暴力事件迫使他繼續留在南方。

2008年初,當暴力事件開始平息下來,卡德希姆冒險再度回到了巴格達。有非常多的樹被封鎖在新的檢查哨站裡,以至於他必須在圍欄外停下他的腳踏車,徒步尋找他的當事人。當他看到巴格達遭到蹂躪的程度時,他的心一點一點往下沉,不只是留在人們還是房子上的傷疤,曾經是美麗花園的地方也成了廢墟。

枯萎、沒有人撿拾的棗椰,懸掛在脆弱的枝條上。枯葉堆積在地上。他多年前栽種的棗椰樹被砍倒或是連根拔起,清空美國狙擊手以及民兵迫擊砲小組的視線範圍。

破壞如此的全面,以至於他感覺自己也受傷了。過去幾年,大部分的椰棗樹在他的照顧之下起死回生。他修剪掉枯萎的樹葉,春天時為它們授粉,處理昆蟲和老鼠的侵擾問題。今天,它們長出了一叢叢黃色的棗椰,到了夏天,這些棗椰就會成熟,變成甜蜜的棕色。他驕傲地說:「沒有什麼是治療不了的。」

2010年7月15日 星期四

邀前殖民國領袖觀禮 法國慶惹爭議

轉貼來源:(2010-07-15 11:56) 公視午間新聞
http://web.pts.org.tw/php/news/pts_news/detail.php?NEENO=153930

七月十四號是法國國慶,按照慣例在巴黎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典禮,晚間在艾菲爾鐵塔旁的煙火秀。今年總統薩柯吉,邀請了五十年前脫離法國獨立的十多個非洲國家領袖觀禮,。

14號上午十點,法國總統薩柯吉搭程吉普車,抵達香榭麗舍大道的閱兵現場。今年國慶適逢非洲國家脫離法國殖民統治五十週年,薩柯吉邀請了其中13位非洲國家領袖前來參觀閱兵,這些國家並組成一支四百人的隊伍,參加閱兵遊行。

兩架戰鬥機,拖著法國國旗紅藍白三色的彩色煙霧飛過,然後是精彩的幻象戰機分列式。不過,天公不作美,雨越下越大,觀眾撐著傘,士兵卻還是抬頭挺胸走完全程。正午時分,十多名傘兵準確降落在香榭大道,為盛大閱兵劃下完美的句點。

半世紀前非洲的殖民地,是法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重要的支援力量,不過法國這次邀請非洲國家領袖參加國慶,卻引發批評。因為這些非洲國家人權不彰,領袖貪腐醜聞頻傳,理應受到制裁,如今卻成為總統的座上嘉賓。而且這些國家曾經被法國殖民,後來對抗法國而獨立,現在又來參加法國國慶,立場何在,而薩柯吉這樣做也難逃緬懷殖民時代光榮的質疑。

到了晚上,精彩國慶煙火秀登場。半小時的節目,用掉了三噸的火藥,襯著艾菲爾鐵塔作為背景,充滿熱情夢幻的氣氛。這場煙火秀同時也慶祝了法國和加拿大,海地,比利時,羅馬尼亞,越南,柬埔寨等法語國家,友好結盟四十週年的紀念。


法國慶閱兵 邀非洲領袖惹爭議

轉貼來源:2010-07-15 【中廣新聞/謝佐人】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0,5246,11050404x132010071500625,00.html

七月14號法國國慶舉行閱兵,並邀請一些前法國殖民地的非洲國家領袖及軍隊參加,以慶祝這些非洲國家獨立50週年慶,不過,這項做法引起相當大的爭議。

法國為慶祝1789年民眾攻陷巴士底監獄,推翻封建王朝,奠定共和基礎,每年都在這一天舉行盛大閱兵,不過今年邀請許多前非洲殖民地國家領袖及軍隊共襄盛舉,引起諸多抨擊。

人權團體指責,這些非洲領袖應該為他們的戰爭罪行接受審判,而非站在貴賓席參與閱兵。輿論也指責,法國這樣做會給人錯亂的印象,因為這些非洲國家曾被法國殖民,而後又對抗法國爭取獨立,現在受邀參加法國國慶。到底法國政府的立場何在?

面對種種批評,法國總統「沙柯吉」否認他緬懷過去法國殖民的光榮,並辯護說,他邀請非洲領袖參加國慶閱兵是要加強法國與前殖民國家的友好邦誼。

近年來,法國經常在國慶閱兵中,邀請外國部隊一起參加遊行,例如2004年,英國軍隊就曾受邀,以紀念英法簽署友好協議一百週年慶,這項協議是1904年簽定,以終止英法兩國在海外爭奪殖民地而掀起的衝突。

不過,今年法國邀請的非洲領袖,其中有許多人都遭國際譴責,認為他們必須為國內內戰不斷,造成數以萬計的民眾死亡、殘廢,陷入貧窮而負責。


七一四:暴雨中的法國國慶 13前非洲殖民地參加

轉貼來源: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宇涵巴黎報道  2010年7月14日 星期三
http://big5.soundofhope.org/programs/162/164336-1.asp


圖片說明:閱兵式開始,特技飛行隊在空中拉出三色法國國旗(法新社AFP/Bertrand Langlois)


法國人在7月14號這一天慶祝了國慶日。今年的國慶日特別邀請到13個前法國非洲殖民地國家參加閱兵,非洲國家共派400名士兵參加,閱兵式在暴雨中進行。

國慶活動於上午10點開始,薩科齊總統站在指揮車上,緩緩地從凱旋門方向沿香榭麗捨大街,向協和廣場前進,並向列隊在林蔭大道兩旁的閱兵隊伍揮手致意,然後登上在協和廣場搭建的觀禮台,坐在了受邀觀禮的非洲各國領導人中間,同時薩科齊夫人也在前排的各國總統夫人席中與非洲各國總統夫人坐在了一起。



閱兵式序幕拉開,第一項是特技飛行隊最具代表性的三色旗飛行表演。地面上,閱兵式打頭陣的是受邀參加的13個非洲國家的由30多人組成的代表部隊。他們包括喀麥隆、中非、剛果等國家,他們都是法國半個世紀前的殖民地。這次是非洲國家獨立50年後首次受邀參加法國國慶閱兵式。受到邀請的14個國家中,除了象牙海岸外,全部派士兵參加了分列式,象牙海岸僅派代表出席了觀禮。共有12個國家派代表參加了觀禮。

這13個非洲國家曾在兩次世界大戰中作為法國戰場的重要力量,為法國的解放立下汗馬功勞。總統薩科齊在對這13國的致辭中表示:「我們慶祝的是血脈的關聯,兩次世界大戰中成千上萬的非洲士兵來到法國,客死他鄉,這種關聯是非洲部隊為解放法國而付出的努力換來的。」

閱兵式過程中天降暴雨,不過暴雨非但沒有熄滅士兵們的熱情,反而使得參加閱兵的官兵們在炎熱的夏季顯得更加精神抖擻。非洲方陣過後,就是傳統的法國陸海空部隊的分列式,方陣中還包括法國的多所軍官學校。

正午時分,閱兵式的最後一項登場,由8名傘兵組成的跳傘表演贏得了所有在場觀眾的掌聲。這項跳傘儀式開始於3年前,每位傘兵身上都掛著受邀的非洲國家的國旗和歐洲盟國的國旗,最後一個著陸的傘兵身上掛的是法國和歐盟的旗幟。


7月13號參加閱兵式綵排的非洲士兵(美聯社圖片)

閱兵式項目結束後,薩科齊總統與非洲領導人一一握手,隨後走下觀禮台向參加閱兵式的非洲和法國部隊代表致敬並與他們握手。

據法國媒體介紹,這次國慶閱兵共吸引了數十萬民眾參觀,政府調動了3000警力維持治安。另外,本次國慶活動由於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愛麗捨宮取消了31年來每年一度的愛麗捨遊園酒會,這一決定為法國人省下了75萬歐元的開銷。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對於這次邀請非洲國家參加閱兵也是褒貶不一,有非政府組織認為,邀請類似非洲獨裁國家殺人獨裁者來參加法國閱兵是不妥當的。但愛麗捨宮卻並不同意這種說法。


轉貼來源:中國新聞網  2010年07月14日21:07
http://news.sohu.com/20100714/n273510994.shtml





中新社巴黎7月14日電 (記者 衛中)14日是法國國慶日,該國冒著大雨在巴黎香榭麗捨大道上舉行了傳統的閱兵儀式。近30名旅法華僑華人代表受邀觀禮。





非洲國家成為2010年法國國慶慶祝儀式的重要參與者,除非洲13國元首首次獲邀觀禮之外,非洲軍隊方陣也作為閱兵分列式的第一方陣引導閱兵隊伍。對於如此高規格在法國展示非洲的動機,法國總統薩科齊否認與殖民歷史有任何關係,並強調法國不再以「非洲的特別夥伴」自居。

14日上午10時,薩科齊在法國三軍總參謀長愛德華•紀堯的陪同下沿香榭麗捨大道檢閱了法軍部隊。法國海軍航空部隊為慶祝建軍100週年,也參與了今年閱兵的空中分列式,成為今年一大特色。除此之外,今年閱兵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引導分列式的非洲軍團方陣。13個撒哈拉沙漠以南法語國家的軍隊以國家字母順序逐個走過號稱「世界最美麗大街」的香榭麗捨大道,吸引了觀眾的目光。

在致閱兵部隊的信中,薩科齊對非洲軍團表示:「我們今天慶祝的是鮮血結成的聯繫,因為非洲軍隊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對法國的解放貢獻巨大。」薩科齊說,法國熱情歡迎非洲參與閱兵,「因為他們是我們的戰友,但更是已經獨立已久的國家」。

針對外界評論法國與非洲法語國家高規格接觸是對殖民時代的懷念,薩科齊13日在招待非洲法語國家元首時發表講話說:「如果說我是出於懷念非正義和錯誤的殖民主義的動機組織這些活動,是不瞭解我並且與我本義背道而馳」。薩科齊稱:「非洲後花園的概念已經成為過去時,法國已經不再以你們的特別夥伴自居,甚至在一些領域中,我們已不再是你們的主要夥伴。」

儘管如此,薩科齊說:「為了友誼、團結以及法國的利益,法國仍然將與非洲國家保持緊密聯繫。」他保證將繼續對非洲的發展援助和人才培養計劃。非洲13國領導人的代表喀麥隆總統保羅•比亞認為:「在非洲向世界其他地區開放的同時,法非關係一定會抵禦時間的磨損和沖淡。」

據瞭解,薩科齊就任法國總統後,每次舉行國慶閱兵式,都會邀請旅法華僑華人代表觀禮。
(責任編輯:李愷萌)

2010年7月12日 星期一

恭喜西班牙 感謝你們的華麗藝術足球



西班牙隊的球風賞心悅目創意十足
充分展現足球運動做為一種藝術的美感
個人腳法純熟細膩
團隊之間更不乏靈巧默契

許多年來職業足球的龐大商業利益
將足球比賽帶往功利至上的道路
寧可贏的醜陋也不願輸的漂亮
古典足球已死?

西班牙隊讓我們看見藝術足球華麗流暢的盤帶傳球
不僅創造出驚人的美
也能在激烈的比賽中獲勝

謝謝西班牙 為足球正名
恭喜奪得第一座世界盃冠軍 實至名歸

2010年7月10日 星期六

美國人給伊拉克留爛尾工程

2010年07月06日 08:13:06  來源: 新華網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7/06/c_12301341.htm

伊拉克各派政治力量眼下就組建新政府難以達成共識,一些地區的重建工程也陷入僵局。美國《紐約時報》3日報道,一些美國人負責的重建工程遭叫停,另一些計劃中的重建項目被拋棄,還有一些工程質量堪憂。

不合格

貝拉克‧奧巴馬政府計劃8月底前結束駐伊美軍戰鬥任務,2011年完成全部撤軍。鑒于這一時間表,伊拉克各地美國重建人員有的趕工期,有的幹脆放棄建設中的工程和即將上馬的項目。

伊拉克官員指責說,美國人負責的重建項目質量突然下滑,對工人安全構成威脅,還有個別建築存在倒塌風險。

迪亞拉省官員發現,美國人負責的重建工程質量下降太快,以至于伊拉克方面不得不叫停所有美國人負責的項目。不過,美方審查人員堅持認為工程質量過硬。

負責重建工程的美國人告訴迪亞拉省官員,之所以決定趕工期,是因為附近美國陸軍基地計劃今年夏天關閉。

負責就重建工程在迪亞拉省議會和美方之間協調的沙亞瑪‧穆罕默德‧阿明說,伊方官員質疑工程質量、提出安全問題時,美國官員馬上“還擊”,威脅走人。

“美國人總是告訴我們,如果我們不通過工程質量審核,他們會把分配到這裏的項目資金轉移至其他省,”阿明說。

首都巴格達和薩拉赫丁省官員說,不少美國人在其負責建築的警察局、學校、政府辦公樓和水處理設施尚未完工時便匆匆走人,沒留下任何解釋。

濟加爾、巴比倫省民眾抱怨,美國人建成的道路和建築物不符合基本建築水準。巴比倫省首府希拉居民反映,一條公路雖不到一年前通車,如今路面就出現大量裂痕。

有說辭

對伊拉克民眾的抱怨,美方稱,他們已經完成總計530億美元重建項目的絕大部分,包括橋梁、養蜂場、政府辦公樓等。

負責重建工程的美國官員以及美國駐伊外交官說,他們注意到,少數伊拉克民眾抱怨美國人負責的工程質量堪憂或遭遇“流產”。

美國陸軍工程兵團迪奧尼斯奧斯‧安尼諾斯上校在發給《紐約時報》記者的電子郵件中寫道:“我沒有發現伊拉克民眾因為我們未完成現有工程或取消計劃中的項目而心懷不滿。我們將善始善終。”

在巴比倫省負責公路建設的美國官員解釋說,公路路面出現裂痕屬于正常情況,現階段沒有產生任何危險。“自開通以來,這條公路緩解首府交通擁堵,給卡車運輸提供便利,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變禍根

安巴爾省費盧傑市污水處理係統或許是美國人爛尾工程的“典型”。

這項工程6年前開工。按設計方案,污水處理係統建成後可以為費盧傑現有20萬人口提供服務,今後可以滿足30萬人口需求。

不過,這項工程迄今沒能為費盧傑任何一戶居民提供服務,卻已花費1.04億美元,還給繁忙街道的路面留下不少溝渠。

費盧傑市議會主席哈米德‧哈希姆說:“我曾告訴美國人,如果想要給費盧傑人留下好印象,就得漂亮完成這一項目。美國人原計劃兩年完工,然後改成5年,而現在還沒完工。它沒給我們帶來一點好處。”

如今,費盧傑人仍然將污水排入化糞池中,而污水往往滲入街道,或沿雨水溝排入幼發拉底河中。幼發拉底河是費盧傑以及下遊城市居民主要飲用水源。

工程負責方最近決定,大幅縮小工程范圍。調整後的工程計劃只能為4300戶費盧傑居民提供污水處理服務,只佔城市總人口六分之一。另外,美國人承認,即使污水處理係統完工並開始運轉,也會發出惡臭。

負責監督這項工程的美國陸軍工程兵團說,調整後的方案將只覆蓋重點項目,例如污水處理廠和抽水站。

店鋪老板阿裏‧阿比德‧卡裏姆說,施工人員在店鋪門前挖了一條溝,但它妨礙顧客進店,生意清淡了不少。

“污水處理工程理應給我們帶來方便,”卡裏姆說,“如今它只是一個禍根。”

2010年7月8日 星期四

清除阿富汗地雷 明星發起基金會

轉貼來源:環境資訊中心/Environment News Service (ENS)
http://e-info.org.tw/node/57110
http://www.ens-newswire.com/ens/jul2010/2010-07-01-02.html
摘譯自2010年7月1日ENS阿富汗,巴格蘭報導;洪美惠編譯;蔡麗伶審校

獲得2009年奧斯卡獎的戰爭驚悚片「危機倒數」(The Hurt Locker),飾演拆除炸彈專家的男星傑瑞米雷納(Jeremy Renner),日前在阿富汗,學習聯合國如何清除這國家極度危害環境的地雷。

雷納說,「我在這兒學習,「然後再去教導別人,一項議題是可以用妥善管理的基金來解決。」雷納跟著聯合國的清除地雷計畫,走過喀布爾(Kabul)、巴米揚(Bamyan)和貝格朗(Bagram)等地。和高中生一起參加地雷危害教育課程,跟爆炸的倖存者說說話,並到地雷區去。「我是個行動派,我喜歡在這兒聯合國所做的事,行動-除雷行動。」他說,「我們不僅僅是談論而已,我們要起而行並解決問題。」

雷納說,他看見聯合國這項行動的好處,尤其是農民現在正在之前的地雷區種植小麥、馬鈴薯和其他農作物。

從4月起,「阿富汗除雷計畫」(Mine Action Programme of Afghanistan)已經設立清除地雷基金,目標是2.42億美元。但至今,只有9400百萬美元確實到位,還短缺1.48億美元。如果計畫完成,157平方公里受污染土地將以安全的狀況還給社區。

直到6月22日,在阿富汗,根據聯合國資料,散佈在654平方公里的區域的2127個社區,還有將近6700個已知的地雷和其他爆裂物。

截至目前為止,聯合國除雷計畫已經清除63個地雷區和3個戰地。他們毀掉11000個傷人地雷(anti-personnel mines)),超過400個反坦克地雷(anti-tank mines),以及將近400000個爆裂殘餘物。

世界上最久、最大的地雷行動計畫,位在在阿富汗。其傷亡人數從2005年每個月超過100位,因為大量除雷,光在2008年去除84000個地雷,到了2009年底,降至每個月低於60人,根據聯合國地雷行動服務組(United Nations Mine Action Service)說。

然而,每年還是繼續發生新的危害。

4月11日,在阿富汗南部坎達哈省(Kandahar)攻擊事件,有4位除雷成員被殺害,還有17人受傷。除雷小組是幫阿富汗除雷組織(Demining Agency for Afghanistan)工作,是位於坎達哈省的非政府組織。

「除雷行動是中立的人道行為,不應與國家軍事行為混為一談。」Haider Reza說,他是阿富汗除雷行動協調中心(Mine Action Coordination Centre of Afghanistan)執行長。這個組織由政府和聯合國支持,對所有除雷行動提供計畫、管理和品質保證。

《渥太華地雷禁止條約》(Mine Ban Treaty)禁止全部傷人地雷,並要求在2013年以前,清除阿富汗所有地雷。但是,到現在才達成39%。


'Hurt Locker' Star to Help Raise Funds for Demining Afghanistan

BAGRAM, Afghanistan, July 1, 2010 (ENS) - Actor Jeremy Renner, who played a bomb disposal expert in the Academy Award-winning 2009 war thriller "The Hurt Locker," was in Afghanistan this week to learn what the United Nations is doing to clear the country of landmines, the ultimate environmental hazard.

"I'm here to be educated," he said, "and then educate people about an issue that can be solved with the proper levels of funding."

Renner toured UN demining projects in Kabul, Bamyan and Bagram, took part in a mine risk education session with high school students, spoke with survivors of explosions and ventured onto a minefield.

Jeremy Renner on a minefield at Bagram, Afghanistan, June 30, 2010. (Photo courtesy UN)

"I'm a man of action and that's why I like what the United Nations is doing here, action - mine action," he said. "We are not just talking about it, but taking action to solve this problem."

Renner said he saw first-hand the benefits of the UN's activities, particularly in former minefields where farmers are now growing wheat, potatoes and other crops.

Demining success depends on the level of funding available for this dangerous, demanding work, and in mine-infested Afghanistan funds for this year amount to less than half of what is needed.

For the year starting in April, the Mine Action Programme of Afghanistan has set a funding target for mine clearance of US$242 million. To date, only $94 million has been secured against this target, leaving a shortfall of $148 million.

If the planned projects are completed, some 157 square kilometers of contaminated land could be returned to communities in a safe condition.

Despite the continuous efforts of the UN Mine Action Service and the Mine Action Coordination Centre of Afghanistan, the country is still riddled with mines, left from decades of conflict.

Last year in Afghanistan, 40 people were killed or injured by landmines or other explosive remnants of war. This casualty rate is the lowest in a decade says the UN Mine Action Service.

Throughout the country as of June 22, there were nearly 6,700 known landmines and other explosives in 2,127 communities spread across 654 square kilometers, according to UN figures.








Demining operation in Afghanistan's Samangan province, April 2009 (Photo by Jacob Simkin courtesy MACCA)










So far this year, UN deminers have cleared or canceled 63 minefields and three battle areas. They destroyed more than 11,000 anti-personnel mines, over 400 anti-tank mines and nearly 400,000 explosive remnants of war in the process.

In Afghanistan, site of the world's oldest and largest mine action program, the number of casualties dropped from more than 100 per month in 2005 to less than 60 per month at the end of 2009, due to the destruction of large numbers of landmines, including 84,000 mines in 2008 alone, according to the United Nations Mine Action Service.

Yet new hazards continue to be found each year.

And on April 11, four deminers were killed and 17 others injured in an attack in Kandahar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country. The demining team was working with the Demining Agency for Afghanistan, a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based in Kandahar.

"Mine action is a neutral humanitarian activity, which should not be confused with military operations in the country," said Haider Reza, program director of the Mine Action Coordination Centre of Afghanistan, which is support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the UN and provides planning, management and quality assurance for all mine action activities throughout the country.

Reza said, "I call on all my fellow Afghans to support this important humanitarian work to protect Afghan men, women and children from the threat of landmines and other explosive remnants of war."

The Ottawa Mine Ban Treaty bans all anti-personnel landmines and requires total clearance of mines from Afghanistan by a target date of 2013, but at this stage only 39 percent of the hazards have been removed.

On December 3-4, 1997 the Convention Prohibiting the Use, Sale, Production, Transfer, and Stockpiling of Anti-personnel Landmines was opened for signature in Ottawa, Canada. The United States is among the 39 states that are not parties to the treaty.

According to the 2009 Landmine Monitor Report, parties have destroyed more than 44 million mines since the treaty entered into force in 1999.

2010年7月4日 星期日

伊拉克戰爭中的孩子

不知名的男孩,4歲。2003年3月31日,美軍101空降師部隊在伊拉克南部的沙漠中俘虜了約30名戰俘,包括照片中這位伊拉克父親,當時在他身邊的四歲兒子也一併被美軍帶回。軍用卡車將戰俘帶到An Najaf附近的拘留營,士兵用刺網圈起一個三角形藩籬,讓戰俘就地而坐,帶上黑色頭罩,並反手扣上塑膠手銬。這個四歲男孩在驚嚇中不斷尖叫痛哭,終於,一個士兵走上前卸下這位父親的手銬,他將兒子攬近身邊,將手輕放他的額頭安撫他的情緒。這對不知名的父子隨後和其他戰俘被另一單位接管帶往它處,記者未能再追蹤到他們後來的遭遇。(攝影:Jean-Marc Bouju/AP Photo)

Dhiya Thamer,6歲。2007年9月16日在巴格達東北約60公里Diyala省的Baqouba,在一起「未知」的機槍彈火中死亡。當時他的父母正開車帶著他和哥哥從學校註冊返家,他們的汽車被機槍槍彈擊中起火,他10歲的哥哥Qusay 身受重傷。6歲的Dhiya正準備展開他的小學一年級學校生活。(攝影:Adem Hadei /AP Photo)

Tony Nave,6歲。2003年4月5日,正離開他的父親-美軍陸戰隊員Maj. Kevin G. Nave的葬禮, 手裡挽著他的泰迪熊。葬禮在White Lake, Mich.的St. Patrick 教堂舉行,他的父親在2003年3月26日的伊拉克軍事行動中陣亡。(攝影:Steve Perez /AP Photo/The Detroit News)

Christian Golczynski,8歲。2007年4月4日,在葬禮上接受他的父親的覆棺國旗。葬禮在Nashville, Tenn.的Lewisburg教堂舉行,他的父親-30歲的美軍陸戰隊士官Marcus Golczynski在2007年3月27日伊拉克al-Aanbar省巡邏時的槍戰中陣亡,距離他第二次自願役期服滿返國只有幾個星期的時間。他回答ABC新聞記者的詢問說:「他是英雄,他幫助了我們的國家。」在葬禮中,他一直與母親Heather Golczynski緊緊相擁。她說:「戰爭有許多不同的面相,不同的面相描繪不同的感受,在這張照片中,我看到的是力量和勇氣。」他的父親在陣亡前一週寫下一封家書:「I want all of you to be safe. And please don't feel bad for us. We are warriors. And as warriors have done before us, we joined this organization and are following orders because we believe that what we are doing is right. Many of us have volunteered to do this a second time due to our deep desire to finish the job we started. We fight and sometimes die so that our amilies don't have to. Stand beside us. Because we would do it for you. Becasue it is our unity that has enabled us to prosper as a nation.」(攝影:Aaron Thompson/The Daily News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