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4日 星期五

行政院院會通過「原住民族自治法」草案

轉貼來源:行政院即時新聞 2010/9/23

行政院院會今(23)日通過「原住民族自治法」草案,將函請立法院審議,並撤回2年前送請立法院審議的「原住民族自治區法」草案。

行政院長吳敦義表示,本草案規範自治區與地方自治團體依「空間合一、權限分工、事務合作」等原則,在不影響現行地方自治團體行政區域、不變更現行地方自治團體機關權限、不影響原住民族自治區內非原住民之個人既有權益等前提下,分階段穩健務實推動原住民族自治。

吳院長表示,本草案充分展現政府維護原住民族權益的誠意,不僅是馬總統政策的具體實踐,更是我國憲政史上民族政策的重大里程碑。

吳院長說,「原住民族自治法」的研擬是為了落實憲法增修條文第10條第12項、原住民族基本法第4條、及馬總統「試辦原住民族自治區,分階段實現自治願景」政見,並呼應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揭櫫「原住民族享有自治權」的主張。

吳院長並請原民會積極與立法院朝野黨團及社會各界溝通協調,以早日完成立法程序,另為配合本法案的施行,需配合修正的相關法令,也請各該法令主管機關儘速規劃辦理。

原民會表示,「原住民族基本法」第4條規定政府應依原住民族意願,實行原住民族自治。原住民族自治區將依「尊重原住民族自治意願,保障原住民族平等地位及自主發展」原則設立。未來該會將就自治區之整體規劃、實施期程、執行步驟等擬訂自治區實施進程計畫,俾利各族自行或與分布區域相鄰之其他原住民族,會同原住民鄉(鎮、市、區)公所成立自治籌備團體,經完成籌備後,由行政院核定設置自治區。

原民會指出,原住民族自治涉及原住民族基本法與相關作用法規範不一致、原住民族自治區對行政區劃影響、以及自治區財政收入等複雜問題,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這部具有實質內容並及可操作性的法案,足見臺灣各族群已經能夠體認彼此間差異,進而相互包容,是我國民主政治發展的一大步。

本草案內容要點如次:

(一)原住民族自治區(以下簡稱自治區)為辦理原住民族地區內之原住民族自治事項之民族自治團體,自治區議會、自治區政府分別為其立法機關及行政機關,民族自治事項限並得委託部落行使。(草案第3條至第7條)

(二)自治區由各族會同預定自治區域內之鄉(鎮、市、區)公所聯合發起籌備,自治計畫書及自治籌備報告經本院核定後設置之。(草案第9條至第19條)

(三)自治區居民權利義務。(草案第20條至第22條)

(四)相關作用法有關民族自治事項之權限,移轉予自治區;依原住民族基本法政府或私人應徵得當地原住民族之同意或參與事項,由自治區政府提請自治區議會議決同意。(草案第23條、第24條)

(五)自治法規之制(訂)定、公(發)布程序及其位階。(草案第29條至第36條)

(六)自治區議會得有民族傳統領袖推舉之議員;並規定其與自治區政府之組織及職權。(草案第37條至第58條)

(七)自治區之財政。(草案第59條至第64條)

(八)中央與自治區、自治區間及其與地方自治團體之關係。(草案第68條至第77條)

2010年9月12日 星期日

戰亂吞噬阿富汗文物寶藏

轉貼來源:2010年09月12日 08:54:24  新京報
http://news.xinhuanet.com/2010-09/12/c_12543220.htm

盡管駐阿聯軍仍在喀布爾與塔利班武裝不停鬥爭,當地眾多文物因此被損壞,但槍聲並未能阻止阿富汗文物工作者的努力。日前,阿富汗考古人員表示,他們在喀布爾南部發現一座古代寺廟遺址。據悉,這座寺廟建于公元5世紀。阿富汗考古部長拉索利說,“那裏有一座寺廟、浮屠塔、美麗的房間和大小不同的雕像,其中兩個雕像的高度在7米至9米之間,另外還有一些用金子和硬幣裝飾的彩色壁畫。”

這座寺廟遺址的發現,極大地調動了阿富汗文物工作者的熱情。目前,他們已經對這座寺廟採取了安全措施,防止塔利班武裝前來破壞。除了發掘新的文物外,原有文物的保護工作仍在緊張地進行著。實際上,作為連接東西方的要地,阿富汗歷史文物眾多。然而,蘇聯入侵、阿富汗內戰、美國的反恐戰爭等一係列戰亂,給阿富汗文物帶來了滅頂之災。


破壞  塔利班炸巴米揚大佛

據英國媒體3日報道,在被塔利班炸毀的巴米揚大佛遺址,當地政府和國外組織正在這裏修建旅遊設施,以期增加當地的旅遊收入。在巴米揚大佛遺址附近,阿富汗工作人員已經發掘出另一尊佛像。據悉,這尊佛像建于公元3世紀,盡管佛像遭到了嚴重破壞,但佛像的右手和頸部仍保存完好。目前,大批文物工作者聚集在巴米揚省,他們的目標是尋找一尊高度超過300米的大佛。

新發現的佛像發掘順利,而巴米揚大佛的修復爭論仍在繼續。這尊建于公元五世紀的大佛,倣佛在訴說著阿富汗民族的悲哀。2001年3月,塔利班不顧世界輿論的強烈譴責,執意炸毀了巴米揚大佛。此舉震驚了世界。不過,這只是冰山一角,除了巴米揚大佛外,其他遭到破壞、盜掘、走私的阿富汗文物古跡數不勝數。

如今,一個龐大的文物走私產業已經在阿富汗形成。一名研究阿富汗文物的專家指出,來自阿富汗西部的文物通常經由伊朗非法走私至歐洲,阿富汗北部的文物主要被走私到俄羅斯。還有相當一部分文物通過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邊境的部落地區流入白沙瓦的地下文物走私市場,然後再被賣到世界其他文物市場。

文物保護專家南希‧杜普裏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她曾親眼看到一些珍貴的石刻出現在喀布爾的一個文物販子手裏,但自己卻沒有能力籌集到足夠的資金為阿富汗買下這些石刻。如今,大量珍貴的阿富汗文物出現在倫敦、東京和紐約的各類博物館、藝術展中。還有一些文物卻就此失去了蹤跡。例如,喀布爾博物館藏品中20000多件黃金制品的去向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探因  阿文物流失成國際問題

近來,聯合國發現一名雇員在離開阿富汗時攜帶了大量文物。知名法國考古學家菲利普‧瑪吉斯解釋說,不少外國人根本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他們只是覺得,將這些古董擺在自己位于法國或英國的家中很有面子。”

隨著美軍的到來、塔利班的倒臺,阿富汗開始了重建進程。近年來,許多外國企業來到阿富汗進行礦業開採。這些採礦項目很可能會危及許多埋藏在地下的文物。為了對阿富汗的地下文物就行搶救性挖掘,瑪吉斯率領一支考古隊在法國政府的資助下前往阿富汗展開工作。

在距離喀布爾40公裏的梅斯艾納克礦山,瑪吉斯和他的考古隊從2009年開始進行考古挖掘,他們發現了許多壁畫和雕像,包括一座5米高的睡佛。然而,在他們進行挖掘之前,這裏已經遭到盜掘。瑪吉斯等考古學家發現了數尊被文物盜竊者分解了的巨大泥塑雕像。瑪吉斯推測,這可能是因為雕像過于龐大不便運輸,因此文物盜竊者將之分解成了小塊。法國考古隊曾希望雇村民為考古隊工作以減少盜掘活動。不過瑪吉斯發現,阿富汗文物流失更深刻的原因在于執法薄弱,“阿富汗歷史文物遭到洗劫,這不僅僅是阿富汗的問題,也是一個國際問題。”

保護  500名文物特警不夠用

為了打擊文物走私、追索流失文物,阿富汗加強了與其他國家的合作。2009年,英國在希斯羅機場查獲了一批阿富汗走私文物,多達1500件,其中包括一些已經有6000多年歷史的史前工具。目前,這批文物已經重新回到了喀布爾。

阿富汗國家博物館還和國際博物館理事會合作擬定了一份阿富汗流失文物的紅色名錄,他們將這份名錄分發到博物館、拍賣行、邊界過境點、海關檢查站等文物販子雲集之地。以此為參照,阿富汗稅務和海關總署自2002年起對來自巴基斯坦的旅客進行隨機搜查,查獲了上千件文物。

阿富汗文化部也成立了一支特別警察部隊,專門打擊盜掘文物活動。但是,這個特別警察部隊只有500人,而阿富汗目前仍有大部分地區還不受政府控制。阿富汗文化部副部長古拉姆‧法拉希說,阿富汗有太多文物遺跡,“500名特別警察根本不夠,我們還需要更多人。”(馬晶)

2010年9月10日 星期五

美媒體省思牧師焚可蘭經事件

轉貼來源:奇摩新聞/中央社  2010/09/10 14:32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910/5/2cskh.html

(中央社記者林琳台北10日電)美國佛羅里達州牧師瓊斯揚言將焚燒可蘭經的事件,已宣佈「暫停」,應可平息抗議及譴責的聲浪。「紐約時報」分析,小鎮牧師走偏鋒被大肆抄作,美國媒體已針對這個現象省思。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其實2008年在堪薩斯州托彼卡(Topeka)的「西鎮浸信會教堂」(WestboroBaptist Church)就有一位牧師和一位極端狂熱的信徒在街頭焚燒可蘭經。但這起風波並沒有引起太大的注意。

在佛羅里達州蓋恩斯維爾(Gainesville)宣教的瓊斯也只是小教堂的牧師,而他準備如法泡製的行動,尚未執行就已造成軒然大波,因為他把這項行動定在9月11日,和伊斯蘭教極端份子攻擊紐約世貿中心的911恐怖攻擊連結在一起。

瓊斯7月宣佈要在911紀念日焚燒可蘭經,當時只有一個宗教網站「宗教新聞服務」(Religion NewsService)刊登短短的文章。後來經過Yahoo的傳播,從7月下旬,就不斷有媒體連繫瓊斯,希望安排專訪,甚至包括全球電視網CNN。

媒體的傳播讓瓊斯聲名大噪,同時也引發許多穆斯林的強烈不滿,在阿富汗甚至有數百人走上街頭抗議。美軍及北約駐阿富汗司令裴卓斯(David H. Petraeus)立即提出警告,如果瓊斯執意焚燒可蘭經將會威脅到美國駐軍的安全。

媒體追逐新聞讓一小撮極端份子的言行影響到社會及人心的安定。美國媒體已意識到不能被反操作。在瓊斯宣佈「暫停」焚燒可蘭經行動之前,美聯社已經決定「不會發焚燒可蘭經的照片」,而CNN與福斯(FOX)也表示不會播出這樣的畫面。

紐約時報的分析指出,事件的發展多少讓美國媒體對於新聞處理的方式有所省思。美國國家電視網(ABC)的主播古莫(Chris Cuomo)在「推特」(Twitter)就有感而發的寫道:「我在媒體工作,想到媒體抄熱了佛羅里達的焚書問題,真是魯莽。」990910

2010年9月9日 星期四

Billie Jean - Michael Jackson

今天是99年9月9日
這世上什麼事物存在永恆呢?
經典藝術    經典人物
1993年9月4日台北中華體育場的Dangerous Tour
那一晚的震撼和驚豔久久難忘
R.I.P. Michael



Billie Jean - Michael Jackson

[1st Verse]
She Was More Like A Beauty Queen From A Movie Scene
I Said Don't Mind, But What Do You Mean I Am The One
Who Would Dance On The Floor In The Round
She Said I Am The One Who Would Dance On The Floor In The Round

[2nd Verse]
She Told Me Her Name Was Billie Jean, As She Caused A Scene
Then Every Head Turned With Eyes That Dreamed Of Being The One
Who Would Dance On The Floor In The Round

[Bridge]
People Always Told Me Be Careful Of What You Do
Don't Go Around Breaking Young Girls' Hearts
And Mother Always Told Me Be Careful Who You Love
And Be Careful What You Do 'Cause The Lie Becomes The Truth Hey

[Chorus]
Billie Jean Is Not My Lover
She's Just A Girl Who Claims That I Am The One
But The Kid Is Not My Son
She Said I Am The One, But The Kid Is Not My Son

[3rd Verse]
For Forty Days And Forty Nights
I Was On The Sight
But Who Can Stand When She's In Demand
Her Schemes And Plans
'Cause We Danced On The Floor In The Round
So Take My Strong Advice, Just Remember To Always Think Twice
(Do Think Twice x2)

[4th Verse]
She Told My Baby We'd Dance 'Til Three
As She Looked At Me
Then Showed A Photo Of A Baby Cries
His Eyes Would Like Mine
Go On Dance On The Floor In The Round, Baby

[Bridge]
People Always Told Me Be Careful What You Do
Don't Go Around Breaking Young Girls' Hearts
(Don't Break No Hearts)
She Came And Stood Right By Me
Cause I Smelled A Sweet Perfume
This Happened Much Too Soon
She Called Me To Her Room
Hey

[Chorus]
Billie Jean Is Not My Lover
She's Just A Girl Who Claims That I Am The One
But The Kid Is Not My Son
Billie Jean Is Not My Lover
She's Just A Girl Who Claims That I Am The One
But The Kid Is Not My Son
She Says I Am The One, But The Kid Is Not My Son
She Says I Am The One, But The Kid Is Not My Son
Hee! Woo!
She Said I Am The One, But The Kid Is Not My Son
Billie Jean Is Not My Lover
She's Just A Girl Who Claims That I Am The One
But The Kid Is Not My Son
She Said I Am The One, But The Kid Is Not My Son
She Said I Am The One, She Says He Is My Son
Breakin' My Heart Babe
She Says I Am The One
Billie Jean Is Not My Lover
Billie Jean Is Not My Lover
Billie Jean Is Not My Lover
Billie Jean Is Not My Lover
Billie Jean Is Not My Lover
Billie Jean Is Not My Lover

2010年9月8日 星期三

賀喜全新法國隊的首場勝利






9月7日在Asim Ferhatovic-Hase球場的2012年歐洲盃會外賽,全新的法國隊迎戰波士尼亞。












第72分鐘,本澤馬終破球荒首開紀錄。













第78分鐘,馬盧達補射空門得分。







法國隊在巨大壓力下,穩健沉著而流暢,充滿頑強的意志力。
這場球打出法國隊久違的笑容與信心。為法國隊鼓掌也為未來加油!
Allez les Bleus!

2010年9月6日 星期一

羅姆族議題

羅姆人專題:他們為什麼乞討?

阿地凱蘇亞電台「佳音傳千里」

【歐洲國際新聞/2010.9.6/媒體/廣播】

歷經數月籌備工作,由法國國際廣播電台RFI(Radio France Internationale) 星球頻(RFI planète Radio)提供技術與設備,於委內瑞拉的拉瑞佛瑪村(La Reforma)成立地方電台,預計2010年6月底完工,於10月12日開播。

拉瑞佛瑪村位於委內瑞拉亞馬遜洲(Amazonas)的首都布維托阿亞庫丘(Puerto Ayacucho)兩十多公里處。亞馬遜洲約佔法國三分...之一大小,有十三萬左右居民。與哥倫比亞國界相近的拉瑞佛瑪村沒有任何通訊方式:沒有電話,也沒有道路。法國一研究機構的醫生暨研究員尚.季亞皮諾(Jean Chiappino)在這裡建立了一套森林衛生保健指南,以便讓首都布維托阿亞庫丘的醫護人員有所概念並與之建立公共衛生關係。在離開委內瑞拉之前,季亞皮諾興起創建FM電台的念頭。於是,在法國大使館與RFI的奔走協助下,幾個月後,歐盟決定出資贊助這起計畫,阿地凱蘇亞廣播電台(Radio Adiketsuya)於焉誕生。

阿地凱蘇亞是ADIWA KETSULI YAADA 的縮寫,在印地安語裡有「佳音傳千里」之意。電台錄音室將興建在拉瑞佛瑪村裡一所農業、蔬菜種植與機械學校裡的舊時圖書館,並區隔成製作與播音兩間工作室。這個電台波頻將覆蓋拉瑞佛瑪村及與其鄰近三十公里內外的十多個村落與十四個社群。電台興建的工作人員為了解居民的需求,決定與學校師生及當地酋長開會,並且將他們對於節目內容的想法記錄下來。在某些部落裡,十二歲的女孩已經被認為能夠「承擔家務」,因此一些甚至還沒邁入青少年階段的女孩就已然懷孕,有的學生則為了照顧小孩因而上課遲到。不過,這些女孩希望改變現狀,除了希望有關於「表達自由」、「學習部落文化」的節目之外,大致上也都希望有一些「關於性教育課程」的節目。

由於電台屬於當地居民擁有,所以他們必須學習如何製音與播音。老師帶著學生參與技術、播報與採訪的訓練,培訓人員則來自布維托阿亞庫丘電台、羅道爾(Raudal,哥倫比亞的一個城市)、阿地凱蘇亞電台的地區協辦單位與法國。而他們的第一項工作則是錄製由二十一種地區語言演唱的委內瑞拉國歌。這二十一語言則是電台播送所及區域使用的語言數量。法律規定每天必須在六點、十二點、晚上六點以及午夜十二點這四個時段播放。根據音頻分配原則,就連掌有最高權力的總統查維茲(Hugo Chávez)也不能反對阿地凱蘇亞電台開播。而且,就如同每一個電台一樣,參與者都可以匿名,並且不需要提供身份字號。

阿地凱蘇亞電台將於2010年10月12日委內瑞拉原住民抵抗日當天,於薩滿(Shamanisme)儀式結束後開播。拉瑞佛瑪村的酋長也會帶著他的六位妻子出席開播典禮。

【電視全覽週刊Télérama】N˙3163,p30-31。
http://www.rfiplaneteradio.org/pub/actu.php?news=46&PHPSESSID=d21be04f50db275cee0ebe8a2f71cc21

http://www.sorosoro.org/12-octobre-2010-lancement-d%E2%80%99une-radio-en-langues-indiennes-au-venezuela

法學者提醒對游居民族的坊間偏見

2010年9月4日 星期六

索馬利亞:海盜國家的真相─訪談學運領袖穆罕默德.哈珊

轉貼來源 :台灣立報  2010-8-05 23:02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98598

訪問■葛雷高里.拉魯Grégoire Lalieu、米雪.柯隆Michel Collon 翻譯■李文吉

編按
近年來,非洲索馬利亞海盜猖獗,震驚國際,索馬利亞被視為21世紀新型態的海盜國家。索馬利亞原本很有機會發達起來的:它有優勢的地理條件、石油、礦產,而且國境內只有單一宗教與單一語言;這在非洲是少有的現象。

索馬利亞原本可成為區域內的強國,但實際上卻完全不同:飢荒、內戰、擄掠、海盜、炸彈攻擊。這個國家是如何沈淪的?為什麼索馬利亞將近20年沒有政府?這些劫持勒贖我們船隻的海盜背後的醜聞有哪些?

在未來的「了解伊斯蘭世界」系列中,穆罕默德.哈珊( Mohamed Hassan)首先為我們解釋,帝國主義勢力為何與如何在索馬利亞運用混沌理論。

穆罕默德.哈珊是地緣政治學與阿拉伯世界專家。他生於阿迪斯阿貝巴(Addis Abeba,在衣索比亞境內),曾參與1974年社會主義革命中的學生運動。他先在布魯賽爾專攻公共行政,後來到埃及研讀政治。

哈珊曾經出任衣索比亞的外交官,派駐華盛頓、北京與布魯賽爾。他曾經在2003年出版《美軍佔領下的伊拉克》,對於阿拉伯民族主義、伊斯蘭運動與弗蘭芒民族運動也有不少相關論述,是當代關於阿拉伯與穆斯林世界最傑出的專家之一。



問:海盜在索馬利亞是如何發展起來的?那些海盜是什麼人?

答:從1990年起,索馬利亞就沒有政府存在。這個國家落到軍閥手中。歐洲與亞洲船隻趁著混亂到索馬利亞沿海捕魚,既不申請許可也不尊重基本法令。他們不遵守他們本國的保護物種的捕撈配額規定,而且他們使用的漁撈技術(甚至是炸藥!)已對索馬利亞海域資源造成巨大的損害。

不只如此!一些歐洲公司也引進黑道,在索馬利亞海岸傾倒核能廢料。到了2005年金融海嘯爆發,這些廢料的極大一部分甚至已進入索馬利亞的土地上。民眾開始得到前所未見的怪病。這是海盜出現的背景。

索馬利亞漁民的漁撈技術原始,因而更無法餬口。因此他們決定保護自己和他們的海洋。這正是美國在1756年到1763年內戰期間對付英國的作法:沒有海軍的華盛頓總統找海盜保護美國海域。

培植虛弱而分裂的國家
問:索馬利亞國家組織幾乎20年不存在!怎麼可能?

答:這是美國所採取的戰略結果。在1990年,這個國家遭到武力衝突、飢荒與劫掠所蹂躪;國家崩潰了。對此狀態,幾年前在此發現石油的美國在1992年發起「恢復希望行動」。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一次干預非洲,想控制一個國家。這是頭一遭以人道干預的名義發動軍事入侵。

問:所謂「恢復希望行動」,讓我們想起「無國界醫師」創辦人貝爾納.庫希內(Bernard Kouchner)在索馬利亞海灘著名的米袋展示?

答:是的,大家都記得這些照片是如何被小心的展示出來。但是真正的理由是戰略性質的。一份美國國務院的報告建議,在蘇聯集團瓦解之後,美國必須保持獨霸全球的超級強權地位。為了達成此目標,這份報告倡議美國在非洲佔有一個霸權位置,以取得其巨量的原物料。

問:不過,「恢復希望」即將失敗。連好萊塢電影《黑鷹計畫》裡可憐的美國大兵都遭到「索馬利亞壞蛋叛軍攻擊」……

答:美國士兵的確是被索馬利亞一個民族反抗軍打敗了。從那時候起,美國的政策是讓索馬利亞處於無政府狀態,甚至是巴爾幹半島化。這是以往英國的老招式,也運用在許多地方:培植虛弱而分裂的國家,以利於宰制它們。這就是索馬利亞國家機器幾乎20年不存在的原因。美國實行一種渾沌理論來阻止索馬利亞任何一種和解,並維持國家的分裂。

問:在蘇丹,內戰的緣故,艾克森石油公司發現石油之後被迫撤離那個國家。所以,讓索馬利亞陷入混亂而無法掠奪已經發現的石油,這不是違背美國利益嗎?

答:掠奪石油不是美國人的優先考量。美國知道石油蘊藏就在那裡,但也不須立即開採。在它的戰略裡有兩個更重要的因素。

第一是,防止競爭者和一個富裕而強大的索馬利亞國家進行內部協商。你拿蘇丹比較,是很有意思的。美國在蘇丹發現石油是30年前的事,蘇丹現在把石油賣給中國。同樣的事也可能發生在索馬利亞。阿不都拉.尤素夫( Abdullah Yusuf )還是過渡政府總統時去了中國,雖然他是美國支持的。美國傳播媒體強烈地批評了那次訪問。

事實上,美國對於那件事也沒法擔保:如果一個索馬利亞政府明天建立起來,不管其政治色彩為何,它可能採取一個獨立於美國之外的戰略而和中國做生意。西方帝國主義者不希望看到一個強大而團結的索馬利亞國家。

這個渾沌理論的第二個目的和索馬利亞的地理位置有關,這對歐洲與美國帝國主義者是很有戰略價值的。

殖民時代國境線的災難
問:為什麼很有戰略價值?

答:議題在於控制印度洋。你可以看看地圖。就像我前面說的,西方勢力對於索馬利亞海盜的發展佔有重要的因素。但是他們不說實話,也不對他們的罪行做出救贖,西方勢力一方面批評海盜現象,另一方面把他們在此地區軍事部署的存在正當化。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就在在打擊海盜的名義下,把海軍部署到印度洋。

問:真正目的是什麼?

答:控制崛起國家,主要是印度和中國的經濟發展。世界上半數的貨櫃運輸與70%的石油產品的總運輸量都要經過印度洋。從那個戰略觀點看來,索馬利亞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這個國家有著非洲最長的海岸線(3,300公里),並且面臨阿拉伯灣與荷姆茲海峽,這是此區域經濟的關鍵項目。

而且,如果索馬利亞問題取得某種和平解決方案,一方面非洲國家之間的關係,和另一方面印度和中國的關係,可以透過印度洋取得發展,那些美國的競爭者就可以在那個非洲地區發揮影響力,可以透過莫三比克、肯亞、馬達加斯加、坦尚尼亞、桑吉巴(Zanzibar)、南非等等和印度洋有關的國家輕易就可進入亞洲市場,並發展出豐碩的經濟關係。

曼德拉在擔任南非總統期間,曾提及需要一種從新的經濟關係出發的印度洋革命。美國和歐洲不要這個方案。那就是為何他們寧願維持索馬利亞的不穩定狀態。

問:你說美國不希望看到索馬利亞和解。但是索馬利亞分崩離析的根源是什麼?

答:為了了解這種混亂狀態,我們必須探討索馬利亞的歷史。

這個國家曾經遭受殖民強權的分割。索馬利亞融合義大利殖民的南部和英國殖民的北部,在1959年獨立。但是索馬利亞人也居住於肯亞、衣索比亞和吉布提(Djibouti)的某些地區。新的索馬利亞國在它的國旗上是一顆五角星星,五道尖芒代表索馬利亞傳統領域的一部分。這個圖像背後的訊息是:「兩個索馬利亞已經合在一起,但有三個索馬利亞仍然被殖民中。」

當時控制肯亞的大英帝國面對這些主張的適法性問題時,在索馬利亞主張的肯亞地區舉行一次公投。由索馬利亞種族佔多數的人口中有87%的人投票贊成與索馬利亞統一。

公投結果發表後,一個肯亞的民族派領袖朱摩.肯亞塔(Jomo Kenyatta)威脅,如果他們把部分領土劃給索馬利亞的話,就要把英國殖民者趕出去。因此大英帝國決定不考慮公投結果,使得直到今天,有一大批索馬利亞人族群還住在肯亞境內。你必須了解,對於索馬利亞,這些殖民時代的國境線是很真實的災難。國境劃分的議題在非洲大陸是很重要的辯論主題。

社會主義理念散布開來
問:那個辯論的議題是什麼?

答:在1960年代,隨著許多非洲國家的獨立,在我們稱之為「蒙羅維亞集團」與「卡薩布蘭加集團」之間有過一次大辯論。這後來包括摩洛哥、索馬利亞與其他國家認為,從殖民時期遺留下來的國境線需要重新討論。對他們來說,這些國境線沒有合法性。多數非洲國家和它們的國境線是殖民主義的產物。

最後,現今「非洲聯盟」的前身「非洲統一組織」(Organization of African Unity)明令,這些國境線是無可爭議了:回頭爭論這些國境線,只會在非洲大陸各處引發內戰。非洲統一組織的創建人之一,坦尚尼亞的朱力亞斯.尼雷爾(Julius Nyerere)日後坦承,這項決議是最好的結論,但是他很惋惜索馬利亞國土的不完整。





▲非洲索馬利亞海盜猖獗,被視為21世紀新型態的海盜國家。圖為2009年11月,法國海軍於索馬利亞海岸攔截一艘疑似為海盜的船隻。 (圖文/路透)







問:索馬利亞遭到殖民勢力瓜分,有什麼衝擊?

答:就是和鄰近各國產生緊張關係。索馬利亞主張重劃國境那些年,衣索比亞變成美帝主義的一個堡壘。美國在肯亞與厄立垂亞也有軍事基地。這時索馬利亞還是個年輕的、牧歌般的民主國,想要建立自己的軍隊。目標是在已有武力的鄰國面前不要顯得文弱,並希望支持衣索比亞境內的索馬利亞人運動,甚至必要時以武力重獲某些領土。但是西方勢力反對索馬利亞建立軍隊。

問:因此索馬利亞和鄰國的關係緊張。反對索馬利亞這項建軍計畫是不合理的嗎?那會引發戰爭,不是嗎?

答:西方才不在乎非洲人間的衝突,只在乎它自己的利益。美國和英國當時在衣索比亞、肯亞與厄立垂亞提供人力物力訓練軍隊。這些國家還處於非常壓迫人的封建制度下。但是它們也是扈從於西方利益的新殖民地政權。另一方面,索馬利亞掌權的力量還是比較民主而獨立的。因此,西方沒興趣對它們無法控制的國家提供協助。

結果,索馬利亞決定求助於蘇聯。這使西方勢力大為震驚,並擔心蘇聯的影響力會深入非洲。那些擔心在1969年的政變時變得更加重要。

問:你的意思是?

答:社會主義的理念在那個國家散佈。有個重要的索馬利亞族群的確住在南葉門的亞丁。然而,是英國把印度的共產黨人、民族主義者等等它認為危險的人流放到此地。這些人通常是被捕後被送到亞丁,使亞丁的民族主義和革命的理念快速發展,後來並影響葉門人與索馬利亞人。在具有馬克思理念的公民影響下,一群軍官在1969年發動政變,西亞德.巴雷取得索馬利亞政權。

學生與群眾自動地動員起來
問:那次政變的原因是什麼?

答:索馬利亞政府的腐敗。不過它掌握了使索馬利亞變成地區強權的關鍵:戰略位置,單一語言和眾多共同的文化元素。這在非洲很罕見。但是由於錯失經濟發展,這個政府製造出有利於族群分裂的環境。

索馬利亞菁英為了從政而分裂。每個人都創立自己的政黨,而無任何真實的黨綱,並從現存的族群中徵召選民。這使得分裂加劇而一點作用都沒有。自由主義類型的民主政治事實上不適用於索馬利亞:3百萬人口的國家竟然曾經有過至少63個政黨!那個政府甚至於無法採行某種官方語言,而在行政系統製造出嚴重的困擾。

教育方面也很嬴弱。官僚系統、警察與軍隊倒是建立起來了。這將在日後的政變扮演要角。

問:「進步」!來自軍方?

答:軍隊是索馬利亞唯一有組織的機構。作為一種壓迫工具,它本來是用來保護所謂的文人政府與菁英的。但是對於許多來自於不同家族與地區的索馬利亞人來說,軍隊也是沒有界限、沒有部族主義、沒有氏族分裂的一個交流場域。這是從亞丁來的馬克思主義理念可以在軍中流傳的原因。因此那次政變是由民族主義的軍官領導的。他們對於社會主義沒有充分的知識,但是他們同情那些理念。而且他們知道越南的情況,反帝的感情也因此建立。熟悉馬克思與列寧教誨的平民在索國缺少一個大型政黨,就轉而支持政變,並成為掌權的軍官的顧問。

問:索馬利亞政變帶來什麼改變?

答:帶來一項重要的正面傾向:新政府很快的採用一種官方語言。同樣的,蘇聯和中國也協助索馬利亞。學生與群眾自動地動員起來。教育與社會狀況得到提昇。政變後的幾年是索馬利亞人前所未見的好光景,直到1977年。

問:發生什麼事?

答:被殖民勢力分化的索馬利亞為了奪回奧加登地區,出兵攻擊衣索比亞。奧加登主要人口是索馬利亞人。當時衣索比亞本身是社會主義國家,受到蘇聯支持。這個國家曾經長期處於帝王塞拉西的統治。但是在70年代,發生了一次重要的動員要推翻他。我本人親身參與的學生運動提出四項要求。第一,非暴力的與民主的解決與厄立垂亞的緊張關係。第二,實行一個能把土地分配給農民的土地改革。第三,建立民族平等的政策;衣索比亞是一個被菁英統治的多民族的國家,菁英無法代表民族的多元性。第四,廢除封建制度並建立民主國家。就像在索馬利亞,軍隊是衣索比亞唯一有組織的機構,平民也和軍官們攜手,在1974年推翻塞拉西。

自由市場造成中產階級混戰
問:這兩個受到蘇聯支持的社會主義國家是如何起衝突的?

答:衣索比亞革命後,為了解決兩國的矛盾,包括蘇聯、古巴與南葉門在內的代表團,和衣索比亞與索馬利亞舉行圓桌會議。卡斯楚來到阿迪斯阿貝巴和摩加迪休。對他而言,索馬利亞的要求是合理的。最後,衣索比亞代表團同意索馬利亞的要求。兩國簽署協議,同意在做出決議前不做挑釁動作。事態似乎有了好的開始,但是索馬利亞沒有遵守協議……

衣索比亞代表團回到國家兩天後,季辛吉,尼克森的前國務卿出現在摩加迪休。季辛吉代表一個非正式組織:「撒哈拉俱樂部」,由巴勒維國王的伊朗、摩布杜(Mobutu)的剛果、沙烏地阿拉伯、摩洛哥與法國與巴基斯坦情報機關組成。那個組織的目的在於反制蘇聯對於波斯灣與非洲的滲透。在撒哈拉俱樂部的威脅利誘下,西亞德.巴雷做出攻擊衣索比亞的毀滅性的錯誤戰略。

問:那場戰爭的後果是什麼?

答:蘇聯撤離那個地區。仍在西亞德.巴雷領導下的索馬利亞被納入帝國主義勢力的新殖民主義網絡中。這個國家在軍事衝突後損失慘重,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會負責「重建」。這又加劇索馬利亞中產階級的混戰。各個地區的菁英都想獲得自己的市場。他們在部族之間製造分裂,並且使得國家逐漸走上孤立,直到1990年西亞德.巴雷垮台為止。從那時候起,每一任國家領導都學他。

問:但奧加登戰爭的30年後,相反的場面發生了:衣索比亞在美國的支持下攻打索馬利亞……

答:是的,就像我說的,「恢復希望」失敗後,美國寧可讓索馬利亞繼續亂下去。不過到2006年,有一個自發的運動在「伊斯蘭法庭」這個武裝組織的發展下,起來對抗地方軍閥,以使國家恢復統一。那是一種群眾起義(Intifada)。

美國為了阻止這個運動重建索馬利亞,忽然決定支持它先前拒絕承認的「過渡性聯邦政府」。事實上,美國人明白他們維持索馬利亞一盤散沙的計畫不再可行:有個運動──還是伊斯蘭運動!──即將走上全國的大和解。為了破壞索馬利亞的統一,美國決定支持「過渡性聯邦政府」。但是後者毫無社會基礎與軍隊。因此衣索比亞軍隊在華盛頓的指揮下攻擊摩加迪休,準備推翻「伊斯蘭法庭」。

「伊斯蘭法庭」脆弱的一環
問:成功了嗎?

答:沒有,衣索比亞軍隊被擊敗而撤離索馬利亞。伊斯蘭法庭組織分散成幾個運動組織,至今仍控制國家大部分地區。至於阿不都拉.尤素夫的過渡性政府,它垮台了,美國以伊斯蘭法庭的前發言人謝赫.謝里夫( Sheik Sharif )取代之。





▲2009年5月索馬利亞亞丁灣,美國海軍組成的海上搜檢隊接到商船發出的求救信號後,出動海軍接近一艘有嫌疑的海盜船。(圖文/路透)





問:所以,謝赫.謝里夫(Sheik Sharif)已經轉向「另一個陣營」?

答:他曾是伊斯蘭法庭的發言人,因為他是一個不錯的雄辯者(orator)。但是他沒有政治知識。他搞不清楚帝國主義或民族主義。西方勢力也因此扶持他。他是「伊斯蘭法庭」脆弱的一環。他現在領導的虛假政府是在吉布提製作出來的。這個政府在索馬利亞沒有社會基礎或權威。它只存在於國際關係上,因為帝國主義勢力支持它。

問:在阿富汗,美國說他們要和塔利班協商。那他們為何不和索馬利亞的伊斯蘭團體尋求討論空間?

答:因為那些團體要取代外國佔領者,讓索馬利亞人民得到民族和解。結果,美國希望瓦解這些團體:透過伊斯蘭運動或是「聯邦過渡性政府」達成的民族和解不合乎帝國主義勢力的利益。民族主義的反抗運動在當地萌芽,並對抗阿迪斯阿貝巴(Addis Ababa)的親帝國主義政府。實際上美國的渾沌理論已經在整個區域製造出動亂。現在他們把動亂輸出到厄立垂亞。

問:為什麼?

答:這個小國家實行獨立的民族政策。厄立垂亞對於整個區域有一個願景:「非洲之角」(索馬利亞、吉布提、厄立垂亞、衣索比亞)不需要外國勢力的干預;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它的財富應該足以建立新的經濟關係。厄立垂亞認為,這個區域必須聯合起來,各國必須能夠討論它們的問題。當然這個政策嚇死美國人,深怕其他國家跟進。所以他們指控厄立垂亞輸送武器到索馬利亞,還在衣索比亞煽動騷亂。

問:厄立垂亞沒有輸送武器到索馬利亞嗎?

答:連一顆子彈都沒有!這純粹是宣傳伎倆,就像他們指責敘利亞軍援伊拉克反抗軍那樣。厄立垂亞的願景符合我們前面說的印度洋革命計畫。西方勢力不希望如此,並想把厄立垂亞弄回到他們控制的新殖民主義國家圈,例如肯亞、衣索比亞或是烏干達。

問:索馬利亞境內沒有恐怖份子嗎?

答:帝國主義勢力一直以來都將爭取自身權利的人民標示為恐怖份子。愛爾蘭人直到他們簽署協議之前都是恐怖份子。阿巴斯(Abbas)曾是恐怖份子。現在他被視為朋友。

問:但是我們聽說蓋達組織出現在索馬利亞?

答:蓋達組織到處都有,從比利時到澳洲都有!隱形的蓋達組織是一個標誌,被美國設計來向大眾說明並合理化軍事行動。如果美國向美國人和大兵說:「我們要派兵到印度洋和中國打仗。」百姓當然都會害怕。但是如果你告訴他們,出兵只是為了攻擊海盜和蓋達組織,就沒問題。然而真正的目的是不一樣的。包括將勢力伸入未來幾年內將成為主要衝突舞台的印度洋區域。

索國童兵的漫漫戰爭路:現金將兒童拉進反抗軍行列

轉貼來源 台灣立報 2010-7-07 23:20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40396

策劃、編譯■謝雯伃

索馬利亞境內的武裝衝突,自1990年代開始持續至今,

不論是索馬利亞過渡聯邦政府或是反抗軍,當地參與衝突的各派,

都不斷在火線上剝削兒童,讓此區成為全球使用童兵最嚴重的區域之一。

本應天真無憂的孩子在軍隊中被當成伙伕、炸彈製作者、性奴隸或是士兵。

他們有的因為宗教狂熱而獻身,有的則在利益的吸引之下而舉起槍枝,

犧牲的除了童年的天真,更有國家的未來。

索馬利亞南部港口小鎮吉斯邁尤(Kismayu)的教師說,當地大約有半數的學齡兒童捨棄學校,加入要推翻無能政府的反抗軍行列。

About half of school-age children in the southern Somali port town of Kismayu are ditching classes to join rebels fighting to topple a fragile government, teachers said.

這些孩子被金錢和民兵團體的神秘性給吸引。索馬利亞民兵團體在這個幾乎無法給人民工作和發展機會的混亂國家中四處作戰。

They are lured by money and the mystique of militia (1) fighting in a chaotic country that has little to offer them in the way of jobs or opportunity.

這個位於非洲之角的國家,自1991年罷黜獨裁者巴瑞(Maslah Mohamed Siad Barre)之後,一直沒有新的中央政府,目前臨時政府正與反抗團體青年黨(al-Shabaab)爭戰中。青年黨掌控著吉斯邁尤,甚至對使用當地港口者徵稅。

The Horn of Africa (2) nation has had no central government since the 1991 ouster of dictator Mohamed Siad Barre and an interim government is battling al Shabaab rebels who make money through taxing port users in Kismayu.

「這些孩子驕傲地拿起槍到處晃,於此同時,教室空盪盪的……伊斯蘭主義者的指揮官們,在公共聚會或是清真寺中大力遊說這些孩子。」一名拒絕透露姓名的吉斯邁尤教師表示。





■索馬利亞的孩子被金錢和民兵團體的神秘性給吸引,民兵團體在這個幾乎無法給人民工作和發展機會的混亂國家中四處作戰。圖為索馬利亞首都街頭的伊斯蘭主義武裝團體。 (圖文/路透)





"They proudly carry their guns around while the classrooms are empty... Islamist commanders woo the children whether in public gatherings or in the mosques," a Kismayu primary school teacher said, declining to be named.

聲稱忠於蓋達組織的青年黨,是許多索馬利亞人畏懼的團體,因為該組織訴求要實施嚴格的伊斯蘭律法,包括如果褻瀆神明或是搶劫就要處死。

Al Shabaab (3), which professes loyalty to al Qaeda, is feared by many Somalis for its application of a strict form of Islamic law, including executing people for blasphemy and robbery.

在過去,該組織曾策劃過青年可蘭經頌讀比賽,勝利者的獎品是反坦克地雷、電腦和AK-47步槍。17歲的加達(Mohamed Kadhar)就是輟學加入軍事團體的孩子之一。

In the past, the group has organised Koran-reciting competitions among youths with prizes like anti-tank mines, computers and AK-47 guns for the winners. Mohamed Kadhar, 17, is one of the many children who have dropped to join the militant group.

他對身為童兵的生活感到滿意、毫無怨言,因為在這個國家的衝突狀況下,在其他地方絕對賺不到這麼多錢,即使他曾經在學校讀過幾年書。

He is content as a young soldier and has no regrets because he could never earn as much money elsewhere, even if he had gone to university, because of the country's conflict.

「我會離開學校,是因為在學校絕對賺不到這麼多。我現在是一名青年黨的民兵。夢想是當一名聖戰士的部隊指揮官,聖戰士在未來的一年內將會拿下索馬利亞。」加達在首都摩加迪休表示,他剛剛才結束與政府軍的巷戰。

"I left school because I couldn't get hundreds of dollars in school. I am now an al Shabaab militia. My dream is to become a mujahedeen (4) commander of the troops who will take over Somalia in the coming year," Kadhar said in Mogadishu after returning from a street battle with government forces.

索馬利亞分析師警告,在像青年黨之類的團體控制下,會給年輕人帶來可怕的後果,普遍的貧窮,給這類團體徵召新人的機會。

Somalia analysts warn of dire consequences should the young people be left at the mercy of groups like al Shabaab which take advantage of widespread poverty as a recruitment tool.

「過去擔心許多年輕人會加入暴力宗教和部落戰士團體的憂慮,現在成真了。」卡達首都杜哈一名政治史教授愛爾米(Afyare Elmi)接受《路透》電話訪問時說。

"The concerns over many youngsters joining violent religious and tribal fighters are real," Afyare Elmi, a political history professor told Reuters by phone from Doha, Qatar.

「我們必須要了解,大多數孩子這麼做,是因為缺乏就業和教育機會。」

"We need to understand that most of these are doing it because of lack of employment and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無力預防的家長
PARENTS HELPLESS TO PREVENT
許多失業的家長,也只能接受年輕人蜂湧加入軍事份子陣營的殘酷現實。在辛苦照顧孩子多年後,他們的孩子紛紛加入青年黨或是「伊斯蘭黨」(Hizbul Islam)這個反抗團體,讓家長自此失去孩子。

Many unemployed parents are living with the tough reality of the rise of militancy among the young. After toiling (5) to fend for their children, they lose them to groups like al-Shabaab or Hizbul Islam, another rebel group.

「我的丈夫在1994年過世。我只能賣菜養活我的孩子。」吉斯邁尤一名3個孩子的母親馬哈穆德(Mariam Mahamud)向《路透社》表示。

"My husband died in 1994. I sell vegetables in order to maintain my children," Mariam Mahamud, a mother of three told Reuters from Kismayu.

「我本來很開心,他們都去上學了,我很快就可以退休了。但我的一個兒子加入了民兵,從此不再和我聯絡。」

"I was happy thinking I would retire soon now that they have gone to school but one of my sons became a militiaman and he doesn't contact me anymore."

(路透Reuters)

2010年9月3日 星期五

Zidane à Clairefontaine






Merci à Zizou et Barthez!
Allez Laurent Blanc et les Bleus!
1998和2006的藍隊隊魂-團結,奮戰力爭每一場勝利!
那些熟悉美好的回憶透過影片閃爍著動人的光彩,從不曾因時間而褪色。。。

2010年9月1日 星期三

美金援伊拉克重建 已砸50億美元

轉貼來源:【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0.09.01 03:13 pm
http://udn.com/NEWS/WORLD/WOR3/5822527.shtml

在美軍逐漸撤離伊拉克之際,留下數以百計被放棄或未完工的重建計畫。根據美國政府監督部門的稽核報告,逾50億美元來自美國納稅人的基金已浪費在這些計畫上,在美國投入的537億美元中超過10%。

美聯社報導,這些計畫包括在巴格達北部沙漠投入4000萬美元建造的監獄,從未關過一個囚犯就被廢棄。在巴格達南部以1億6500萬美元興建的兒童醫院,至今仍未使用。而在法魯加斥資1億美元建造的污水處理廠,成本比當初預估增加三倍,但目前當地街道依然遍地污水。

依據伊拉克重建特別督察長稽核員完成的300多份報告顯示,被浪費的重建經費可能不止此數,因為這些報告並未納入在一些計畫占17%的安全成本。

當然,也有成功的重建計畫,例如數以百計已完工的警察局、邊界堡壘和政府建築;而伊拉克安全部隊在經過多年訓練後,能力已大提升。南部烏姆堡原油運輸中樞的深水港,亦修復啟用。

不過,由美聯社查證數百件稽核、調查,以及實地訪查後發現,即使是完工的計畫,也有許多根本未達到原先設定的目標。

今夏在伊拉克接掌陸軍工兵團指揮官的克里斯坦森表示,該團至今已完成4800項計畫,並正趕工233項計畫,另有約595項計畫已終止,大多為安全因素。

據悉,許多計畫失敗的原因,有時在於軍民重建努力協調不良或疊床架屋,也有一些是伊拉克政府拒絕為美國重建計畫承擔責任。【2010/09/01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美報:美國伊拉克重建浪費巨大 遺留諸多爛尾

轉貼來源:2010年09月01日 15:13:42  新華國際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9/01/c_12507633.htm

新華網北京9月1日消息 據美國《洛杉磯時報》8月29日文章 (作者莉茲‧斯萊)在巴格達北部這座灰塵彌漫的小城的郊外,隱約可見一座永久廢棄的監獄矗立在沙漠之上,它像一座巨大的紀念碑,象徵著美國在伊拉克530億美元的重建承諾的巨大浪費。

這項工程始于2004年5月,沒過多久便嚴重超支。該地區發生了暴亂,一名經理在自己的辦公室裏中槍身亡。伊拉克政府說,它不想要也不需要這座監獄了。2007年,這個項目被遺棄了,但那時美國納稅人已經為此支付了4000萬美元。

伊拉克重建工作特別督察長辦公室主任斯圖爾特‧鮑恩說,在重建計劃中還有很多比這座監獄更生動的“嚴重浪費的遺跡”。特別督察長辦公室負責審計這個工程,以及遺棄在滿目瘡痍的伊拉克土地上的其他眾多工程。

當美軍作戰行動本周正式結束,並且華盛頓的重建工作也畫上句號的時候,伊拉克人抱怨說,美國總統布什在2003年承諾,對伊拉克的投資無論規模還是成就都堪比二戰後的馬歇爾計劃,而今美國留下的一切根本無法證明這一點。

伊拉克計劃發展合作部長阿裏‧巴班說:“我感到很遺憾,因為美國花了很多錢,卻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的成果。”巴班負責監督這些現在正移交給伊拉克政府的工程。

在盡快出成績的壓力之下,美國把不需要招標的合同送給了一些對這個國家一無所知的公司。這些工程的規劃毫無章法,建築質量低劣。當叛亂爆發時,它們要麼被毀掉,要麼因為提供安保而大量增加成本。官員們說,或許最重要的是,從來沒有人和伊拉克人商量,哪些工程實際上會有用。

巴班說,在美國到目前為止移交的1500個重建工程中,伊拉克政府只接受了300個。他說,剩下的已經“被擱置”了,因為它們要麼質量太差,無法繼續實施,要麼已不再需要,要麼不完整,缺少設計圖和合同等完成工程所需的文件。

或許沒有什麼比電力短缺更能說明美國在伊拉克壯志未酬的了。在2003年,剛成立的美軍佔領當局宣布,計劃在2004年夏天之前把伊拉克的發電能力提高到每天6000兆瓦,這被認為與薩達姆時代相比,足以大大改善伊拉克人的生活。

經過了6個夏天並花掉了美國納稅人49億美元之後,伊拉克人正在常常升至華氏120度(約合49攝氏度)的高溫中煎熬,大多數地區每天供電時間只有幾個小時。

美國撤軍 伊拉克慶祝拿回主權

轉貼來源:奇摩新聞/路透社 2010/09/01 13:12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901/16/2c75n.html

(路透巴格達31日電)即使伊拉克政治僵局還沒有解開,暴力事件持續發生,伊拉克慶祝取回國家主權之際,美軍今天正式結束在伊拉克的戰鬥任務。美國部隊撤離之際,伊拉克也警告其他國家不要干預內政。

伊拉克總理馬里奇(Nuri al-Maliki)在電視演說告訴伊拉克人民:「伊拉克今天成為主權獨立的國家。」

他說:「隨著撤軍行動進行,我們與美國的關係進入兩個平等主權國家的新階段。」

然而,美國在伊拉克軍力減少,伊拉克人非常擔心,特別是伊拉克各黨在組成新政府上僵持不下之際。伊拉克舉行大選6個月後,因為沒有一個政黨取得過半數席次,而遲遲無法組成新政府,在此同時,暴亂事件不斷發生。

政治人物爭論分得的權力多寡,且叛亂分子發動攻擊,希望破壞民眾對伊拉克維安部隊的信心之際,政壇的對峙使得緊張情勢升高。

外交部長齊巴瑞(Hoshiyar Zebari)警告伊拉克鄰國不要干預內政。

他說:「我們已經警告所有鄰國,伊拉克不會有權力真空的情況。如果有權力真空,填補這個空白的也將是伊拉克人。」

遭到推翻的前伊拉克獨裁者海珊(SaddamHussein),他所屬的復興黨(Baath)幸災樂禍,指美軍撤離是因為遭到伊拉克反抗軍「毀滅性」的打擊。

該黨在伊拉克網站張貼聲明:「他們夾著失敗與挫敗的尾巴逃走,離開時走的路,與他們入侵的時候一樣」,「美軍結束在伊拉克的戰鬥任務,無益於保住顏面,如果他們還有臉的話」。中央社(翻譯)


伊拉克:有能力維持治安

轉貼來源:奇摩新聞/法新社 2010/09/01 01:20 郭傳信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901/19/2c5xb.html

(法新社巴格達31日電) 伊拉克總理馬里奇(Nuri al-Maliki)今天表示,在美國軍隊結束長達7年及犧牲數千人生命的戰鬥任務後,伊拉克本身的軍警有能力接下維安任務。

美軍於過去幾個月大舉撤離伊拉克,導致駐留美軍僅剩不到5萬人,與此同時汽車炸彈攻擊和槍擊事件劇增,其中許多都是針對伊拉克安全部隊,引發各界對伊拉克安全情勢的關切。

美國總統歐巴馬即將在巴格達時間9月1日凌晨3時在白宮發表演說,標誌美軍在伊拉克的戰鬥任務結束。

在歐巴馬演說前,馬里奇今天透過電視轉播發表演說,告訴伊拉克人,伊拉克如今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他表示,相信最後一批美軍會依計畫於2011年底撤出伊拉克。

他說:「我保證,伊拉克安全部隊有能力肩負起所有責任。但很不幸的,我們正面臨不信任浪潮。」

美國副總統拜登(Joe Biden)昨晚飛抵巴格達訪問,見證美軍在伊拉克的戰鬥任務,將從明天起轉型為支援伊拉克部隊的訓練和顧問任務。(譯者:中央社郭傳信)


美撤軍 伊拉克總理:我們有能力捍衛自己

轉貼來源:【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0.09.01 03:17 pm

伊拉克總理馬里奇31日表示,美軍結束在伊拉克進行的七年戰爭之後,伊拉克自己的軍隊和警察有能力捍衛一個「主權與獨立」的國家。

伊拉克 美駐軍少於5萬人

過去數月來,大批美軍撤離伊拉克,目前留在伊拉克的美軍還不到5萬人。與此同時,伊拉克發生的汽車爆炸和槍殺事件激增,導致數以百計的人死亡,攻擊對象主要是伊拉克的安全部隊。

馬里奇在對伊拉克民眾發表的電視講話中表示,他相信最後一支美軍將按照原計畫,於2011年底撤離伊拉克,此後,伊拉克的軍隊和警察將負責保衛國家和維持社會治安。

「伊拉克成主權獨立國家」

馬里奇說﹕「全體伊拉克人將永遠記得今天這個日子。今天伊拉克真正成為一個擁有主權和獨立的國家。今天,我們的安全部隊,將在維護治安和保衛國家方面,擔當主要的角色。」

馬里奇儘管在今年3月選舉中輸給對手,仍在為保住自己的職位而戰。他表示完全相信伊拉克的軍隊和警察的能力,雖然這些武裝力量最近未能防止導致數十人死亡的攻擊事件。

馬里奇說﹕「我向你們保證,伊拉克安全部隊能夠承擔全部職責,令人遺憾的是,有些人正在發動一場懷疑的文宣戰。」

這場戰爭 死了10萬平民

自美軍七年前入侵伊拉克以來,已有4400多名美軍陣亡,但與在這場戰爭中死亡的約10萬平民相比,則是小巫見大巫了。

美國副總統白登31日在巴格達會晤伊拉克總統塔拉巴尼和理馬里奇,並計畫會晤3月選舉的獲勝者、前總理艾拉威。

白登的國家安全顧問布林肯表示,巴格達目前的看守政府並不是「持久的解決辦法」,「人們越來越感覺到成立政府的急迫性」。【2010/09/01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伊拉克送走美軍 陷入戰火?

轉貼來源:2010.09.01 07:30 pm 【世界日報╱要聞組綜合31日報導】
http://udn.com/NEWS/WORLD/WOR3/5822538.shtml

美軍結束在伊拉克長達七年之久的戰爭,主要部隊在歐巴馬總統一聲令下,結束作戰任務,撤離回國,只留下最多5萬兵力,在2011年底全部撤回前,負責支持伊拉克政府及其安全部隊的軍事行動。現在大家都在看,美軍撤離,未來伊拉克會平靜,還是會陷入戰火?

「美國之音」報導,國防部長蓋茲31日表示,雖然最近發生了一系列事件,但在伊拉克的攻擊行動還是降到了2003年戰爭開始以來的最低點。他同時指出,美軍在過去半年多來,不需要在伊拉克任何地區進行空襲。他指出,凱達組織在伊拉克的殘餘勢力與在國外指揮人員的聯擊已被切斷。

但他警告說,伊拉克情況並沒有完全好轉。他談到目前存在的政治僵局,以及積怨已久的宗教派系之爭。他並指,伊拉克的凱達組織「受到重創,但沒有消失」。

伊拉克政治分析家哈迪對新華社表示,目前來看,美軍留給伊拉克的「負面遺產」要遠多於美國標榜的所謂民主和自由等「正面遺產」。他說,一般伊拉克人認為,美國自以為帶來了自由,其實美國在伊拉克駐軍的主要後果,只是造成更為嚴重的種族及教派分歧,和不同政治派別間的對壘。

哈迪認為,目前很大一部分武裝組織與正在參與政治改組的各大政治派別,有直接或間接的聯繫,伊拉克未來的局勢安全,取決這些政治派別是否願透過和平的方式,來解決權力結構。他表示,雖然伊拉克政府和安全部隊高級官員都說安全部隊忠於國家,但仍有必要對那些之前已滲透、埋伏在安全部隊中的極端分子,進行一次徹底的篩除和清洗。

另一項令人擔心的是伊拉克新政府遲遲未能組成,政治真空造成巴格達中央政府對地方控制力不從心,未來有可能爆發衝突,造成血腥結果。

但哈迪說,他與很多同胞一樣,對國家的未來仍然抱持希望,現在是伊拉克人自己掌握改革的開始。眼下最擔心的是安全問題,希望未撤離的5萬美軍能與伊軍並肩執行反恐任務。
【2010/09/01 世界日報】@ http://udn.com/

歐巴馬宣布:伊拉克戰鬥任務結束

轉貼來源:奇摩新聞/中央社 2010/09/01 12:09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901/5/2c6xx.html



(中央社記者胡立宗華盛頓31日專電)美國總統歐巴馬31日晚間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發表電視演說,正式宣布美軍結束在伊拉克的戰鬥任務,接下來將由伊拉克負責自身的國防安全。他並強調,現在最緊要的工作,就是重建美國經濟、並讓失業的人重新就業。





歐巴馬讚揚美軍在伊拉克戰爭中的勇敢和堅毅表現,同時也宣布美軍在伊拉克7年的戰鬥任務已經結束,近10萬作戰部隊已完全撤離伊拉克,接下來將由伊拉克人民肩負起國安責任。

歐巴馬說,他在競選總統時,就已承諾會終結美軍的伊拉克戰鬥任務,並強化美國對伊拉克安全部隊、政府與人民的支持;這項決定不但符合伊國的利益,也符合美國的利益。

歐巴馬強調,為了讓伊拉克人民真正掌握國家未來,美國已付出高額代價,包括將青年男女送上戰場,以及縮減國內預算以支應海外軍費開支。

歐巴馬話鋒一轉,強調目前仍有數百萬美國民眾失業,美國必須重振國內經濟、解決失業問題,除了必須給美國下一代良好的教育,也必須使美國勞工有足以與全球競爭的技術,同時更不能忽略美國現在對進口石油的依賴。


歐巴馬:伊拉克速組新政府

轉貼來源:奇摩新聞/中央社 2010/09/01 10:05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901/19/2c6o8.html

(法新社華盛頓31日電) 美國總統歐巴馬今天敦促伊拉克領導人,要對組成新政府有「緊急迫切感」。伊拉克從大選過後就陷入政治僵局中,至今已將近6個月。

歐巴馬在橢圓形辦公室罕見地透過電視演說表示:「今晚我要敦促伊拉克領導人,對組成聯合政府必須存在迫切意識,這個政府必須是公正、由代表組成,並且對伊拉克人民負責。」

他說:「當這個政府準備就緒,不用懷疑,美國絕對會是伊拉克人民的強力夥伴。我們的作戰任務結束,但我們對伊拉克未來的承諾還未終了。」

歐巴馬表示,3月7日的伊拉克立法會選舉吸引「很多人投票」,而伊拉克必須讓這次選舉建立「誠信」。

分析師預測,9月中旬回教齋戒月(Ramadan)結束以前,伊拉克新政府應還無法組成。(譯者:中央社張稚昀)


歐巴馬:伊戰結束 掀開新頁

轉貼來源:奇摩新聞/中央社 2010/09/01 10:50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901/19/2c6rg.html

(法新社華盛頓31日電) 美國總統歐巴馬今天正式宣布,美國7年的伊拉克戰鬥任務已經結束。他表示,這場戰爭奪走了數以千計伊拉克人和美國人性命,如今是掀開新頁的時候。

歐巴馬表示:「伊拉克自由行動(OperationIraqi Freedom)已經結束,伊拉克人民現在肩負起國家安全責任。」

「這一篇美國和伊拉克的重大歷史扉頁當中,我們已經盡到責任。現在是掀開新頁的時候了。」

歐巴馬表示,美國在撤出近10萬名兵力、關閉數百個基地,及搬移數百萬件設備後,伊拉克境內美軍已不到5萬名。

「結束這場戰爭不僅符合伊拉克利益,也符合美國利益。美國已付出龐大代價,把伊拉克的未來交至伊國人民手中。」

美國前總統小布希2003年為剷除已故獨裁者海珊(Saddam Hussein),揮軍伊拉克,至今已有約4427名美軍陣亡、3萬4268人受傷。

稍早,歐巴馬訪問德州布立斯堡(Fort Bliss)時強調,不會宣稱勝利。布立斯堡在美國伊拉克戰事處於重要地位。

伊拉克總理馬里奇(Nuri al-Maliki)稍早在電視演說向全國人民強調,責任現落在伊國軍隊和人民手裡,並表示他有信心最後一批美軍會如期在2011年底撤出伊拉克。

他說:「今天,將永存所有伊拉克人心中;今天,伊拉克成為主權獨立國。」

然而,伊拉克3月大選以來,遲遲未能組成一個可運作的政府。敵對政黨數度嘗試組成多數聯合政府都前功盡棄。

白宮發言人吉布茲(Robert Gibbs)表示,伊拉克任務的轉換,讓美國人民有機會把這個近代史上最分歧的階段,拋諸腦後。

他告訴「美國廣播公司」(ABC):「我們要感謝作出重大犧牲的男男女女。受傷後,我們現在可開始療傷止痛。」(譯者:中央社蔡佳敏)


歐巴馬宣布:美伊戰爭結束 拚經濟!

轉貼來源:【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0.09.01 03:02 pm

歐:整頓疲弱經濟最重要

在美國領導的伊拉克戰爭延續超過七年後,歐巴馬總統31日在白宮宣布,美國在伊拉克的作戰任務已經結束,伊拉克的未來現在由伊拉克人民來決定。一向反對伊拉克戰爭的歐巴馬說,現在是翻開新頁,把注意力轉向整頓國內疲弱經濟的時候。

語氣肅穆的歐巴馬在美國晚間8時(台灣時間今早8時)電視黃金時段發表有關伊拉克戰爭的演說,他也告訴對戰爭感到厭倦和對經濟憂慮的美國人:「所有美國人現在最急迫的任務是恢復美國的經濟,和使數以百萬計的失業美國人重新找到工作。」

歐巴馬把在伊拉克的美軍維持在5萬人,負責對伊拉克部隊加以支援和反恐訓練,最後的美軍部隊將在明年全數撤出,但他尋求把8月31日標誌為美國近代歷史上一個決定性篇章中的里程碑。

歐巴馬說,這個里程碑應該提醒美國人要創造自已的前途,也向世界發出美國決心在新世紀維持和強化美國領導地位的信息。做為三軍統帥的歐巴馬表示,他以美軍部隊在伊拉克的服役表現為榮,也對他們和他們家人的犧牲表示敬意。

美軍將在明年撤出伊拉克

歐巴馬呼籲伊拉克領袖組成公正、有包容性和負責任的政府。他預測伊拉克的極端分子將繼續攻擊,美軍在明年撤出後,外交、援助工作者和顧問等文職人員會繼續支援伊拉克。

歐巴馬在競選總統時的政見之一就是反對伊拉克戰爭和結束這場戰爭,但他31日稱讚發動伊拉克戰爭的前總統布希支持軍隊、愛國和致力保護美國安全。歐巴馬也向全國與負荷沈重的美軍確保,美國在伊拉克所有的工作和流血都不是白費的,因為美國已經更安全。在伊拉克陣亡美軍已達4427名,3 萬4268人受傷。

他說,「伊拉克自由行動」 (Operation Iraqi Freedom)已經結束,結束這場戰爭不僅對伊拉克有利,也對美國有利。美國付出了人員和資源的龐大代價,把伊拉克的未來交在伊拉克人的手中,是因為美國和伊拉克都相信,從戰爭的灰燼中,這個文明的搖籃會誕生一個新的開始。

歐巴馬也談到美國人現在的核心任務,和他做為總統的核心責任是振興經濟、創造工作、對兒童和工人提供教育以促進全球競爭力、減少對外國石油的依賴,和加強企業的研究和創新。【2010/09/01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歐巴馬:美軍撤出伊拉克並非勝利

轉貼來源:奇摩新聞/路透社 2010/09/01 19:17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901/16/2c7yz.html

(路透德州布立斯堡31日電)美國總統歐巴馬今天表示,美軍結束2003年以來入侵伊拉克的戰事之後,該國仍有許多工作待完成。

他說:「這不是勝利,這不該沾沾自喜。」

歐巴馬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宣布7年的伊拉克戰鬥任務結束。歐巴馬在前總統小布希2003年宣布發動伊拉克戰爭的同一張桌子說:「現在是翻開新頁的時候。」 中央社(翻譯)


奧巴馬宣布結束對伊作戰講話(全文)

轉貼來源:香港新浪網/2010-09-01 中國日報網站
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12/1/1/1840116/1.html

據外電報道,當地時間8月31日晚8時,美國總統奧巴馬( 相關)在白宮發表講話,正式宣布美國在伊拉克的7年作戰任務結束。以下是奧巴馬講話全文:

晚上好。

今晚,我想對你們談一談我們在伊拉克作戰任務的結果,我們當前面臨的安全挑戰,以及我們重建美國經濟的必要性。

我明白,對于許多美國人而言,這一歷史性時刻的來臨恰逢存有太多不確定性之時。現在,我們經歷了一場近十年的戰爭。我們經歷了漫長而痛苦的經濟衰退。在這些暴風雨中的某些時候,我們試圖為國家打造的未來──一個有著持久和平和長期繁榮的未來──似乎顯得遙不可及。

不過,這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事件應該提醒所有美國人,如果我們帶著自信和承諾繼續前進,未來就會由我們塑造。它也應該向世界傳達一個信息,在這個新的世紀里,美國人打算維持並加強我們的領導地位。

七年半前,在這張辦公桌前,布殊( 相關)總統宣布我們在伊拉克的軍事行動開始。自那天晚上以來,情況發生了許多變化。一場解除國家武裝的戰爭已經變成了一場打擊叛亂的戰爭。恐怖主義和宗派戰爭威脅要將伊拉克撕裂。數千美國人犧牲了自己的生命,數萬美國人在戰爭中受傷。我們的對外關系面臨困擾。我們的國內團結受到了挑戰。

伊拉克戰爭是美國經歷過的耗時最長的戰爭之一,而這些都是我們在此期間遭遇到的風浪。然而,在這些不斷轉變的浪潮中,卻有一個始終未變的主題。無論何時,美國的士兵們都滿懷勇氣和決心在服役。作為總司令,我為他們感到自豪。就像所有美國人一樣,他們的犧牲,他們家人的犧牲,令我心生敬仰之情。

在伊拉克服役的美國人完成了他們被賦予的每一個任務。他們瓦解了一個對國民實施恐怖統治的政權。與同樣作出巨大犧牲的伊拉克和盟國伙伴一起,我們的軍人打下了一個又一個地區,幫助伊拉克人抓住了創造美好未來的機會。他們轉變戰術以保護伊拉克人民,訓練伊拉克安全部隊,抓捕恐怖組織領導人。因為我們的軍人和人民、因為伊拉克人民堅韌不拔的精神,伊拉克得到了擁抱新命運的機會,盡管前面的路仍有諸多挑戰。

所以,今晚,我宣布,美國在伊拉克的作戰使命已經結束。伊拉克自由行動結束了,現在伊拉克人民將承擔其國家安全的主要責任。

這是我身為總統候選人時對美國人民做出的承諾。去年2月,我宣布了一項計劃,把我們的戰斗部隊撤出伊拉克,同時加倍努力強化伊拉克安全部隊,支持伊拉克政府和人民。這就是我們所做的事情。我們已經從伊拉克撤離了近10萬美國士兵。我們已關閉或向伊拉克移交了數百個基地,我們已經把數百萬套裝備撤離了伊拉克。

這就完成了一個讓伊拉克為自己的安全負責的轉變。去年夏天,美國士兵撤出了伊拉克的城市,而伊拉克軍隊則身懷出色技術及對同胞們的承諾,進駐了伊拉克城市。盡管恐怖襲擊在伊拉克時有發生,但是這里的安全事故也已接近了自戰爭開始以來的最低記錄。伊拉克軍隊已經開始打擊基地組織,在伊拉克領導的行動中,許多基地組織頭目被消滅。

今年,伊拉克還舉行了一次眾人踊躍參加的公平選舉。在根據選舉結果組建政府的過程中,伊拉克人民成立了臨時政府。今晚,我鼓勵伊拉克領導人心懷緊迫感,組建一個公正、具有代表性、對伊拉克人負責、覆蓋廣泛的政府。當這個政府成形的時候,毫無疑問,美國將成為伊拉克人民的強大合作伙伴。我們的作戰使命正在結束,但我們對伊拉克未來的承諾並未結束。

展望未來,一支肩負不同任務的美軍過渡部隊仍將留在伊拉克:為伊拉克安全部隊提供建議和協助;在針對性反恐任務中為伊拉克軍隊提供支持;保護我們的平民。遵照我們與伊拉克政府締結的協議,所有美軍將于明年底撤離。隨著我們軍隊的撤離,我們的非軍職人員,外交官、救援人員以及顧問將在支持伊拉克鞏固政府、解決政治糾紛、安置因戰爭流離失所的人群以及建立與地區和世界的關系中起到領導性作用。今天副總統拜登訪問伊拉克的時候,他也向伊拉克人民傳達了這一信息。

這一新辦法體現了我們與伊拉克的長期伙伴關系,以共同利益、相互尊重為基礎的伙伴關系。當然,暴力不會隨著我們的撤離而結束。極端分子仍會繼續引爆炸彈、攻擊伊拉克平民,並試圖引發宗派衝突。不過,這些恐怖分子終將不能達成其目標。伊拉克是一個驕傲的民族。他們反對宗派戰爭,他們對無休止的破壞不感興趣。他們很清楚,到最後,只有伊拉克人能夠解決他們的分歧,維護他們的街道治安。只有伊拉克人能夠在其境內建立一個民主國家。美國能夠做的、將要做的,就是作為一個朋友、一個合作伙伴,為伊拉克提供支持。

結束這場戰爭不僅符合伊拉克的利益,也符合我們的利益。美國已經為使伊拉克人能掌握自己的未來而付出了巨大代價。我們派往伊拉克的年輕士兵們做出了巨大犧牲,我們在國內預算緊張的情況下在國外投入了大量資源。我們堅持不懈,因為我們與伊拉克人民有共同的信念──在戰爭的廢墟中,這個文明的搖籃將有新的開始。在美國和伊拉克歷史上這輝煌的一頁中,我們已經履行了我們的義務,現在是時候翻開新的一頁了。

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我很清楚,伊拉克戰爭在國內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在這一問題上,也是時候翻開新的一頁了。今天下午,我與前總統布殊進行了談話。眾所周知,戰爭初始,我與他曾意見相左。但沒人能夠懷疑布殊總統對我們軍隊的支持,以及他對國家的熱愛和對我們安全做出的努力。就像我此前曾說的,支持這場戰爭與反對這場戰爭的人都是愛國者。在感謝我們的士兵、希冀伊拉克未來方面,我們是一致的。

我們民主的偉大之處就在于我們能在分歧中前進,並在遇到挑戰時從已有經歷中汲取經驗。對于我們的國家安全而言,沒有比與基地組織斗爭更重大的挑戰了。

美國的全體政界人士都支持使用武力打擊發動9?11襲擊的恐怖分子。現在我們在阿富汗的戰爭接近第10個年頭,有人質疑我們在那里的使命,這一點可以理解。但我們絕對不能忽視所面臨的危險。正如我們所說的,基地組織繼續對我們圖謀不軌,而且其頭目仍藏身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交界地區。我們將擾亂、驅散並擊敗基地組織,同時阻止阿富汗再次成為恐怖分子的基地。由于我們從伊拉克撤軍,我們現在能夠提供進攻所需的資源。實際上,在過去19個月中,全世界已有十幾名基地組織頭目、數百名基地組織極端分子盟友已被擊斃或俘虜。

在阿富汗境內,我已經命令增加軍隊部署,由大衛卡斯迪杜?彼得雷烏斯將軍指揮,打擊並粉碎塔利班的勢頭。與在伊拉克一樣,這些部隊不會永遠駐扎在阿富汗,他們主要是為阿富汗爭取空間,使他們可以增強能力以掌握自己的未來。與伊拉克也一樣,我們並不能替代阿富汗做最終需要他們親自動手做的事情。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才會訓練阿富汗安全部隊並支持通過政治途徑解決阿富汗問題。而且,明年8月(美軍應為7月從阿富汗撤軍,此處為奧巴馬口誤),我們將開始將責任逐步轉交給阿富汗。我們撤軍的步伐將根據當地的情況而定,而且,我們對阿富汗的支持也會是長期的。但不要弄錯:這種權責轉交將會開始,因為美軍無限期停留在阿富汗既不符合我們的利益也不符合阿富汗人民的利益。

實際上,我們在伊拉克的努力得到的教訓之一就是,美國對全世界的影響並不僅是軍力影響。我們必須全方位使用我們的力量──包括我們的外交、我們的經濟力量以及美國榜樣的力量,來確保我們的利益並支持我們的盟國。而且我們對于未來的展望必須既基于我們的擔憂,也要基于我們的希望。這種展望既要承認全世界存在危險,也必須承認我們的時代有無限的可能。

今天,老對手處于和平狀態,新興民主國家是我們的潛在合作伙伴。我們商品的新市場從亞洲延伸到美洲。推進中東地區和平的新努力將于明天從這里開始。數十億年輕人都想努力掙脫貧窮和衝突的桎梏。作為自由世界的領導者,美國不僅要在戰場上打敗那些給人們帶來仇恨和破壞的敵人,還要領導那些願意共同努力為所有人爭取自由和機遇的人們。

這種努力必須從我們自己的疆域內開始。縱觀歷史,美國一直願意承擔推動海外自由和人類尊嚴的責任,因為這與我們自己的自由和安全息息相關。不過,我們也要理解,我們國家在國外的力量和影響力,必須牢牢地植根于國內的繁榮。而且,這種繁榮的基礎必定是不斷壯大的中產階級。

遺憾的是,在過去的十年里,我們並沒有為鞏固我國繁榮的基礎做過什麼。在戰爭中,我們花費了逾萬億美元,這些資金往往來自海外借貸。這反過來減少了我們對自己國民的投資,並催生了破紀錄的財政赤字。長久以來,我們一直在推遲制造業基礎、能源政策及教育改革等所有領域的重大決定。結果,太多的中產階級家庭發現他們的工作更辛苦,但掙的卻更少,我國的長期競爭力也處在危險中。

因此,在這個時刻,當我們逐漸結束伊拉克戰爭的時候,我們必需拿出更多的精力、勇氣和共同追求感應對國內挑戰,就像我們的士兵在國外的表現一樣。他們經受了遇到的每一個考驗。現在,輪到我們了。現在,我們有責任團結起來,通過努力爭取我們世代為之努力奮斗的夢想,以此向他們致敬。我們的夢想就是美好的生活等著每一個願意為之努力、為之奮斗的人。

我們最緊迫的任務是重振我們的經濟,讓數百萬失去工作的美國人重新上崗。為了壯大我們的中產階級,我們必須讓孩子們享受他們應該得到的教育,讓我們的工人擁有足以在全球經濟中競爭的技能。我們必須推動可創造就業機會的產業的發展,擺脫對外國石油的依賴。我們必須改革創新,生產制造新產品,並鼓勵企業家提出新理念。這將很困難,不過,在未來的日子里,這將是我們民族的中心任務,同時也我身為美國總統的主要責任。

這種責任的一部分就是,確保兌現我們對懷著巨大勇氣為我們國家服務的人的承諾。只要我還是總統,我們就會維持世界所知的最精良的戰隊,盡我們所能為退伍軍人服務,就像他們為我們所做的一樣,這是一種神聖的信任。正因為如此,我們此前大幅度提升了對退伍軍人的資助,這是數十年來最大的增幅。我們治療他們的戰後精神損傷,同時為退伍軍人提供醫療保健和給予他們應得的利益。而且我們正在提供資金實施《後9-11士兵福利法案》,幫助我們的老兵和他們的家人實現追求大學教育的夢想。就像《士兵福利法案》幫助那些二戰老兵、包括我祖父,成為了我們中產階級的支柱一樣,今天的士兵必須有機會施展他們的才能,以增強美國的經濟。因為,負責任地結束一場戰爭部分有賴于那些曾經為之戰斗的人們。

兩周前,美國駐伊拉克的最後一個戰斗旅、陸軍第四斯瑞克裝甲旅已在黎明前的黑暗中踏上歸途。數千名士兵以及數百輛車輛離開巴格達,並在清早時分進入科威特境內。大約7年前,美國軍隊與盟友沿著相似的道路戰斗挺進,但是,這一次我們並未開槍射擊。這一次僅僅是一隊勇敢的美國人,正在返回家鄉。

當然,這些士兵身後留下了許多東西。戰爭爆發時,他們之中的一些人僅僅只有十幾歲。許多士兵都曾多次服役,遠離家鄉。他們身處千里之外的家人也肩負著崇高的使命,忍受無法擁抱丈夫或親吻母親的日子。最令人痛心的是,自戰爭爆發以來,第四斯瑞克裝甲旅已有55名士兵獻出了自己的聲明,他們是為伊拉克犧牲的的4400多名美國人中的一份子。就像一名上士所說的那樣:“我知道對于那些戰斗過並已犧牲的戰友來說,今天本來應該非常重要。”

這些美國人為了已在國人心中存在了200多年的價值理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同近150萬在伊拉克服役的美國人一道,他們在遙遠的國度,為素未謀面的陌生人奮戰。他們直視人類創造的最黑暗的事物──戰爭,幫助伊拉克人民尋找和平之光。

在沒有投降儀式的時代里,我們的勝利須由盟友的成功以及自身國家的強大來體現。為國家效力的美國人都是英雄,從萊克星頓到葛底斯堡,從硫磺島到仁川,從溪山到坎大哈,不斷奮戰的美國人相信,孩子們的生命重于自己的生命。軍隊是我們這個國家的鋼鐵護衛。雖然我們的國家或許正身處險灘之中,但他們使我們確信航線是正確的,突破黎明前的黑暗後,前方必定是更美好的日子。

謝謝。願上帝保佑你。願上帝保佑美利堅合眾國,保佑她的子民。(來源:中國日報網 昆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