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31日 星期四

馬丘比丘文物 耶魯大學歸還祕魯

轉貼來源: 2011-03-31 新聞速報 【中廣新聞/夏明珠】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50405905/132011033100651.html


美國總統歐巴馬出面,耶魯大學終於決定歸還它們一個世紀前,從祕魯馬丘比丘帶走的印加古文物,第一批歸還的物品,已經運抵祕魯。

1911年,美國考古學家賓漢發現馬丘比丘,並且用他在當地考古所得,出了他的第一本書,名叫《失落的印加城市》,使得馬丘比丘首次被西方世界注意到。

賓漢以租借為名,從馬丘比丘帶走四千多件文物,不過那些被借走的文物,一去不返。

祕魯已經向耶魯追討多年,甚至對簿公堂,最後在祕魯總統親自向歐巴馬遊說,歐巴馬的道德勸說下,耶魯大學終於讓步。

目前第一批、總計366建歸還的文物,已經在當地時間星期三運抵祕魯,沿途警車開道,護衛載著國寶的卡車,抵達祕魯總統府。

2011年3月30日 星期三

以色列新法允許剝奪犯有間諜及叛國罪者公民身份

轉貼來源:國際線上專稿 2011-03-30 16:31:50  http://big5.chinabroadcast.cn/gate/big5/gb.cri.cn/27824/2011/03/30/2805s3203428.htm

國際線上專稿:據英國廣播公司3月30日報道,以色列議會已經通過一部新法案,允許法庭剝奪任何犯有間諜、叛國以及資助敵人等罪名者的公民身份。

這部法案是以色列外交部長利伯曼的右翼政黨“我們的家園以色列”提出的,利伯曼希望通過法律,要求所有非猶太裔以色列公民宣佈向以色列效忠。但是由於爭議太大,利伯曼又希望通過立法,讓任何犯有間諜、叛國以及資敵等罪名的人被剝奪公民身份。

利伯曼在投票後說:“任何傷害國家的人都不能享受公民權帶來的好處。這部法律將幫助我們打擊那些利用以色列民主破壞這個國家的人,他們儘管被稱為以色列公民,卻在與敵人合作。”

此外,以色列法庭還有權剝奪任何資助恐怖組織的人永久居住權,這可能影響到東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居民。一些被證明犯有恐怖主義罪行的人也將失去所有以色列給予的津貼,比如兒童津貼和福利補助等。

但是批評人士說,這是對以色列阿拉伯少數族裔的歧視,他們佔以色列總人口的五分之一。以色列公民權利協會稱,這部法案顯示,政治家們已經失去了民主的基本概念,公民身份既不是一種特權,也不是一種獎賞,而是一種被保護的權利;這部修正案並非像利伯曼宣稱的那樣促進國家安全,相反卻在傳遞羞辱性和歧視性資訊。以色列情報機構辛貝特也反對這部法律,稱當前的法律已經足夠,《公民法》修正案的措辭範圍太大,缺少制衡。(楊柳)

刪巴人抗暴專頁 臉書招來反彈

轉貼來源:奇摩新聞/法新社 2011/03/30 08:50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330/19/2oxvh.html

(法新社巴勒斯坦雷馬拉29日電) 「臉書」(Facebook)關閉巴勒斯坦「第3次抗暴」(ThirdIntifada)網頁的舉動,今天招致反彈,超過7000巴勒斯坦人立即連署設立3個新的類似網頁。

原本的第3次抗暴網頁擁有將近50萬粉絲,今天早上遭到移除。以色列政府數天前連絡臉書網站,抱怨網頁上呼籲「殺死以色列人與猶太人」的言論。

原本的網頁6日設立,呼籲民眾加入第3次抗暴,從5月15日起展開反以色列行動。這一天是以色列的國慶日。

法新社特派員指出,儘管網頁遭到移除,幾小時內馬上就有另外3個「第3次抗暴」的網頁在臉書上設立,不到傍晚就吸引超過7000名粉絲。

巴勒斯坦人在1987年12月發動第1次抗暴,民眾以丟擲石塊、抗議以及公民不合作運動來抵抗以色列,一直持續到1993年的奧斯陸(Oslo)和平協議;第2次起義則是在2000年,民眾抗議行動更為血腥,約維持5年,聲勢方歇。(譯者:中央社陳怡君)

2011年3月29日 星期二

阿巴斯願為和解棄外援/以外交密令圖阻巴建國

轉貼來源:新華網 2011年03月30日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3/30/c_121246325.htm

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馬哈茂德‧阿巴斯的一名高級助手28日說,阿巴斯正努力推動與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和解,願意為和解放棄美國援助。

“我們當然需要美國提供的資金,”阿巴斯的助手阿扎姆‧艾哈邁德說,“但如果美方把提供資金作為施壓方式,我們準備放棄援助。”

美國是向巴勒斯坦當局提供資金最多的國家之一。阿巴斯領導的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法塔赫)先前與哈馬斯短暫組成民族聯合政府期間,美國暫停向巴方提供援助。

巴勒斯坦與以色列去年9月重啟的直接和談因以方拒絕凍結約旦河西岸猶太人定居點建設中斷,阿巴斯隨後加大尋求各國承認巴勒斯坦國的力度。今年9月聯合國大會是他爭取支持的重要機會。

巴勒斯坦官員認為,必須在聯合國大會前彌合與哈馬斯的分歧。艾哈邁德說,阿巴斯“正努力促成巴勒斯坦領土在他去聯合國前實現統一”。

哈馬斯2007年6月武力奪取加沙地帶控制權,與法塔赫長期對立。阿巴斯本月26日在約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與哈馬斯代表會談。他先前說,願意盡早訪問加沙,促進民族和解。

哈馬斯拒絕承認以色列,把武裝抵抗視為建立獨立巴勒斯坦國的最有效途徑。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28日警告說,法塔赫與哈馬斯和解可能意味著和平談判“終結”,“你不能同時與以色列和哈馬斯實現和平”。


阿巴斯擬于四月同哈馬斯官員會談 尋求內部和解

 轉貼來源:中央日報 2011-03-29 21:20:40
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09&docid=101485422

人民網報導,據巴勒斯坦官方通訊社報導,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28日要求巴制憲委員會在9月底前出臺一部“未來巴勒斯坦國憲法”。巴解組織執委會在隨後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宣佈,制定憲法的工作將在6個月內完成。

巴以直接和談在去年9月由於以色列擴建猶太人定居點而陷入僵局,此後,巴勒斯坦方面開始尋求和談新途徑,並計畫在今年9月單方面宣佈建國。此次制定憲法以及建立相應的國家機構便是巴勒斯坦建國努力的一部分。
 
阿巴斯同時強調,在巴勒斯坦內部陷入分裂的情況下無法實現人民的和平意願。阿巴斯計畫於4月內在開羅同哈馬斯官員會談,討論內部和解問題,並計畫對加沙進行訪問。阿巴斯的顧問甚至稱,為了實現同哈馬斯的和解,巴民族權力機構寧肯放棄美國的每年47億美元的援助。


以外交密令圖阻巴建國

 轉貼來源:2011年 03月 30日 00:00 中國窗
http://www.cnwnc.com/content/2011-03/30/content_2713160.htm

【香港商報訊】以色列媒體昨日報道,以外交部長巴拉克已向以色列30多個駐外使館發出機密指令,要求各個使館采取行動阻止巴勒斯坦爭取聯合國承認的努力。巴拉克要求以色列的這些駐外使節向派駐的國家發出「外交抗議信」,抗議在今年9月聯合國大會上對巴勒斯坦建國投票。以色列稱,若巴勒斯坦繼續尋求聯合國投票承認1967年的邊界,以色列將會采取單邊行動回應。以方官員認為,巴勒斯坦在多個歐盟國家承認后,轉而尋求聯合國對巴勒斯坦國的承認,此舉違反了奧斯陸協議。因此,聯大即使通過承認,也將導致暴力頻發。

巴方不惜棄美援

此外媒體報道,目前美國是巴勒斯坦最大的財政援助國,但阿巴斯政府正放弃同以色列進行和平談判,轉向與哈馬斯達成和解。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的一名高級助手28日透露,如果美國政府借援助向巴勒斯坦施壓,巴政府或考慮放弃上億美元的援助。阿巴斯28日要求巴制憲委員會於今年9月底前制訂一部「未來巴勒斯坦國憲法」,指大選最快可在該月舉行。

2011年3月28日 星期一

中東危機 Crisis in the Middle East






書名: 中東危機
原文: Crisis in the Middle East
作者: 弗朗索瓦.馬蘇利耶 (Francois Massoulie)
譯者: 李陽
出版: 三聯(香港)
出版日期: 2004年05月08日








歷史的遺產

埃及環繞著尼羅河的農業生活有利於政治的集權和疆域的統一,歷來的統治者法老、希臘、羅馬、拜占庭皆輕易地掌握此統治原則。

肥沃新月灣連接東地中海和印度洋及歐亞大陸的樞紐位置,在這片廣闊無自然邊界的地理區域上,多山區域與半沙漠的平原共存,美索不達米亞時期的城市至今依然散發著文明的餘輝,但古文明已在東方的波斯和西方的希臘、羅馬交相蹂躪下殘破褪色。

阿拉伯半島雖然一度遠離這些外來侵略者的霸權爭奪,但其種族間的文化殊異,西岸非洲人、東岸波斯人與內陸沙漠部落民族一直存在著某種拉扯張力。7世紀伊斯蘭教得以據此展現偉大的力量,是穆罕默德將這些部落團結在一個共同的大目標之下,他以賦稅換取社區自治的政策為他贏得了猶太人、基督徒、拜火教徒等不同信仰的人們的好感,麥加、大馬士革、巴格達和開羅四大都城所圍就的拜占庭帝國心臟地帶形成了阿拉伯世界文化的大一統。750年王朝自大馬士革遷都巴格達成為連接地中海與東方印度、中國的商業學術中心,此舉製造了兩地間的歷史宿怨,自此阿拉伯半島始終處於分裂狀態。

奧圖曼帝國的統治

1453-1918年的奧圖曼帝國統治在中東地區留下深遠的影響,其伊斯蘭遜尼派的教化統治唯一未能征服之地為什葉派的波斯。為統治廣闊帝國內的多元歧異區域,奧圖曼大力發展非民族化的國家,以土耳其語為為龐大帝國的統一語言,蘇丹統率的伊斯坦堡軍隊包括猶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且中央極少干預民族的內部事務,由宗教、社區、行會和部落集體管理地方勢力和舊王國各自保有其特色及自主權,依附在伊斯坦堡的庇護下生存,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教長被授予廣泛的權限而產生無比的影響力,也正是這樣的正統伊斯蘭的帝國統轄哲學延伸出『治外法權』制度,讓帝國沒落時英法列強得以迅速得益瓜分勢力範圍。

1497年香料之路的發現提昇了在阿拉伯半島海岸成立軍事基地的重要性,英國為爭奪海上霸權與海灣各酋長在1853年簽署永久和平條約成為其庇護國,在此之前海灣部落聯盟一直在奧圖曼與波斯的爭戰中依附強權以求取生存和自治權,英國的庇護驅使弱者向英國效忠尋求保護反成為強者,英國維持住現有政權的穩定但這種穩定性乃人為強加與傳統微妙的社會政治平衡完全相悖,它為最終的衝突埋下禍根。

19世紀奧圖曼帝國的積弱與鉅額舉債為日愈激烈的列強之爭提供了絕佳機會,他們通過修改治外法權囊括關稅權從而徹底掌控商業貿易,並得以在1875-1876年埃及和奧圖曼帝國的破產中攫取該國1/3的財政收入,埃及被迫將蘇伊士運河的股份售予英國,1882年英國更藉鎮壓埃及民族主義之名在運河畔紮營駐兵,蘇伊士運河不僅是戰略象徵更是經濟籌碼,隨著工業革命現代運輸和石油的發現,中東事實上已被列強爭奪劃分成諸多勢力範圍。

現代中東的誕生

為加速顛覆奧圖曼帝國的滅亡,英國採取挑撥阿拉伯諸省叛變的策略,他們挑選的是麥加沙里夫海珊,但西方列強為圖保勢力平衡同時又有若干秘密協定與雙邊及三邊協議的誕生,這些野蠻專橫,全然罔顧當地政治、歷史、宗教、部落、民族情感的劃界,讓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中東新興國家成為粗製濫造的人為作品,註定其後無法解決的區域衝突,土耳其的獨立建國,亞美尼亞的100萬人大屠殺,法國為庇護基督教馬龍派而將黎巴嫩脫離大敘利亞獨立,貝爾福宣言與巴勒斯坦的託管及未定位,摩蘇爾的託管所屬對庫德族的獨立影響均由此衍生而來。

伊斯蘭復興

獨立後的土耳其在凱末爾的統治下堅決走向現代化的道路,而其他地區在面對西方現代化的挑戰時嘗試了許多不同的道路,其一是伊斯蘭復興特別是穆斯林兄弟會,宗教做為一種歷史和社會現象,以各式各樣的形式呈現。

伊斯蘭復興不但是宗教改革,挽救精神上的墮落,也是尋求富強,脫離帝國主義統治的運動,而穆斯林兄弟會便是它的政治產物。1928年的埃及政治舞台上的主流是主張西方議會制度和世俗化民族運動的華夫脫黨,穆斯林兄弟會建立大量而廣泛的互助組織和教育機構的網絡向下扎根,迅速取代為埃及群眾運動的主導,在巴勒斯坦問題和埃及腐敗政治的推波助瀾下,他們一度在50年代初發展為200萬會員的龐大團體,但他們的基本教義主張與部份組織的暴力失控作為,終於讓政治決定與之劃清界線進而下令解散執行鎮壓和暗殺。

阿拉伯復興

中東面對西方現代化挑戰的第二種嘗試道路是阿拉伯復興,一批以敘利亞和黎巴嫩血統為主的學者文人創辦新聞出版業,努力推廣現代阿拉伯語言。他們都有堅定的阿拉伯民族主義信念,其中不僅只穆斯林也包括基督徒,它的概念是所有說阿拉伯語的阿拉伯國家居民,主張現今阿拉伯世界的差異源於帝國主義的統治,最早的阿拉伯民族主義是在7世紀時與伊斯蘭興起的結合,而它的復興則是在1947年阿拉伯復興社會黨的創立。

但是泛伊斯蘭與泛阿拉伯之間有時顯得界線模糊,特別是阿拉伯世界沒有國家的概念,而歷史的爭端和王朝的利益衝突更加深了阿拉伯中心的歧見。是阿拉伯帝國第一個世襲王朝中心的敘利亞黎巴嫩?還是英國曾經許諾予大阿拉伯王國的伊拉克?還是聖地衛士兼擁石油鉅富的沙烏地阿拉伯?還是國土遼闊人口眾多地處要津的埃及?泛阿拉伯主義路途艱辛。

埃及在1882年被英國佔領,1914年成為其保護國,1922年2月28日英國被迫承認埃及獨立,但仍保留對埃及國防、外交、少數民族等問題的處置權。一路沿著西方的工業化道路發展,出現了一批現代的資產階級,是他們將民眾聚集到民族主義的華夫脫黨,他們不特刺激了穆斯林兄弟會的暴動抗爭,也無法與瓦哈比教派對話,西方列強的介入更加劇彼此間的衝突。

大敘利亞主義的淵源來自悠久的歷史,亞述帝國涵蓋整個肥沃新月灣,敘利亞在1919年發表大敘利亞宣言決議其疆域為統一文化社會基礎上的敘利亞、土耳其東南、利比亞、巴勒斯坦和約旦,反對國際聯盟的託管條款,拒絕承認法國在敘利亞的任何權利,不承認猶太復國主義的建國,反對敘利亞分割黎巴嫩獨立,這個清楚明確的聲明解釋了現今中東的諸多問題。

少數民族棋子

權謀製造一個衝突不斷的中東以鞏固其勢力和影響力,第一次大戰後的託管國充分利用這些矛盾分而治之,英法兩國千方百計為各種統一的夢想推波助瀾加深彼此間的歧異。法國在1920年將敘利亞一分為四,以區域自治權削弱其統一國家的合法性,將少數民族問題尖銳化以刺激彼此對立鬥爭,法國更發揮治外法權的影響力,透過佈道團和學校網絡進行殖民教化,於是少數民族紛紛起而強調其歷史根源,如馬龍派自言為腓尼基人後代而非阿拉伯人。

土耳其邊界的亞述人,因為英國的建國承諾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支援英國,並參與伊拉克軍隊鎮壓什葉派阿拉伯人及土耳其人的各種暴動,但他們卻在1925年被劃予土耳其,當他們起而為自己的獨立建國抗爭時,是英國幫助土耳其平息鎮壓,缺乏西方列強的真正支援讓生活在同一片土地卻分散在不同國家領域的他們更加建國無望。

這些少數民族從而依附阿拉伯民族主義或社會主義甚至在兩次大戰間受到法西斯主義的影響。

猶太復國主義

猶太復國主義運動針對的是反猶太的西方,但對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人而言,他們無疑也是西方殖民主義的一環,以犧牲巴勒斯坦人的權益減輕自身的罪惡感。猶太復國主義份子透過集體農場的型式自1911年起開始落實其建國計劃,自始至今猶太復國主義始終屬於極少數團體,他們的極端主張也一直備受爭議。

1903年英國曾經提議過烏干達做為復國地,但旋即被棄,而猶太復國主義也分裂為宗教與實際建國兩個派別,後者佔了上風,不但逐步向巴勒斯坦滲透且修正為一個包括巴勒斯坦和外約旦的大以色列國。

從19世紀80年代起巴勒斯坦人即在此定居,他們傳承的是一個至少發展了12個世紀的文化,即始十字軍東征也無法改變其阿拉伯樣貌。猶太復國主義一心建國卻無視於這些原住民的存在,在此猶太人始終是少數民族,到19世紀末巴勒斯坦人已識破猶太復國主義的政治意圖,雖然當時的移民和土地購買數量依然有限。

巴勒斯坦託管

1917年11月2日貝爾福宣言正式公開了英國對猶太復國的支持,大英帝國有諸多利益考量,除部份領導人對猶太復國的同情外,還包括解決沙俄屠殺的中歐猶太難民問題,鞏固蘇伊士運河的主權和制約法國。這個宣言背叛了1915年英國協助建立阿拉伯王國的承諾,揭穿英國利用阿拉伯民族主義以推翻奧圖曼帝國的權謀,1921年英國更協助建立約旦河以東的外約旦國,以回饋沙里夫海珊的兒子對法國託管敘利亞的騷亂,為衝突加油添火。

1922年英國託管巴勒斯坦是當時唯一沒有成立代表當地人民的自治政府的託管統治,也是基於貝爾福宣言,巴勒斯坦獨立建國的機會就此被錯過了,而巴勒斯坦的名流望族精英階級拒絕承認貝爾福宣言下的任何談判,也使得他們剝奪了透過正式代表為自己發言的機會,不得不依附在泛阿拉伯主義之下。

無法避免的戰爭

隨著雙方敵意的加深,1929年爆發了阿拉伯大暴動,英國採取強力鎮壓的手段。30年代大批難民從中歐蜂湧而來,1933年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發起了持續3年的大暴動,1937年英國代表團展開調查,首次提出兩個國家的主張,猶太人接受但阿拉伯人拒絕的情況下武裝衝突昇高,英國的殘酷鎮壓造成4,000人死亡,多數為巴勒斯坦人。1939年英國發表新白皮書,決定將爾後五年的猶太人移民人數限定在75,000人以內,即總人口的1/3,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即將來臨,於是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了非法移民也組織了1945年導致91人死亡的恐怖行動。

當時納粹屠殺已揭於世,而歐洲出現約100,000等待遷移的猶太難民,英國在1947年又遣返了4,500猶太難民的輪船,終於導致美國杜魯門的支援和與英國競逐中亞的蘇聯出手干預。英國不得不將巴勒斯坦問題國際化,於是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通過表決將巴勒斯坦分為兩個實體國家,耶路撒冷由國際共管。分割方案因人口混居而複雜難以令人滿意,猶太人僅佔人口1/3卻擁有55%的土地,其中尚包括一些阿拉伯人數居多的城市。

第二天,第一次巴勒斯坦人與以色列人間的戰爭便開始了,雙方的恐怖行動逐步昇高,以色列在Deir Yassin 的屠殺成為之後大批巴勒斯坦人逃難的主因。Deir Yassin隨即被摧毀並改名希伯來 Givat Shaoul。

雙方交戰難分軒輊,直到西方國家特別是捷克源源不斷的提供武器,以色列在1948年3月開始居於上風,1948年5月14日英國結束託管離開,15日以色列宣佈建國,隔日阿拉伯國家對以色列開戰,卻敗在新成立的以色列國防軍麾下。1949年以阿簽訂停火線,以色列占領3/4的土地和西耶路撒冷。

1950年4月,約旦併吞西岸成立約旦王國,巴勒斯坦的建國大業卻在阿拉伯國家各懷其志的狀態下被犧牲了。戰後巴勒斯坦難民成為一個尖銳的問題,150萬巴勒斯坦人中有75萬人逃離居住在鄰國邊界的難民營,以色列堅持巴勒斯坦難民是在阿拉伯領導人鼓勵下離開,當時以色列人口已達100萬人而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僅餘60萬人,以色列拒絕聯合國242決議案讓難民返鄉,與此同時更組織大量猶太人移民入境。

納賽爾時代的中東

巴勒斯坦問題的失敗影響深遠且深具象徵意義,阿拉伯民族主義泛起尋求團結統一以擊敗帝國主義與猶太復國主義的聲浪。1945年阿拉伯聯盟的建立是第一次統一阿拉伯國家在此問題上的立場的努力,但是此時阿拉伯的統一卻凌駕在巴勒斯坦問題之上,沙烏地阿拉伯和敘利亞結盟埃及以抗衡伊拉克向海灣地區的可能擴張,阿拉伯國家各有其盤算。

1949年敘利亞發生政變,揭開了此後一連串政變的序幕,在20年間大約共發生35起。1951年約旦國王被刺身亡,以報復其在兩國分治的方案中圖利自己的懷疑。隨著埃及首相與穆斯林兄弟會的領袖先後被暗殺,埃及陷入混亂的戰爭狀態1952年7月23日自由軍官集團發動政變,雖則內部存在一貫分歧,但領導的納賽爾主張堅決反抗一切的外國勢力統治,他支持不結盟運動和阿爾及利亞起義,反對巴格達協定遏止蘇聯的擴張。

1955年以色列對加薩的埃及發動大規模報復性攻擊,深感羞辱的納賽爾亟欲建立現代化軍隊,因西方國家拒絕出售現代化武器,他不得不透過捷克與蘇聯談判,埃及與敘利亞先後得到蘇聯購買武器優惠待遇並簽署防禦協定,以色列不惜對敘利亞發動空襲,而美國中情局在伊拉克協助下進行一系列顛覆活動做為阻撓蘇聯的插手,為此區域的美蘇冷戰找到了落腳點。

蘇伊士運河戰爭

以色列亟欲先發制人攻擊埃及,西方國家與美國成為其後盾,法國甚至與他展開核子專案合作成為以色列的最大武器供應國,戰爭的條件已經成熟。

1956年納賽爾向美國請求援助建築阿斯旺大壩,卻被美國羞辱拒絕,於是1956年7月26日納賽爾宣佈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做為水壩的建築資金,這一決定滿足了當時埃及人的民族情感也成為10年後OPEC成立的動力。

英國和法國為其帝國主義的顏面及利益在歐洲大肆宣傳,誤導歐洲人質疑納賽爾此舉的合法性和戰略利害,他們決定發動戰事,由以色列首發而英法再以和事佬身份介入。

1956年10月29日西奈戰爭爆發,埃及在聯軍攻勢下敗退,最後兩軍因為蘇聯的原子彈威脅才終於停戰,聯合國維和部隊在劃定的中立線所占的是埃及的領土,這一切作為為新一輪的衝突埋下種子。

蘇伊士運河戰爭後,納賽爾成為阿拉伯國家反帝國主義的英雄,泛阿拉伯主義思潮高漲。1958年2月敘利亞順應民意與埃及合併為阿拉伯聯合共和國,但僅僅維持3年即宣告垮台。

英法兩國在世界輿論的指責下退出此勢力範圍,並就此淪為二流強國,美國艾森豪總統當時正值競選連任,且他所關心的是石油,不願為此戰爭浪費一兵一卒,自始至終置身事外。蘇聯積極干預在此區域每一場可能的政變衝突,美蘇之間以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為代理戰爭的冷戰各自提供金錢武器蘊釀了下一場大戰。

六日戰爭

從1953年開始約旦、敘利亞及以色列就一直為爭奪約旦河水源爭議不休,以色列企圖改變約旦河的流向並在1966年轟炸敘利亞的攔河壩工程,戰爭一觸即發。

在納賽爾的堅持下,聯合國維和部隊終於撤出蘇伊士運河戰爭的中立線,1967年6月5日六日戰爭爆發,以色列以優勢軍力在六天時間占領了加薩、西奈半島,戈蘭高地、約旦河西岸及東耶路撒冷,整體面積擴大了三倍,新一輪的數十萬阿拉伯難民被迫逃難。納賽爾羞憤辭退但被人民挽留,他在1970年的逝世標識著泛阿拉伯主義的死亡,取而代之的是激進的伊斯蘭主義,戰後戴陽的談話宣示了以阿之間任何和平形式的無望。

美國在這場戰爭中大張旗鼓為以色列撐腰以制衡蘇聯對納賽爾的支援,並首次在聯合國動用否決權杯葛蘇聯提案以色列無條件自占領區撤軍,美蘇兩大強權經過艱辛的討價還價所擬定的聯合國決議案,雖要求以色列撤軍但將巴勒斯坦主權問題歸為難民問題,讓巴勒斯坦無法接受,而以色列至今都拒絕履行撤軍決議。

巴勒斯坦的漫長奮鬥

1948年的戰爭讓巴勒斯坦土地一分為二,戰爭的失敗和阿拉伯國家的私心壓抑了巴勒斯坦建國的一次機會,巴勒斯坦不得不依附在泛阿拉伯主義的羽翼之下保持沉默長達20年,1948年耶路撒冷大穆夫提Ami AL-Husseini宣佈成立全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政府,並被選為代表大會總統,但1952年阿拉伯聯盟取消此政府,1958年Ami AL-Husseini提議巴勒斯坦加入埃及-敘利亞的阿拉伯聯合共和國,但納賽爾拒絕背負巴勒斯坦這個重擔。1964年第一屆阿拉伯領袖會議於開羅召開,責成建立巴勒斯坦組織,受埃及嚴苛控制。

巴勒斯坦決定發出自己的聲音,50年代末阿拉法特建立了自己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法塔赫,他們堅持巴勒斯坦的解放和建國是阿拉伯統一的先決條件,並在1965年發動第一次游擊戰行動。

1967年六日戰爭,聯合國統計的巴勒斯坦難民人數達957,000人,留在占領區的160,000巴勒斯坦人(約占總人口15%)淪為二等公民,長期處在軍事管制下, 另一方面以色列不但占領3倍大土地並將一半的阿拉伯土地沒收,大量移入東中歐、西班牙、葡萄牙及東方猶太人建立屯墾區,以色列將此謂之人口交換。以色列的主要水源均在占領區並實施用水管制,其用水量為巴勒斯坦人五倍,而巴勒斯坦人卻因缺乏足夠用水而被迫縮減耕地和果園,嚴重影響其經濟。

1968年的卡爾梅戰鬥將法塔赫暴風突擊隊的聲名遠播,從此得到阿拉伯國家的重金支持,阿拉法特領導的巴勒斯坦民族議會首次將海內外、占領區內外所有巴勒斯坦人各組織派別團結在一起。

革命初期巴解依靠極富爭議的極端手段為巴勒斯坦發聲,引起世人再次關注巴勒斯坦問題。他們在世界各地所組織的恐怖行動成為雙刃劍,除了以色列、美國的報復性空襲轟炸和暗殺行動,更成為約旦胡笙國王的驅離藉口。

1970年9月17日約旦軍隊對境內的巴解組織發動攻擊,敘利亞和伊拉克則背信觀望,約旦的殘酷行動造成4,000巴勒斯坦人的死亡,並將巴解組織驅離約旦遷移黎巴嫩。

巴解的恐怖行動,尤其是1970年黑色九月刺殺以色列奧運運動員行動造成巴解內部的分裂,一派更趨激進另一派則偏向政治外交解決。1973年贖罪日戰爭後,巴解重新得到阿拉伯聯盟國家的承認及蘇聯的支援,1974年阿拉法特在聯合國的演講揭示他的新方向─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一個猶太人與巴勒斯坦人共存的民主國家,他們將希望寄託在受到東中歐猶太人壓抑的西班牙、葡萄牙猶太人身上,卻反讓其選票將極右派比京領導的利庫德黨推上舞台。

1977年巴解偏向更加務實妥協,支持一個小面積巴勒斯坦國的自決權,建都東耶路撒冷。他們對難民返鄉問題的擱置讓內部由各國支持的派別更趨分裂,巴勒斯坦問題成為各個國家的極致操作。1976年黎巴嫩內戰期間敘利亞對其境內巴解的圍困,1982年以色列包庇基督教長槍黨在Sabra和Shtila難民營的大屠殺,伊拉克和利比亞對巴解內部反對派的支持,1991年波斯灣戰爭後對巴解的報復行動,讓巴解的內部分歧更導向彼此暗殺懲處。

1978年埃及沙達特與以色列單邊簽定的大衛營協定未承認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主權,招致阿拉法特的反對從而促成巴解的內部團結並與敘利亞、伊拉克、約旦和解。

1982年6月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意圖徹底消滅巴解的國中之國,在三個月的貝魯特殘酷圍城轟炸之後,巴解被迫在國際維和部隊法國、義大利軍隊的保護下尊嚴地離開,轉進突尼斯。9月16-18日以色列包庇基督教長槍黨在Sabra和Shtila難民營執行大屠殺,近千名巴勒斯坦人被殺害。

以色列在占領區的殖民政策

1967年六日戰爭後,以色列立即在占領區約旦河西岸開發屯墾區計畫,1967-1985年間屯墾人數由71,000人倍增到140,000人,1977年右派利庫德黨執政更加速推展此殖民政策以造成土地上的既成事實,讓之後的任何執政黨均無從處置,這個屯墾計劃同時將巴勒斯坦人居住區包圍並區隔開來,與右派的大以色列藍圖全然吻合。1993年以色列占領區內的巴勒斯坦人有150多萬,屯墾民有120,000人,在耶路撒冷的屯墾民則達158,000首度超過巴勒斯坦人口155,000,但大多數屯墾民是受到經濟條件的吸引而非復國主義。

第一次巴勒斯坦起義Intifada

1987年12月占領區內的第一次巴勒斯坦起義intifada爆發了,20年占領期間整整一代巴勒斯坦人成長起來,他們對軍事外交的雙雙失敗深感厭倦,對以色列的殖民政策深感絕望,這是他們的回應。這場石頭對抗槍砲坦克的青少年孩童革命震驚了巴解和以色列,更震驚了全世界,激進的哈馬斯在此環境下成立,他們原是以色列意圖利用來削弱巴解組織的棋子,卻成為以色列的最大心患。

這場起義持續了3年並鼓舞了巴解的士氣和氣勢,1988年巴勒斯坦民族會議決議承認聯合國的242和338決議,承認以色列並停止恐怖行動,宣告巴勒斯坦國的成立,並立即獲得90多國的承認。巴解據此展開與美國的談判,但時值以色列政黨輪替,部份右派主張將西岸的巴勒斯坦人強制驅離,巴解派別因而發動武裝攻擊,和談就此擱淺。

在此外交停滯的時期波斯灣戰爭爆發,阿拉法特誤信海珊承諾的錯誤選擇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戰後他被排擠在1991年10月的馬德里中東和會之外,海灣的石油富國撤回其金援。

奧斯陸協定

當以色列工黨重新執政而雙邊的極端主義日益壯大惡化之下,拉賓和阿拉法特決定加速和平進程促成1993年的奧斯陸協定,但此協定擱置了所有重要議題包括巴勒斯坦建國、難民問題、屯墾區政策、邊界問題和巴勒斯坦部份自治的時間期限,在1996年以色列右派再次執政時,和談再次停滯。

被盤錯環繞的道路包圍並分割的西岸巴勒斯坦居住區和以色列屯墾區,破壞了奧斯路協定的具體實施,以色列的撤軍成為不可能,而協定簽訂後屯墾區更持續增加,從1990年-88,000人到1992年-106,000人再到1996年-151,000人,1997年東耶路撒冷的屯墾區更將整個巴勒斯坦區包圍完全阻斷了與西岸間的聯繫。1993年至1997年以色列的經常性封鎖造成占領區居民收入減少1/2,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土地一直僅維持在6%的範圍內,有24%的土地共管。

雙方均對協定內容不滿,1995年11月4日拉賓被以色列右派極端份子刺殺。

大衛營協定

1973年10月6日埃及發動的贖罪日戰爭企圖使衝突國際化,為停滯的談判打開大門。雙方的空戰各由美蘇負責一條補給線,最後美國祭出核子威脅雙方停戰。此戰讓埃及認識到美國的強大國力,他解散了全部蘇聯顧問團。

1977年埃及爆發飢荒,沙達特亟欲解決國內的問題,借助美國的援助,1977年11月20日他歷史性地拜訪了耶路撒冷,促成了1978年的大衛營協定。

協定內容引發阿拉伯國家的強大反彈,西奈半島的撤軍和部份非軍事化正是納賽爾所譴責的,而西岸和加薩的自治協議則完全未諮詢知會過巴勒斯坦,各國將之視為對阿拉伯民族主義與統一的背叛,紛紛與埃及斷交。1981年沙達特被伊斯蘭極端主義軍人刺殺,1982年以色列將西奈半島歸還埃及但直到1990年才實際完全撤軍。

埃及被孤立後,伊拉克以優勢軍力企圖擔起中東地區龍頭角色,1980年的兩伊戰爭阿拉伯國家對伊拉克全力相助,中東衝突的驅動力已由巴勒斯坦問題轉向伊斯蘭教和石油。

西方尤其是美國所扶植的腐敗獨裁政權催生了伊斯蘭教的反抗運動,1979年的伊朗革命刺激了第一個伊斯蘭教反抗活動,他們攻擊了被視為石油美元信徒的親美沙烏地阿拉伯聖地麥加,阿富汗則組織了聖戰游擊隊抵抗蘇聯。

伊斯蘭基本教義派開辦學校、醫院、互助網絡解決社會上最貧窮者的問題,因而能夠迅速發動政治運動,從嚴格的定義上而言,伊斯蘭激進主義是社會和政治的產物而非宗教。

伊朗的伊斯蘭革命

在以遜尼派為主的中東地區,伊朗的什葉派革命顯然是特別的,但他至今依然是最強大的伊斯蘭革命政權。

伊朗在1941年開始的巴勒維執政,由美國大力扶植以保障其石油來源及區域勢力,伊朗強大的軍力因此儼然成為波斯灣地區的警察。其後摩薩台博士推翻獨裁貪腐的巴勒維國王,宣佈石油國有化,美國中情局旋即在1953年協助發動政變支持巴列維國王復辟。國王所領導的現代化運動造成嚴重的社會不公、貧富不均,美國將伊朗做為冷戰的棋子共派駐30,000軍事顧問,國王利用秘密警察對異議人士恐怖鎮壓,1979年的美國大使館人質事件正是這一連串事件累積後的爆發,真正能將全體國民組織起來的也只有什葉派教士團體。

1979年伊朗政變推翻國王,何梅尼的什葉派伊斯蘭革命撼動全世界並引起遜尼派阿拉伯世界的不安,因為它自己的發展也成為一種反革命,它反對任何型式的反對派,迫害起來也毫不留情,伊朗的革命模式因而未能向外漫延,反在其他國家的什葉派區內被限定隔離,唯一的例外只有真主黨。

對於部份國家在兩伊戰爭中對伊拉克的單方支持,何梅尼深感不滿,因此而發動一系列恐怖襲擊和綁架活動,如繼蘇聯之後成為伊拉克第二大武器供應國的法國,但這只是做為一種施壓的手段,另外何梅尼的宗教裁決以全體穆斯林的名義及於全世界也被西方視為公然挑戰。

兩伊戰爭

1980-1988年的兩伊戰爭突顯了石油的重性及所引發的問題,兩伊戰爭原本不必然如此曠日持久,但西方國家因無關自身利益而坐視觀望,甚至希望雙方兩敗俱傷,大肆向兩國出售軍火,直到油田受到攻擊,500座建築遭到破壞,西方國家才開始擔心起自己的石油供應,1988年美國軍艦擊落載有290乘客的伊朗客機,何梅尼迅速決定接受停火協定。

這場戰爭犧牲了100萬人民的生命,完全打破了區域平衡,在1989年何梅尼逝世後,他的繼任者重新修好與伊拉克和沙烏地阿拉伯的關係,與西方的緊張趨於緩和。

石油黑金

以沙烏地阿拉伯為首在1981年成立的波斯灣合作委員會GCC,自始即排斥伊朗、伊拉克及葉門,為他們的日益壯大而不安。1960年成立的OPEC組織同樣無法超越這些區域政治矛盾以決定石油的價格限度,伊朗、伊拉克、阿爾及利亞主張限產及高油價,波斯灣君主國、科威特主張量產及低油價,彼此針鋒相對,削弱組織的權威也加劇彼此的衝突。

而非產油國則未蒙其利反受其害,通膨、城市化、大量移民浪潮讓社會嚴重失衡、貧富懸殊。

1973年贖罪日戰爭,阿拉伯產油國提高石油價格四倍並宣佈對以色列盟國實施禁運,石油危機引發世界性經濟衰退讓西方真正認識到石油的戰略價值。

第一次大戰後英法即開始在中東爭奪油田,但美國在政府的支持下逐步鞏固其石油權,到二戰後已控制市場幾近90%的份額。

產油國一點一點地收回這份天賜寶藏,從極微小的開採稅到50%,石油公司抵制OPEC組織而引發一場石油國有化運動,1973年石油危機後,波斯灣君主國一夕致富成為區域重心,導致阿拉伯世界的劇烈分化。

第一次波斯灣戰爭

伊拉克原也是石油富國,但他在兩伊戰爭後背負700億美金的鉅額負債,同時他也在戰爭中將自己武裝為僅次於以色列的中東第二大軍事強國,這全都得力於沙烏地阿拉伯和西方的合力鍛造。

1990年8月2日海珊企圖侵占科威特掌握油田,當時正值蘇聯共產解體崩潰之際,做為世界唯一強權的美國感到有必要出面干預,以維護全球經濟秩序。美國立即著手部署一支440,000兵員(其中300,000為美軍)的多國部隊,在聯合國旗幟下共有50多國加入此反伊拉克聯盟。

1991年1月16日美國發動大規模空襲,迅速擊潰伊拉克的軍事和經濟,這是冷戰後的第一場國際衝突,美國展示了世界第一霸權的最新武器及力量,而被攻擊的是一個第三世界國家。

戰爭的結果造成200,000伊拉克人民的死亡,其後超過10年的經濟制裁更造成至少50萬兒童因缺乏醫療品而夭折。

第一次大戰後開始的西方勢力劃分所造成的混亂衝突和複雜問題依然待解,美國終於接手了,但他對伊拉克的強烈制裁決心卻從未同理展現在庫德族、巴勒斯坦和黎巴嫩問題上,伊拉克對庫德族和什葉派在戰爭中順勢而起的反抗發起更殘酷的鎮壓。

身處漩渦中心的黎巴嫩

黎巴嫩這個多山而充滿宗族差異的小國,在16世紀時山區即聚有許多躲避部落衝突的少數派系,當時所建立的第一個酋長國是德魯茲派與基督教馬龍派的少數聯盟,與歐洲王族建立起經濟貿易關係,這種建立在少數民族共生基礎的結盟關係讓部落派系間運作良好,後來成為黎巴嫩的特有模式。

19世紀時此種平衡被打破了,因為對歐洲貿易開創了黎巴嫩在經濟文化的繁榮,特別是對里昂的絲綢工業,讓法語在此蔚為流行,基督教馬龍派的人口大大超越德魯茲派占3/4強,在英法勾心鬥角的角力下挑起部落間的派系衝突,英國支持德魯茲派而法國支持基督教馬龍派,引發一連串的報復性屠殺。

1860年馬龍派反抗封建地主發起暴動,導致300個村落遭到德魯茲派及奧圖曼帝國的搗毀,200,000馬龍派成為難民,法國出面協調成立了小黎巴嫩國,各宗派依比例共管,這完全是一個外來強加的模式。

1920年託管國法國擊敗以大馬士格為首的阿拉伯公國而宣佈大黎巴嫩脫離獨立,法國的目的是為其自身經濟利益及200,000基督教馬龍派的生存,敘利亞及大多數黎巴嫩人民均反對,大黎巴嫩不但面積增加近三倍且人口結構因此遽變,馬龍派成為少數而一直備受欺壓的少數什葉派躍升第三多數。

1943年居少數的馬龍派與遜尼派和法國簽訂建國協定,黎巴嫩正式獨立,具體規定各宗教派別的權力劃分,由馬龍派出任總統,遜尼派出任總理,歷史上德魯茲派-馬龍派的結盟被馬龍派-遜尼派取代,德魯茲派退居第六順位。

1956年蘇伊士運河戰爭,當時的馬龍派總統夏蒙拒絕與英法斷交,埃及-敘利亞阿拉伯聯合共和國圍困夏蒙有賴美國出兵拯救。

1949年的以阿戰爭後有150,000巴勒斯坦人流入黎巴嫩,1967年六日戰爭後阿拉伯國家要求黎巴嫩安置更多的巴勒斯坦難民並支援其武裝行動,1969年的開羅協定黎巴嫩和巴勒斯坦正式確認其『國中之國』的地位,黎巴嫩成為巴勒斯坦的軍事基地也成為以色列的直接攻擊目標,部份黎巴嫩人因此而憎恨巴解組織,以色列則樂於挑撥馬龍派脫離成立小黎巴嫩國。

馬龍派始終認為黎巴嫩是他們而非阿拉伯人的,他們認為自己是腓尼基人─十自軍的後代,1972年的立法選舉馬龍派只有9人當選,他們開始在東貝魯特招兵買馬,千方百計挑起基督徒的仇恨,1973年以色列特工在貝魯特暗殺了三名巴解領導人,氣氛日趨緊繃,1975年巴解和馬龍派首度在市區爆發武裝衝突,開啟了黎巴嫩長達15年的內戰。

各主要陣營的民兵組織迅速發展成配備重砲尖端武器的正規軍隊,但是在主要陣營中宗教信仰並非唯一歸屬,有的基督徒支持巴解,有的穆斯林支持基督教陣營,世俗的左派則為特定國家概念而戰,有些人為正義的理想而戰,是民兵阻止人們在不同派別間轉換,除了極端的少數馬龍派、真主黨,絕大多數的戰爭均非因宗教而是因社會政治觀念的碰撞和國際衝突的介入而起,而黎巴嫩由外力強加、結構脆弱的政府無力仲裁。

1976年馬龍派險遭巴解和德魯茲派擊潰,其總統首先向敘利亞求援,敘利亞雖親巴解但更重要的是他的大敘利亞夢想─將1920年被法國強制脫離獨立的黎巴嫩收回版圖,敘利亞的干預又成為以色列入侵的藉口。

1978年大衛營協定後以色列得以將兵力重心北移,加強西岸占領區的控制,於是決定一舉解決巴解的問題,3月以色列出兵直逼南黎的利塔尼河─猶太復國主義者所聲稱的以色列真正邊界,6月6日以色列軍隊發動對貝魯特的殘酷圍城三個月,數萬人因此而喪命,南黎的難民營有140,000巴勒斯坦人逃難敘利亞。黎巴嫩因此而實行一項民族和解計畫,Bashir當選總統,但22天後即被暗殺,由他的哥哥Amin代理統治。原與巴解爭奪南黎地盤的什葉派轉而仇恨以色列,發起一系列的游擊戰和綁架西方人質活動。

1982年巴解終於在各方壓力下自貝魯特撤軍轉往突尼斯,但Sabra和Shatila兩難民營旋即在以色列的包庇下由馬龍派執行大屠殺,巴勒斯坦難民一千人被殘酷殺害,這次事件激起以色列人內部的抗議,400,000人(10%人口)加入示威遊行,以色列不得不在壓力下開始撤軍。

黎巴嫩內戰的主要陣營間存在不同派別的爭鬥,而巴解、以色列、敘利亞、伊拉克、伊朗均以其為藉口在黎巴嫩領土內展開搏奕,這些國家提供金錢武器支持不同的派別,而他們的背後其實又有美蘇兩大國撐腰。

1990年Amin的代理總統屆期但他拒絕舉行大選,促成敘利亞與黎巴嫩的條約,敘利亞以其強大武裝仲裁協調讓所有民兵撤出貝魯特,而從此黎巴嫩也依附其下。這場1975-1990歷時15年的內戰共造成145,000人死亡,18,000人失蹤,200,000人受傷。1975年各宗派間的勢力劃分無法阻止他們在黎巴嫩全境內糾結不清的混戰,內戰和民兵的壓迫導致大規模人口流動並產生許多相似飛地,教派結構發生重大變化。

中東的明天

遺忘歷史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情,中東問題永遠必須置入歷史脈絡中去理解。

從第一次大戰、第二次大戰、蘇伊士運河戰爭、六日戰爭,中東地區一直在反抗帝國主義形式的殖民中衝突不斷、動盪不安,他們嘗試過種種不同的道路,伊斯蘭復興、阿拉伯復興、伊斯蘭革命、極端的基本教義主張,都是在這樣的氛圍中激發出來的,賓拉登也是在波斯灣戰爭後被美國誇大崛起的。2001年的911事件及隨之而來的穆斯林妖魔化,美國得以堂而皇之遂行其單邊主義,罔顧聯合國及世界輿論,阿富汗及伊拉克戰爭非但無法遏止反而助長了所謂的恐怖主義,今天阿拉伯人憎恨美國人、西方人也都是因為這些殖民帝國的不公不義,特別是巴勒斯坦問題一直無法得到公平的處理,如果無法記取歷史,中東便無法保持區域平衡和穩定,美國所謂的世界新秩序也將永遠不會來臨。

2011年3月27日 星期日

法國《憤怒吧!》

轉貼來源:工商時報 2011-03-27 林佳誼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11050401/122011032700214.html


■法國抗戰英雄艾塞樂著作《憤怒吧!》席捲全法,內容呼籲人們起身反抗各種不公不義的現象,成為近來法國社會最熱門話題。

■"When something outrages you, as Nazism did me, that is when you become a militant, strong and engaged," said Stephane Hessel.

艾塞樂(Stephane Hessel),高齡93歲,套句他自己的話,已經是「離死不遠」的時候了。然而現在的他卻是法國冠軍暢銷書作者,他的「憤怒」也在法國社會延燒,成為近半年來最熱門的話題。

艾塞樂所著的《憤怒吧!》(Indignez-Vous!),自去年10月問世以來,在法國狂賣近150萬本,除已譯成英文、西班牙文、義大利文、葡萄牙文及希臘文外,還計畫要推出日文、韓文、瑞典文及其它多國語言版本。

4千字 道盡不公平

其實《憤怒吧!》全書僅約4千字,幾乎不能稱為1本書。其法文本總共不過29頁,且扣掉注釋與插圖後,只有14頁的文字,內容談得是法國社會乃至於全世界,各類種族、階級與財富分配不公不義的現象。

垂垂老矣的艾塞樂在書中向人們大聲疾呼:「當你被什麼事情激怒,就像納粹激怒我那樣,這就是你該成為1名戰士,堅強起來投入的時候了!」

這些呼喊來得正是時候!《憤怒吧!》大約在法國總統大選前1年半上市,法國社會已開始沸沸揚揚,爭論是否有更好人選可以取代支持度落至新低的現任總統薩科吉。

於是1本只賣3歐元(約台幣125元)的小書成為去年法國左派知識分子熱門耶誕禮物。

艾塞樂 反猶太?!

不過,這本書大受歡迎的真正原因恐怕並不完全在於內容多麼言之有物,而是法國人將艾塞樂視為少數尚存於世的20世紀抗戰英雄之一,這讓他說起話來格外擲地有聲。

艾塞樂是法國反抗運動的重要成員,曾經在近代歐洲史上最黑暗的時刻,追隨戴高樂將軍一同抵抗德國納粹。他不僅曾遭納粹逮捕,囚禁於集中營,更被派處死刑,幸而因戰爭結束才逃過一劫。

但也有人批評這本書只是一味地攻擊現狀,卻沒提出可做些什麼。連法國總理費雍(Francois Fillon)都說,沒有人比法國人更冷漠無感,但為憤怒而憤怒也無濟於事。

確實,從法國社會的貧富不均、社會福利刪減,到媒體輿論遭到箝制等,艾塞樂在書中罵遍各種現象,不過他批評得最激烈的,則是以色列人對待巴勒斯坦人的方式。

艾塞樂大力抨擊以色列入侵加薩,認為以色列人漠視國際公約,根本無意追求和平。他形容加薩是「囚禁著150萬名巴勒斯坦人的開放式監獄」,更直說猶太人自己將戰爭的罪孽不斷延續,是「無法容忍」的事情。

艾塞樂因上述言論被貼上「反猶太」的標籤,指他是種族主義者,有激化對以色列仇恨情緒之嫌。但事實上,艾塞樂本身即具有猶太血統。他出生於德國柏林,父親是猶太人,7歲才移居法國。且他也與眾多猶太人一樣,進過集中營。

或許正因如此,艾塞樂似乎自有股不將旁人毀譽放在心上的豪氣,在公開演講場合遭抗議群眾痛批為種族主義者時,他也能毫不氣餒地反駁:「我對以色列的愛比你們更強烈,只是我希望它能成為一個誠實正直的國家。」

2011年3月25日 星期五

如何分辨「好阿拉伯人」與「壞阿拉伯人」

轉貼來源:台灣立報 2011-3-24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05573

編按
自從2011年2月以來,源自利比亞東部的反抗軍與強人格達費上校的忠誠部隊衝突四起。在突尼西亞的班阿里和埃及的穆巴拉克兩位獨裁者被迫下台之後,格達費是否也將步上同樣的命運?目前發生在利比亞的事件,是否就是突尼西亞和埃及人民抗爭的翻版?如何理解格達費的奇詭行徑以及他在政治上的轉變?為何以美、英、法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要對利比亞開戰?如何解釋或分辨「好阿拉伯人」與「壞阿拉伯人」之間的差異?

在利比亞戰火蔓延之際,《新國際》特別翻譯比利時合作媒體「調查行動」(Ivesstig'Action)網絡的這篇訪談稿。本文受訪者莫哈梅德.哈珊(Mohamed Hassan)生於非洲衣索比亞,是當今國際知名的阿拉伯世界地緣政治專家。他在1970年代即即活躍於衣索比亞社會主義革命的學生陣線,1990年代之間曾以外交官身分派駐華盛頓、北京和布魯塞爾。他的著作主要集中在處理阿拉伯民族主義和伊斯蘭運動的問題。

問:繼突尼西亞和埃及之後,阿拉伯世界的革命是否同樣會發生在利比亞?

答:目前發生在利比亞的狀況有點不同。在突尼西亞和埃及,人民的自由受到剝奪是顯而易見的,但是,真正促使年輕人走上街頭反抗的,是貧困落後的社會條件。這兩個國家的人民幾乎看不到未來。

在利比亞,格達費政權的確有貪瀆的狀況,壟斷國家大部份的財富,對於人民的抗爭也常施以嚴酷鎮壓。不過,利比亞的社會條件比起鄰國要好多了。利比亞平均壽命比起非洲其他國家都要來得高,醫療和教育體系都很上軌道。它也是非洲最早根除瘧疾的國家之一。即使其財富的分配還是相當不平等,但是國民平均所得達到1萬1千美元,是阿拉伯世界中最高的國家之一。因此,你在利比亞找不到導致類似突尼西亞和埃及人民起義的客觀條件。

墳場的和平
問:那麼,如何解釋利比亞正在發生的狀況?

答:要了解當下的事件,必須回歸到歷史的脈絡。利比亞曾經是奧圖曼帝國的一個行省。1830年,法國拿下了阿爾及利亞,而同樣受制於奧圖曼帝國的埃及,其埃及總督莫哈梅德.阿里(Mohamed Ali)則採取越來越為獨立的政策。奧圖曼當局擔心從此喪失整個地區的控制權,於是派軍進入利比亞。

那個時代,瑟努西斯教派(Senoussis)在當地非常有影響力。這個教派由一個名叫薩義德.莫罕米德(Sayid Mohammed)的阿爾及利亞人創立,他在遊學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後,來到突尼西亞和利比亞宣講他獨特的伊斯蘭教義。19世紀初期,瑟努西斯教派信眾越來越多,但由於他在宣教中批評奧圖曼的權威教派,並不受當局歡迎。於是他遷往埃及和麥加地區發展。但後來他還是決定潛回利比亞,在東部的席雷奈格(Cyrénaïque)地區生根,建立地盤。

他的教派在這個地區發展很快。他在那兒徵稅、調解部落間的紛爭,深入到民間的生活。後來,甚至擁有自己的軍隊,為商旅篷車提供保鑣護衛的服務。最後,瑟努西斯教派其實就變成席雷奈格的地方政府,其影響力甚至遠達查德北部。不過,歐洲殖民強權很快就大舉進入非洲,將南撒哈拉的部分與大陸切割。這當然很不利於瑟努西斯教派的發展,而義大利的入侵利比亞也撼動了這個教派原有的霸權地位。

問:關於殖民罪行,義大利曾經在2008年給付利比亞一筆補償金。當時的殖民政權真的那麼恐怖嗎?或者是因為義大利總理貝魯斯柯尼另有盤算,想要討好格達費以便簽訂利潤更為龐大的商貿協議?

答:義大利的殖民政策的確相當酷殘。20世紀初,有一個法西斯團體開始發動宣傳,主張在黑色大陸上應該積極建立白人的至高優先權。尤其是義大利於1896年的阿杜亞(Adoua)戰役受挫於衣索比亞部隊之後,重建白人霸權的欲望大張,認為文明大國的榮譽已被野蠻人玷污,必須要用鮮血來清洗。法西斯的宣傳認定利比亞是一個野蠻國家,其居民是落後的遊牧民族,然則,其風景又彷如明信片那麼漂亮,是一個很適合義大利人攻占的美好領地。

義大利入侵利比亞引發土耳其的不滿,兩國於1911年開戰。這是一場非常血腥的戰爭,最後是義大利於翌年大獲全勝。不過義大利也只能控制地中海沿岸的黎波里的地區,其他地方的反抗依然不斷,尤其是席雷奈格這個地區。瑟努西斯教派在這裡支持一支由阿爾默克塔(Omar Al-Mokhtar)領導的游擊部隊,這個游擊隊藏身山裡,十分厲害。儘管義大利軍隊的裝備和人馬都佔了優勢,卻還是常常被游擊隊突擊,損失重大。

然則,到了1930年代,墨索里尼在義大利當家,他採取極端政策根除抵抗,在利比亞的鎮壓變得十分兇暴,其中一個大屠夫就是葛拉季安尼將軍(Rodolf Graziani)。他曾經寫道:「義大利士兵深信他們揹負著一個文明而高貴的使命,他們必須不計代價完成這個使命……如果利比亞人不肯認命,不接受上天的安排,那麼,我們義大利人就必須持續作戰,也許必須將利比亞人民完全消滅才能夠取得和平,墳場的和平……」

2008年貝魯斯柯尼總理為這些殖民罪行補償利比亞。這當然是經過算計的策略:貝魯斯柯尼想要討好格達費以便尋求進一步的經濟合作。不管怎樣,利比亞人民的確深受殖民之害,即使要說是族群滅絕也不為過。

國王就是傀儡
問:利比亞後來是如何獨立的?

答:當義大利殖民者鎮壓席雷奈格地區的反抗時,瑟努西斯教派的領導人伊德里斯(Idrss)逃亡到埃及,在埃及和英國當局談判。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歐洲的殖民帝國一個個瓦解,而利比亞也在1951年獨立。在英國的支持之下,伊德里斯取得政權。然而,利比亞有一部分中產階級人士受到源自開羅的阿拉伯民族主義影響,希望利比亞能夠併入埃及,成就一個北非大國。可是,西方帝國主義強權不願意看到發展出一個阿拉伯大國,他們選擇支持利比亞獨立並扶植伊德里斯做為傀儡。

問:那麼,伊德里斯國王完全符合他們的期待嗎?

答:完全符合。獨立之後,組成利比亞的3個地區──的黎波里(Tripolitaine)、斐棧(Fezzan)和席雷奈格( Cyrénaïque)統合在一個聯邦體制下。可是,要知道,利比亞的領土3倍於法國,由於基礎建設欠缺,各個地域的界線其實很難認定,一直等到有航空器進行測量後,分界才比較明朗。1951年獨立時,利比亞人口約莫只有1百萬人。3個新近統合的地區,其歷史、文化的差異相當大。這個國家也根本沒有公路可以讓3個地區相通互連。因此,獨立初期的利比亞實質上還處於相當落後的階段,根本稱不上是一個真正的國家。

問:關於這個狀態,可否請你進一步說明?

答:「民族國家」是一個跟資產階級和資本主義的出現緊緊扣連的概念。在歐洲中世紀期間,資產階級希望他們的商貿活動可以擴展得越廣越好,可是卻被封建制度的種種限制給束縛了。每一個地方都被切割成無數的小小封建領土,商人貨物的輸送必須經過層層關卡,一次又一次地被扣稅被剝皮。這還不包括他們必須向每一個封建領主奉獻的禮品采金。所有這些路障都在資產階級革命之後打通了,民族國家也從而建立起來,允許商品在一個國家之內的龐大市場自由流通。

可是利比亞是在前資本主義階段被創建出來的。它的基礎建設嚴重欠缺,絕大部分的人民還是過著遊牧生活,根本難以管控,而社會中的分歧依然相當巨大,奴隸制度依然存在……此外,伊德里斯國王腦袋中根本沒有任何國家發展計畫,他完完全全依賴美國和英國的援助。

問:英國和美國為什麼要支持他?為了石油嗎?

答:在1951年,利比亞還沒有發現石油。但是英、美在利比亞境內有軍事基地,戰略上控制紅海和地中海。直到1954年,才有一個來自德州的大富豪韓特(Nelson Bunker Hunt)發現了利比亞的石油。當時,利比亞每桶石油的價碼只有阿拉伯地區石油的3分之1,可見這個國家是如何落後。當時,可以說是非洲最最貧困的一個國家。

革命泛阿拉伯主義
問:石油畢竟帶來了龐大收入,這些錢是怎麼使用的?

答:伊德里斯國王和他的集團,瑟努西斯教派核心人士靠著石油發家致富。他們也把一部分的石油收入分給其他部落的頭人,以緩和彼此的緊張關係。一小部分菁英靠著石油買賣也積累了一些財富,基礎建設開始有了一些投入,不過主要都集中在地中海沿岸,這是和外界做生意最受矚目的地帶。但是利比亞內地鄉野地區還是處於極端貧困的狀態,無數的窮人來到城市求生,集聚在都會邊緣的貧民窟。這樣的景況持續到1969年,3名軍官起來推翻了國王,其中一人就是格達費。

問:為何革命來自於軍隊中的軍官?

答:在一個部族分歧如此巨大的國家,軍隊其實就是唯一的國家體制。要不是有軍隊,利比亞這個國家根本就不算存在。除此之外,伊德里斯國王所屬的瑟努西斯集團也擁有他們自己的民兵。可是在國家軍隊,來自不同地區的年輕人可以在這裡交會,認識彼此。

格達費原先是參加一個服膺納塞主義的政治團體,可是他清楚這樣一個組合並不足以推翻王朝,於是決定入伍參軍。拉下伊德里斯國王的3名軍官都深深受到納塞的影響。其實納塞本身也是以埃及軍官的身分推翻法儒克(Farouk)國王。納塞受到社會主義的啟發,反對新殖民主義強權介入第三世界國家內政,主張阿拉伯世界大聯合。他上台後甚至將原本被英、法控制的蘇彝士運河收歸國有,這個舉動激怒了西方國家,導致1956年對埃及的轟炸。納塞的「革命泛阿拉伯主義」對於利比亞有相當大的迴響,尤其是在軍隊當中,格達費當然也是其中之一。利比亞軍官1969年所發動的政變基本上就是跟隨納塞的腳步。

問:利比亞革命帶來什麼改變?

答:格達費當時可以有兩個選擇。其一是將利比亞石油交給西方財團,就如同伊德里斯國王所做的一樣。那麼,利比亞就可能變成波斯灣地區的石油王國一樣,奴隸制度繼續存在,婦女被剝奪一切權利,而歐洲的那些所謂建築大師可以前來大顯身手,而天文數字般的預算則是來自阿拉伯人民口袋。或者,自主走上另一條獨立於新殖民強權的道路。格達費選擇了第二個選項,他將利比亞石油國有化。這當然也激怒了虎視眈眈的帝國主義者。

1950年代,在艾森豪總統時期的白宮流傳著一個笑話,這個笑話到了雷根總統時期發展為貨真價實的政治理論。你要如何辨別「好的阿拉伯人」和「壞的阿拉伯人」?答案是:一個好的阿拉伯人就是,美國說什麼,他就做什麼,於是,他會得到飛機做為回報,他可以把錢存到瑞士的銀行,可以被邀請到華盛頓作客等等。艾森豪和雷根都有屬於他們的好阿拉伯人,譬如,沙烏地阿拉伯和約旦的國王、科威特的親王、伊朗王室的首腦以及摩洛哥國王等,當然,別忘了利比亞的伊德里斯國王。至於壞的阿拉伯人,是哪些呢?那些不聽話的,譬如納塞、格達費,乃至稍後的海珊……

■利比亞東部大城班加西的一處牆上,塗鴉著格達費的肖像,圖攝於23日。(圖文/路透)


石油反革命
問:不過,格達費似乎不太……

答:格達費把槍口朝向群眾,這當然是有爭議的。不過,在沙烏地阿拉伯,在巴林,他們同樣對群眾開槍,而這些國家的領導人得到西方的一切讚許。對美國來說,格達費是一個壞阿拉伯人,因為他把石油國有化,而在1969年革命之前,西方石油集團根本上是把利比亞石油視為他們的囊中物。因為有石油收入的挹注,格達費為利比亞帶來了一些正面的改變,包括基礎建設、教育、醫療以及婦女的生活條件等等。

問:好吧,格達費推翻了王朝,將石油國有化,反對帝國強權,也為利比亞帶來正面改變。可是,在他當權40年之後,他畢竟是一個貪瀆的獨裁者,鎮壓反對的聲音,並且重新開門迎接西方大財團。你要怎麼解釋這些轉變?

答:剛開始的時候,格達費站在反對殖民強權的立場,並且慷慨支持世界上其他地方的解放運動,我很肯定他當年的作為。不過,要說清楚的是:格達費其實是反共的。1971年,他派人劫持了一輛載著蘇丹共產黨反對派人士的飛機,迫使其改變航道飛返蘇丹,這些人隨即被蘇丹總統尼梅黎(Nimeyri)處決。

事實上,格達費從來就不是一個有廣闊視野的政治家。他的革命是一場中產階級民族主義的革命,他是用國家資本主義在統治利比亞。要瞭解他的政權為何越走越偏,我們必須分析一些對他不利的因素,也要深入了解他個人所犯的錯誤。

首先,我們要知道,格達費剛接手的利比亞幾乎是一無所有,這個國家十分落後,根本沒有什麼受過教育的群眾或者強大的工人階級來支持革命。大部分受過良好教育的人都是屬於菁英階層,他們只會把利比亞的財富捧去奉送給新殖民強權。當然,這些人不會支持革命,他們當中有相當大部分的人乾脆就離開利比亞,到國外組織反對團體。

此外,推翻伊德里斯國王的軍官都深受納塞影響,埃及和利比亞原本是要計畫要連結成戰略上的夥伴關係。可是,1970年納塞逝世,整個計劃化為烏有。埃及從此變成一個反革命的國家,選擇向西方靠攏。埃及新總統沙達特親近美國,傾向自由市場經濟,並與以色列結盟。1977年,利比亞和埃及之間甚至爆發短暫衝突。想想看格達費的處境:一個曾經啟發他的國家,一個他曾經要緊密連結的國家,突然之間,變成他的敵人。

另一個對利比亞革命造成不利影響的重要因素是:1980年代石油價格大幅滑落。1973年,在以色列與周邊阿拉伯國家爆發戰爭的時候,幾個石油生產國決定採取禁運政策,造成油價急速攀升。此次禁運首度造成北方國家的財富往南方國家轉移。可是,到了1980年代,一個由雷根總統聯合沙烏地阿拉伯主導的「石油反革命」發生了,沙烏地阿拉伯大量增產,淹沒了整個石油市場,導致油價急速滑落。每桶石油的價格從35美元一下子摔到了8美元。




■利比亞的Al-Sedr儲油庫位在拉斯拉努夫鎮(Ras Lanuf)與賈瓦德鎮(Bin Jawad)之間,9日被支持格達費的軍隊所炸毀。(圖文/路透)






問:沙烏地阿拉伯豈不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答:對於他們的經濟當然不利。但是石油並不是沙烏地阿拉伯最重要的東西。最重要的是它與美國的關係。因為只有美國的支持才能維繫沙烏地阿拉伯王朝於不墜。

油價遽降對其他產油國而言是一場大災難,導致債台高築。而這一事件就發生在格達費掌權10年之後。他原本一無所有,如今可以用來進行建設的唯一財源又眼看著如同雪片在太陽下蒸發。

還要注意的是,這一波「石油反革命」也加速了蘇聯解體,導致它深陷於阿富汗戰爭而無以自拔。隨著蘇維埃集團的瓦解,利比亞失去了它最主要的政治支持者,在國際舞台上完全被孤立。而雷根政府把利比亞列入恐怖主義國家的黑名單,緊接著發動一系列的制裁行動,這讓利比亞更加難以喘息。

2011年3月18日 星期五

「米拉爾」UN首映引爭議 導演讚有利和平

轉貼來源:中廣新聞 2011/3/17
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nid=286470&id=1&id2=2

電影「米拉爾」(Miral)導演朱利安.許納貝(Julian Schnabel),16日為這部講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衝突的電影在聯合國(UN)進行首映辯護,讚揚聯合國的作法是締結和平的使命。

「米拉爾」14日在聯合國大會堂放映,這部電影以1948年以色列宣布建國進而引發以巴衝突為背景,講述巴勒斯坦女性胡瑟妮(Hind Husseini),在耶路撒冷建立孤兒院的故事,由「貧民百萬富翁」女星芙瑞達蘋托(Freida Pinto)飾演。

這部電影引發以色列和部份美國猶太團體不滿,認為影片中傳遞了親巴勒斯坦的訊息。

許納貝對這部電影能在聯合國首映提出讚揚,認為這是締造和平的使命。他表示,雖有猶太團體反對或試圖取消這部電影的放映,但還是有其他的猶太團體反對那些猶太團體的作法,這是很棒的事。

但顯然有人有不同的看法。以色列的聯合國代表團發表聲明指出,放映「米拉爾」是聯合國的政治決定,這是聯合國顯現出拙劣判斷和缺乏公正的決定之一。而美國猶太人委員會(American Jewish Committee)等美國猶太團體,也反對這部影片。

59歲的許納貝表示,拍攝「米拉爾」的意圖是開放對話,並使人們更能設身處地去了解那些你認為應該是你敵人的人。

許納貝說,這部影片並不代表所有涉及以巴衝突的人,而更傾向於在訴說數個世代女性的真實故事,包括生活在1940年代後期的胡瑟妮,她設立學校,讓那些因為以巴衝突而變成孤兒的阿拉伯孩童,有一個更美好的未來。這不代表所有巴勒斯坦人都像影片中那樣是聖人、或所有以色列人都不是聖人。

許納貝曾以電影「潛水鐘與蝴蝶」(The Diving Bell and the Butterfly),勇奪2007年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及其他大獎。「米拉爾」下週將在美國上映。

(中廣新聞 2011/3/17 撰稿‧編輯:吳寧康   新聞引據:採訪、路透社)




1983年聯合國在日內瓦召開巴勒斯坦問題國際會議,薩伊德受邀擔任聯合國秘書長顧問,前一年聯合國即委託薩伊德進行二十個研究項目關於巴勒斯坦處境的必要參考資料,也接受他的建議贊助Jean Mohr到中東進行拍攝工作,做為主會場入口大廳展示。但會議時主辦單位僅僅接受薩伊德的三份研究文件,並且要求懸掛的相片不得附加任何文字說明,在薩伊德的堅持下,最終只得附註拍攝時間和地點。主要原因是阿拉伯國家抗議薩伊德研究內容牽涉主權或欠妥,而以色列及美國則對此不削一顧。這個事件直接促成薩伊德和Jean Mohr隨後的合作『After the Last Sky 薩依德的流亡者之書:最後一片天空消失之後的巴勒斯坦』一書。

將近三十年後的今天,正義在聯合國才終於踏出了如此一小步。

2011年3月15日 星期二

遠離阿雅米 Ajami





片名: 遠離阿雅米
原文: Ajami
導演: Scandar Copti、Yaron Shani
編劇: Scandar Copti、Yaron Shani
攝影: Boaz Yehonatan Yaacov
音樂: Rabih Boukhari
剪輯: Scandar Copti、Yaron Shani
演員: Fouad Habash、Ibrahim Frege
           Scandar Copti、Shahir Kabaha
           Eran Naim
出品: 2009年 以色列





雅法Jaffa是巴勒斯坦在地中海岸最古老的海港城市之一,以盛產質美的柑橘和石榴聞名。1948年以前這裡的居民人口約50,000 - 60,000,包括佔多數人口的阿拉伯人及猶太人、希臘人、亞美尼亞人、義大利人等,穆斯林、猶太教徒、東正教徒、基督徒、天主教徒彼此和平共存。1948年以色列侵略戰爭前後,猶太復國主義激進份子在迪爾亞辛村的大屠殺激起巴勒斯坦人的驚恐逃難,戰後僅有約4,000巴勒斯坦人留下,他們被以色列軍隊驅逐集中到Ajami區,以刺網圈圍實施戒嚴長達一年並留置至今。1950年以色列將Tel Aviv和Jaffa合併改名為希伯來Tel Aviv-Yafo,並逐步將Jaffa的許多阿拉伯街道改名為希伯來街道,意圖抹除舊有的阿拉伯記憶和歷史。以色列傾力將Tel Aviv發展為高樓林立的現代化都市,卻有意任憑Jaffa自生自滅,停滯衰落,現在的Jaffa人口約46,000,其中主要為二十世紀初被安置的貧苦東方猶太人,人口約17,000人的巴勒斯坦以色列公民主要集中在Ajami區,在以色列當局的殖民政策下淪為二等公民,Ajami成為毒品氾濫、高失業率、高犯罪率、經濟崩潰、暴力衝突充斥的貧民區。

五條故事線,未依時間排序,由不同的人物觀點發展敘事,部份敘事重疊,但一直要到最後將所有線頭收攏,才能完整看清事件的全貌。

Omar, 父亡,祖父半身癱瘓,19歲的長子被迫成為家長。叔叔在開設的咖啡館因保護費槍傷貝都因人,導致對方復仇而誤殺鄰居男孩。為了解決報復輪迴,Omar不得不透過地方勢力伊老爹與貝都因族長達成和解,但也因此背負著限期償還巨額賠款的巨大壓力。他與伊老爹的女兒不敢公開交往,因為在巴勒斯坦穆斯林與基督徒禁止通婚。

Malek ,16歲,為籌措母親的骨髓移植手術費用從占領區Nablus偷渡到以色列國境內的Ajami,在同鄉伊老爹的酒館非法打工,他為報答伊老爹而買了懷錶做為生日賀禮。

Dando,以色列警察,四處張貼海報尋找失蹤半年的弟弟,軍方甚至出動軍隊地毯式搜尋,終於在Nablus南部山區找到遺骸。

Binj的弟弟與猶太人鄰居因羊群噪音發生衝突而意外刺殺對方,卻成為以色列媒體頭條上的『巴勒斯坦恐怖份子』。他希望遷居Tel Aviv台拉維夫與以色列女友結婚,但Ajami的巴勒斯坦老友們無法諒解他與『敵人』通婚。

以色列警方為搜捕兇嫌,暴力逮捕Binj和父親問案,並且刻意在清晨騷擾搜索其住處,此前鄰居將Binj弟弟和朋友共有的毒品交給Binj,他為避免警方再度搜索,將部份毒品毀滅另以白糖替換包裝,自己卻意外吸毒過量死亡。

Malek無意間看到警察進出Binj的住處,幾經掙扎,與Omar兩人在急迫的金錢壓力下,決定拿取Binj住處的毒品販售。伊老爹暗中聯絡以色列警方喬裝藥頭買貨,並告知Malek屆時Omar將被逮捕,而他將可無事回到餐廳。Omar弟弟Nasri堅持跟隨前往 。

在交貨的停車場,眾人才嚇然發現毒品為假,在混亂中,Dando看到Malek準備送給伊老爹的懷錶與弟弟相同,斷然認為這個巴勒斯坦年輕人殺害了弟弟,於是開槍擊斃Malek,而Nasri為保護哥哥Omar,舉槍殺了警察。

唯一存活的Omar,在暗夜黎明的街道中奔向未知的未來。

巴勒斯坦以色列人Scandar Copti和猶太以色列人Yaron Shani合作完成這部低成本的電影,他們都在Jaffa出生在Tel Aviv工作和居住。電影花費了23天進行拍攝及14天時間剪接,但此前籌措資金和編寫劇本長達7年。

Scandar Copti想要呈現的是,Ajami這樣一個做為Tel Aviv的合併城市卻日漸被邊緣化、階級化、壓破的貧民區,居民對生活中充斥的暴力衝突所做的絕望的自然回應。社會正義在此渺不可及,以色列的政策、警察的腐敗和巴勒斯坦人對以色列法律的不信任及否定迫使貧困的年輕人轉向犯罪份子求助。他選擇了全數生活在Ajami的非職業演員,在無劇本的狀態下將他們丟入個別情境,由他們即興發展台詞和情節。

演員將他們的真實生活再現在鏡頭前。我們看到Omar的母親因為他的短暫外出而崩潰痛哭,因為在現實中許多巴勒斯坦青年就此憑空失蹤。在台拉維夫與阿雅米之間的檢查哨,Binj(導演Scandar Copti飾演)的外貌使他得以和猶太人一樣在兩地間通行無礙,而巴勒斯坦人卻遭動輒攔截,舉手面壁搜身,禁止出入境,崩潰的經濟提高了失業率,而年輕人無法自由進出城市尋職就業,他們被圈禁在Ajami,對身處的困境深感絕望。Malek為伊老爹準備生日禮物的美意,因為Dando對巴勒斯坦人的偏見而意外導致Malek喪命,Binj毀滅掉包毒品的美意,意外促成最後的混亂和死亡。

這是首部同時出現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演員,而且多數使用阿拉伯語的以色列電影。電影的成功讓以色列官方企圖利用影片向全世界行銷以色列的國家品牌形象:一個多元文化種族融合的國家,但是Scandar Copti拒絕代表以色列,因為以色列從未承認他一個巴勒斯坦人,做為以色列公民的公民權利和存在,且不惜因此而杯葛多倫多影展City to City-Tel Aviv單元 。

他希望觀眾看到電影情節背後的真實原因,以及這些人的真實生活和困境。或許有人認為近期得以開枝散葉的巴勒斯坦電影其政治訊息每每蓋過藝術成就,但政治本來在巴勒斯坦人的生活中便無處不在,珍貴的是這是第一次巴勒斯坦人能夠擁有這樣一個平台去建構他們的歷史,在此之前,巴勒斯坦人從不曾有機會運用媒體、電影或文化如此精準的敘述他們自己的故事。

以都市仕紳化 窮人走投無路

轉貼來源:台灣立報 2011-3-14 21:54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05209

【編譯李威撰整理報導】以色列許多地區正進行都市仕紳化(gentrification)工程,決定拆除貧窮破敗的房舍,改造原本勞工階級的住宅區,讓更多中產階級入住。而原本居住在此的貧困猶太人與阿拉伯以色列人則被迫遷移。

《半島電視台》記者瓜尼耶里(Mya Guarnieri)走訪特拉維夫南方,實地勘查夏雷姆(Kfar Shalem)及雅法(Yafo)這2個貧窮社區。這裡居住約8百個巴勒斯坦人及猶太人家庭,儘管政治立場衝突,但房屋即將被拆毀的命運將彼此連在一 塊。

雅菲特(Yafit Cohen)是以色列猶太人,住得是資助房屋,平常靠微薄收入度日,與先生一同照料4個小孩。她們所居住的房子已成危樓,難保不會發生意外,雅菲特說:「我知道這很危險……而且這是不合法的。」他們曾希望政府來修繕樓梯,但他們沒有過來。

以色列政府現在所做的,就是讓雅菲特全家人無家可歸,讓他們一家8口淪落街頭。雅菲特說,父母親跟兄弟姊妹都過著經濟拮据的生活,不可能去投靠他們,「我們沒別的地方可去,」她說。

苦日子將再度重演
以色列1948年趕走70萬名巴勒斯坦人,許多村莊及房舍都遭破壞。即使部分建築物獲得保存,但也被改裝成希伯來式風貌。賈法(Jaffa)被改成希伯來語的雅法,沙洛姆(Salame)則被改為希伯來語的夏雷姆。

但以色列並非只將各地區重新命名,連居民組成都重新洗牌。以色列及猶太辦事處(Jewish Agency)將巴勒斯坦人的土地轉讓給貧窮的猶太人,這些人主要多是阿拉伯的猶太人,即「東方猶太人」(Mizrachim)。目前許多東方猶太家庭仍過清苦生活,不過政府卻將他們的房子再次轉手給願意高價購買的建商,這些房子也即將被拆除。

雅法除面臨都市仕紳化的問題,有不少猶太屯墾者也搬進這個區域居住,並經常舉辦右翼集會。雅菲特以前會讓小孩外出玩耍,但最近卻不准他們出門。「當定居者(settler)舉辦遊行時,有些阿拉伯孩童會叫囂,像是『滾出這裡』或『猶太垃圾』。」雅菲特說。

由於屯墾者的定居,致造雙方的緊張關係,因此對巴勒斯坦人及以色列人的結盟關係帶來變數,兩者結盟的景象在以色列並不常見。

在傳統上,東方猶太人的政治立場偏右,在選舉時會將選票投給總理尼坦雅胡所屬的聯合黨(Likud)或極端正統派的神諭黨(Shas)。但在雅法發起的反對收回房舍抗議運動中,可以發現許多聯合黨及神諭黨的支持者與巴勒斯坦人站在同一陣線。

「哈拉米許(Halamish)要把我們趕出我們的房子外,他們棄我們不顧,而且不給我們任何東西,而我們連一毛錢都沒有。」39歲的西瑪(Sima)表示。「我們是甚麼?狗?貓?我們是甚麼?」

民主是有錢人的特權
來自阿什杜德(Ashdod)的艾德里(Marsela Edri)並非雅法或夏雷姆的居民,但她加入這場遊行,「這有可能發生在我身上。」她說。

許多猶太人及巴勒斯坦人認為,政府政策與種族主義相關。出生於摩洛哥的艾德里則指出,政府在財富逐漸集中的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令人感到憂心,「在以色列,民主只是表面……對於口袋有鈔票的人來說,以色列才是個有民主的地方。」她說

現年55歲的沙拉尼(Nava Shanani)與雅菲特的家庭狀況類似,她的祖父母在1934年從葉門來到當時由英國所託管的巴勒斯坦。在1948年戰爭過後沒多久,猶太辦事處將他們與其他的東方猶太人給安置在夏雷姆。

沙拉尼說,她在這裡出生,她的父母及兄弟都也在這裡過世,她與這裡的土地跟空氣無法切割,但政府現在卻要把這塊土地給拿走。「我投票尼坦雅胡,但他現在在哪?」沙拉尼不滿地表示。沙拉尼表示,她們家族長久以來都是聯合黨的支持者,但下次大選將不再投給他們。她是以色列和平民主陣線黨(Hadash)國會議員柯寧(Dov Khenin)的支持者,柯寧最近也加入在雅法的抗議。

2008年市長選舉時,沙拉尼曾投票給柯寧,當時他領導非黨派性的「眾人之城」(Ir LeKulanu)運動,所關心的就是住宅問題。儘管選舉失利,但柯寧獲得34%的票,其票源橫跨以色列社會的各個族群。

行動人士伊蘭尼(Yudit Ilany)在達爾那(Darna)提倡社區運動,關心住宅權及土地分配問題。他指出,民眾也許仍懷抱著錫安主義意識形態,但他們已經覺醒。他們被國家欺騙,也被神諭黨欺騙。現任神諭黨籍的住宅及建設部部長艾契斯(Ariel Atias)對他們沒有提供任何協助。伊蘭尼說:「民眾意識到自己被愚弄……他們瞭解到雅法的巴勒斯坦人與他們站在同條船上。」

雖然沙拉尼不再支持欺騙他們的政黨,但下次全國大選來臨前,沙拉尼的房子可能早已被剷平,成為豪華公寓及學校校園。沙拉尼最近處於失業狀態,窮到沒錢可以聘請律師來協助她與政府周旋。但她說:「我不要錢,我不要任何東西,我只想留在家裡。」

2011年3月14日 星期一

以色列批准在約旦河西岸新建500套住宅

轉貼來源:新華網 2011年03月13日 21:19:10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3/13/c_13776469.htm

新華網耶路撒冷3月13日電(記者 郝方甲 袁震宇)以色列13日宣布批準在約旦河西岸猶太人定居點新建約500套住宅,作為對11日5名定居者遇襲身亡事件的回應。這是去年9月限建令到期以來,以政府首次公開批準擴建約旦河西岸猶太人定居點。

以總理辦公室當天宣布,總理內塔尼亞胡、國防部長巴拉克等以政府高級官員12日晚緊急磋商後決定,將在位于約旦河西岸地區的4個規模較大的猶太人定居點新建約500套住宅。聲明強調,在未來任何可能與巴勒斯坦方面達成的和平協議中,新建住宅所在區域都將是以色列的領土。

據當地媒體報道,以政府已將這項決定通知美國及其他一直以來反對擴建猶太人定居點的國家及國際組織。

當地時間11日深夜,5名猶太人定居者在位于約旦河西岸城市納布盧斯東南的定居點伊塔馬爾一所住宅內遇襲身亡,其中包括3名兒童。以色列方面對此反應強烈,內塔尼亞胡等多名高官均強烈譴責這起襲擊事件,並表示要盡快將嫌疑犯緝拿歸案。目前以軍隊和警方正在該地區展開全面盤查,並要求巴勒斯坦方面協助追捕兇手。

雖然目前尚無明確證據,但猶太人定居者普遍認為兇手是巴勒斯坦人,這導致約旦河西岸定居者與當地巴勒斯坦居民的關係急劇惡化。12日晚,西岸定居點附近發生多起衝突事件,一些定居者向過往巴勒斯坦車輛投擲石塊,並與當地巴勒斯坦居民發生衝突。

目前約旦河西岸地區目前有百余處猶太人定居點,巴勒斯坦堅決拒絕在以政府不全面停建猶太人定居點的前提下開始和談。去年9月,巴以雙方在美國斡旋下重啟直接談判。然而,由于以方沒有延長9月底到期的約旦河西岸猶太人定居點限建令,中斷20個月方才艱難重啟的直接談判只持續了兩輪便陷入僵局。限建令到期後,以政府迫于國際社會壓力一直沒有公開批準擴建約旦河西岸猶太人定居點,但定居者已經自發恢復建設。據統計,在限建令到期後的幾十天內就有約1700套定居點住宅開始修建。

2011年3月11日 星期五

殖民主義和種族淨化

轉貼來源:台灣立報 2011-3-10 23:04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05140

文■伊藍.培皮Ilan Pappe 譯■賴佑明 校訂■李鑑慧

前言

伊藍.培皮是一名猶太裔的以色列史家,也是對以色列官方史學提出挑戰之以色列修正派史學之代表人物。他的著作包括有《現代巴勒斯坦史:一塊土地,兩個民族》、《巴勒斯坦的種族淨化》,以及最近與喬姆斯基(Noam Chomsky)合著的《危機中的加薩:省思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的征戰》。

培皮的父母早年因受納粹迫害,逃離德國,來到了以色列,於以色列完成大學教育,亦曾服役於以色列國防軍,後赴英求學,於牛津大學取得博士學位。返國後於以色列海法大學政治系任教。

他不畏以色列社會之主流意識形態,不斷於其著作及各種公開言論中,譴責以色列1948年對巴勒斯坦人之屠殺與驅離乃是一種族淨化政策,並且積極揭發猶太復國主義背後之殖民心態和種族意識形態。甘冒以色列輿論界之大不韙地,他並且承認哈瑪斯之合法性,支持巴勒斯坦人之返鄉權,批判猶太復國主義之概念是無法與民主概念相容的,也因此,在對以巴問題之前途上,他所支持的並非「兩國論」,而是猶太人與巴勒斯坦人共存之「一國」解決方案。

培皮非但是一名學者,同時也更是一名改革行動者。他向來積極參與實際改革運動,與國際支持巴勒斯坦之社群與團體廣泛連結,並且針對一般大眾著書論述。他的言論與作為也使之贏得了以色列「國家公敵」之名號,廣受攻擊並備受孤立。

我在英國之時,曾有機會聽過Pappe在倫敦一場會議中的演說。他看似一個非常溫和之學者,但是談論起政治現況卻犀利中肯、不搪塞、不含糊,並且在這之外,更有著一種動人的、對其所談論人事物之深刻憐憫和道德熱情。自那次演說後,我即經常注意著其言論,因為我知道,從他的文章,我可以見到一個具洞察力之學者懇切無畏之評論。他可以說是繼薩依德(Edward Said)之後,除喬姆斯基之外,我所最為信任的一位中東政治的評論家。

本文是培皮2010年年底於德國一場關於巴勒斯坦問題之會議中之演說,原題「支持巴勒斯坦難民返鄉權,便是向種族主義說『不』!」,訊息簡單明瞭,直指以巴問題之核心。若欲了解以色列政權之真實本質,以及巴勒斯坦人之返鄉權之重要意義者,不可不讀。更進一步的內容,請參閱「紀念若雪巴勒斯坦資訊網」。

(李鑑慧)

首先我要感謝這場會議所有的籌辦者,他們花了很大的工夫才使我們能夠聚在這裡。但是由於以色列的控制,我們不得在巴勒斯坦會面,我希望有一天我們能在那兒見面,而不是專程跑到德國斯圖加特(Stuttgart)冰冷的山丘來。

我們存活在一個詭異的年代
但這也正好告訴我們猶太復國主義(Zionism)是怎麼一回事了,它不允許一般人過著普通生活或者建立正常友誼,人們必須艱辛地通過層層障礙,才能滿足共同生活這最基本的人類欲望。

我們存活在一個詭異的年代。一方面我們無法如改革者一般訴諸一個更好的以色列政府。我認為這個政府的一切作為早已讓任何對猶太復國主義之複雜分析都顯得多餘。我們非常容易揭穿以色列之政策,以及其背後種族歧視(racism)的意識型態。另一方面,以色列是過去3年裡西方世界最為成功的經濟體,表現比起德國還好上許多;它有穩定的銀行體系,它的貨幣是世界上最為強勢的貨幣之一,西方經濟體近3年來所遭遇的困境,以色列也完全沒有。

這結果是一般西方人與以色列人,特別是以色列猶太人,在看待以色列這件事情上,有著令人困惑的落差,後者自認為生活在一個非常成功的社會,他們相信以、阿衝突基本上已經結束,巴勒斯坦的問題已經不存在,他們會說:「噢,是的,是還有些迦薩的問題,或者黎巴嫩真主黨的問題,但這些都不是以色列獨有的問題,這些只不過是所謂反恐戰爭的一部分。」

我們存活在一個詭異的年代,因為儘管以色列的政策經常遭受外界嚴厲的批評,也不斷有示威遊行,抗議發生在迦薩的屠殺,或是抗議以軍對開往迦薩船隊之襲擊,然而卻沒有人敢挑明以色列這些政策背後之意識型態。我們的抗議行動從來不直指猶太復國主義,因為歐洲議會甚至曾將反猶太復國主義的示威抗議譴責為反猶主義。

想像一下,南非也發生過種族隔離,倘若在當時我們被禁止針對種族隔離進行示威抗議,而只被允許抗議發生在索韋托(Soweto)的屠殺,南非的種族隔離會有消解的一天嗎?……相比之下,以色列似乎頗為成功地規避了對其真正罪行之批判。而德國對以色列這項勝利也有相當大的貢獻。以色列的主要問題、主要國家犯罪之因素並沒有被切實分析、沒有被碰觸,也沒有被討論過;眾所觸及到的,只有表面症狀。我不是是個醫師,也不具醫療專業,但至少我曉得,僅僅處理表面症狀而非從病因處著手,病人是無法痊癒的。

因此我認為,作為改革行動者,我們必須要改變我們的行動策略。這並不是說我們必須要改變我們那頗為成功的抵制以色列商品的運動,或是我們在德國以及世界各地聲援巴勒斯坦人民的活動,這些都是歐洲公民社會令人動容的力量之展現,絲毫不比昔日反對種族隔離的抗爭運動遜色。但是我們,我們之中大部分的人,並沒有使用最恰當的語言來描述我們所面臨的問題,這使得我們無法直指並成功傳達問題的核心究竟是甚麼。


■抗議者於2010年5月31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外交部外頭手持標語,上頭寫著「抵制以色列,種族主義國家」。(圖文/路透)




外界對以巴問題最大誤解之一在於,一來,以巴問題絕不如他們想像中的複雜難懂,我們對這類事件應該感到熟悉才對:外來的歐洲殖民者對於當地原住民不只加以屠殺也加以驅離,在這點上,以色列復國主義者絕非首例。另一方面,以色列在包括德國在內的盟友的縱容之下,發展出一個對以巴問題的非常複雜的詮釋,複雜到只有他們自己才能理解,其他人不懂於是也就不容置喙,尤其你如果是德國人的話,你不被允許插手這件事,因為事情非常複雜。

「和平進程」有如發生在火星上
但事情不是這樣的,問題並不複雜。這也是為什麼瞭解歷史是那麼地重要。去瞭解那段並不複雜的、關於猶太復國主義者向來如何對待那些原生居民的歷史是理解的關鍵。是的,我同意,還有其他事件也有關係:歐洲猶太人的悲劇、納粹大屠殺,還有像是……基督教與猶太教之間超過兩千年的關係等。但是這些都只是以巴問題的題外話,這些都不是故事的主軸,它們也許是故事的一部分,但不應從它們去理解以巴問題。

這也是為什麼以色列人,甚至是那些身為以色列公民的巴勒斯坦裔學生,當他們開始學習他們自己國家的歷史時,他們得先從奧德薩大屠殺(譯註:1941~1942年發生在Odessa的一系列由納粹所指使的猶太大屠殺)開始。我記得我在以色列大學任教時,我的一位巴勒斯坦裔學生問我:「你能解釋為什麼像我們這些出生在拉……、薩……、或是內蓋夫(Negev)的人,學習自己的歷史,得要從發生在奧德薩的事件開始呢?」他們甚至不知道奧德薩在哪裡。於是我告訴他們,這是因為即便身在以色列,他們也如同身處在西岸地區或者是迦薩走廊的巴勒斯坦人一樣,處於被佔領之狀態。以色列國內的巴勒斯坦人也同樣被佔領、同時被殖民。假使我們不明白這點,我們將無法打開問題的癥結。

因為那始於1967年的所謂的「和平進程」實際有如發生在火星上、月球上……因為這是我所知道的歷史上唯一與待解決之問題毫不相關的和平進程。無論是1977年的日內瓦、1991年的馬德里,還是1993年奧斯陸的和平進程,都甚少涉及以巴問題的本質。我同意它們或許處理了表面症狀,但是並未觸碰到問題的核心。

這便是以色列的另外一項重大勝利:「和平進程」同公眾輿論一樣,都無法處理到以巴問題的核心。所以當我們回溯歷史,並尋找描述事件的恰當當代用語時,這不表示我們是不合時宜的(anachronistic)──因為我們使用了19世紀之詞彙如「殖民主義」,描繪了20世紀和21世紀的現象。我們不但並非不合時宜,而且實際上還恰好符合當代需求。接下來我將進一步闡明。

猶太復國主義就是殖民主義。你若能有此理解,你就是我遇過的最年輕且成功掌握時代脈動的歷史研究者。任何威嚇你不准這麼說、並且告訴你這是無助於現況的過時說法、或者說這是反猶主義的人,他們才是真正不合時宜之人、是住在月球或是火星上的人,而且執意以著偏離現實世界之方式,談論現實問題。的確,你如果懂希伯來語,你會知道在希伯來語一而再、再而三用來指稱1882年至今的復國主義運動的單字「hityachwut、hituachahut」,只能有一種翻譯,那就是「殖民化」(to colonize)。再沒有別的意思了。

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關係
19世紀末,當殖民主義受到公開支持的時候,猶太復國主義運動是非常樂意使用「殖民化」這個譯名的。但是之後,當他們發現殖民主義不再那麼受歡迎時,他們改變了譯法。他們發現英文裡「定居、屯墾」(settlement)這個單字帶有其他含義,於是他們採用這個單字來替換原先的殖民一詞。復國主義者會這麼說:「是的,我們是來這裡『定居、屯墾』的,我們不是來『殖民』的。兩者有所不同,這是相當複雜的,而且只有我們以色列猶太人才能理解,理解為什麼以色列在巴勒斯坦的殖民與白人在非洲的殖民是不一樣的。」



■在耶路撒冷附近的吉瓦特扎伊夫,成排的屯墾區建物矗立在西岸的土地上,圖攝於2010年11月18日。(圖文/路透)




依照猶太復國主義者的說法:你若不是以色列猶太人,你就不能理解,尤其你若不是猶太復國主義者的話,你當然更不能理解為什麼兩者之間有所差別。所以我認為非常重要的是,無論我們是在課堂授課、公開辯論,或是與西方的政治菁英交涉時,我們都要明確地告訴他們:你們是在對付現代最後一個殖民主義運動。這詞彙聽來雖然讓人感到不合時宜,但是即便處在21世紀,他們確實依然採行著如同19世紀殖民主義者的手段。

所以我認為西方社會所有秉持良知的人,如同那些在殖民時代裡曾挺身反對殖民主義的先人一樣,是無法站在殖民主義陣營這一方的。我相信我們能夠說服他們,但首先我們必須釐清我們的用字、還有釐清思考上的干擾,並且不要在意不明就理的人怎麼說。他們怎麼說都無關緊要……因為即便你表示支持以巴「兩國共存」之方案,他們也會把你當做反猶分子,因為他們會說你理解問題的方式與他們不同。因為你不理解問題,所以你以為這兩國方案應該包含讓迦薩及西岸建立成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但他們仍然會說你不懂的,這是錯誤的理解。

現在巴勒斯坦人住的地方就像兩個南非的班圖斯坦,西岸地區被切成12塊、迦薩地區則像個集中營,兩者間完全無法通行,並且僅在哈瑪拉(Ramallah)有基本統治雛型的「政府」,而以色列猶太人或是復國主義者會說:「這就是巴勒斯坦人的國家,如果你並不明白這就是個國家,這就顯示了你顯然還並不明白以巴問題的複雜性。」

我希望大家能夠明白,殖民主義是描述今天以巴問題最為恰當的概念。以巴衝突的兩造不是兩個獨立自主的國家,而是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關係。我們也應該持續吸引那些曾經對抗過殖民主義的老將,或者是年輕的改革者,共同對抗這應該是普世所譴責的殖民主義,抗議這個破壞原生居民生活的外來勢力。猶太復國主義者在1882年以及1948年就已經持續著殖民活動了,甚至昨日在內蓋夫和西岸就這麼做了,如果我們持續偏離現實,談論著所謂的和平協商、兩國論、以及其他與實際現實毫無關聯的概念,殖民主義的暴行將持續下去。

第二個我認為以巴問題上很重要、並且必須持續傳達出去的觀點是:無論是當下持續暴行下的受害者,或者是每年1月我們都會追悼的在2009年迦薩遇難的受害者,或是每年5月都會追悼的1948年以軍暴行的受害者,他們全都是種族淨化(ethnic cleansing)的受害者。



■抗議民眾揮舞著巴勒斯坦國旗,反對以色列在西岸雷馬拉附近的比林村(Bilin)設置屏障。(圖文/路透)





將殺戮的目標「非人化」
種族淨化雖然是晚近才發展出來的概念,起源自1990年代的南斯拉夫戰爭。但是更早之前,這類意識型態及政策已經為國際社會所譴責;與之相比,只有種族滅絕(genocide)才更為嚴重,而且如同我們在其他地方所見到,兩者間經常存有關聯。當一個政權實行種族淨化或是種族滅絕之政策時,兩者所一貫訴諸的手段,就是將驅離或是殺戮的目標「非人化」(dehumanization)。如同我在以色列控制下之巴勒斯坦所看到的那樣,普通的巴勒斯坦人被徹底地非人化。

任何像我一樣在以色列住得夠久的人,都曉得在以色列服役會使得士兵變得麻木不仁。一位以色列士兵看到一個巴勒斯坦的嬰兒,他不是看到嬰兒,而是看到一個潛在敵人或者未來的炸彈客,倘若哪天那個士兵把嬰兒丟出房子或是直接殺害,我們也用不著吃驚。因為即便是幼童,也同樣徹底遭到非人化。發生在巴勒斯坦的種族淨化暴行進一步轉變成種族滅絕的那天已不遠矣。

這就是為什麼我認為種族淨化政策就是嚴重的國家犯罪,我們不能將之簡單理解成以色列政權的政策問題,而是應視之為嚴重的以色列政權的犯行。

我們應該這麼做,是因為,只有法西斯式的思考,才會宣稱在所有歷史情境中政權與國家乃是同一回事。不,它們是不一樣的。有時候一個政權可能是發生在一個國家中最糟糕的一件事。對於巴勒斯坦的人民來說,最糟糕的一件事便是以色列這個政權。如果我們想要給巴勒斯坦帶來和平,並使生活其中之人都能夠享有平等,使他們在各方面都能比中東其他地區更好,甚至超過歐洲某些地方,便是去改變以色列國家之政權。我知道這並不容易,而且這也並非在質疑任何國家存在的權利。

我們是個別的行動者,我們沒有能力去挑戰任何國家存在的權利,我們更無法去消滅一個國家(以色列才有能力,我們沒有)。我們擁有的只是道德力量來告訴他們,他們所建立的國家是什麼樣子的,並且告訴他們,他們所維持的國家是會如何嚴重傷害其人民的。這個創立於1948年的以色列國將半數巴勒斯坦原住民驅離了家園。請告訴我,歷史上還有哪些時期或哪些地方,有國際社區是這麼打著和平的口號並且高論著「為了使這個國家成為和平之地,我們必須把此地一半的居民趕走」?

只有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我們才得以見證到這詭異的歷史發展,代表國際社會集體意志的聯合國,竟然告訴全世界,它允許以色列以和平之名趕走半數巴勒斯坦的原住民。如果你一旦這麼開始述說以色列的歷史,那麼一切就變很難溯往與改變了,你必須勸對方好好去讀讀歷史,告訴他們1947年領土分割的想法是不道德的,儘管你在1947年也許還不能確定這並非是個良好、現實的政治構想。我能理解在1947到1948年間,你也許會說:「讓我們試試看吧,看看把這塊土地分割成兩塊會是什麼樣。」這想法也許可以成功,又有誰能未卜先知呢?

但是60年已經過去了,我們還能爭辯當初把嬰兒(領土)分割為兩部分的決定是否為妥當的嗎?你們都知道所羅門王針對兩個母親爭奪一個嬰兒所做之判決的典故,對吧?所羅門王知道,只有真正的母親才不希望她的孩子被切成兩半,所以故意提議將孩子切割。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狀況中,我們大概知道誰總是想分割嬰兒,另外誰才是孩子真正的母親。所以我們可以見出種族淨化的發生與國際之默許與縱容有著莫大關聯。從聯合國決議到後來的歐洲共同體和美國都說,巴勒斯坦唯一可能獲致和平的方式,就是讓以色列驅逐足夠多的巴勒斯坦人,以及取得足夠多的巴勒斯坦領土,然後再建立所謂「中東地區唯一的民主政體」。

■在西岸城市雷馬拉外,意欲前往耶路撒冷阿克薩清真寺的巴勒斯坦婦女們,正列隊通過蓋蘭迪耶(Qalandiya)檢查哨,圖為婦女們的影子倒映於圍牆上。(圖文/路透)



中東地區唯一的民主政體?
猶太復國主義者的計畫,徹底顛覆了西方在1940年代末到1950年代初的所有常見用語。讓我們看看他們是如何建立「民主」政權的。難道為了建立一個猶太人佔多數的國家,便可以驅離當地的原住民?但這也正是目前以色列年輕人心中所相信的。他們在政治學科中學到,為了建立一個多數決的民主社會,你有必要先界定誰是「多數人」──亦即猶太人,即使必須先屠殺另一半人口來獲致也無所謂,然後你才可能確信誰能在民主選舉中勝出。

以色列人對於透過種族淨化或種族滅絕政策以創造出來民主所需之「正確選民」這回事,一點也不感到奇怪。許多西方人稱以色列為民主國家,因為他們只看到多數決的那一面。而事實是,以色列為了維持他們心中認定該有的多數,而對巴勒斯坦人持續進行著種族淨化、殖民、殘殺,或囚禁他們於迦薩這樣一個巨大貧民窟之地……這些都是當外人談到以色列民主時,從來不視之為其問題的一部分。

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挑明白、講清楚的是:依照猶太復國主義的思維,唯一能夠維持他們民主政體的辦法,就是不惜採用種族清洗的手段,持續做為一個罪犯國家。這如同讓惡貫滿盈的一群罪犯,握有一個民主體系,然後以著真槍實彈、暴力,以及絕對的權力,維持著這個體系。

在談過殖民主義和種族淨化這兩個概念之後,我最後要談的概念與這兩者也都有著很大的關聯,那就是:驅動以色列這樣一個猶太國家背後最主要的意識形態,其實就是殖民主義和種族淨化。當然,不管是做為生長在以色列的人,或是世界各地支持以色列的人們,我們向來不是這樣被教導的。我們被灌輸了另外兩套意識形態:其一,猶太人為了尋找一塊能夠安全生活的地方,而選擇來到了以色列/巴勒斯坦。但實際上我們知道以色列對猶太人來說並不是一塊安全之地,相反地,自1948年之後,猶太人在此地喪生的人數遠比在世界其他各地都還要多。另一個說法是,以色列是猶太人唯一能夠展開民族運動、重新界定民族身分的地方,在這兒,他們才能夠實踐其民族自決權。

愈少阿拉伯人愈好!
但是我們知道以色列對於猶太民族自決權其實並不感興趣,這是為什麼還有為數眾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非猶太人移居以色列。因為對於以色列來說,最重要的是確保這裡是一個非阿拉伯國家。所以如果你是巴哈伊教徒、你住在喜馬拉雅山,但你確定不是個阿拉伯人,那麼你將可以立即獲得以色列猶太公民的身分。只要你願意來的話,猶太拉比會擔保你是一個猶太人,只是你得經過痛苦的割禮就是。總之只要你不是阿拉伯人,你將因此而受到歡迎。但如果你是一個阿拉伯化的猶太人,你得先「去阿拉伯化」,否則你在以色列猶太人的社會是不可能受到歡迎的。

我要談的關於以色列的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問題,就是種族純淨(ethnic purity)。以色列對於種族純淨的追求也與難民返鄉權有著很大的關聯。大部分的人,包括我們最好的朋友如喬姆斯基(Noam Chomsky),他和阿弗奈里(Uri Avner)還有其他人都是我的好朋友,我不是在嘲諷他們,我和喬姆斯基最近才合寫了一本書,但是我在這點上完全不同意他們的觀點。他們反對公開擁護難民回歸的權利。他們認為基於現實考量,告訴那些難民有一天能夠回歸故土是不切實際的,他們認為應該鼓勵難民替自己設想不同的未來。但我會說,如果你的分析只受制於強權政治之操控的話,那麼這種漠視道德原則的分析才真正是不切實際的,不會是好的政治訴求。因為假使這種分析的基礎所派生出的論點是有效的政治訴求,那麼這似乎是在說權力平衡的考量決定了我們的態度。

但是就我們目前所看到的,權力天平的兩端分別是掌握中東最強大軍事力的政權和全世界最弱小的武力。如果我們仍然讓權力平衡的想法影響我們的態度,我們甚至無須為了解決以巴問題在這裡聚會,只要讓狀況任由以色列擺佈就好了。但我們曉得以色列非常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他們想要盡可能地佔領巴勒斯坦,並且使這片土地上愈少巴勒斯坦人愈好。復國主義者早在1882年就這麼想了,直到2010年他們還是這麼想。他們從沒有改變,只是手段有了些改變,因為現實環境也改變了,但是那個成功、繁榮的以色列遠景──愈少阿拉伯人愈好、愈多巴勒斯坦土地愈好──從來沒有改變。所以假使政治現實應該決定我們的態度,那麼我們只須屈服於現狀即可。

所以當我們主張難民返鄉權時,我們不只是把它當作一個政治訴求來提到它,我們還要藉此來挑戰以色列政策背後的真正意圖。因為以色列人至今以來始終拒絕談論難民回歸權利的原因,並非如某些人所想的那樣,是因為他們有著嚴重的良心愧疚,不願意承認他們在納粹大屠殺終結不過3年後,就在巴勒斯坦同樣犯下驅逐及屠殺原住民的罪行。我必須承認,我也曾經這麼認為,當時我是滿懷希望的,因為我天性樂觀,加上我也不高,只能看到叢林的下半部,看不到全景。所以我以為以色列人不想談論難民之返鄉權是因為像阿弗奈里這樣的猶太人,直接經歷種族淨化那段不太愉快的歷史。所以當你談到返鄉權時,他們會極不愉快,因為你挑起了他們所不願面對的記憶……壓抑這記憶成為了這疾病的解藥,成了一種萬靈丹。

公開主張難民返鄉的權利
不過很遺憾的,事情並不是這麼一回事。避談難民回歸權對於復國主義者來說有很大的意義。因為他們並不歡迎阿拉伯人,無論是那些被以色列人驅逐的巴勒斯坦人,還是我們從未接觸的阿拉伯人,或者是那些不願「去阿拉伯化」的阿拉伯猶太人,復國主義者都不歡迎他們!一個民主政體是應該接納多元民族的,但是猶太復國主義者儘管嚷著要民主,卻希望維持國族的純淨,這就是問題主要的癥結,這也就是為什麼以色列始終拒絕談論難民回歸的權利。

所以當你們公開主張巴勒斯坦難民的返鄉權時,你們不只是支持了那些被驅逐之難民如果他們想要選擇回歸故土時的權利;你們不只是清楚認識到以色列在1948年所犯下的種族淨化罪行;也不只是遵守了聯合國決議中所清楚明載的返鄉權;而且,你們同時也是非常明確地向中東唯一奉行種族主義的政權說「不」。

我同意中東國家的政體都不是很好,沒什麼特別值得稱許的地方,我不會將他們宣傳為未來社會發展的雛形,但很重要的是,其中除了主張猶太人之國度的以色列外,沒有一個是種族歧視的國家。而我們若要有效對付這個種族歧視之國,方式之一便是公開主張難民返鄉的權利。這無關政治現實,但它卻能夠觸碰到這猶太國家的敏感神經。我們要藉著這主張告訴他們:種族主義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在21世紀的今天,持續地公開殖民以維持種族歧視之國家政策,是不被國際社會所接受的,尤其是在今日我們所聚會的這個國家(德國)。謝謝各位。

2011年3月8日 星期二

歐洲制定重啟中東和談方案

轉貼來源:人民網 2011年03月08日 14:01:10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3/08/c_121162725.htm

據來自巴勒斯坦的消息,為使處于僵局的中東和平進程重新啟動,歐洲制定了新的方案。中東媒體評論說,這是歐洲要加強在中東影響力的重要行動。

沙特門戶網站今天報道說,由于內塔尼亞胡領導的以色列政府堅持在約旦河西岸和東耶路撒冷擴建猶太人定居點,導致巴以談判陷入停滯。為打破僵局,歐洲正採取聯合行動。

報道引用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巴勒斯坦高級負責人的話說,“英國、法國和德國聯合制定了使巴以談判重新啟動的方案。三國保證,在將召開的中東問題有關四方(聯合國、歐盟、美國和俄羅斯)會議發表一項聲明,採取具體行動使巴以開始直接談判。三國代表一起與巴勒斯坦領導人阿巴斯進行了會見,並闡述了歐洲三國的方案。其中包括有關四方聲明的部分內容,即巴勒斯坦同意回到談判桌旁,而以色列停止定居點建設等。歐洲三國還對阿巴斯說,如果以色列停建猶太人定居點,巴勒斯坦方面是否可以恢復與以色列的談判?阿巴斯當時表示:可以恢復談判,但談判是要建立在1967年邊界內的巴勒斯坦國,而且談判要在今年9月結束。”

巴勒斯坦這位負責人說,目前阿巴斯正在英國訪問,他此次訪問的目的是與英國首相卡梅倫和外交大臣黑格討論歐洲的方案,以恢復巴以談判。他還披露說,“英、法、德三國事先與美國方面進行了溝通,美國政府對歐洲的行動表示支持。”

據報道,中東問題有關四方原計劃本月中旬召開會議,但美國方面建議會議延期一個月舉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已把美國的建議通知了阿拉伯國家駐聯合國代表。有中東媒體報道說,雖然美國一直主導巴以談判,但以色列的頑固立場使談判難以恢復,特別是美國此前又在聯合國安理會使用否決權偏袒以色列,阿拉伯國家對美國失去了信心,此時歐洲三國聯合行動要推動中東和平進程,其目的是在阿拉伯世界動蕩的今天恢復和擴大歐洲在中東的影響力。(人民網3月8日電 安國章)


以防長呼吁總理“加速”和平行動

轉貼來源:新華網 2011年03月08日 09:32:38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3/08/c_121160195.htm

以色列國防部長埃胡德‧巴拉克7日呼吁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盡快行動,推動中東和平進程,擺脫以色列在國際社會日益孤立的局面。

以色列媒體報道,內塔尼亞胡可能5月訪問美國時在國會演講中公布臨時和平協議方案。

巴拉克接受以色列電臺採訪時說,內塔尼亞胡需要盡快作出“勇敢決定”,使以色列擺脫孤立。“必須數周內而不是數月內作出決定。5月在美國國會發言為時太晚。”

按巴拉克說法,世界“不允許”以色列繼續現行做法。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去年9月重啟中斷已久的直接和談。不過,以方拒絕停止擴建定居點,和平進程重陷停滯。

巴勒斯坦尋求建立以1967年中東戰爭爆發前邊界為基礎的巴勒斯坦國,堅持要求與以方達成永久和平協議。(新華社專電)


以色列外交官因不同意外長言論辭職

轉貼來源:2011-03-04 京華時報
http://news.sina.com.hk/news/12/1/1/2033155/1.html

據新華社電 以色列資深外交官伊蘭‧巴魯赫2日辭職,稱理由是他不願再代表本屆政府的政策,特別是外長阿維格多‧利伯曼的觀點。

巴魯赫接受以色列軍方電台採訪時說,利伯曼在聯合國聲稱巴勒斯坦建國今後幾十年都無法實現,他無法接受這一觀點,不能再代表政府的政策。

巴魯赫2日在一封寫給外交部全體職員的信中解釋自己的辭職決定。以色列多家媒體刊登了這封信的內容。

巴魯赫在信中說:“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和外長利伯曼的外交政策正在損害以色列的國際地位……近兩年國家領導人多次表達的信息令我憤慨,無法無動于衷,我發現自己很難再代表他們和真誠地為他們解釋。”

以色列近來因與巴勒斯坦的和談停滯和約旦河西岸定居點建設面臨國際社會批評。聯合國安全理事會2月18日就一項譴責以色列擴建定居點的決議草案舉行投票表決,但由于美國行使否決權,草案未通過。

巴魯赫具有30年外交工作經驗,上次駐外職位是以色列駐南非大使。宣布辭職之前,他在外交部擔任一個高級職位,還沒有到通常退休年齡。

以色列外交部發言人伊加爾‧帕勒姆亞說,一名外交官在退休之前批評政府不常見。

2011年3月6日 星期日

哭泣的橄欖樹 Mornings in Jenin (The Scar of David)






書名: 哭泣的橄欖樹
原文: Mornings in Jenin (The Scar of David)
作者: 蘇珊.阿布哈瓦 (Susan Abulhawa)
譯者: 鄧伯宸
出版: 立緒
出版日期: 2010年09月07日







Chassan Kanafani 的短篇小說:一個猶太家庭強占民房並撫養遺留的巴勒斯坦男孩的故事,2002年Jenin屠殺事件及作者的返鄉之旅,薩依德對巴勒斯坦文學敘事付諸闕如的遺憾,西方媒體特別是美國對以巴問題的一路偏袒扭曲,做為對這一切糾葛的回應,蘇珊.阿布哈瓦 (Susan Abulhawa)的這個文本將個人經歷和虛構故事綿綿編織入大歷史的脈絡,無論是小說原名The Scar of David或是Mornings in Jenin都是對巴勒斯坦歷史令人動容的明示暗喻。

1941-1948 艾因霍村(Ein Hod), 海法(Haifa)東邊的小村莊
二次大戰期間的納粹大屠殺加速了歐洲反猶太以來的猶太復國運動和移民,打破了巴勒斯坦原有的多宗教種族和平共存狀態,猶太人、阿拉伯人和託管政府英國(1931-1948)間的武裝衝突隨著大量移民不斷昇溫加劇。

在陽光、無花果與橄欖樹間,追隨著祖先八百年來四十代人的安靜腳步,耶亞領著兩個兒子和妻子展開第一天的橄欖收成季節。每逢這樣隆重的日子,村民必將晨禱移至戶外,虔誠齊聲讚頌阿拉與穆罕默德。眼前的山景、果園、樹籬靜靜書寫著耶亞和祖父、父親三代的耕耘痕跡,一如他手中字體優美的可蘭經,一代傳給一代,雖然他不識字,僅能憑著記憶背誦。

納粹陰影籠罩歐洲,在阿拉伯與猶太人日趨紛歧的家鄉,耶亞的兒子哈山和德國移民猶太男孩亞里在耶路撒冷彼此容納,交換著彼此的語言,阿拉伯語、英語、德語、書籍、知識、文化和家庭情感。

當耶亞因為需要哈山繼承祖傳果園和土地,而做了此生的重大錯誤,決定讓哈山放棄14年正規教育後繼續升學的期望,亞里的母親遞補了這個教育的空闕長達三年。之後,亞里展開他的另一段求學之路,而哈山娶妻貝都因人達妮亞並擁有他們的兒子約瑟和伊士瑪,一次意外讓伊士瑪的臉上留下永遠的疤痕。

1947-1948 El Nakba (The Catastrophe) 浩劫
猶太復國運動在強大武器、坦克、飛機的武裝下日趨暴力激烈,一方面在全世界發動宣傳巴勒斯坦為無人之地,一方面企圖說服美國總統杜魯門的承認和支持建立一個猶太人的國家,在此同時,阿拉伯人已因之前的幾次暴動抗爭被英國解除武裝。1948年5月英國撤離巴勒斯坦,猶太人宣布以色列建國。

猶太復國份子四度入侵,艾因霍村與鄰近三個村莊組織兩千多人的聯盟抵抗猶太人並呼籲停戰,他們只求能在自己的土地上,過著舊有的日子。經歷過羅馬、拜占庭、十字軍、奧圖曼、英國的統治,真神、土地與家庭才是他們生存的核心及所要捍衛的。

停戰協議達成後,村民設晏款待以色列軍人。士兵安靜地進食,安靜地離開,空氣中彌漫著驕傲、冷漠和輕蔑。第二天,以色列悄然破壞停戰協議對村莊發動大規模砲擊與空襲,前晚接受款待的士兵再次闖入村莊,以槍枝逼迫村民挖掘坑洞集體埋葬三十多名死者屍體,村民被迫集中留下貴重財物,日夜不停在山間行走,遷徙至Jenin的難民營。在這裡,艾因霍村民以難民的身份走完一生,留給後代的只剩下祖傳老屋的巨大鐵鑄鑰匙,奧圖曼時期支離破碎的土地登記,英國託管時期的契據,見證他們對土地的記憶與愛。在他們的家鄉,將過去的一切權利一筆勾銷,隨意入住空屋,繼承了遺留的建築、果園、水井、花草的是來自歐洲、俄羅斯及世界各地的猶太人。

哈山的弟弟達維希被士兵槍傷導致癱瘓,而他的兒子伊士瑪在混亂中被以色列軍人莫希擄走,做為他用以慰藉他那飽受種族屠殺折磨而無法生育的妻子賀蘭妲的禮物,他們為他取名大衛。

1948-1953 Jenin 難民營
1948年列強俄、美、法、英、中任命聯合國調解委員瑞典籍伯爵Count Folke Bernardotte針對巴勒斯坦衝突提出解決方案,他在發表譴責以色列驅逐強占巴勒斯坦土地權益幾天後,被猶太恐怖份子刺殺,以色列拒絕讓巴勒斯坦難民返鄉,無視聯合國的所有決議。1949年阿拉伯軍隊被以色列軍隊一一擊破,以色列與埃及、黎巴嫩、約旦與敘利亞紛紛簽署協議,至少有七十萬巴勒斯坦人成為難民。

1953年Jenin的難民營破布帳篷即將在聯合國資助下被土磚屋舍取代,這意味著臨時的棲息之所即將轉變成永久居住之地,其中的象徵意義沉重的讓耶亞難以承受,他生來殷勤耕作土地的雙手如今只能用來與村民老友、聯合國指導員下十五子棋。

他知道家鄉的橄欖樹已經準備好了,葡萄和無花果已爛熟落地,十月的雨水已將土地澆鬆。他獨自穿越1948年畫下的邊界線,進入如今的以色列國境。十六天後,他一身襤褸的回來,頭巾挽著沉甸甸的水果和橄欖,村民通宵歡慶唱歌跳舞歡迎他,他走遍了自己的土地,問候了他所有的果樹並為妻子上墳、讀經。幾個星期後,他再次返鄉。紅新月會從以色列當局領回他被槍傷的屍體,他的手中握著三顆橄欖,口袋中留有幾顆無花果,臉上帶著笑容。村民終於面對殘酷的事實─自己正被別人從這個世界上一點一點地抹除,退出歷史,沒有未來。

哈山的知識讓他成為難民營的新領導人,他為村民帶來外界的訊息,為滿足難民的基本需求與聯合國官員書信往返、溝通談判,在難民營興建學校和清真寺、泥磚房舍。他的第三個孩子女兒阿梅爾誕生。

1960-1963 Mornings in Jenin
在五歲的一個四月清晨,哈山開始每天為女兒朗讀阿拉伯詩文,時值春天的花季,依照母親堅持重建的艾因霍村露台,瓦片頂蓋植被著葡萄蔓藤,空氣中彌漫著父親橄欖木煙斗的蜜蘋果煙葉氣味。她享受著父親的獨佔的愛和阿拉伯古典詩文的韻律。

1967-1968 以阿六日戰爭與第一次巴勒斯坦起義
阿拉伯民族主義風起雲湧,在埃及總統納瑟慫恿下,阿拉伯軍隊進軍以色列邊界。以色列部隊奉命挑釁敘利亞直到對方做出反擊,做為以色列占領戈蘭高地的口實。戴陽將軍下令出動牽引機開入非軍事區內耕地,敘利亞果然中計,以色列依照計畫出動砲兵和空軍,佔領了西奈半島、加薩走廊、約旦河西岸、戈蘭高地和東耶路撒冷,阿拉伯軍隊慘敗。聯合國安全會議通過242號決議,要求以色列撤出佔領區以,以色列拒絕執行並在占領區開始實行宵禁。約旦國王胡笙解除了巴勒斯坦武裝,1968年巴勒斯坦解放組織Fateh在約旦卡拉瑪Karameh難民營成立,領導人是阿拉法特。巴解隨即在三月一舉擊退進供的以色列部隊,摧毀了以色列部隊所向無敵的神話,卡拉瑪戰役讓巴解一戰成名,喚醒全世界對巴勒斯坦的記憶。

Jenin難民營在戰爭中遭受猛烈砲火攻擊,戰後成為佈滿瞭望台的軍事占領區,而宵禁從此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份。以色列軍隊挨家挨戶搜捕難民營中的男子,四十天後,躲藏在山中洞穴的難民營男孩衣不蔽體,渾身傷痕回到營區。約瑟在其中,但父親始終沒有回來。

軍事占領下的難民失去自由和尊嚴,他們必需隨時攜帶身份證和通行證,前者以顏色區分信仰和居住地,後者以顏色區分方向,就醫、經商和就讀大學則另需特別通行證。
檢查哨的以色列士兵依自由心志決定放行或脫衣搜身、毆打等各樣方式羞辱巴勒斯坦難民。約瑟認出一名以色列士兵正是失蹤多年的伊瑪士,大衛和約瑟之間的權利關係,占領與被占領者讓約瑟受盡羞辱毒打。

約瑟身在卡拉瑪戰役並因拯救戰友負傷而成為戰爭英雄,Jenin的巴勒斯坦人以為這是一場帶領他們回家的戰役,但是以色列長達一個月的宵禁讓歸鄉的火焰熄滅。這場戰爭再次改變了他們,父親失蹤,母親退縮回自己的世界,阿梅爾在一次越界中被以色列士兵從背後槍傷腰際,而約瑟決定選擇另一種方式對抗。

1969 耶路撒冷
母親在一個六月的炎熱夜晚,孤獨地離開人間。阿梅爾被安排進入耶路撒冷的孤兒院,以繼續學業。她從父親老友收到父親的橄欖木煙斗和一個隱隱約約不願證實的訊息,那些在Jenin的清晨,父親為她朗讀詩文的記憶如潮湧。

1971-1973 暴力動蕩的年代
1971年巴解激進份子劫持三架客機迫降約旦,黑色九月刺殺十一名慕尼黑奧運以色列選手,以色列的報復是派遣情報局殺手將涉嫌的巴解份子一一暗殺死亡。約旦國王胡笙派遣軍隊激戰,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逐出約旦,重建基地 於黎巴嫩北貝魯特。1973年贖罪日戰爭埃及和敘利亞奇襲蘇伊士運河及戈蘭高地,以色列反擊奪回失土兼併更大土地,巴勒斯坦動亂進一步擴大。

阿梅爾得到在美國的獎學金來到費城就讀大學,徘徊在文化變遷中,在美國社會中進進出出終致迷失。

1977-1982 貝魯特
1977年埃及沙達特總統訪問以色列,並在美國卡特總統協調下,在1978年與以色列單方簽署大衛營協定。其後,沙達特被伊斯蘭激進份子刺殺,而拉賓則被猶太激進份子刺殺。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大規模空襲並圍城貝魯特長達兩個月,迫使巴解再次離開轉進突尼西亞,條件是雷根總統保證難民營平民的安全。在夏隆的默許下,以色列軍隊與黎巴嫩基督教長槍黨包圍夏提拉(Shatila)與薩布拉(Sabra)難民營進行大屠殺,死傷無法估計,700-3500具平民遺體在事後被推土機掩埋滅跡。美國新聞週刊的當期封面故事是葛莉絲王妃的去逝,而後是煎熬中的以色列。1983年4月18日,美國駐黎巴嫩大使館遭到自殺汽車炸彈攻擊。

1978年阿梅爾進入南卡研讀碩士並取得綠卡,接受美國為她的新國家,像母親一樣,將一切感受鎖在心裡。直到1980年的冬天某日,她意外接到約瑟的來電。約瑟一直持續在巴解的抗爭並跟進貝魯特,且在1977年與法蒂瑪結婚。

阿梅爾終於在貝魯特Shatila難民營與哥哥重聚,並將父親的煙斗交到約瑟手中。阿梅爾在此與一個Che形象的男子麥吉德結婚,戰爭前夕,懷孕的阿梅爾返回美國準備生產,並為家人申請政治庇護。約瑟留下妻兒隨巴解轉進突尼斯,麥吉德卻在飛美前夕死於以色列軍隊的轟炸,懷孕的法蒂瑪死在難民營大屠殺中,慘痛的事實讓約瑟離開突尼斯回到貝魯特,1983年4月18日美國駐黎巴嫩大使館爆炸事件發生後,阿梅爾受到FBI的盤問跟蹤,而約瑟的照片被貼上了所有美國和西方媒體。

1983-1987 美國
像母親一樣封閉自己的阿梅爾,開始像父親一樣在晨光中為女兒賽諾朗讀阿拉伯詩文。

1987-1994 巴勒斯坦─美國
1987年巴勒斯坦第一次抗暴起義在佔領區展開,這些年輕孩子的武器是石頭和棍棒,以色列派出狙擊手槍擊領頭的孩子,無數孩子被下獄酷刑。他們是在擁擠破落的難民營成長的一代。

阿梅爾的童年摯友胡達的兒子加入這一個狂熱的抗暴行列,莫希在臨終前向大衛坦白他的身世,賀蘭褡妲則幫助他尋求失落的家人。

2001 The scare of David
大衛終於在美國與阿梅爾相見,她保留著一幅艾因霍村建村者的畫像─她的高祖,拜占庭帝國時代第一批在此落地生根的人,傳說他是Saladin Ayoub手下的一員勇將而被賜予這片土地。後來,歐洲人來到巴勒斯坦,誤以為鷹嘴豆是正統的猶太菜餚,將Qatamon的別墅誤為猶太人以前的房舍,將迦南時代、羅馬時代、奧圖曼帝國時代的古錢幣一概劃為古猶太藝品,將巴勒斯坦農民幾百年來的農藝水果收納為猶太人的心血。大衛與阿梅爾,如何由陌生的敵人跨越為相互瞭解的家人?

2002 Jenin
在聯合國補助下,Jenin的難民營再次由泥磚改建為層疊石屋,一平方哩的彈丸之地擁擠著四代難民四萬五千人。巴勒斯坦人與以色列人間的報復殺戮無止境輪迴著,2002年3月31日,以色列坦克攻擊拉馬拉半廢墟狀態下的阿拉法特巴解總部,美國布希總統公開要求以色列砲管威脅下的阿拉法特『停止恐怖行動』。Jenin難民營在一處公共墓地埋藏了53具屍體,數百人失蹤,之後,以色列解除了難民營的封鎖,美國國會議員考察多處自殺炸彈現場,但他們和聯合國官員一樣從未現身Jenin的屠殺現場,聯合國的報告和美國媒體的頭條新聞遙相呼應─『Jenin未發生屠殺事件,所有死者皆為武裝人員』。

賽諾要求阿梅爾帶她回到Jenin,不只是因為那些骯髒的政治與不公不義,更是因為她想弄清楚自己是誰。

阿梅爾在耶路撒冷重訪孤兒院,更會見了父親的童年摯友亞里,亞里坦承當年在阿拉伯反猶太暴動中,哈山冒著生命危險用板車將他們一家安全送抵東耶路撒冷,而有那麼一刻,亞里確實曾經因為生命安危懷疑被哈山出賣。

時光流轉,第一代的難民垂垂老去,第四代的難民出生。Jenin難民營依然如舊,跟時代完全脫節,囚禁在凝固的1948年。

阿梅爾在以色列對Jenin難民營的攻擊中,為護衛女兒而遭狙擊手射殺身亡 。在世界的某一個地方,約瑟拒絕以暴力復仇,另一位巴解成員遞補了自殺炸彈攻擊黎巴嫩美國大使館的任務,但他的『恐怖份子』照片遍佈全世界媒體報紙,為免牽累,他無法聯繫阿梅爾。他隱姓埋名,浪跡天涯,打工維生,獨來獨往,帶著父親的書,手槍,子彈,愛以及對家人的記憶,還有過去以及記憶中的那個未來,這是巴勒斯坦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