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8日 星期一

中東危機 Crisis in the Middle East






書名: 中東危機
原文: Crisis in the Middle East
作者: 弗朗索瓦.馬蘇利耶 (Francois Massoulie)
譯者: 李陽
出版: 三聯(香港)
出版日期: 2004年05月08日








歷史的遺產

埃及環繞著尼羅河的農業生活有利於政治的集權和疆域的統一,歷來的統治者法老、希臘、羅馬、拜占庭皆輕易地掌握此統治原則。

肥沃新月灣連接東地中海和印度洋及歐亞大陸的樞紐位置,在這片廣闊無自然邊界的地理區域上,多山區域與半沙漠的平原共存,美索不達米亞時期的城市至今依然散發著文明的餘輝,但古文明已在東方的波斯和西方的希臘、羅馬交相蹂躪下殘破褪色。

阿拉伯半島雖然一度遠離這些外來侵略者的霸權爭奪,但其種族間的文化殊異,西岸非洲人、東岸波斯人與內陸沙漠部落民族一直存在著某種拉扯張力。7世紀伊斯蘭教得以據此展現偉大的力量,是穆罕默德將這些部落團結在一個共同的大目標之下,他以賦稅換取社區自治的政策為他贏得了猶太人、基督徒、拜火教徒等不同信仰的人們的好感,麥加、大馬士革、巴格達和開羅四大都城所圍就的拜占庭帝國心臟地帶形成了阿拉伯世界文化的大一統。750年王朝自大馬士革遷都巴格達成為連接地中海與東方印度、中國的商業學術中心,此舉製造了兩地間的歷史宿怨,自此阿拉伯半島始終處於分裂狀態。

奧圖曼帝國的統治

1453-1918年的奧圖曼帝國統治在中東地區留下深遠的影響,其伊斯蘭遜尼派的教化統治唯一未能征服之地為什葉派的波斯。為統治廣闊帝國內的多元歧異區域,奧圖曼大力發展非民族化的國家,以土耳其語為為龐大帝國的統一語言,蘇丹統率的伊斯坦堡軍隊包括猶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且中央極少干預民族的內部事務,由宗教、社區、行會和部落集體管理地方勢力和舊王國各自保有其特色及自主權,依附在伊斯坦堡的庇護下生存,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教長被授予廣泛的權限而產生無比的影響力,也正是這樣的正統伊斯蘭的帝國統轄哲學延伸出『治外法權』制度,讓帝國沒落時英法列強得以迅速得益瓜分勢力範圍。

1497年香料之路的發現提昇了在阿拉伯半島海岸成立軍事基地的重要性,英國為爭奪海上霸權與海灣各酋長在1853年簽署永久和平條約成為其庇護國,在此之前海灣部落聯盟一直在奧圖曼與波斯的爭戰中依附強權以求取生存和自治權,英國的庇護驅使弱者向英國效忠尋求保護反成為強者,英國維持住現有政權的穩定但這種穩定性乃人為強加與傳統微妙的社會政治平衡完全相悖,它為最終的衝突埋下禍根。

19世紀奧圖曼帝國的積弱與鉅額舉債為日愈激烈的列強之爭提供了絕佳機會,他們通過修改治外法權囊括關稅權從而徹底掌控商業貿易,並得以在1875-1876年埃及和奧圖曼帝國的破產中攫取該國1/3的財政收入,埃及被迫將蘇伊士運河的股份售予英國,1882年英國更藉鎮壓埃及民族主義之名在運河畔紮營駐兵,蘇伊士運河不僅是戰略象徵更是經濟籌碼,隨著工業革命現代運輸和石油的發現,中東事實上已被列強爭奪劃分成諸多勢力範圍。

現代中東的誕生

為加速顛覆奧圖曼帝國的滅亡,英國採取挑撥阿拉伯諸省叛變的策略,他們挑選的是麥加沙里夫海珊,但西方列強為圖保勢力平衡同時又有若干秘密協定與雙邊及三邊協議的誕生,這些野蠻專橫,全然罔顧當地政治、歷史、宗教、部落、民族情感的劃界,讓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中東新興國家成為粗製濫造的人為作品,註定其後無法解決的區域衝突,土耳其的獨立建國,亞美尼亞的100萬人大屠殺,法國為庇護基督教馬龍派而將黎巴嫩脫離大敘利亞獨立,貝爾福宣言與巴勒斯坦的託管及未定位,摩蘇爾的託管所屬對庫德族的獨立影響均由此衍生而來。

伊斯蘭復興

獨立後的土耳其在凱末爾的統治下堅決走向現代化的道路,而其他地區在面對西方現代化的挑戰時嘗試了許多不同的道路,其一是伊斯蘭復興特別是穆斯林兄弟會,宗教做為一種歷史和社會現象,以各式各樣的形式呈現。

伊斯蘭復興不但是宗教改革,挽救精神上的墮落,也是尋求富強,脫離帝國主義統治的運動,而穆斯林兄弟會便是它的政治產物。1928年的埃及政治舞台上的主流是主張西方議會制度和世俗化民族運動的華夫脫黨,穆斯林兄弟會建立大量而廣泛的互助組織和教育機構的網絡向下扎根,迅速取代為埃及群眾運動的主導,在巴勒斯坦問題和埃及腐敗政治的推波助瀾下,他們一度在50年代初發展為200萬會員的龐大團體,但他們的基本教義主張與部份組織的暴力失控作為,終於讓政治決定與之劃清界線進而下令解散執行鎮壓和暗殺。

阿拉伯復興

中東面對西方現代化挑戰的第二種嘗試道路是阿拉伯復興,一批以敘利亞和黎巴嫩血統為主的學者文人創辦新聞出版業,努力推廣現代阿拉伯語言。他們都有堅定的阿拉伯民族主義信念,其中不僅只穆斯林也包括基督徒,它的概念是所有說阿拉伯語的阿拉伯國家居民,主張現今阿拉伯世界的差異源於帝國主義的統治,最早的阿拉伯民族主義是在7世紀時與伊斯蘭興起的結合,而它的復興則是在1947年阿拉伯復興社會黨的創立。

但是泛伊斯蘭與泛阿拉伯之間有時顯得界線模糊,特別是阿拉伯世界沒有國家的概念,而歷史的爭端和王朝的利益衝突更加深了阿拉伯中心的歧見。是阿拉伯帝國第一個世襲王朝中心的敘利亞黎巴嫩?還是英國曾經許諾予大阿拉伯王國的伊拉克?還是聖地衛士兼擁石油鉅富的沙烏地阿拉伯?還是國土遼闊人口眾多地處要津的埃及?泛阿拉伯主義路途艱辛。

埃及在1882年被英國佔領,1914年成為其保護國,1922年2月28日英國被迫承認埃及獨立,但仍保留對埃及國防、外交、少數民族等問題的處置權。一路沿著西方的工業化道路發展,出現了一批現代的資產階級,是他們將民眾聚集到民族主義的華夫脫黨,他們不特刺激了穆斯林兄弟會的暴動抗爭,也無法與瓦哈比教派對話,西方列強的介入更加劇彼此間的衝突。

大敘利亞主義的淵源來自悠久的歷史,亞述帝國涵蓋整個肥沃新月灣,敘利亞在1919年發表大敘利亞宣言決議其疆域為統一文化社會基礎上的敘利亞、土耳其東南、利比亞、巴勒斯坦和約旦,反對國際聯盟的託管條款,拒絕承認法國在敘利亞的任何權利,不承認猶太復國主義的建國,反對敘利亞分割黎巴嫩獨立,這個清楚明確的聲明解釋了現今中東的諸多問題。

少數民族棋子

權謀製造一個衝突不斷的中東以鞏固其勢力和影響力,第一次大戰後的託管國充分利用這些矛盾分而治之,英法兩國千方百計為各種統一的夢想推波助瀾加深彼此間的歧異。法國在1920年將敘利亞一分為四,以區域自治權削弱其統一國家的合法性,將少數民族問題尖銳化以刺激彼此對立鬥爭,法國更發揮治外法權的影響力,透過佈道團和學校網絡進行殖民教化,於是少數民族紛紛起而強調其歷史根源,如馬龍派自言為腓尼基人後代而非阿拉伯人。

土耳其邊界的亞述人,因為英國的建國承諾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支援英國,並參與伊拉克軍隊鎮壓什葉派阿拉伯人及土耳其人的各種暴動,但他們卻在1925年被劃予土耳其,當他們起而為自己的獨立建國抗爭時,是英國幫助土耳其平息鎮壓,缺乏西方列強的真正支援讓生活在同一片土地卻分散在不同國家領域的他們更加建國無望。

這些少數民族從而依附阿拉伯民族主義或社會主義甚至在兩次大戰間受到法西斯主義的影響。

猶太復國主義

猶太復國主義運動針對的是反猶太的西方,但對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人而言,他們無疑也是西方殖民主義的一環,以犧牲巴勒斯坦人的權益減輕自身的罪惡感。猶太復國主義份子透過集體農場的型式自1911年起開始落實其建國計劃,自始至今猶太復國主義始終屬於極少數團體,他們的極端主張也一直備受爭議。

1903年英國曾經提議過烏干達做為復國地,但旋即被棄,而猶太復國主義也分裂為宗教與實際建國兩個派別,後者佔了上風,不但逐步向巴勒斯坦滲透且修正為一個包括巴勒斯坦和外約旦的大以色列國。

從19世紀80年代起巴勒斯坦人即在此定居,他們傳承的是一個至少發展了12個世紀的文化,即始十字軍東征也無法改變其阿拉伯樣貌。猶太復國主義一心建國卻無視於這些原住民的存在,在此猶太人始終是少數民族,到19世紀末巴勒斯坦人已識破猶太復國主義的政治意圖,雖然當時的移民和土地購買數量依然有限。

巴勒斯坦託管

1917年11月2日貝爾福宣言正式公開了英國對猶太復國的支持,大英帝國有諸多利益考量,除部份領導人對猶太復國的同情外,還包括解決沙俄屠殺的中歐猶太難民問題,鞏固蘇伊士運河的主權和制約法國。這個宣言背叛了1915年英國協助建立阿拉伯王國的承諾,揭穿英國利用阿拉伯民族主義以推翻奧圖曼帝國的權謀,1921年英國更協助建立約旦河以東的外約旦國,以回饋沙里夫海珊的兒子對法國託管敘利亞的騷亂,為衝突加油添火。

1922年英國託管巴勒斯坦是當時唯一沒有成立代表當地人民的自治政府的託管統治,也是基於貝爾福宣言,巴勒斯坦獨立建國的機會就此被錯過了,而巴勒斯坦的名流望族精英階級拒絕承認貝爾福宣言下的任何談判,也使得他們剝奪了透過正式代表為自己發言的機會,不得不依附在泛阿拉伯主義之下。

無法避免的戰爭

隨著雙方敵意的加深,1929年爆發了阿拉伯大暴動,英國採取強力鎮壓的手段。30年代大批難民從中歐蜂湧而來,1933年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發起了持續3年的大暴動,1937年英國代表團展開調查,首次提出兩個國家的主張,猶太人接受但阿拉伯人拒絕的情況下武裝衝突昇高,英國的殘酷鎮壓造成4,000人死亡,多數為巴勒斯坦人。1939年英國發表新白皮書,決定將爾後五年的猶太人移民人數限定在75,000人以內,即總人口的1/3,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即將來臨,於是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了非法移民也組織了1945年導致91人死亡的恐怖行動。

當時納粹屠殺已揭於世,而歐洲出現約100,000等待遷移的猶太難民,英國在1947年又遣返了4,500猶太難民的輪船,終於導致美國杜魯門的支援和與英國競逐中亞的蘇聯出手干預。英國不得不將巴勒斯坦問題國際化,於是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通過表決將巴勒斯坦分為兩個實體國家,耶路撒冷由國際共管。分割方案因人口混居而複雜難以令人滿意,猶太人僅佔人口1/3卻擁有55%的土地,其中尚包括一些阿拉伯人數居多的城市。

第二天,第一次巴勒斯坦人與以色列人間的戰爭便開始了,雙方的恐怖行動逐步昇高,以色列在Deir Yassin 的屠殺成為之後大批巴勒斯坦人逃難的主因。Deir Yassin隨即被摧毀並改名希伯來 Givat Shaoul。

雙方交戰難分軒輊,直到西方國家特別是捷克源源不斷的提供武器,以色列在1948年3月開始居於上風,1948年5月14日英國結束託管離開,15日以色列宣佈建國,隔日阿拉伯國家對以色列開戰,卻敗在新成立的以色列國防軍麾下。1949年以阿簽訂停火線,以色列占領3/4的土地和西耶路撒冷。

1950年4月,約旦併吞西岸成立約旦王國,巴勒斯坦的建國大業卻在阿拉伯國家各懷其志的狀態下被犧牲了。戰後巴勒斯坦難民成為一個尖銳的問題,150萬巴勒斯坦人中有75萬人逃離居住在鄰國邊界的難民營,以色列堅持巴勒斯坦難民是在阿拉伯領導人鼓勵下離開,當時以色列人口已達100萬人而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僅餘60萬人,以色列拒絕聯合國242決議案讓難民返鄉,與此同時更組織大量猶太人移民入境。

納賽爾時代的中東

巴勒斯坦問題的失敗影響深遠且深具象徵意義,阿拉伯民族主義泛起尋求團結統一以擊敗帝國主義與猶太復國主義的聲浪。1945年阿拉伯聯盟的建立是第一次統一阿拉伯國家在此問題上的立場的努力,但是此時阿拉伯的統一卻凌駕在巴勒斯坦問題之上,沙烏地阿拉伯和敘利亞結盟埃及以抗衡伊拉克向海灣地區的可能擴張,阿拉伯國家各有其盤算。

1949年敘利亞發生政變,揭開了此後一連串政變的序幕,在20年間大約共發生35起。1951年約旦國王被刺身亡,以報復其在兩國分治的方案中圖利自己的懷疑。隨著埃及首相與穆斯林兄弟會的領袖先後被暗殺,埃及陷入混亂的戰爭狀態1952年7月23日自由軍官集團發動政變,雖則內部存在一貫分歧,但領導的納賽爾主張堅決反抗一切的外國勢力統治,他支持不結盟運動和阿爾及利亞起義,反對巴格達協定遏止蘇聯的擴張。

1955年以色列對加薩的埃及發動大規模報復性攻擊,深感羞辱的納賽爾亟欲建立現代化軍隊,因西方國家拒絕出售現代化武器,他不得不透過捷克與蘇聯談判,埃及與敘利亞先後得到蘇聯購買武器優惠待遇並簽署防禦協定,以色列不惜對敘利亞發動空襲,而美國中情局在伊拉克協助下進行一系列顛覆活動做為阻撓蘇聯的插手,為此區域的美蘇冷戰找到了落腳點。

蘇伊士運河戰爭

以色列亟欲先發制人攻擊埃及,西方國家與美國成為其後盾,法國甚至與他展開核子專案合作成為以色列的最大武器供應國,戰爭的條件已經成熟。

1956年納賽爾向美國請求援助建築阿斯旺大壩,卻被美國羞辱拒絕,於是1956年7月26日納賽爾宣佈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做為水壩的建築資金,這一決定滿足了當時埃及人的民族情感也成為10年後OPEC成立的動力。

英國和法國為其帝國主義的顏面及利益在歐洲大肆宣傳,誤導歐洲人質疑納賽爾此舉的合法性和戰略利害,他們決定發動戰事,由以色列首發而英法再以和事佬身份介入。

1956年10月29日西奈戰爭爆發,埃及在聯軍攻勢下敗退,最後兩軍因為蘇聯的原子彈威脅才終於停戰,聯合國維和部隊在劃定的中立線所占的是埃及的領土,這一切作為為新一輪的衝突埋下種子。

蘇伊士運河戰爭後,納賽爾成為阿拉伯國家反帝國主義的英雄,泛阿拉伯主義思潮高漲。1958年2月敘利亞順應民意與埃及合併為阿拉伯聯合共和國,但僅僅維持3年即宣告垮台。

英法兩國在世界輿論的指責下退出此勢力範圍,並就此淪為二流強國,美國艾森豪總統當時正值競選連任,且他所關心的是石油,不願為此戰爭浪費一兵一卒,自始至終置身事外。蘇聯積極干預在此區域每一場可能的政變衝突,美蘇之間以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為代理戰爭的冷戰各自提供金錢武器蘊釀了下一場大戰。

六日戰爭

從1953年開始約旦、敘利亞及以色列就一直為爭奪約旦河水源爭議不休,以色列企圖改變約旦河的流向並在1966年轟炸敘利亞的攔河壩工程,戰爭一觸即發。

在納賽爾的堅持下,聯合國維和部隊終於撤出蘇伊士運河戰爭的中立線,1967年6月5日六日戰爭爆發,以色列以優勢軍力在六天時間占領了加薩、西奈半島,戈蘭高地、約旦河西岸及東耶路撒冷,整體面積擴大了三倍,新一輪的數十萬阿拉伯難民被迫逃難。納賽爾羞憤辭退但被人民挽留,他在1970年的逝世標識著泛阿拉伯主義的死亡,取而代之的是激進的伊斯蘭主義,戰後戴陽的談話宣示了以阿之間任何和平形式的無望。

美國在這場戰爭中大張旗鼓為以色列撐腰以制衡蘇聯對納賽爾的支援,並首次在聯合國動用否決權杯葛蘇聯提案以色列無條件自占領區撤軍,美蘇兩大強權經過艱辛的討價還價所擬定的聯合國決議案,雖要求以色列撤軍但將巴勒斯坦主權問題歸為難民問題,讓巴勒斯坦無法接受,而以色列至今都拒絕履行撤軍決議。

巴勒斯坦的漫長奮鬥

1948年的戰爭讓巴勒斯坦土地一分為二,戰爭的失敗和阿拉伯國家的私心壓抑了巴勒斯坦建國的一次機會,巴勒斯坦不得不依附在泛阿拉伯主義的羽翼之下保持沉默長達20年,1948年耶路撒冷大穆夫提Ami AL-Husseini宣佈成立全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政府,並被選為代表大會總統,但1952年阿拉伯聯盟取消此政府,1958年Ami AL-Husseini提議巴勒斯坦加入埃及-敘利亞的阿拉伯聯合共和國,但納賽爾拒絕背負巴勒斯坦這個重擔。1964年第一屆阿拉伯領袖會議於開羅召開,責成建立巴勒斯坦組織,受埃及嚴苛控制。

巴勒斯坦決定發出自己的聲音,50年代末阿拉法特建立了自己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法塔赫,他們堅持巴勒斯坦的解放和建國是阿拉伯統一的先決條件,並在1965年發動第一次游擊戰行動。

1967年六日戰爭,聯合國統計的巴勒斯坦難民人數達957,000人,留在占領區的160,000巴勒斯坦人(約占總人口15%)淪為二等公民,長期處在軍事管制下, 另一方面以色列不但占領3倍大土地並將一半的阿拉伯土地沒收,大量移入東中歐、西班牙、葡萄牙及東方猶太人建立屯墾區,以色列將此謂之人口交換。以色列的主要水源均在占領區並實施用水管制,其用水量為巴勒斯坦人五倍,而巴勒斯坦人卻因缺乏足夠用水而被迫縮減耕地和果園,嚴重影響其經濟。

1968年的卡爾梅戰鬥將法塔赫暴風突擊隊的聲名遠播,從此得到阿拉伯國家的重金支持,阿拉法特領導的巴勒斯坦民族議會首次將海內外、占領區內外所有巴勒斯坦人各組織派別團結在一起。

革命初期巴解依靠極富爭議的極端手段為巴勒斯坦發聲,引起世人再次關注巴勒斯坦問題。他們在世界各地所組織的恐怖行動成為雙刃劍,除了以色列、美國的報復性空襲轟炸和暗殺行動,更成為約旦胡笙國王的驅離藉口。

1970年9月17日約旦軍隊對境內的巴解組織發動攻擊,敘利亞和伊拉克則背信觀望,約旦的殘酷行動造成4,000巴勒斯坦人的死亡,並將巴解組織驅離約旦遷移黎巴嫩。

巴解的恐怖行動,尤其是1970年黑色九月刺殺以色列奧運運動員行動造成巴解內部的分裂,一派更趨激進另一派則偏向政治外交解決。1973年贖罪日戰爭後,巴解重新得到阿拉伯聯盟國家的承認及蘇聯的支援,1974年阿拉法特在聯合國的演講揭示他的新方向─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一個猶太人與巴勒斯坦人共存的民主國家,他們將希望寄託在受到東中歐猶太人壓抑的西班牙、葡萄牙猶太人身上,卻反讓其選票將極右派比京領導的利庫德黨推上舞台。

1977年巴解偏向更加務實妥協,支持一個小面積巴勒斯坦國的自決權,建都東耶路撒冷。他們對難民返鄉問題的擱置讓內部由各國支持的派別更趨分裂,巴勒斯坦問題成為各個國家的極致操作。1976年黎巴嫩內戰期間敘利亞對其境內巴解的圍困,1982年以色列包庇基督教長槍黨在Sabra和Shtila難民營的大屠殺,伊拉克和利比亞對巴解內部反對派的支持,1991年波斯灣戰爭後對巴解的報復行動,讓巴解的內部分歧更導向彼此暗殺懲處。

1978年埃及沙達特與以色列單邊簽定的大衛營協定未承認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主權,招致阿拉法特的反對從而促成巴解的內部團結並與敘利亞、伊拉克、約旦和解。

1982年6月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意圖徹底消滅巴解的國中之國,在三個月的貝魯特殘酷圍城轟炸之後,巴解被迫在國際維和部隊法國、義大利軍隊的保護下尊嚴地離開,轉進突尼斯。9月16-18日以色列包庇基督教長槍黨在Sabra和Shtila難民營執行大屠殺,近千名巴勒斯坦人被殺害。

以色列在占領區的殖民政策

1967年六日戰爭後,以色列立即在占領區約旦河西岸開發屯墾區計畫,1967-1985年間屯墾人數由71,000人倍增到140,000人,1977年右派利庫德黨執政更加速推展此殖民政策以造成土地上的既成事實,讓之後的任何執政黨均無從處置,這個屯墾計劃同時將巴勒斯坦人居住區包圍並區隔開來,與右派的大以色列藍圖全然吻合。1993年以色列占領區內的巴勒斯坦人有150多萬,屯墾民有120,000人,在耶路撒冷的屯墾民則達158,000首度超過巴勒斯坦人口155,000,但大多數屯墾民是受到經濟條件的吸引而非復國主義。

第一次巴勒斯坦起義Intifada

1987年12月占領區內的第一次巴勒斯坦起義intifada爆發了,20年占領期間整整一代巴勒斯坦人成長起來,他們對軍事外交的雙雙失敗深感厭倦,對以色列的殖民政策深感絕望,這是他們的回應。這場石頭對抗槍砲坦克的青少年孩童革命震驚了巴解和以色列,更震驚了全世界,激進的哈馬斯在此環境下成立,他們原是以色列意圖利用來削弱巴解組織的棋子,卻成為以色列的最大心患。

這場起義持續了3年並鼓舞了巴解的士氣和氣勢,1988年巴勒斯坦民族會議決議承認聯合國的242和338決議,承認以色列並停止恐怖行動,宣告巴勒斯坦國的成立,並立即獲得90多國的承認。巴解據此展開與美國的談判,但時值以色列政黨輪替,部份右派主張將西岸的巴勒斯坦人強制驅離,巴解派別因而發動武裝攻擊,和談就此擱淺。

在此外交停滯的時期波斯灣戰爭爆發,阿拉法特誤信海珊承諾的錯誤選擇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戰後他被排擠在1991年10月的馬德里中東和會之外,海灣的石油富國撤回其金援。

奧斯陸協定

當以色列工黨重新執政而雙邊的極端主義日益壯大惡化之下,拉賓和阿拉法特決定加速和平進程促成1993年的奧斯陸協定,但此協定擱置了所有重要議題包括巴勒斯坦建國、難民問題、屯墾區政策、邊界問題和巴勒斯坦部份自治的時間期限,在1996年以色列右派再次執政時,和談再次停滯。

被盤錯環繞的道路包圍並分割的西岸巴勒斯坦居住區和以色列屯墾區,破壞了奧斯路協定的具體實施,以色列的撤軍成為不可能,而協定簽訂後屯墾區更持續增加,從1990年-88,000人到1992年-106,000人再到1996年-151,000人,1997年東耶路撒冷的屯墾區更將整個巴勒斯坦區包圍完全阻斷了與西岸間的聯繫。1993年至1997年以色列的經常性封鎖造成占領區居民收入減少1/2,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土地一直僅維持在6%的範圍內,有24%的土地共管。

雙方均對協定內容不滿,1995年11月4日拉賓被以色列右派極端份子刺殺。

大衛營協定

1973年10月6日埃及發動的贖罪日戰爭企圖使衝突國際化,為停滯的談判打開大門。雙方的空戰各由美蘇負責一條補給線,最後美國祭出核子威脅雙方停戰。此戰讓埃及認識到美國的強大國力,他解散了全部蘇聯顧問團。

1977年埃及爆發飢荒,沙達特亟欲解決國內的問題,借助美國的援助,1977年11月20日他歷史性地拜訪了耶路撒冷,促成了1978年的大衛營協定。

協定內容引發阿拉伯國家的強大反彈,西奈半島的撤軍和部份非軍事化正是納賽爾所譴責的,而西岸和加薩的自治協議則完全未諮詢知會過巴勒斯坦,各國將之視為對阿拉伯民族主義與統一的背叛,紛紛與埃及斷交。1981年沙達特被伊斯蘭極端主義軍人刺殺,1982年以色列將西奈半島歸還埃及但直到1990年才實際完全撤軍。

埃及被孤立後,伊拉克以優勢軍力企圖擔起中東地區龍頭角色,1980年的兩伊戰爭阿拉伯國家對伊拉克全力相助,中東衝突的驅動力已由巴勒斯坦問題轉向伊斯蘭教和石油。

西方尤其是美國所扶植的腐敗獨裁政權催生了伊斯蘭教的反抗運動,1979年的伊朗革命刺激了第一個伊斯蘭教反抗活動,他們攻擊了被視為石油美元信徒的親美沙烏地阿拉伯聖地麥加,阿富汗則組織了聖戰游擊隊抵抗蘇聯。

伊斯蘭基本教義派開辦學校、醫院、互助網絡解決社會上最貧窮者的問題,因而能夠迅速發動政治運動,從嚴格的定義上而言,伊斯蘭激進主義是社會和政治的產物而非宗教。

伊朗的伊斯蘭革命

在以遜尼派為主的中東地區,伊朗的什葉派革命顯然是特別的,但他至今依然是最強大的伊斯蘭革命政權。

伊朗在1941年開始的巴勒維執政,由美國大力扶植以保障其石油來源及區域勢力,伊朗強大的軍力因此儼然成為波斯灣地區的警察。其後摩薩台博士推翻獨裁貪腐的巴勒維國王,宣佈石油國有化,美國中情局旋即在1953年協助發動政變支持巴列維國王復辟。國王所領導的現代化運動造成嚴重的社會不公、貧富不均,美國將伊朗做為冷戰的棋子共派駐30,000軍事顧問,國王利用秘密警察對異議人士恐怖鎮壓,1979年的美國大使館人質事件正是這一連串事件累積後的爆發,真正能將全體國民組織起來的也只有什葉派教士團體。

1979年伊朗政變推翻國王,何梅尼的什葉派伊斯蘭革命撼動全世界並引起遜尼派阿拉伯世界的不安,因為它自己的發展也成為一種反革命,它反對任何型式的反對派,迫害起來也毫不留情,伊朗的革命模式因而未能向外漫延,反在其他國家的什葉派區內被限定隔離,唯一的例外只有真主黨。

對於部份國家在兩伊戰爭中對伊拉克的單方支持,何梅尼深感不滿,因此而發動一系列恐怖襲擊和綁架活動,如繼蘇聯之後成為伊拉克第二大武器供應國的法國,但這只是做為一種施壓的手段,另外何梅尼的宗教裁決以全體穆斯林的名義及於全世界也被西方視為公然挑戰。

兩伊戰爭

1980-1988年的兩伊戰爭突顯了石油的重性及所引發的問題,兩伊戰爭原本不必然如此曠日持久,但西方國家因無關自身利益而坐視觀望,甚至希望雙方兩敗俱傷,大肆向兩國出售軍火,直到油田受到攻擊,500座建築遭到破壞,西方國家才開始擔心起自己的石油供應,1988年美國軍艦擊落載有290乘客的伊朗客機,何梅尼迅速決定接受停火協定。

這場戰爭犧牲了100萬人民的生命,完全打破了區域平衡,在1989年何梅尼逝世後,他的繼任者重新修好與伊拉克和沙烏地阿拉伯的關係,與西方的緊張趨於緩和。

石油黑金

以沙烏地阿拉伯為首在1981年成立的波斯灣合作委員會GCC,自始即排斥伊朗、伊拉克及葉門,為他們的日益壯大而不安。1960年成立的OPEC組織同樣無法超越這些區域政治矛盾以決定石油的價格限度,伊朗、伊拉克、阿爾及利亞主張限產及高油價,波斯灣君主國、科威特主張量產及低油價,彼此針鋒相對,削弱組織的權威也加劇彼此的衝突。

而非產油國則未蒙其利反受其害,通膨、城市化、大量移民浪潮讓社會嚴重失衡、貧富懸殊。

1973年贖罪日戰爭,阿拉伯產油國提高石油價格四倍並宣佈對以色列盟國實施禁運,石油危機引發世界性經濟衰退讓西方真正認識到石油的戰略價值。

第一次大戰後英法即開始在中東爭奪油田,但美國在政府的支持下逐步鞏固其石油權,到二戰後已控制市場幾近90%的份額。

產油國一點一點地收回這份天賜寶藏,從極微小的開採稅到50%,石油公司抵制OPEC組織而引發一場石油國有化運動,1973年石油危機後,波斯灣君主國一夕致富成為區域重心,導致阿拉伯世界的劇烈分化。

第一次波斯灣戰爭

伊拉克原也是石油富國,但他在兩伊戰爭後背負700億美金的鉅額負債,同時他也在戰爭中將自己武裝為僅次於以色列的中東第二大軍事強國,這全都得力於沙烏地阿拉伯和西方的合力鍛造。

1990年8月2日海珊企圖侵占科威特掌握油田,當時正值蘇聯共產解體崩潰之際,做為世界唯一強權的美國感到有必要出面干預,以維護全球經濟秩序。美國立即著手部署一支440,000兵員(其中300,000為美軍)的多國部隊,在聯合國旗幟下共有50多國加入此反伊拉克聯盟。

1991年1月16日美國發動大規模空襲,迅速擊潰伊拉克的軍事和經濟,這是冷戰後的第一場國際衝突,美國展示了世界第一霸權的最新武器及力量,而被攻擊的是一個第三世界國家。

戰爭的結果造成200,000伊拉克人民的死亡,其後超過10年的經濟制裁更造成至少50萬兒童因缺乏醫療品而夭折。

第一次大戰後開始的西方勢力劃分所造成的混亂衝突和複雜問題依然待解,美國終於接手了,但他對伊拉克的強烈制裁決心卻從未同理展現在庫德族、巴勒斯坦和黎巴嫩問題上,伊拉克對庫德族和什葉派在戰爭中順勢而起的反抗發起更殘酷的鎮壓。

身處漩渦中心的黎巴嫩

黎巴嫩這個多山而充滿宗族差異的小國,在16世紀時山區即聚有許多躲避部落衝突的少數派系,當時所建立的第一個酋長國是德魯茲派與基督教馬龍派的少數聯盟,與歐洲王族建立起經濟貿易關係,這種建立在少數民族共生基礎的結盟關係讓部落派系間運作良好,後來成為黎巴嫩的特有模式。

19世紀時此種平衡被打破了,因為對歐洲貿易開創了黎巴嫩在經濟文化的繁榮,特別是對里昂的絲綢工業,讓法語在此蔚為流行,基督教馬龍派的人口大大超越德魯茲派占3/4強,在英法勾心鬥角的角力下挑起部落間的派系衝突,英國支持德魯茲派而法國支持基督教馬龍派,引發一連串的報復性屠殺。

1860年馬龍派反抗封建地主發起暴動,導致300個村落遭到德魯茲派及奧圖曼帝國的搗毀,200,000馬龍派成為難民,法國出面協調成立了小黎巴嫩國,各宗派依比例共管,這完全是一個外來強加的模式。

1920年託管國法國擊敗以大馬士格為首的阿拉伯公國而宣佈大黎巴嫩脫離獨立,法國的目的是為其自身經濟利益及200,000基督教馬龍派的生存,敘利亞及大多數黎巴嫩人民均反對,大黎巴嫩不但面積增加近三倍且人口結構因此遽變,馬龍派成為少數而一直備受欺壓的少數什葉派躍升第三多數。

1943年居少數的馬龍派與遜尼派和法國簽訂建國協定,黎巴嫩正式獨立,具體規定各宗教派別的權力劃分,由馬龍派出任總統,遜尼派出任總理,歷史上德魯茲派-馬龍派的結盟被馬龍派-遜尼派取代,德魯茲派退居第六順位。

1956年蘇伊士運河戰爭,當時的馬龍派總統夏蒙拒絕與英法斷交,埃及-敘利亞阿拉伯聯合共和國圍困夏蒙有賴美國出兵拯救。

1949年的以阿戰爭後有150,000巴勒斯坦人流入黎巴嫩,1967年六日戰爭後阿拉伯國家要求黎巴嫩安置更多的巴勒斯坦難民並支援其武裝行動,1969年的開羅協定黎巴嫩和巴勒斯坦正式確認其『國中之國』的地位,黎巴嫩成為巴勒斯坦的軍事基地也成為以色列的直接攻擊目標,部份黎巴嫩人因此而憎恨巴解組織,以色列則樂於挑撥馬龍派脫離成立小黎巴嫩國。

馬龍派始終認為黎巴嫩是他們而非阿拉伯人的,他們認為自己是腓尼基人─十自軍的後代,1972年的立法選舉馬龍派只有9人當選,他們開始在東貝魯特招兵買馬,千方百計挑起基督徒的仇恨,1973年以色列特工在貝魯特暗殺了三名巴解領導人,氣氛日趨緊繃,1975年巴解和馬龍派首度在市區爆發武裝衝突,開啟了黎巴嫩長達15年的內戰。

各主要陣營的民兵組織迅速發展成配備重砲尖端武器的正規軍隊,但是在主要陣營中宗教信仰並非唯一歸屬,有的基督徒支持巴解,有的穆斯林支持基督教陣營,世俗的左派則為特定國家概念而戰,有些人為正義的理想而戰,是民兵阻止人們在不同派別間轉換,除了極端的少數馬龍派、真主黨,絕大多數的戰爭均非因宗教而是因社會政治觀念的碰撞和國際衝突的介入而起,而黎巴嫩由外力強加、結構脆弱的政府無力仲裁。

1976年馬龍派險遭巴解和德魯茲派擊潰,其總統首先向敘利亞求援,敘利亞雖親巴解但更重要的是他的大敘利亞夢想─將1920年被法國強制脫離獨立的黎巴嫩收回版圖,敘利亞的干預又成為以色列入侵的藉口。

1978年大衛營協定後以色列得以將兵力重心北移,加強西岸占領區的控制,於是決定一舉解決巴解的問題,3月以色列出兵直逼南黎的利塔尼河─猶太復國主義者所聲稱的以色列真正邊界,6月6日以色列軍隊發動對貝魯特的殘酷圍城三個月,數萬人因此而喪命,南黎的難民營有140,000巴勒斯坦人逃難敘利亞。黎巴嫩因此而實行一項民族和解計畫,Bashir當選總統,但22天後即被暗殺,由他的哥哥Amin代理統治。原與巴解爭奪南黎地盤的什葉派轉而仇恨以色列,發起一系列的游擊戰和綁架西方人質活動。

1982年巴解終於在各方壓力下自貝魯特撤軍轉往突尼斯,但Sabra和Shatila兩難民營旋即在以色列的包庇下由馬龍派執行大屠殺,巴勒斯坦難民一千人被殘酷殺害,這次事件激起以色列人內部的抗議,400,000人(10%人口)加入示威遊行,以色列不得不在壓力下開始撤軍。

黎巴嫩內戰的主要陣營間存在不同派別的爭鬥,而巴解、以色列、敘利亞、伊拉克、伊朗均以其為藉口在黎巴嫩領土內展開搏奕,這些國家提供金錢武器支持不同的派別,而他們的背後其實又有美蘇兩大國撐腰。

1990年Amin的代理總統屆期但他拒絕舉行大選,促成敘利亞與黎巴嫩的條約,敘利亞以其強大武裝仲裁協調讓所有民兵撤出貝魯特,而從此黎巴嫩也依附其下。這場1975-1990歷時15年的內戰共造成145,000人死亡,18,000人失蹤,200,000人受傷。1975年各宗派間的勢力劃分無法阻止他們在黎巴嫩全境內糾結不清的混戰,內戰和民兵的壓迫導致大規模人口流動並產生許多相似飛地,教派結構發生重大變化。

中東的明天

遺忘歷史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情,中東問題永遠必須置入歷史脈絡中去理解。

從第一次大戰、第二次大戰、蘇伊士運河戰爭、六日戰爭,中東地區一直在反抗帝國主義形式的殖民中衝突不斷、動盪不安,他們嘗試過種種不同的道路,伊斯蘭復興、阿拉伯復興、伊斯蘭革命、極端的基本教義主張,都是在這樣的氛圍中激發出來的,賓拉登也是在波斯灣戰爭後被美國誇大崛起的。2001年的911事件及隨之而來的穆斯林妖魔化,美國得以堂而皇之遂行其單邊主義,罔顧聯合國及世界輿論,阿富汗及伊拉克戰爭非但無法遏止反而助長了所謂的恐怖主義,今天阿拉伯人憎恨美國人、西方人也都是因為這些殖民帝國的不公不義,特別是巴勒斯坦問題一直無法得到公平的處理,如果無法記取歷史,中東便無法保持區域平衡和穩定,美國所謂的世界新秩序也將永遠不會來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