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31日 星期一

阿富汗戰爭的悲劇-馬蘇德篇





書名: 阿富汗戰爭的悲劇
作者: (俄)A. 利亞霍夫斯基
譯者: 劉憲平
出版: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4年04月01日






一位阿富汗英雄因這場戰爭而誕生-馬蘇德。西方媒體將他塑造為迷人的浪漫主義形象。1980年四月蘇聯軍隊第一次進攻潘遮希峽谷時,他的部隊只有約一仟人,且皆為當地居民。當時的蘇聯軍隊卻屢屢被固守峽谷的馬蘇德部隊擊退。蘇聯軍隊後改採和談協議政策,以避免更多的人員傷亡和武器浪費,他們常因山區的崎嶇地形而不得不拋棄笨重的重武器裝備彈藥。

馬蘇德在蘇聯將領和KGB系統間均有自己的支持者,他們提供他情報不是因為金錢,而是因為反對人民黨和蘇聯中央。1986年後,蘇聯不再採取大規模軍事行動,僅以空軍和炮轟攻擊,但已無戰果可言,而馬蘇德已揚名海外。

蘇聯撤軍前的最後一戰,也是為了切斷馬蘇德進入喀布爾的必要路線,無奈久戰的士兵早已厭戰,抗拒在此時刻再殺人,更不願被殺。最後一戰造成蘇聯軍隊的嚴重傷亡,政治人物的決策再次讓軍人付出生命的代價。

人民黨政權和激進的伊斯蘭聯盟希克馬亞派別均對馬蘇德極度仇視,因為族裔矛盾也因為彼此之間長期爭奪外來資援。阿哈瑪.拉希德(Ahmed Rashid)在『Taliban』一書中「埋怨」馬蘇德缺乏政治手腕,錯失在首都爭奪戰中與普什圖族達成政治協議、終止內戰的機會,如果他看到此書匹露的細節,普什圖族政權如何一再的破壞他和蘇聯軍隊間的談判,挑釁他的部隊,應該會理解他的不信任感,也更理解馬蘇德因外來軍援的嚴重分配不當所懷憤恨之情,包括蘇聯和美國始終支持的是與他敵對的一方,是極端激進的一方,是不為阿富汗社會人民接受的一方。如今我們看到的後果是蓋達組織在全世界漫延開來的恐怖主義。

我們如何看待和記憶馬蘇德這個人?是他在每一場戰事總是身在前線,是他與士兵同吃同睡,是他的炮兵因缺乏耳塞在長期炮轟中耳聾卻不以為意,是他的副指揮官在他被刺殺後的森蚺行動戰役中,因感傷他的不在而在惶惑的美國軍官面前放聲痛哭,還是他在遇刺數天前剛剛搬遷的樸實小屋中,那些還來不及拆箱的書籍?他死時只有43歲,臉龐上深刻的紋路忠實的反應出他的生命與阿富汗命運的平行。

特將此書中關於馬蘇德的章節獨立出來,以表達對他的敬意和惋惜。

2010年5月30日 星期日

阿富汗戰爭的悲劇





書名: 阿富汗戰爭的悲劇
作者: (俄)A. 利亞霍夫斯基
譯者: 劉憲平
出版: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4年04月01日






作者A.利亞霍夫斯基,1946年出生,官拜少將。長期任職於蘇俄總參謀部,並多次被派駐境外武裝衝突地區執行任務,蘇聯阿富汗戰爭期間任職於駐阿富汗作戰指揮組。

從作者的背景已可反應出此書的觀點迥異於我們習慣接收到的西方觀點。對於一個傳統的蘇聯將領而言,阿富汗戰爭是冷戰時代一場兩大超級強國、兩種體制、兩大軍事陣營、兩種意識型態的戰略對抗。這場戰爭造成蘇聯軍事、經濟、人員的嚴重耗損,也使得蘇聯尤其是蘇聯軍人在國內國外尊嚴盡喪,將軍需要一個起碼的尊嚴維護,縱使滿紙跳躍的大國沙文主義的意識型態令讀者極度不適,他所提供的片面蘇俄機密文件卻是珍貴的,補足了阿哈瑪.拉希德(Ahmed Rashid)在『Taliban』一書中所欠缺的另面事實。

全國4/5的土地為3,000-7,750呎的嚴峻高山,基本上,阿富汗的居民是生活在互相隔絕的山谷,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與眾不同不同的社會發展、人文風貌。位於亞洲的「十字路口」所引致的歷代外族來犯,激化了阿富汗人的強悍性格和對外來者的不信任態度,也豐富了阿富汗的民族組成。正是這樣的特質阻斷了英國帝國主義的三次侵略攻擊,遺憾的是,它的負面影響也同時被擴大,部落族裔問題成為阿富汗難解的國家議題,阿富汗人誤用了它,而外來者則利用了它。

二次大戰後,美國逐漸加強在阿富汗的技術援助,秉持中立的立場,阿富汗拒絕了美國加入巴格達公約的要求,美國遂放棄在阿富汗的經營,傳統上,阿富汗一直被歸屬於蘇聯的勢力範圍,而美國當時也忽視了阿富汗的戰略意義。阿富汗轉向蘇聯求助軍事經濟技術援助,冀望在兩大國之間求取最大利益平衡,卻落入了兩大國之間的戰略競逐,60年代,蘇聯已成為阿富汗的最大援助國,引起美國的極度不安。

50年代的阿富汗社會掀起民主開放的狂潮,知識份子社團政黨林立。親西方政府的鎮壓激起強大的反彈,激進的伊斯蘭教義派和共產主義派別愈趨激烈,逃往巴基斯坦邊界的伊斯蘭組織在美國和巴基斯坦情報局的援助下,逐步發展基地組織和更偏激的瓦哈比教義思想,共產主義派別則在蘇聯的援助下進一步奪取政權-蘊釀一場1978年四月革命。當時蘇聯派駐阿富汗的「技術專家」已超過2,000人,貸款達12.65億美金,而美國只有約4.7億。

蘇聯所扶植的阿富汗共產黨分裂為「人民派」和「旗幟派」兩大派別,後者以卡爾邁勒為首,主張廣納各階層,尤其是知識份子和政府官員。前者以塔拉基、阿敏為首,主張全盤複製蘇聯革命經驗,自然獲得蘇聯的全力支持,以符合蘇聯的利益。

「人民派」以軍事政變推翻達烏達政權後,在「蘇聯專家」的輔助下盲目移植俄共經驗,無產階級的價值觀與阿富汗社會格格不入,反對傳統的部落制度和伊斯蘭宗教習俗廣招民怨,強力推行與社會組織相對抗的土地改革政策,讓廣大農民由自給自足落入飢荒,強迫遊牧民族遷居定居讓傳統產銷制度崩潰,族裔混居,終引發動亂。

面對錯誤政策引發的人民反彈,「人民派」採取的回應是藉蘇聯軍援在「旗幟派」、政府、軍隊、地方執行大規模清洗,加緊獨裁統治路線。不僅如此,更大力推行其「普什圖沙文主義」,殘酷迫害少數的什葉派,加劇對少數族裔的壓迫和衝突,這個衝突一直延續到蘇聯撤軍後的內戰甚至今天。

普什圖族作為阿富汗的最大族裔,一直在歷史上擁有諸多正式和非正式特權,他們佔有國家機構、軍人的領導階級,免服兵役,不繳稅,不服勞役,保留司法審判和自治權利,可自由攜帶武器,甚至在其他族裔居住區分配得最肥沃土地。

70年代的阿富汗約有90個部落,每個部落3萬至15萬人不等,半自治獨立於中央政權,擁有自己的武裝部隊,維持族裔-部落-氏族的古老血緣組織,部落長老和伊斯蘭教教長是維持這個結構的公信力量,「普什圖不成文法」和「可蘭經」維繫著阿富汗人的精神生活和日常生活方式。男女平等和掃除文盲原是「人民派」的良政,在保守的廣大村落地區卻是違背傳統習俗的異端。

反中央行動如野火蔓延各省,「人民派」不斷要求蘇聯的軍隊介入協助平息。當時的美國受困於1979年伊朗何梅尼革命的反美運動,是時喀布爾大使又在動亂中被挾為人質,遂停止對阿富汗的一切援助並召回所有顧問專家。

美國的中亞政策改變讓蘇聯認為有機可乘,藉此出兵阿富汗以鞏固其在中亞的傳統勢力。1979年5月,蘇聯決定組織一個全為土生土長中亞人組成的「穆斯林營」,配備新式武器裝備,一整個夏天在土庫曼基地接受特別訓練。

1979年9月「人民派」的阿敏暗殺了塔拉基取而代之,對軍隊展開一次次更大規模的清洗,此時,反政府武裝已佔領全國80%的領土,人數約一仟萬,而「人民派」政府只佔領大城市地區人數約250萬。雙方交戰造成大量難民,部落組織則藉此累積武裝和財富。

當時的蘇聯外交政策由中央書記布里茲涅夫領導外交部長葛羅米柯、KGB安德羅波夫、國防部長馬斯基諾夫、蘇共國際部長波諾馬基夫。其實就是一人獨裁的一言堂決定了蘇聯的出兵阿富汗。蘇聯想要創造一個迫使阿敏下台的條件,其實就是蘇聯干預的條件,遂藉口「人民派」政府要求蘇聯派兵阿富汗行使其「國際主義援助」,反擊外來帝國主義侵略,其實是要殺害無力固守四月革命成果的阿敏,扶植「旗幟派」卡爾邁勒取而代之。蘇聯原想以此藉口作為國際上的宣傳技倆,卻不曾顧慮這樣的粗糙藉口無人信服,因為他們旋即殺害了邀請他們的人。

大致而言,蘇聯軍隊反對出兵,而政治人物贊同,而且為迎合布里茲涅夫以保住官位而一致贊同。軍隊著眼的是軍事上的勝負可能,而政治人物著眼的是在國際政治上的勝負、自尊和傲慢。蘇聯的媒體被全面封鎖,人民對這場長達十年的戰爭一無所悉直到蘇聯撤軍。軍隊執行政治人物的命令,為自己不贊同的戰爭付出生命代價。駐阿富汗蘇聯總軍事顧問和KGB代表均拒絕在作戰計畫上簽名,僅確認知悉。

美國CIA在1979年7月注意到蘇聯在阿富汗邊界的軍隊調集,美國政府採取低調的政治手段,以贏取一場沒有戰鬥、沒有流血的勝利,將蘇聯拖入另一場漫長的「越戰」。

蘇聯並未學習到越戰的教訓,1979年12月27日在KGB特種部隊帶頭下和傳統部隊第40軍團發動攻擊,衝入由蘇聯新建的總統府,殺害邀請他們的阿敏,一時之間,甚至被當作是反政府軍的攻擊。當天阿敏邀請大批軍政要人到總統府參加他的電視直播演講,蘇聯甚至製造了一場集體食物中毒。當晚蘇聯部隊迅速控制了喀布爾的狀況,而首都人民和各國外交官一夜安眠,對事變一無所知。軍隊全數身著偽裝阿富汗軍服,中亞民族的「穆斯林營」一度畏懼被斯拉夫蘇聯軍人順帶滅口。

蘇聯政府迅即去電恭賀卡爾邁勒「當選」阿富汗最高國家領導人。阿富汗人不是白癡,這不是一場尋常政變,是一場「人民派」政權轉移到蘇聯支持的「旗幟派」的政變,而且借助的是蘇聯的軍隊武力,愛好自由的阿富汗人不會平白接受這樣的政府,他們會為部族戰至最後一兵一卒。

美國、北約、伊斯蘭國家對蘇聯公開嚴厲譴責,指責蘇聯蓄意破壞既有的戰略力量平衡,既是區域性也是全球性,將此問題提交聯合國做出制裁。布里茲涅夫一派傲慢無視,回以羞辱諷刺。

當時的蘇聯甚至美國均低估阿富汗的抵抗力量,認為為時不數月,阿富汗即會全面投降接受新的共產主義政權,歷史會證明蘇聯無罪。事實正好相反,阿富汗新政權和蘇聯均被國際孤立,包括其傳統聯盟國東歐。與此同時,美國和伊朗因此而關係修好,美國並和巴基斯坦、沙烏地阿拉伯結盟在阿富汗邊界逐步興建軍事基地和訓練營,對阿富汗聖戰士提供源源不絕的援助,逐年壯大。

十年戰爭期間,蘇聯軍隊最高維持在十萬人之譜,聖戰士約為六萬人,但傳統部隊的正規作戰無法有效擊敗聖戰士民兵的游擊戰術,蘇聯軍隊倉促成軍、缺乏訓練、更缺乏聖戰士的作戰動機。面對阿富汗動輒三千呎以上的高山氣候,酷暑、嚴寒的氣候交替,士兵的作戰能力銳減。缺乏足夠兵力固守佔領區域,聖戰士旋即重返奪取失地,週而復始,士兵倍感疲乏。

蘇聯軍隊的制勝戰略是以空降師配備先發空中火力和地面炮擊,前期聖戰士缺乏空軍和精良武器,遂化整為零每10-15人一組,隱密平民間躲避山區,避免大規模正面迎擊,擴大控制區域,分散蘇聯兵力。對地型的熟悉、部落人民的合作支援及阿富汗人的堅韌性格逐漸扭轉戰爭的局勢。

轉捩點是在1985年,蘇聯國內發生根本性體質變化,新領導人戈巴契夫主張社會民主化與西方修好,美國開始提供阿富汗衛星拍攝的蘇聯陣地部署、軍事情報和無線電監聽作戰計畫,特別是數百枚對空針刺飛彈,扭轉了蘇聯的空軍優勢。這個訊息在1987年伊朗試圖以針刺飛彈對付波斯灣的美國軍船才被揭露,美國將針刺飛彈輾轉交給激進的伊斯蘭派系,武裝派系為金錢將它們盜賣給伊朗。

1980年2月底,蘇聯的四人政治領導曾討論自阿富汗撤軍的可能性,但又因為民族自尊而放棄,他們無法接受被認為對美國退讓的羞辱。一直到1985年戈巴契夫上台,才展開與美國的正式撤軍談判。當時蘇聯的KGB已在喀布爾部署一特繾小組,準備隨時罷黜或甚至依慣例消滅卡爾邁勒。

卡爾邁勒不具團結起全阿富汗的威望,阿富汗人眼看著他在蘇聯扶持下當選,無人信服。而在聖戰士有意引導下,交戰地區逐漸擴大至平民居住地區。蘇聯再次替阿富汗決定以納吉布拉取代卡爾邁勒,枉顧其在國安局備受非議的作為,貪瀆腐化,利用特權和蘇聯軍援發財,陣壓清洗反對者。1986年5月,蘇聯片面宣佈他「當選」人民黨總書記,卡爾邁勒主動要求解除職務避居莫斯科,才避免與其同志相同的命運,他也是唯一未死於非命的領導人。

當時的阿富汗有三萬一仟至三仟個村落,人民黨政權僅控制約八仟個,且多在大城市附近,武裝派系有5,016支派,約18萬三仟人。納吉布拉認為無法在軍事上取勝,決採取務實的民族和解政策,片面宣佈停火。但雙方互不信任,各自保留實力,趁勢囤積武器軍備。納吉布拉一方面不斷地向蘇聯要求新式武器軍備,一方面悄悄將近衛軍以自己兄弟親信替換,以避免前領導人的命運。(最後他避身聯合國辦事處仍難逃一死,被攻入喀布爾的塔利班士兵暴力處死示眾。)

美蘇談判的日內瓦停火協議在1982年到1988年四月分階段進行。協議決定蘇聯在1988年5月15日到1989年2月15日止的9個月期間分批撤軍,由聯合國負責監督。但事實上雙方各有保留,協議內容模擬兩可,美蘇各自依照自己理解解讀條文,依條文,雙方在對等平衡的條件下逐步減少對阿富汗兩方的軍源,引發新的爭議。事實上,雙方都在秘密地增加軍源,準備搶奪撤軍後的喀布爾政權,扶植親近自己的人選。納吉布拉已被放棄。

人民黨執政期間的「普什圖主義」刺激了逐漸擁兵強大的少數族裔,各部落和地方武裝派系、軍閥也藉著戰爭期間壯大武裝軍隊,各自擁兵為重、互不買帳,更常因爭奪勢力範圍和國外軍援而交戰。在白夏瓦的各個派系組織因未受邀參與日內瓦停火協議,拒絕承認協議內容,拒絕在納吉布拉下台前與喀布爾政權談判。

蘇聯撤軍後,阿富汗政府擁有30萬人作戰部隊、2,000門火炮、700坦克、150架戰鬥直昇機。各派別組織間爭奪喀布爾政權爆發激烈武裝衝突,終致演變成長期內戰。少數族裔力圖鞏固得來不易的勢力,爭取參政權,普什圖部落長老則憂心首都落入少數族裔手中,失去傳統優勢地位。美蘇雙方持續暗中增加軍援予不同派系,煽風點火,讓阿富汗人殺阿富汗人。1992年北方聯盟的塔吉克族馬蘇德結盟烏茲別克族杜斯塔姆在喀布爾與激進的伊斯蘭聯盟希克馬亞展開激烈巷戰,造成大規模難民潮。馬蘇德組織少數族裔維護首都秩序,對普什圖族造成空前的心理威脅。1994年塔利班掘起,他們在1996年攻克喀布爾結束這場內戰,開展了阿富汗另一段歷史,直到2001年美國布希政府發動「正義持久」戰爭擊潰塔利班政權,並將阿富汗置於維合部隊管轄直到今天。

1989年2月15日,蘇聯在阿富汗的戰爭終於結束。蘇聯完成撤軍時的人數為十萬三千人,直到此時蘇聯民眾才知道這場戰爭的存在,國內爆發了強烈的反軍運動,政治人物紛紛表態規避責任,士兵倍受責難屈辱,直到戰爭結束,蘇聯東正教才為陣亡士兵安靈禱告,由未亡士兵為他們樹立紀念碑,中央不曾有任何人物到場。

1979-1989年的這場曠日持久、沉重的10年戰爭是蘇聯的恥辱,他們一直拒絕公佈蘇聯軍隊的死傷人數,世人卻無法忽視阿富汗在戰爭中兩百萬人死亡,六十到兩百萬人殘廢,六百五十萬境外難民,兩百萬人境內流離失所的悲慘事實。

作者對戈巴契夫和謝瓦德納茲有極嚴厲的批判,認為他們的外交政策,對西方的處處讓步,導致蘇聯社會主義的崩潰瓦解,是背叛國家民族的千古罪人,讓蘇聯遭受前所未有的蔑視,淪為二流國家,甚至懷疑他們被收買或控制。

作者的「大國沙文主義情結」和軍人自尊讓他深信小國必然與大國「結盟」以求取最大利益生存,不考慮某地區國家之「共同利益」甚至「世界強國」利益,就無法解決該地區區域性衝突或某國單獨問題。阿富汗不會自己停止內戰,必需仰賴「外來機制」迫使交戰各方和談協議。作者拒絕承認蘇聯軍隊的失敗,堅持是撤離而非潰逃,是根據領導人的命令有計畫的行動。阿富汗聖戰士並未打敗他們,而是蘇聯的內部問題讓他們自己決定停戰。他們在他國為他國人民的幸福而戰,為他們造橋鋪路興建學校,注定無法為世人所理解,這是軍人的悲劇。

作者的此番思考見解,算是為讀者開眼界。

2010年5月29日 星期六

Beautiful Afghanistan-Shafiq Mureed



斯土斯民 如斯美麗
祝福阿富汗和阿富汗人民
他們值得更多的正義、公平和尊重

2010年5月23日 星期日

Ministers 'united' on Afghanistan



source: BBC News/BBC 中文網
http://news.bbc.co.uk/2/hi/uk_news/8698452.stm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uk/2010/05/100523_uk_afghan_policy.shtml

The BBC's Mark Dummett says Britain's plan for Afghanistan is likely to receive a mixed response.

UK ministers have put on a united front after Defence Secretary Liam Fox suggested the focus in Afghanistan should move away from reconstruction.

He had said troops were there for UK security not for "the education policy in a broken 13th-century country".

But after talks with Afghan leaders in Kabul he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Secretary Andrew Mitchell both stressed their commitment to redevelopment.

Foreign Secretary William Hague refused to set a date for UK troop withdrawal.

Before the talks, which took place on an unprecedented trip to Afghanistan by the three Cabinet ministers, Dr Fox argued in the Times newspaper that British troops were not in the country to fix Afghan society.

'Strong words'

"We have to reset expectations and timelines," he said. "National security is the focus now. We are not a global policeman. We are not in Afghanistan for the sake of the education policy in a broken 13th-century country. We are there so the people of Britain and our global interests are not threatened."

The BBC's Mark Dummett in Kabul said these were "strong words" from Dr Fox that signalled the new administration was considering a different approach to the war from its Labour predecessors.

But in a separate interview, Mr Mitchell said creating a stable society in Afghanistan was "absolutely crucial".

"We need to ensure that we help the Afghan people to build a functioning state," he said.

"That's about providing basic education and healthcare facilities but it's also about ensuring there are opportunities for promoting livelihoods so that people have jobs."

Dr Fox and Mr Mitchell later put on a united front when they appeared at a press conference at the British Embassy after the talks.

Dr Fox said Mr Karzai himself had used the phrase "a country that looked like a 13th or 14th century state" to refer to the Afghanistan left behind by the Taliban.

He added: "Of course, what I was pointing out, and I welcome the opportunity to amplify it, is that the primary reason for sending our armed forces to Afghanistan was one of national security.

"But clearly if we are to make the long term gains that will provide the stability to maintain the momentum when our armed forces eventually hand over to the forces of the Afghans, we will require a long period of development in concert with the international authorities, the NGOs and our and other countries' aid programmes."

'No end date'

Mr Mitchell added: "Liam Fox does demonstrate that you can't get a cigarette paper between his views and mine on the importance of joining together better and more effectively defence, diplomacy and development."

Mr Hague refused to set any time frame for Britain's military involvement in Afghanistan.

He told reporters: "Our commitment to success in Afghanistan is one of the things that will help to bring about success.

"And therefore setting end dates for any part of our activity doesn't help actually bring it to a successful conclusion."

Earlier, Col Richard Kemp, former commander of British troops in Afghanistan, told BBC Radio 4's Today programme there seemed to be a "change of approach" from the government but that ministers needed to "get their act together on the message".

Fighting the insurgents that threatened the security of Britain and creating a functioning Afghan state and were both valid objectives, he said.

William Hague and Hamid Karzai took part in discussions
"The priority, as Liam Fox says, is to deal with the security situation in Afghanistan and to ensure the streets of the UK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are safer than they are at present.

"But in order for them to do that, we must rebuild and repair the society in Afghanistan - and that does include things like education policy, the economy, governance etc."

Mr Hague earlier said the three ministers were travelling together to ensure they had "a properly coherent British approach to Afghanistan".

The three Conservative ministers met senior Afghan politicians, including President Hamid Karzai, and General McChrystal.

The talks came after a Sea King helicopter carrying British troops was hit by enemy fire while landing in Helmand province in the south of Afghanistan.

An Army spokesman said the aircraft was arriving at a checkpoint in the Nad-e Ali on Friday when it was hit.

The Ministry of Defence has also announced that about 8,000 British troops based in Helmand province are to come under the operational command of the US.

The move is part of a restructuring of Nato forces, with command and control in southern Afghanistan split into two.

英國新政府承諾「阿富汗政策不變」

正在阿富汗訪問的英國外相黑格拒絕為英軍撤離阿富汗制定一個準確日期,但警告說,英國政府希望盡快從阿富汗撤軍。

黑格同國防大臣福克斯、國際發展事務大臣米徹爾周六(5月22日)會見了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

黑格在會談中向卡爾扎伊明確表示,英國政府希望阿富汗能夠配合國際形勢,盡快結束該國的長期不穩定局勢。

三名英國內閣大臣再次強調了英國致力於長期援助阿富汗的努力與決心。他們表示,阿富汗的安全直接關係到英國和國際社會的安全。

言論反覆

但在此之前,國防大臣福克斯在阿富汗政策方面發表了不同語調的談話。

他在接受「泰晤士報」採訪時曾說,英國軍隊在阿富汗作戰是為了英國的安全,而不是 「在一個滿目瘡痍的13世紀國家推行教育」。
他還說,英國不是國際警察,英軍在阿富汗並不是為了那裏的安全,而是為了英國本國的安全及其全球利益。

但在同阿富汗官員會見之後三名英國大臣統一了口徑。他們指出,幫助阿富汗建立一個穩定的社會「至關重要」,英國將繼續致力於阿富汗的和平穩定與重建。

福克斯解釋自己此前的講話說,卡爾扎伊形容被塔利班破壞的阿富汗「如同一個13或14世紀的國家」,他不過是引用了卡爾扎伊的描述。

BBC駐喀布爾記者杜米特說,福克斯此前所使用的「強硬言辭」可能表明,英國新政府正考慮在阿富汗問題上採用和其前任工黨政府不同的政策。


網路來源: 2010年05月24日 11:04 來源:國際線上
http://big5.ce.cn/gate/big5/intl.ce.cn/qqss/201005/24/t20100524_21436927.shtml

據英國《泰晤士報》24日報道,英國國防大臣福克斯上週六(22日)形容阿富汗為“一個破敗的13世紀國家”,被認為嚴重損害了英國和阿富汗之間的外交關係,阿富汗人譴責福克斯的種族主義以及不尊重阿富汗的行為。

福克斯的此次言論是上週六在一個公開採訪中表明的,該言論引來阿富汗政府、官員以及當地媒體的憤怒。據阿富汗一名高級官員表示,福克斯對於阿富汗國家的定義是在上週六與總統卡爾扎伊的會面中提出的,總統卡爾扎伊對於這個言論深表不滿。

福克斯在採訪中是這麼說的:“軍事行動和人道主義目標是有區別的,我們在這裡(指英軍在阿富汗)不是為了在這個‘破敗的13世紀的國家’實施人道主義啟蒙教育,而是為了英國的全球利益不受威脅。”

阿富汗政府一名高級官員稱:“福克斯的看法似乎是在說阿富汗自13世紀以來就一直沒有改變,這意味著在說阿富汗還處在一個部族社會或者中世紀社會。我不覺得這是一個起碼的互相尊重,這個言論本身就說明瞭缺乏信任和尊重。”

這個言論觸怒了阿富汗當地媒體,Arman-e Melli昨天立即撰文表示:“我們不需要英國人在阿富汗。”一位消息人士稱,福克斯的此番言論將使得英國和阿富汗的關係變差。

福克斯和英國外交部長威廉·黑格(William Hague)、國際開發大臣米歇爾(Andrew Mitchell)于昨晚一起回了英國。英國國防部一名發言人否認福克斯的言論是要與阿富汗對抗,並說這些言論是“毫無依據、沒有道理的。”而福克斯的辦公室則表示:“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本人曾有類似的話說過,塔利班留下了一個13或14世紀落後的阿富汗。”(李冉) (責任編輯:師子奇)

2010年5月22日 星期六

烏干達天空下 War Dance





片名: 烏干達天空下
原文: War Dance
導演: Sean Fine、Andrea Nix Fine
編劇: Sean Fine、Andrea Nix Fine
攝影: Sean Fine
剪輯: Jeff Consiglio
作曲: Asche & Spencer
演員: Rose、Dominic、Nancy
出品: 2007年






這是一部紀錄片,紀錄的是長達20年的烏干達內戰中的孩童。2005年成立的非營利紀錄片製作公司Shine Global希望藉由紀錄片的形式,提醒世人關注這個世界上背負戰爭創傷的孩童,並為政治和社會帶來改變。首部作品即邀請導演夫婦Sean Fine和Andrea Nix Fine執導。

導演夫婦決定不以戰爭實況來呈現戰爭的的殘酷。他們發現難民營中的孩童津津樂道的是一年一度在首都坎帕拉舉行的「全國音樂舞蹈大賽」。「我們一聽到戰區的小學今年可能可以參加比賽的消息,立刻看到一個很獨特的故事可能性,一個可以不把這些孩子只是當作受害者,而是去呈現他們不可思議的韌性、尊嚴跟才華。」「我們清楚知道這將是這些孩子們這輩子經歷過最美好與正面的一件事。這也是我們一定要跟大家講的故事。」

Patong是位於烏干達最北最偏遠的難民營,每個月聯合國會專車載運糧食供給此處的6萬Acholi族難民。因懼怕被俘虜,他們無法下田耕作,無法過正常的生活,附近叛軍活動頻繁,甚至救援團體都不敢靠近,依賴政府軍一天24小時軍事戒護。

當叛軍攻擊他們家鄉的村落時,政府軍和聯合國無力為他們提供任何援助,只限定他們在48小時內自行徒步到Patong,在自己的國家成為難民。此區原只規劃五戶住家,卻湧入超過5萬人。

在Patong的6萬Acholi族難民中,有3萬名孩童曾被擄為童兵,全烏干達境內有二百萬Acholi族人逃入類似的政府保護營躲避叛軍,世人常以為這就是非洲人的生活方式,但音樂使他們忘掉過去的經驗。

「當我唱歌時,我覺得一切又跟過去一樣美好。」
「音樂是Acholi文化裡最重要的部份,在我們的傳統裡,連戰爭都無法使我們失去音樂。」
「當孩子在跳Bwola傳統舞蹈時,我在他們的臉上看到巨大的自信,你知道這是他們文化的一部份。」
「跳舞時我以身為Acholi族為榮,你必需毫無所懼,像個戰士。」
「跳舞的時候,我的煩惱都消失,難民營也消失。我感覺到風在吹,我感覺到清新的空氣,我自由了,我感覺到我的家。」
「戰爭留給我們很多的傷痕,但我們的故事不只如此。我們還可以成為最棒的-冠軍,當我們跳舞時,人們就會知道我們來自哪個部落-Acholi。」

透過這場脫穎自20,000所學校的比賽,人們看到他們時,不再存著偏見歧視-北方來的,草叢來的,叛軍,殺人犯。。。

「拍攝【烏干達天空下】最困難的地方就在於替每個「戰爭故事」找到一個獨立的風格──也就是影片中孩子們回憶他們心靈受創最劇的片段。我們面對的是紀錄片的 老問題:「如何呈現已經發生過的事件?」但我們知道我們不想要用直接再現的方式。我們想要讓觀眾感覺他們在看著孩子們回憶真實發生的事件時,他們是身在孩 子們的回憶裡,在他們現在還揮之不去的夢魘裡。」

導演挑選了三個孩子,Rose、Dominic和Nancy回到事情的現場,講述他們的悲痛經歷。他們的父母親家人或被俘虜或被殺害,他們被迫從大鍋裡指認出自己父母的頭顱。他們被迫充當叛軍童兵,用鋤頭砍死無辜的農民,其他的孩童被迫在旁觀看。他們只有9-13歲。

小女孩回到當年父親被殺的現場。
「上帝把你帶走,我的弟弟妹妹都還來不及認識他,也許有一天上帝會將他帶回來,將他放在我心裡。」
記憶使他們崩潰,但他們知道必需承受這一切痛苦讓世人知道這些真相。

鏡頭貼近孩子的臉龐,紀錄下他們的痛苦回憶,對照於此的是烏干達美麗的地景、叢林、天空,導演用Panasonic Varicam的高解析度24p攝影機,用不同的鏡頭和攝影速度賦予影片特有的電影感-強而有力的視覺風格。對孩子、對觀眾都是一場心靈震撼。

「在我心裡,我不是戰爭的小孩,我有才華,我是音樂家,Acholi族人,是我們部落未來的希望。」

2010年5月17日 星期一

英國防部調查「軍裝種族口號」MoD probes 'inappropriate' term on soldier's uniform

source:BBC News/新聞來源:BBC中文網
http://news.bbc.co.uk/2/hi/uk_news/8554242.stm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uk/2010/03/100307_mod_racist.shtml

Page last updated at 12:58 GMT, Sunday, 7 March 2010

The MoD has launched an investigation after a photograph of a soldier who had an offensive message written on his kit appeared in its official magazine.

The serviceman's left kneepad has "Get some Paki" scrawled on it. His picture featured in Soldier magazine alongside a story about new rations for troops.

The MoD said an investigation was under way to identify the soldier.
Last year, Prince Harry apologised for using offensive language to describe a Pakistani member of his army platoon.


'Racist behaviour'

The picture was printed in January's edition of Soldier, the magazine of the British army published for the UK armed forces by the Ministry of Defence.
Officials airbrushed the online version, but thousands have already been put on sale, with 70,000 sent to serving British troops - many in Afghanistan.
The Ministry of Defence said it was aware of a photograph and an "inappropriate remark" on a soldier's uniform.
"The Army does not tolerate racist behaviour," added the spokesman.
"All those who are found to fall short of the Army's high standards or who are found to have committed an offence under the Armed Forces Act 2006 are dealt with administratively or through the discipline process."
In January 2009, Prince Harry got in trouble after a video diary was published by a national newspaper in which the prince called one of his then Sandhurst colleagues a "Paki".
He said he had used the term as a nickname about a friend and without any malice.

在由英國國防部主辦的《士兵》雜誌中,一張照片上的英軍士兵軍服上出現帶有種族歧視色彩的字樣。
從照片上可以看出,這名士兵的左側護膝上塗寫有「抓住那些巴基佬」的字樣。
英國國防部周日(3月7日)表示,已經開始調查,要查明這名士兵的身份。
在英國,「巴基佬」一向被視為侮辱巴基斯坦人的貶義詞。
去年,英國王子哈里也因使用這個字眼形容他在軍校中的戰友被媒體曝光。
後來,哈里被迫道歉,並表示自己絲毫沒有惡意。

紀律處分

這次惹麻煩的照片刊登在今年一月出版的《士兵》雜誌上。該雜誌由國防部主辦,面向全英陸軍發行。
在雜誌的網站上,照片已經經過加工處理,抹掉了不該出現的字眼。但是,數千份印刷雜誌已經上市出售,七萬冊被送往駐外英軍,其中許多都在阿富汗。
國防部發言人說,「英軍不容忍任何種族主義行為」。
這名發言人還說,任何未能達到英軍高標準的人以及違反了《2006年陸軍法案》的人,都將受到行政或者紀律處分。

2010年5月16日 星期日

智利原住民被當野人展出 一百卅年後返鄉國葬

新聞來源:udn 聯合新聞網

歐洲特派員 陳玉慧 January 20, 2010 12:00 AM

這是一趟遙遠漫長的返家之旅。五位南美印地安人當年被人拐騙到歐洲,在130年後,才被人在一所瑞士大學內發現屍體並送回故鄉。

1881年,一位德國冒險家哈根貝克在南美洲拐騙了11名原住民,送至歐洲以「黑人動物園」為號召,在法國、德國和瑞士等地四處巡迴演出,吸引了超過50萬人購票欣賞。

這些被當成野獸展覽的原住民,必須做一些雜耍特技娛樂觀眾。當年流行這種形式的「野人或原始人」展覽,除了非洲和南美洲原住民外,也有包括中國人在內的亞洲人,展地遍布整個歐洲。這些人像動物或商品般四處展出,是上世紀初帝國主義瓦解前最嚴重的種族歧視秀。

紀錄片導演慕西和歷史學家貝茲去年偶然發現,當年被展出的成員中有五位屍體仍保存在瑞士蘇黎世大學人類學系,在告知智利政府後,上周已由智利政府派出該族代表前往蘇黎世取回,智利政府以盛大軍禮迎接,運至智利南部國葬。

這五位屍骨尚存的原住民屬於智利最古老的卡維斯夸(Kawesqar)印地安族,該族的故居便在今天的火地島 (Tierra del Feugo)。代表迎接遺體的該族大老卡他朗主持了葬禮,以油拱養屍骨,裝在蘆葦編成的箱內,由海獅皮包裝,葬入火地島南部族土上。

智利總統巴契雷特女士親自迎接遺體,並向卡族人士致歉,她說,智利政府犯下大錯,不該容許此事發生。當年德國投機冒險家哈根貝克是在智利政府縱容下,才得以將11名原住民運到歐洲,智利媒體已找到證據,認為當年智利政府以賤價出賣原住民。智利媒體因此呼籲政府必須向原住民正式道歉。

原住民當年抵達歐洲後,曾在巴黎、柏林、萊比鍚、紐倫堡和蘇黎世等地巡迴演出,造成空前轟動,展覽的海報上寫著:火國來的野人。原住民與動物一起展出,並被當成動物對待。

11人中的5人在一年後的1882年,因體質和水土不服,被痲疹及肺炎等傳染病擊倒而死亡。他們的屍骸被保存在蘇黎世大學,另外六人後來獲准回國,但其中一人死於大西洋運送途中。

慕西在蘇黎世大學發現這五具屍骨後,開始籌備紀錄片的拍攝,他說,發現智利原住民在130年前被歐洲人如此對待,是他這一生情緒最煎熬的時刻,他並期待歷史永遠被人記得,不必再重蹈覆轍。

始作俑者德國投機冒險家哈根貝克至今在德國仍大名鼎鼎,至少在漢堡市立動物園內,他的事蹟仍被光榮地陳列出來。

2010年5月2日 星期日

純真11歲 Innocent Voices






片名: 純真11歲
原文: Innocent Voices
導演: 路易士.曼多吉(Luis Mandoki)
編劇: Oscar Orlando Torres
演員: 卡洛斯.帕迪拉(Carlos Padilla)、蕾奧娜.華莉拉(Leonor Varela)
出品: 2004年






電影的開場預言一場血腥震撼的悲劇即將隨著滂沱的雨季和童兵男孩的腳步漫開。

薩爾瓦多是中美洲幅員最小、人口最密集的國家,在冷戰時期,薩爾瓦多也無法避免地成為美國對抗蘇聯共產主義的一只棋子。美國一貫的政策扶植親美的獨裁政權在政治上誅殺異己,在經濟上獨霸產業造成社會的嚴重貧富不均和動亂,1979年十月的軍事政變終於推波助瀾點燃了薩爾瓦多的內戰,薩爾瓦多共產黨馬蒂民族解放陣線起而武裝對抗獨裁政府。這場內戰長達12年,死亡人數超過75,000人。

薩爾瓦多首都附近成為兩軍激戰的場域,雙方互有進退無止無休,老百姓忍受每日宵禁,夜夜街頭激戰。長期戰爭引發兵源不足,政府軍於是強徵剛滿12歲的男孩參軍,成為每一個男孩和家庭的成長夢魘,成年男子離家出走海外或加入抵抗軍,女子和更小的孩童被迫背負起家庭經濟的重擔。

這是一部黑色的電影,一切的景物、建築、街廓甚至雨季的傾盆大雨都濛上一層褪之不去的黑。導演使用了大量的中景鏡頭再現街巷激戰的場景,從窗口,穿堂入室,子彈咻咻呼嘯而過,那影像聲響如此逼真駭人,那夜的黑和恐懼,直上心頭。

為躲避徵兵,家有12歲男孩的家庭互傳紙條通報政府軍來臨的日子,成排的男孩平臥村裡依勢起伏的斜屋頂躲避巡查,俯角鏡頭拉開浪漫而哀傷的畫面。

男孩無法躲避一次密集一次的徵兵行動,轉而投入反抗軍,卻在政府軍的夜襲中成為俘虜。電影開場雙手抱頭在大雨中被士兵押往河邊行進的男孩們,完成了電影中最殘酷野蠻的鏡頭-他們一個挨著一個就地而跪,被士兵由後方射殺。。。

終於,小男孩查瓦也度過了他的12歲生日。他堅強的母親決定不讓她的兒子接受這樣的命運。她賣掉唯一賴以營生的縫紉機勉強湊足路費讓他12歲的兒子獨自踏上非法入境美國的旅程。

多年後,這個小男孩在美國成功生存下來並想辦法將他的母親和弟妹一起接往美國團聚。他寫書紀錄下這個不平凡的經歷,而且這本書被改編成這部令人動容的電影。

2010年5月1日 星期六

Tribute to Syd Barrett

紀念Syd Barrett (1946-2006)
你短暫青春的璀璨美好永不被遺忘
反叛26歲的魔咒
你在此 你確不在此
唯願你孤獨迷亂的靈魂
終得其所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 Pink Floyd

Remember when you were young
You shone like the sun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Now there's a look in your eyes
Like black holes in the sky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You were caught on the cross fire of childhood and stardom,
Blown on the steel breeze
Come on you target for faraway laughter,
Come on you stranger, you legend, you martyr, and shine

You reached for the secret too soon
You cried for the moon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Threatened by shadows at night
And exposed in the light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Well you wore out your welcome with random precision,
Rode on the steel breeze
Come on you raver, you seer of visions,
Come on you painter, you piper, you prisoner, and shine!




Wish You Were Here - Pink Floyd

So, so you think you can tell
Heaven from hell?
Blue skies from pain?
Can you tell a green field
From a cold steel rail?
A smile from a veil?
Do you think you can tell?

And did they get you trade
Your heroes for ghosts?
Hot ashes for trees?
Hot air for a cold breeze?
Cold comfort for change?
And did you exchange
A walk on part in the war
For a lead role in a cage?

How I wish, how I wish you were here
We're just two lost souls swimming in a fish bowl
Year after year
Running over the same old ground
What have we found?
The same old fears
Wish you wer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