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31日 星期一

阿富汗戰爭的悲劇-馬蘇德篇





書名: 阿富汗戰爭的悲劇
作者: (俄)A. 利亞霍夫斯基
譯者: 劉憲平
出版: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4年04月01日






一位阿富汗英雄因這場戰爭而誕生-馬蘇德。西方媒體將他塑造為迷人的浪漫主義形象。1980年四月蘇聯軍隊第一次進攻潘遮希峽谷時,他的部隊只有約一仟人,且皆為當地居民。當時的蘇聯軍隊卻屢屢被固守峽谷的馬蘇德部隊擊退。蘇聯軍隊後改採和談協議政策,以避免更多的人員傷亡和武器浪費,他們常因山區的崎嶇地形而不得不拋棄笨重的重武器裝備彈藥。

馬蘇德在蘇聯將領和KGB系統間均有自己的支持者,他們提供他情報不是因為金錢,而是因為反對人民黨和蘇聯中央。1986年後,蘇聯不再採取大規模軍事行動,僅以空軍和炮轟攻擊,但已無戰果可言,而馬蘇德已揚名海外。

蘇聯撤軍前的最後一戰,也是為了切斷馬蘇德進入喀布爾的必要路線,無奈久戰的士兵早已厭戰,抗拒在此時刻再殺人,更不願被殺。最後一戰造成蘇聯軍隊的嚴重傷亡,政治人物的決策再次讓軍人付出生命的代價。

人民黨政權和激進的伊斯蘭聯盟希克馬亞派別均對馬蘇德極度仇視,因為族裔矛盾也因為彼此之間長期爭奪外來資援。阿哈瑪.拉希德(Ahmed Rashid)在『Taliban』一書中「埋怨」馬蘇德缺乏政治手腕,錯失在首都爭奪戰中與普什圖族達成政治協議、終止內戰的機會,如果他看到此書匹露的細節,普什圖族政權如何一再的破壞他和蘇聯軍隊間的談判,挑釁他的部隊,應該會理解他的不信任感,也更理解馬蘇德因外來軍援的嚴重分配不當所懷憤恨之情,包括蘇聯和美國始終支持的是與他敵對的一方,是極端激進的一方,是不為阿富汗社會人民接受的一方。如今我們看到的後果是蓋達組織在全世界漫延開來的恐怖主義。

我們如何看待和記憶馬蘇德這個人?是他在每一場戰事總是身在前線,是他與士兵同吃同睡,是他的炮兵因缺乏耳塞在長期炮轟中耳聾卻不以為意,是他的副指揮官在他被刺殺後的森蚺行動戰役中,因感傷他的不在而在惶惑的美國軍官面前放聲痛哭,還是他在遇刺數天前剛剛搬遷的樸實小屋中,那些還來不及拆箱的書籍?他死時只有43歲,臉龐上深刻的紋路忠實的反應出他的生命與阿富汗命運的平行。

特將此書中關於馬蘇德的章節獨立出來,以表達對他的敬意和惋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