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2日 星期六

烏干達天空下 War Dance





片名: 烏干達天空下
原文: War Dance
導演: Sean Fine、Andrea Nix Fine
編劇: Sean Fine、Andrea Nix Fine
攝影: Sean Fine
剪輯: Jeff Consiglio
作曲: Asche & Spencer
演員: Rose、Dominic、Nancy
出品: 2007年






這是一部紀錄片,紀錄的是長達20年的烏干達內戰中的孩童。2005年成立的非營利紀錄片製作公司Shine Global希望藉由紀錄片的形式,提醒世人關注這個世界上背負戰爭創傷的孩童,並為政治和社會帶來改變。首部作品即邀請導演夫婦Sean Fine和Andrea Nix Fine執導。

導演夫婦決定不以戰爭實況來呈現戰爭的的殘酷。他們發現難民營中的孩童津津樂道的是一年一度在首都坎帕拉舉行的「全國音樂舞蹈大賽」。「我們一聽到戰區的小學今年可能可以參加比賽的消息,立刻看到一個很獨特的故事可能性,一個可以不把這些孩子只是當作受害者,而是去呈現他們不可思議的韌性、尊嚴跟才華。」「我們清楚知道這將是這些孩子們這輩子經歷過最美好與正面的一件事。這也是我們一定要跟大家講的故事。」

Patong是位於烏干達最北最偏遠的難民營,每個月聯合國會專車載運糧食供給此處的6萬Acholi族難民。因懼怕被俘虜,他們無法下田耕作,無法過正常的生活,附近叛軍活動頻繁,甚至救援團體都不敢靠近,依賴政府軍一天24小時軍事戒護。

當叛軍攻擊他們家鄉的村落時,政府軍和聯合國無力為他們提供任何援助,只限定他們在48小時內自行徒步到Patong,在自己的國家成為難民。此區原只規劃五戶住家,卻湧入超過5萬人。

在Patong的6萬Acholi族難民中,有3萬名孩童曾被擄為童兵,全烏干達境內有二百萬Acholi族人逃入類似的政府保護營躲避叛軍,世人常以為這就是非洲人的生活方式,但音樂使他們忘掉過去的經驗。

「當我唱歌時,我覺得一切又跟過去一樣美好。」
「音樂是Acholi文化裡最重要的部份,在我們的傳統裡,連戰爭都無法使我們失去音樂。」
「當孩子在跳Bwola傳統舞蹈時,我在他們的臉上看到巨大的自信,你知道這是他們文化的一部份。」
「跳舞時我以身為Acholi族為榮,你必需毫無所懼,像個戰士。」
「跳舞的時候,我的煩惱都消失,難民營也消失。我感覺到風在吹,我感覺到清新的空氣,我自由了,我感覺到我的家。」
「戰爭留給我們很多的傷痕,但我們的故事不只如此。我們還可以成為最棒的-冠軍,當我們跳舞時,人們就會知道我們來自哪個部落-Acholi。」

透過這場脫穎自20,000所學校的比賽,人們看到他們時,不再存著偏見歧視-北方來的,草叢來的,叛軍,殺人犯。。。

「拍攝【烏干達天空下】最困難的地方就在於替每個「戰爭故事」找到一個獨立的風格──也就是影片中孩子們回憶他們心靈受創最劇的片段。我們面對的是紀錄片的 老問題:「如何呈現已經發生過的事件?」但我們知道我們不想要用直接再現的方式。我們想要讓觀眾感覺他們在看著孩子們回憶真實發生的事件時,他們是身在孩 子們的回憶裡,在他們現在還揮之不去的夢魘裡。」

導演挑選了三個孩子,Rose、Dominic和Nancy回到事情的現場,講述他們的悲痛經歷。他們的父母親家人或被俘虜或被殺害,他們被迫從大鍋裡指認出自己父母的頭顱。他們被迫充當叛軍童兵,用鋤頭砍死無辜的農民,其他的孩童被迫在旁觀看。他們只有9-13歲。

小女孩回到當年父親被殺的現場。
「上帝把你帶走,我的弟弟妹妹都還來不及認識他,也許有一天上帝會將他帶回來,將他放在我心裡。」
記憶使他們崩潰,但他們知道必需承受這一切痛苦讓世人知道這些真相。

鏡頭貼近孩子的臉龐,紀錄下他們的痛苦回憶,對照於此的是烏干達美麗的地景、叢林、天空,導演用Panasonic Varicam的高解析度24p攝影機,用不同的鏡頭和攝影速度賦予影片特有的電影感-強而有力的視覺風格。對孩子、對觀眾都是一場心靈震撼。

「在我心裡,我不是戰爭的小孩,我有才華,我是音樂家,Acholi族人,是我們部落未來的希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