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30日 星期五

不為人知的森蚺作戰 Not a Good Day to Die





書名:不為人知的森蚺作戰
原文: Not a Good Day to Die:The Untold Story of Operation Anaconda
作者: 西恩雷勒 (Sean Naylor)
譯者: 楊紫函
出版: 國防部史政編譯室史政處
出版日期: 2008年01月01日







這本書是關於當今世界超級強國如何發動一場戰爭的過程。

2001年911事件後,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權拒絕美方要求交出尋求庇護的「客人」-賓拉登,美國政府迅速回應,並在10月19日到12月6日以短短49天的時間擊潰塔利班。當美國政府發現阿富汗在蘇聯戰爭和內戰的長期蹂躪下,全國土地早已柔腸寸斷幾了無可轟炸目標,不覺倍感沮喪。在國防部長倫斯裴力主下迅即將目標轉移到伊拉克。(倫斯裴亟欲藉此機會攻打伊拉克的海珊政權並奪取伊拉克南部的油田) 對阿富汗情勢的嚴重無知和誤解讓美國政府再次坐失壓制蓋達組織的機會,更讓美國和北約至今深陷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戰場。

美軍潰敗塔利班的主力是中情局、特種作戰部隊(陸軍三角洲部隊)、空中轟炸和北方聯盟,也就是一場典型的非傳統戰爭。美國政府一直小心翼翼避免重蹈蘇聯覆轍,派遣大量傳統部隊深陷阿富汗的泥淖-另一場越戰,導致國家經濟和軍事的嚴重耗損。倫斯裴將此政策明白傳達中央司令部,甚至親自審核每一件增兵申請案以確保貫徹執行,此政策深植且主導中央司令部的所有戰略決策,而特種作戰部隊的人數也一直維持在數百員額之譜。

冷戰以來,中情局一直在中亞扮演積極的角色。中情局喀布爾站首先發現阿富汗、巴基斯坦邊界的夏西科特山谷可能有200-1,000名蓋達組織戰士集結,計畫與特戰部隊再次合作發動一場定義為「最後戰役」的戰爭,但美國國內包括中情局總局、五角大廈、特戰指揮部始終不相信此情資的正確性。

中情局的目標在追擊蓋達組織和「高價值目標」並將之逮捕獵殺,對潰散的塔利班再無興趣,而北方聯盟塔吉克人誓為馬蘇德復仇,並在擊潰塔利班後積極爭取喀布爾政權,無意為蓋達組織而戰。在此情形下,重新組織並依賴普什圖民兵對美軍而言屬高風險戰略,但美軍本身並無能力分辨集結夏西科特的蓋達組織阿拉伯人、烏茲別克人、車臣人、其他外國人和當地居民,阿富汗複雜的民族更難以確認老百姓心之所向,要在夏西科特這樣的普什圖族區,召募到足夠的普什圖民兵參戰、收攏民心更是難上加難。

2002年一月底,中央司令部終於被說服派出傳統部隊參戰,但將兵力員額由正規的5,000人縮減為約2,200人,且未批准配備砲兵和攻擊直昇機。倫斯裴認為阿富汗戰爭基本上已結束,他同意的是一場對付「逃逸敵軍」的「低強度衝突」,對中央司令部施加極大壓力。

而此2,200人聯軍部隊卻是一個支離破碎的複雜組合,包含8個國家部隊、2個陸軍師、2個特戰、一個混合編組航空隊及各種類型私密機構(包括不被國防部承認的以獵殺逮捕「高價值目標」為任務的黑色特遣隊)。傳統陸軍和特戰部隊長久以來互不信任,各部隊在幾個月沉悶的防衛基地任務之後,均渴望一個表現的機會,爭相在此戰役中擔當唯一的主力角色。中央司令部則認為戰爭勝利在望,堅持非傳統作戰模式以特戰部隊和阿富汗民兵為作戰主力,以淡化美軍「入侵者」的角色,但這數十名阿富汗民兵(普什圖人、塔吉克人、哈扎拉人組合)毫無作戰經驗,僅僅接受過一個月的準軍事訓練,一切均難以整合、合理編組成緊密的組織。

中央司令部指派的指揮官不曾閱讀過任何阿富汗的情勢發展情報,其幕僚均為第一次到阿富汗參戰。特戰指揮部屈意迎合指派特戰司令部的愛將接任指揮官,空軍出身且從未指揮過地面作戰。

新興科技帶來的幻想,將領認為可在幾千哩外遙控戰爭。戰前每日三次視訊會議,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美國三地的不同軍種單位指揮就這樣依據手中的衛星情報擬定出這場作戰計畫。他們也認為間諜衛星、無人飛機可取代人為地面偵查。事後證明,前進部隊偵察到科技無法偵測的DShk重機槍,解救了滿載士兵即將飛入山谷着陸的直昇機,同時偵察到比預測多出甚多的蓋達戰士部署在山脊線,且武器精良、訓練良好、更做好作戰的準備。Bagram依然寧願採信科技,忽略此重要偵察情報。戰事前一天,特戰部隊副指揮官要求總參謀長不要在山谷降落直昇機,以免成為佔據高地的敵軍的箭靶,總參謀長回以:「我知道,但為時以晚。」

戰時各單位各自蒐集相關情報,並時以作戰安全和保護自身利益為由進行情資保密。中央司令部甚至對指揮部隱瞞情報。戰前情報準備工作,美國展現了他做為超級大國的現代科技實力,動用間諜衛星、間諜無人飛機、衛星通信監聽,以各種Power Point圖解加上「普通常識」蒐集分析情報,評估當地僅有約200-300名蓋達戰士與約800名當地平民混居村莊,但對對方陣地部署和武器配備均一無所知,而對方的通信技巧和多種語言輕易地破解了美軍的情報截聽,顯然對方已獲悉美軍的計畫軍事行動。

戰前簡報,美軍部隊蒐集到新的情報,認為蓋達戰士並非藏身村莊而是在各個山脊線,人數甚至多達580-700人,他們部署在山谷周圍的強固陣地,準備不惜犧牲,頑抗到底,決不離開。但無人願意在戰事僅11小時前根據「單一消息來源」負起重擬作戰計畫的重大責任。

美軍指揮官並未對舊情報存疑且自信已推演各式應變足以應付可能的局勢變化,他們依然策畫以阿富汗300-400名民兵為主力,打一場「公關戰爭」,但其實主線是以美軍部隊鎖定「高價值目標」,在蓋達戰士快速潰散並掩護高層逃逸之際予以截擊,3天內迅速結束戰爭。

指揮官和特戰部隊、特遣部隊間各自為政,彼此分開作業不知對方的工作內容。各指揮官之間存在本位主義和矛盾,中央司令部採用互相衝突的指揮系統,導致特戰部隊承受災難性的作戰行動。

傳統部隊和特遣部隊之間至少發生3次重大誤解,關於特遣部隊的任務究竟是在山谷進口處停留還是繼續前進、特遣部隊進入山谷後有無55分鐘的地毯式密集空中轟炸作為掩護支援、阿富汗民兵究竟能否擔負起任務。

軍中俗語,接敵,計畫就會變化。特遣部隊在出發一小時後即發生狀況。夜行間,阿富汗民兵所搭載的小卡車先後翻覆泥淖中,多位阿富汗民兵傷勢嚴重,備用車數不足引致更多混亂,編組因而打亂,部份阿富汗民兵甚至在黑暗中追著卡車奔跑,打開車燈,卻又讓車隊成為明顯目標,甚至引發了第一次的空中友軍誤擊事件,此誤擊事件也引爆了更多的問題。

AC-130砲艇機一直有慣性導航系統故障問題。據報告此次提供了不正確的飛行位置讀數,並且未告知地面特遣部隊,他們照射車隊卻離奇地未被車隊接收到,也未看到車隊的閃光識別帶。一連串的失誤導致一場對友軍的強大火力轟炸,特遣部隊在轟炸中以無線電向其他特戰部隊和Bagram求援,卻單單只有機組人員未收到而持續攻擊直至油料不足飛返。必需說,「在一個所有相關人員都盡最大努力以贏得勝利之情勢下,往往會有悲劇發生。」

特遣部隊所期待的55分鐘轟炸掩護也引爆一連串問題。只來了一架B-1B轟炸機進行了六枚炸彈的一分鐘轟炸,據報告卡彈且聽到停止轟炸的無線電呼叫,但事後調查一直無法追查到呼叫來源,原先計畫中的另3架轟炸機的13目標轟炸行動也無故未完全執行。特遣部隊曝露在開闊谷地上毫無掩護、飽受攻擊。

悲劇延續。傳統部隊火力協調師誤認特遣部隊未受攻擊,將空中支援優先調予空降師而忽略他們的呼叫。最後來了一架轟炸機,在空曠山谷特遣部隊的鏡子和閃光版導引下,竟久久無法標定部隊位置,45分鐘後拒絕投彈離去。

此時終於引爆了特遣部隊中阿富汗民兵的積怨不滿準備離開戰場,攻打另一村莊,配置在高地的部份阿富汗民兵無法有效還擊蓋達戰士的攻擊,紛紛奔下山谷準備隨隊離去,美軍極力攔阻阿富汗卡車,混亂中,幾位年齡較長的前蘇聯戰爭聖戰士將阿富汗民兵拖下卡車一陣拳打腳踢,他們的信心和自尊心均嚴重受傷。

第一波空降師在山谷着路後,終於證實美軍面對的是部署據高點準備獵殺美軍人員的蓋達戰士,他們的火力擊中直昇機使其迫降,美軍陷入苦戰,此時前進部隊作戰偵查小組再次發揮強大功能,位在高地有利觀測位置,配合呼叫空中打擊-噴射戰機、阿帕契戰鬥直昇機還擊轟炸敵軍,戰果勝過空降師,但指揮系統上,空降師呼教密接空中支援的優先權高於他們,以致他們無法完全發揮效益。特別是空中支援還需輾轉費時透過三地遙控,空軍和陸軍更互相指責對方。

前進部隊作戰偵查小組的成效引來三地指揮官的讚許電賀,也引來其他單位的激烈爭功。作戰指揮官強烈指示將其撤出調回由另一組對戰場毫無所悉的海軍特戰部隊和新指揮官替代。

新指揮官有數起嚴重誤判的記錄,這一次也不例外。他並未花時間與前指揮官交接已瞭解情勢,而是迅速開闢與Bagram海軍特戰部隊作戰中心的直接通信管道。由於他特意避開原指揮官使用未告知的海軍衛星頻道,導致後面的悲劇無法被適時阻止挽救。

新指揮官不顧戰地簡報堅持新的特戰部隊在夏西科特的最高點10,469呎的塔寇喀爾山頂着陸,急於搶功的新特戰部隊也寧願相信科技,甚至在接近山頂發現敵軍時仍執意着陸,在敵軍猛力攻擊下,直昇機飛離時一名隊員墜落山頂的悲劇就此發生。

第一次誤擊友軍的AC-130砲艇機,這一次卻因為通信不良將友軍誤為敵軍,未能適時導引友軍就近營救。新特戰部隊因為通信不良執意再度在山頂着陸營救墜機隊員,因而再度陷入敵軍另一場近距離猛力攻擊。AC-130砲艇機無法與新特戰部隊直接通信,透過Bagram的通信警告卻又無故未能傳達。兩架AC-130砲艇機之間竟也無法直接通信,而需透過海軍飛機與海軍特戰作戰中心輾轉聯絡,終於造成連續三架直昇機在同一山頂着陸受到攻擊。三地遙控指揮的悲劇持續進行,混亂複雜的通信使得負責指揮的多角部門對於戰場的情勢更加無法掌握,一再的誤判終於錯失拯救墜機隊員的時機,理解掌握戰況的人員卻被撤銷剝奪指揮的權力。

這樣的狀況終於使得指揮中心心生警惕,但卻又因為反應過度不肯安排新的直昇機在安全的情勢下在山頂着陸,第二批着陸的部隊一整天都在敵軍猛力跑砲火下戰鬥掙扎,一名傷員在等待後送中不幸死亡。指揮官得到了總參謀長的「道德支持」。

激烈的交戰僅進行了3天,之後的戰事皆為相對零星火花,並在3月18日宣佈結束。基於公關的考量,美方力勸阿富汗民兵回到戰場並與宿敵-塔吉克副將領攜手合作。這位塔吉克副將領再次顯現美軍對阿富汗的無知,在Bagram每名士兵每餐預算28美金及每套冬季軍服5000美金的編制環境下,美軍很難理解為什麼一位塔吉克副將領會在擊敗蓋達戰士時想起馬蘇德將領而痛哭,為什麼一位失去一腿的塔吉克副將領會親自為戰車清理地雷,用土法煉鋼的克難方式。我們不禁思考阿富汗人在這場戰爭中的經歷和真正位置,美軍一直強調要尊重他們,讓他們有參與感,這是他們的戰爭,要讓阿富汗人去面對阿富汗人。他們的作法包括召募阿富汗民兵,讓他們紮營在美軍安全屋外,擔任安全守衛、在一哩外建立檢查哨,舉行授階、贈勳、追悼儀式,授以美軍自製的紐扣臂章。美軍與阿富汗民兵因為語言始終無法充分溝通,當然談不上理解,這個問題一直到現在依舊存在。

這本書也因為援引「資訊公開法」而得以完成,但部份涉及個人決策和聲譽的敏感資料依然被中央司令部和特戰司令部刻意隱藏或捏造欺瞞,相關將領並曾設法阻止作者的資料蒐集採訪,而特戰司令部也藉內部調查之名對提供資訊者施以懲戒。

夏西科特的山區地形將部隊分割成班、組的小型單位,這是一場由士官主導的戰鬥,平均年齡20-25歲的士官指揮沉著穩定,平均年齡18-20歲的士兵戰鬥勇敢,他們幾乎都是第一次參加實戰。這樣的故事很難被好萊塢錯過,不改編成一齣煽情的英雄主義電影。

士兵為何而戰?為誰戰死沙場?是軍人的信條、正義的熱情、上級的偏執和錯誤決策、還是政治人物的私心和謊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