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30日 星期日
阿富汗戰爭的悲劇
書名: 阿富汗戰爭的悲劇
作者: (俄)A. 利亞霍夫斯基
譯者: 劉憲平
出版: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4年04月01日
作者A.利亞霍夫斯基,1946年出生,官拜少將。長期任職於蘇俄總參謀部,並多次被派駐境外武裝衝突地區執行任務,蘇聯阿富汗戰爭期間任職於駐阿富汗作戰指揮組。
從作者的背景已可反應出此書的觀點迥異於我們習慣接收到的西方觀點。對於一個傳統的蘇聯將領而言,阿富汗戰爭是冷戰時代一場兩大超級強國、兩種體制、兩大軍事陣營、兩種意識型態的戰略對抗。這場戰爭造成蘇聯軍事、經濟、人員的嚴重耗損,也使得蘇聯尤其是蘇聯軍人在國內國外尊嚴盡喪,將軍需要一個起碼的尊嚴維護,縱使滿紙跳躍的大國沙文主義的意識型態令讀者極度不適,他所提供的片面蘇俄機密文件卻是珍貴的,補足了阿哈瑪.拉希德(Ahmed Rashid)在『Taliban』一書中所欠缺的另面事實。
全國4/5的土地為3,000-7,750呎的嚴峻高山,基本上,阿富汗的居民是生活在互相隔絕的山谷,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與眾不同不同的社會發展、人文風貌。位於亞洲的「十字路口」所引致的歷代外族來犯,激化了阿富汗人的強悍性格和對外來者的不信任態度,也豐富了阿富汗的民族組成。正是這樣的特質阻斷了英國帝國主義的三次侵略攻擊,遺憾的是,它的負面影響也同時被擴大,部落族裔問題成為阿富汗難解的國家議題,阿富汗人誤用了它,而外來者則利用了它。
二次大戰後,美國逐漸加強在阿富汗的技術援助,秉持中立的立場,阿富汗拒絕了美國加入巴格達公約的要求,美國遂放棄在阿富汗的經營,傳統上,阿富汗一直被歸屬於蘇聯的勢力範圍,而美國當時也忽視了阿富汗的戰略意義。阿富汗轉向蘇聯求助軍事經濟技術援助,冀望在兩大國之間求取最大利益平衡,卻落入了兩大國之間的戰略競逐,60年代,蘇聯已成為阿富汗的最大援助國,引起美國的極度不安。
50年代的阿富汗社會掀起民主開放的狂潮,知識份子社團政黨林立。親西方政府的鎮壓激起強大的反彈,激進的伊斯蘭教義派和共產主義派別愈趨激烈,逃往巴基斯坦邊界的伊斯蘭組織在美國和巴基斯坦情報局的援助下,逐步發展基地組織和更偏激的瓦哈比教義思想,共產主義派別則在蘇聯的援助下進一步奪取政權-蘊釀一場1978年四月革命。當時蘇聯派駐阿富汗的「技術專家」已超過2,000人,貸款達12.65億美金,而美國只有約4.7億。
蘇聯所扶植的阿富汗共產黨分裂為「人民派」和「旗幟派」兩大派別,後者以卡爾邁勒為首,主張廣納各階層,尤其是知識份子和政府官員。前者以塔拉基、阿敏為首,主張全盤複製蘇聯革命經驗,自然獲得蘇聯的全力支持,以符合蘇聯的利益。
「人民派」以軍事政變推翻達烏達政權後,在「蘇聯專家」的輔助下盲目移植俄共經驗,無產階級的價值觀與阿富汗社會格格不入,反對傳統的部落制度和伊斯蘭宗教習俗廣招民怨,強力推行與社會組織相對抗的土地改革政策,讓廣大農民由自給自足落入飢荒,強迫遊牧民族遷居定居讓傳統產銷制度崩潰,族裔混居,終引發動亂。
面對錯誤政策引發的人民反彈,「人民派」採取的回應是藉蘇聯軍援在「旗幟派」、政府、軍隊、地方執行大規模清洗,加緊獨裁統治路線。不僅如此,更大力推行其「普什圖沙文主義」,殘酷迫害少數的什葉派,加劇對少數族裔的壓迫和衝突,這個衝突一直延續到蘇聯撤軍後的內戰甚至今天。
普什圖族作為阿富汗的最大族裔,一直在歷史上擁有諸多正式和非正式特權,他們佔有國家機構、軍人的領導階級,免服兵役,不繳稅,不服勞役,保留司法審判和自治權利,可自由攜帶武器,甚至在其他族裔居住區分配得最肥沃土地。
70年代的阿富汗約有90個部落,每個部落3萬至15萬人不等,半自治獨立於中央政權,擁有自己的武裝部隊,維持族裔-部落-氏族的古老血緣組織,部落長老和伊斯蘭教教長是維持這個結構的公信力量,「普什圖不成文法」和「可蘭經」維繫著阿富汗人的精神生活和日常生活方式。男女平等和掃除文盲原是「人民派」的良政,在保守的廣大村落地區卻是違背傳統習俗的異端。
反中央行動如野火蔓延各省,「人民派」不斷要求蘇聯的軍隊介入協助平息。當時的美國受困於1979年伊朗何梅尼革命的反美運動,是時喀布爾大使又在動亂中被挾為人質,遂停止對阿富汗的一切援助並召回所有顧問專家。
美國的中亞政策改變讓蘇聯認為有機可乘,藉此出兵阿富汗以鞏固其在中亞的傳統勢力。1979年5月,蘇聯決定組織一個全為土生土長中亞人組成的「穆斯林營」,配備新式武器裝備,一整個夏天在土庫曼基地接受特別訓練。
1979年9月「人民派」的阿敏暗殺了塔拉基取而代之,對軍隊展開一次次更大規模的清洗,此時,反政府武裝已佔領全國80%的領土,人數約一仟萬,而「人民派」政府只佔領大城市地區人數約250萬。雙方交戰造成大量難民,部落組織則藉此累積武裝和財富。
當時的蘇聯外交政策由中央書記布里茲涅夫領導外交部長葛羅米柯、KGB安德羅波夫、國防部長馬斯基諾夫、蘇共國際部長波諾馬基夫。其實就是一人獨裁的一言堂決定了蘇聯的出兵阿富汗。蘇聯想要創造一個迫使阿敏下台的條件,其實就是蘇聯干預的條件,遂藉口「人民派」政府要求蘇聯派兵阿富汗行使其「國際主義援助」,反擊外來帝國主義侵略,其實是要殺害無力固守四月革命成果的阿敏,扶植「旗幟派」卡爾邁勒取而代之。蘇聯原想以此藉口作為國際上的宣傳技倆,卻不曾顧慮這樣的粗糙藉口無人信服,因為他們旋即殺害了邀請他們的人。
大致而言,蘇聯軍隊反對出兵,而政治人物贊同,而且為迎合布里茲涅夫以保住官位而一致贊同。軍隊著眼的是軍事上的勝負可能,而政治人物著眼的是在國際政治上的勝負、自尊和傲慢。蘇聯的媒體被全面封鎖,人民對這場長達十年的戰爭一無所悉直到蘇聯撤軍。軍隊執行政治人物的命令,為自己不贊同的戰爭付出生命代價。駐阿富汗蘇聯總軍事顧問和KGB代表均拒絕在作戰計畫上簽名,僅確認知悉。
美國CIA在1979年7月注意到蘇聯在阿富汗邊界的軍隊調集,美國政府採取低調的政治手段,以贏取一場沒有戰鬥、沒有流血的勝利,將蘇聯拖入另一場漫長的「越戰」。
蘇聯並未學習到越戰的教訓,1979年12月27日在KGB特種部隊帶頭下和傳統部隊第40軍團發動攻擊,衝入由蘇聯新建的總統府,殺害邀請他們的阿敏,一時之間,甚至被當作是反政府軍的攻擊。當天阿敏邀請大批軍政要人到總統府參加他的電視直播演講,蘇聯甚至製造了一場集體食物中毒。當晚蘇聯部隊迅速控制了喀布爾的狀況,而首都人民和各國外交官一夜安眠,對事變一無所知。軍隊全數身著偽裝阿富汗軍服,中亞民族的「穆斯林營」一度畏懼被斯拉夫蘇聯軍人順帶滅口。
蘇聯政府迅即去電恭賀卡爾邁勒「當選」阿富汗最高國家領導人。阿富汗人不是白癡,這不是一場尋常政變,是一場「人民派」政權轉移到蘇聯支持的「旗幟派」的政變,而且借助的是蘇聯的軍隊武力,愛好自由的阿富汗人不會平白接受這樣的政府,他們會為部族戰至最後一兵一卒。
美國、北約、伊斯蘭國家對蘇聯公開嚴厲譴責,指責蘇聯蓄意破壞既有的戰略力量平衡,既是區域性也是全球性,將此問題提交聯合國做出制裁。布里茲涅夫一派傲慢無視,回以羞辱諷刺。
當時的蘇聯甚至美國均低估阿富汗的抵抗力量,認為為時不數月,阿富汗即會全面投降接受新的共產主義政權,歷史會證明蘇聯無罪。事實正好相反,阿富汗新政權和蘇聯均被國際孤立,包括其傳統聯盟國東歐。與此同時,美國和伊朗因此而關係修好,美國並和巴基斯坦、沙烏地阿拉伯結盟在阿富汗邊界逐步興建軍事基地和訓練營,對阿富汗聖戰士提供源源不絕的援助,逐年壯大。
十年戰爭期間,蘇聯軍隊最高維持在十萬人之譜,聖戰士約為六萬人,但傳統部隊的正規作戰無法有效擊敗聖戰士民兵的游擊戰術,蘇聯軍隊倉促成軍、缺乏訓練、更缺乏聖戰士的作戰動機。面對阿富汗動輒三千呎以上的高山氣候,酷暑、嚴寒的氣候交替,士兵的作戰能力銳減。缺乏足夠兵力固守佔領區域,聖戰士旋即重返奪取失地,週而復始,士兵倍感疲乏。
蘇聯軍隊的制勝戰略是以空降師配備先發空中火力和地面炮擊,前期聖戰士缺乏空軍和精良武器,遂化整為零每10-15人一組,隱密平民間躲避山區,避免大規模正面迎擊,擴大控制區域,分散蘇聯兵力。對地型的熟悉、部落人民的合作支援及阿富汗人的堅韌性格逐漸扭轉戰爭的局勢。
轉捩點是在1985年,蘇聯國內發生根本性體質變化,新領導人戈巴契夫主張社會民主化與西方修好,美國開始提供阿富汗衛星拍攝的蘇聯陣地部署、軍事情報和無線電監聽作戰計畫,特別是數百枚對空針刺飛彈,扭轉了蘇聯的空軍優勢。這個訊息在1987年伊朗試圖以針刺飛彈對付波斯灣的美國軍船才被揭露,美國將針刺飛彈輾轉交給激進的伊斯蘭派系,武裝派系為金錢將它們盜賣給伊朗。
1980年2月底,蘇聯的四人政治領導曾討論自阿富汗撤軍的可能性,但又因為民族自尊而放棄,他們無法接受被認為對美國退讓的羞辱。一直到1985年戈巴契夫上台,才展開與美國的正式撤軍談判。當時蘇聯的KGB已在喀布爾部署一特繾小組,準備隨時罷黜或甚至依慣例消滅卡爾邁勒。
卡爾邁勒不具團結起全阿富汗的威望,阿富汗人眼看著他在蘇聯扶持下當選,無人信服。而在聖戰士有意引導下,交戰地區逐漸擴大至平民居住地區。蘇聯再次替阿富汗決定以納吉布拉取代卡爾邁勒,枉顧其在國安局備受非議的作為,貪瀆腐化,利用特權和蘇聯軍援發財,陣壓清洗反對者。1986年5月,蘇聯片面宣佈他「當選」人民黨總書記,卡爾邁勒主動要求解除職務避居莫斯科,才避免與其同志相同的命運,他也是唯一未死於非命的領導人。
當時的阿富汗有三萬一仟至三仟個村落,人民黨政權僅控制約八仟個,且多在大城市附近,武裝派系有5,016支派,約18萬三仟人。納吉布拉認為無法在軍事上取勝,決採取務實的民族和解政策,片面宣佈停火。但雙方互不信任,各自保留實力,趁勢囤積武器軍備。納吉布拉一方面不斷地向蘇聯要求新式武器軍備,一方面悄悄將近衛軍以自己兄弟親信替換,以避免前領導人的命運。(最後他避身聯合國辦事處仍難逃一死,被攻入喀布爾的塔利班士兵暴力處死示眾。)
美蘇談判的日內瓦停火協議在1982年到1988年四月分階段進行。協議決定蘇聯在1988年5月15日到1989年2月15日止的9個月期間分批撤軍,由聯合國負責監督。但事實上雙方各有保留,協議內容模擬兩可,美蘇各自依照自己理解解讀條文,依條文,雙方在對等平衡的條件下逐步減少對阿富汗兩方的軍源,引發新的爭議。事實上,雙方都在秘密地增加軍源,準備搶奪撤軍後的喀布爾政權,扶植親近自己的人選。納吉布拉已被放棄。
人民黨執政期間的「普什圖主義」刺激了逐漸擁兵強大的少數族裔,各部落和地方武裝派系、軍閥也藉著戰爭期間壯大武裝軍隊,各自擁兵為重、互不買帳,更常因爭奪勢力範圍和國外軍援而交戰。在白夏瓦的各個派系組織因未受邀參與日內瓦停火協議,拒絕承認協議內容,拒絕在納吉布拉下台前與喀布爾政權談判。
蘇聯撤軍後,阿富汗政府擁有30萬人作戰部隊、2,000門火炮、700坦克、150架戰鬥直昇機。各派別組織間爭奪喀布爾政權爆發激烈武裝衝突,終致演變成長期內戰。少數族裔力圖鞏固得來不易的勢力,爭取參政權,普什圖部落長老則憂心首都落入少數族裔手中,失去傳統優勢地位。美蘇雙方持續暗中增加軍援予不同派系,煽風點火,讓阿富汗人殺阿富汗人。1992年北方聯盟的塔吉克族馬蘇德結盟烏茲別克族杜斯塔姆在喀布爾與激進的伊斯蘭聯盟希克馬亞展開激烈巷戰,造成大規模難民潮。馬蘇德組織少數族裔維護首都秩序,對普什圖族造成空前的心理威脅。1994年塔利班掘起,他們在1996年攻克喀布爾結束這場內戰,開展了阿富汗另一段歷史,直到2001年美國布希政府發動「正義持久」戰爭擊潰塔利班政權,並將阿富汗置於維合部隊管轄直到今天。
1989年2月15日,蘇聯在阿富汗的戰爭終於結束。蘇聯完成撤軍時的人數為十萬三千人,直到此時蘇聯民眾才知道這場戰爭的存在,國內爆發了強烈的反軍運動,政治人物紛紛表態規避責任,士兵倍受責難屈辱,直到戰爭結束,蘇聯東正教才為陣亡士兵安靈禱告,由未亡士兵為他們樹立紀念碑,中央不曾有任何人物到場。
1979-1989年的這場曠日持久、沉重的10年戰爭是蘇聯的恥辱,他們一直拒絕公佈蘇聯軍隊的死傷人數,世人卻無法忽視阿富汗在戰爭中兩百萬人死亡,六十到兩百萬人殘廢,六百五十萬境外難民,兩百萬人境內流離失所的悲慘事實。
作者對戈巴契夫和謝瓦德納茲有極嚴厲的批判,認為他們的外交政策,對西方的處處讓步,導致蘇聯社會主義的崩潰瓦解,是背叛國家民族的千古罪人,讓蘇聯遭受前所未有的蔑視,淪為二流國家,甚至懷疑他們被收買或控制。
作者的「大國沙文主義情結」和軍人自尊讓他深信小國必然與大國「結盟」以求取最大利益生存,不考慮某地區國家之「共同利益」甚至「世界強國」利益,就無法解決該地區區域性衝突或某國單獨問題。阿富汗不會自己停止內戰,必需仰賴「外來機制」迫使交戰各方和談協議。作者拒絕承認蘇聯軍隊的失敗,堅持是撤離而非潰逃,是根據領導人的命令有計畫的行動。阿富汗聖戰士並未打敗他們,而是蘇聯的內部問題讓他們自己決定停戰。他們在他國為他國人民的幸福而戰,為他們造橋鋪路興建學校,注定無法為世人所理解,這是軍人的悲劇。
作者的此番思考見解,算是為讀者開眼界。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