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

馬躍新片 紀錄被遺忘的族群

轉貼來源:台灣立報 2010-11-14 22:35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01732

【記者李宜霖台北報導】「對我來講,Kanakanavu是存在的,我出去了之後才知道,原來這個族群是不存在的。」族人阿布娪說。

全世界僅存4百多位Kanakanavu(卡那卡那富)族人住在高雄縣北邊那瑪夏鄉,沿著達卡努瓦溪生活。導演馬躍.比吼《Kanakanavu的守候》紀錄片13日在金馬影展放映,記述這個民族的生存及遭逢災變的過程。

幾百年來,Kanakanavu沿河而生,河水是族人賴以維生的根源,透過河祭,連結人與河、人與祖靈。小米收成之後,舉辦米貢祭,表達對祖靈的感恩,有族人過世的隔天,用溪水洗淨亡者的衣服,沖淡憂傷。長久以來,Kanakanavu被政府及學者歸類為鄒族,是一個不被承認的民族。

不曾消失的民族
族人說:「Kanakanavu就是Kanakanavu」,擁有自己的語言、祭儀、歌謠、家名、人名。2008年,突如其來的莫拉克颱風沖毀了族人的家園,卻毀不掉這個族群,Kanakanavu仍然屹立。族人們重建家園,政府及慈善團體卻逼迫族人下山,離開生命的源頭。

去年9月,馬躍.比吼接到民族誌策展人林文玲的電話,山下的族人第一次回去看那瑪夏山上的狀況。馬躍.比吼跟著老人家Cuma Mu’u(翁坤)上山,完成了1、2分鐘的短片。後來,馬躍在那瑪夏住了一段時間,紀錄下Cuma Mu’u唱的歌,雖然不知道歌詞的意思,馬躍心想,有機會要將故事拍出來。

▲Cuma Mu’u承襲著祖先留下的傳統,見證Kanakanavu的存在。(圖文/李宜霖)

耗時1年,馬躍.比吼完成了《Kanakanavu的守候》紀錄片。直到現在,他還住在那瑪夏山上的山莊。馬躍說,台北還有誰記得八八風災?現在山上道路通了,但沒有柏油,非常辛苦。小米收穫季已經辦完,今年收穫不太好,但已經在準備種明年的小米。

天災撕裂部落文化
馬躍.比吼表示,災後要重建,不只是蓋房子這麼簡單。慈濟的想像是蓋完房子,就是很偉大的重建,但事實沒有這麼簡單,文化的重建要怎麼做,不是金錢所能計算。一個族群在風災的時候被切成一半,一半留在山上,一半被迫遷移到山下,何時可以回去不知道。全世界Kanakanavu只剩下4百多個人,要如何重建他們的文化,如果沒有祭典,這個族群就會不見,水災已經過去了,但人還是活著。


前來觀影的靜宜大學法律系助理教授林淑雅說,莫拉克災後的重建政策,都造成部落一再撕裂,把部落的需求丟在一邊。重建過程中,部落一無所有,需要一段時間決定將來要做什麼,但是政府卻不給他們時間思考時間,也不給其他的方案。

靜宜大學生態學系副教授林益仁看完影片後有感,台灣是個災難的島嶼,必須學習與災難共處,水是災難,卻也是生命的泉源,原住民如何與水相處,是透過儀式與日常生活,這是政府官員所不能了解的,重建至今還是僵局。透過這部影片,他相信就算人很少,但是Kanakanavu是存在的。

災後族人重新凝聚
馬躍.比吼常去墓園,剛開始只有幾個墓碑,片子還沒剪完,墓碑已多了一排。他說,有人過世,隔天要洗衣服,洗衣服的比率很高,反倒是結婚及生小孩還沒那麼多。第一次上山時,老人家堅持要做年糕,Cuma Mu’u的想像是上山做的年糕,住在營區的人吃了以後,就可以團結凝聚在一起。前陣子剛辦完米貢祭,不同的派系、不同的家族聯繫在一起,風災後,Kanakanavu的族人的心重新凝聚。

馬躍.比吼說,日本人來了,將原住民族分類;國民政府來了,分9族,目前有14族,未來可以看到更多族群要求正名。他說:「我的族群不在目前的14族,我的族群叫邦查(Pangcah),錯誤的名字叫阿美族,就像Kanakanavu,有自己的名字,而不是被分類的南鄒。」

過去的殖民歷史使得台灣西部的許多原住民族群因此消失。馬躍.比吼感嘆,保有語言的民族是非常難得的,Kanakanavu人不多,卻有對動、植物的智慧,對河與世界的認知,但這個島上有誰在乎過?

《Kanakanavu的守候》影片相關訊息可上http://augusteighth.pixnet.net/blog查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