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來源:公視新聞網
http://web.pts.org.tw/php/news/pts_news/detail.php?NEENO=157262
針對國光石化的開發,可能造成中華白海豚的滅亡,不管是國光石化的董事長還是行政院長,都講過白海豚可以訓練會自己轉彎避開,不過台灣研究鯨豚已經超過五十年的學者楊鴻嘉卻說,這是不可能的事,台灣海峽不是水族館,而且白海豚在找到路之前可能就已經先餓死了。
因為國光石化的開發,有可能會造成只剩下八十多隻的中華白海豚滅絕,行政院長採用學者的建議,相信可以訓練牠們轉彎。不過研究鯨豚已經超過五十年的學者、楊鴻嘉講,白海豚靠聲納系統辨識方向,填海造陸之後,不只讓牠們找不到方向,更可能先餓死。
楊鴻嘉強調,海豚的確很聰明,不過野生動物也有自己的性格,人類不一定能夠馴服得了,更何況台灣海峽又不是水族館,人類怎麼可能會想像、自己可以訓練白海豚乖乖聽話,他批評,即使國光石化再怎麼有錢,也不可能買下生命與生態。
已經高齡八十歲的楊鴻嘉,是台灣深入研究鯨豚、也是研究最久的第一人,他認為,國光石化採用台大教授周蓮香的報告,做出海豚可以訓練會轉彎的結論,讓他聽了覺得好笑,他認為這些話已經違反專業了。(記者林靜梅邱福財台北報導。)
白海豚轉彎說 專家:不可妄下定論
轉貼來源:客家電視台 (2010-08-23 20:40)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00823/3679637.html
環保署將在這個星期,密集進行國光石化開發案環評審查,環團今天找來台灣研究鯨豚超過50年的專家背書,認為白海豚的生態環境,將會是沿海居民的生存指標,並且認為國光石化提出白海豚會轉彎的說法,沒有研究報告可以支持,不應該妄下定論。
拿出1986年1月,就發表的鯨豚研究,楊鴻嘉早從1963年開始觀察到白海豚,並紀錄近50年,回憶起過去,在高雄港看見白海豚的情景,楊鴻嘉認為,開發計畫一旦實施,環境的破壞將無可復原。
鯨豚專家 楊鴻嘉:「有一天,白海豚本來有,卻看不到了,慘了,楊鴻嘉曾說過,到那時、那個地方生活的人,開始有生命危險,第一生命,慢性、什麼病毒都來了,無法到老,所以用白海豚做人的指標。」
針對國光石化開發單位以及行政院長吳敦義,都說出可以訓練白海豚轉彎,環團指出,台灣在2002年才確認沿海有不到100頭的白海豚,對於生態以及習性的研究報告都還不夠完整,不應該貿然在可能的棲地範圍實施開發。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員 陳昭倫:「白海豚唯一獨立的族群,牠的範圍大概是離岸3公里、30公尺以內的水深,那白海豚的保育,其實在跟時間在賽跑,這篇文章的最後,也提到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台灣的政府應積極去重視白海豚的問題。」
環保署將在這星期進行密集的國光石化開發案環評審查會議,對於白海豚的保育爭議,環團與開發單位又將進行一連串的攻防。【劉玟惠 林敬祐 台北】
訓練白海豚轉彎? 周蓮香:不一定成功
轉貼來源:公視新聞網
http://web.pts.org.tw/php/news/pts_news/detail.php?NEENO=157263
環保團體找來研究鯨豚的老學者,出面駁斥中華白海豚會轉彎的說法,更直接點名國光石化委託做報告的學者台大教授周蓮香,花了政府幾千萬到上億元的經費,報告卻沒有經過國際學術同儕的檢視。
面對批評,周蓮香強調經費不只是給一個團隊,而且研究海上哺乳類動物本來就很昂貴,她也從來沒有說過,海豚一定可以被訓練成功。
如果國光石化非得蓋,又得讓快滅絕的中華白海豚、活下去,建議可以訓練海豚轉彎的就是台大教授周蓮香。環保團體批評,周蓮香長期拿政府大筆研究經費,卻做出這種站在開發派的學術研究,令人難以信服。
而中研院學者陳昭倫,直接透過google的學術網路查詢,他發現瀕臨絕種的中華白海豚,已經是國際的重要議題,不過顯然經費充裕的周教授團隊,並沒有在國際期刊上發表過、具體成果。
面對環保團體直接把矛頭指向自己,台大教授周蓮香表示尊重,她強調,論文為求最好、花了點時間,其中一篇已經投到國際發表、等待審核,另外,研究經費不只是給自己的團隊、更沒有上億那麼多。
至於老前輩學者、跳出來駁斥白海豚不可能經過訓練會轉彎,周蓮香也重申,她說這只是一種可能性。
中華白海豚到底能不能轉彎,周蓮香認為是忠於專業、提出建議,只不過環保團體認為,真正的生態保育,應該從最基本的、保護棲地做起。想要違反自然法則、硬要改變野生動物的天性,這樣的思維、才應該轉彎。(記者林靜梅/邱福財 台北報導。)
守護白海豚 學者:應儘速劃設保護區
轉貼來源:中央廣播電台 2010/8/23 13:32 撰稿‧編輯:陳士廉
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nid=255398&id=6&id2=1
因國光石化開發案而發起的「守護白海豚」行動,引起各界重視與討論,對此,台灣學者今天(23日)公布最新國際期刊報告指出,中華白海豚是環境好壞與否的重要指標,如今數量不多,顯示台灣已有環境警訊,他們呼籲各界重視,並儘速劃設保護區保護。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陳昭倫23日表示,目前針對中華白海豚獨立族群研究的大多是國外學者;最近在「國際SCI水生生物保育期刊」內,有篇文章提到中華白海豚族群分布的深度,大概在30公尺水深、離岸3公里範圍,由於是唯一獨有的族群,文中強烈建議,台灣應正視棲地保育問題。
陳昭倫進一步指出,中華白海豚跟人一樣,是用肺部呼吸,因此存活數量多寡,將是環境好壞的重要指標,以目前台灣白海豚剩不到100隻的數量來說,對台灣是很大的警訊。加上工業區排放的重金屬也會在海洋生物體內累積,最終都會回到食物鏈生態系統上,因此,陳昭倫強烈建議,應儘速劃設保護區,保護中華白海豚。陳昭倫說:『(原音)這次保護白海豚有一個辦法,因為牠已經是列管的一級保育類瀕危生物,不管是國際法或是國內的野生動物保護法,牠都是第一級瀕危保護生物,那你就要按這個(野保)法,去劃(保護區)這個東西啊。』
由環保團體發起搶救中華白海豚的「濁水溪口海埔地公益信託」,是台灣首次發起的環境信託案,至目前為止,已超過5萬人認股,9月將展開第2階段認股行動。由於事關經濟開發與環保生態保護問題,已引起各界重視與討論。
動保團體籲劃設白海豚棲地
轉貼來源:20100823 13:16:58 中央社
http://www.cna.com.tw/ShowNews/Detail.aspx?pNewsID=201008230074&pType0=aFE&pTypeSel=0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23日電)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最先發現中華白海豚的楊鴻嘉及中研院研究員陳昭倫今天連袂呼籲政府,正視國光石化開發大面積填海,將使白海豚棲地消失的根本問題,呼籲依法劃設棲地。
動保團體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今天召開「白海豚,鯨豚媽媽還要你們嗎?」記者會。
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秘書甘宸宜表示,國光石化委託台大生命科學系教授、有鯨豚媽媽之稱的周蓮香調查瀕危保育動物中華白海豚 (即台灣媽祖魚),並提出因應對策。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昭倫說,接受國光石化委託的台灣專家,自2005年對台灣白海豚族群的研究投資已逾新台幣1億元,卻沒有任何一篇白海豚保育研究發表在國際科學期刊。
甘宸宜並說,此研究團隊的調查結果應受國際學術社群檢驗,如此一來,依據相關研究結果訂定的措施,才能達到保育目的。
她強調,國光石化案在環評報告中還提出「食物誘導」及「行為訓練」等因應對策,根本沒有正視此開發案大量填海造陸,直接讓白海豚棲地消失的根本問題。
陳昭倫補充,台灣專家所做白海豚研究結論、推論與再推論,包含轉彎、誘食、引水道、衛星追蹤等,並未接受國際同儕審查機制檢驗,就列為國家重大施政依據,令人憂心。
台灣最早發現白海豚的鯨豚爺爺楊鴻嘉老師,現年81歲,已自農委會水試所退休,他在會中說,1963年在高雄港看到中華白海豚,如今已剩不到100隻,最大因素就是西岸不斷填海開發工業區,使得白海豚的棲地消失,呼籲企業家要尊重其他生物棲地保育。
陳昭倫提醒,最新被國際SCI水生生物保育期刊接受的研究顯示,台灣白海豚族群是唯一獨立特有的族群,生活的水域範圍在離岸3公里,水深30公尺以內;建議政府正視台灣白海豚族群棲息地的保育問題,應依據野保法劃定台灣白海豚族群分布範圍為「重要棲息地」。990823
別推給環委… 環評政治責任誰負?
【聯合報╱吳先琪/台大環工所所長(台北市)】2010.08.23 01:38 am
國光石化及六輕五期環境影響評估案正緊鑼密鼓進行,贊成與反對的各方吵得沸沸揚揚。這些開發案都頗具規模,其環評決議對國家發展、人民福利與未來環境資源利用影響至鉅。誰該為這些環評決議的後果負責呢?
環保署的環評委員顯然不需要負環境影響評估結論的政治責任,因為他們不是政務官,不是民選的代表,任期只有兩年,開會只有兩千元出席費。這樣沈重的政治責任,不可能由委員們來負。
環保署成立環評委員會,由廿一位委員組成,任何決定均必須有過半數之委員同意才能決議。既然環保署長無權逕行做出環評之決議,當然也不需要負環評結論的政治責任。
而開發案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在環評委員會中最多僅有一票,如果開發案經環評委員會審查認定不應開發,開發案也就全面被否決了。所以不管開發案的環評是否通過,都不是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決定的,當然也沒有必要負政治責任了。
在目前環評法架構下,開發案的環評不僅包括環境影響事實的審查,也包括了權衡利害的價值判斷。很多環評爭議,均係不同價值觀之爭,例如工業用水水庫重要還是八色鳥棲息地重要?白海豚重要還是國家稅收增加重要?保留一些農漁民傳統謀生方式重要,還是地方經濟發展重要?甚至百萬分之一的致癌機率(約相當於全彰化縣增加一個人得癌症)是否可以接受等等。環評對於開發與否的結論,是影響重大的政治決策,但目前環評法架構,卻是由不需負政治責任的環評委員來承擔艱鉅的政治決策。
環評委員在肩負政治決策的壓力下,決議會更謹慎及猶豫,會議常常要求開發單位不斷補件;或是認為監測數據過少,而要求延長監測期間,蒐集更多數據後再審;一些環評案也開始要求進行全面風險評估。許多案件難以決定的原因其實已經不全是客觀科學的問題,而是價值問題。
環評委員會是環境品質最重要的把關者,但是開發案對於環境及民眾所產生影響的政治責任,不應該由環評委員會來負責,而應該由具有政治責任的政務官或甚至行政院來負責。環評委員會應該負責事實的審查,並要求環評報告能忠實呈現所有可能的影響,而政務官應該本著環評的結果,公開說明決定開發或不開發的理由,以及如何給予受影響的人民適當的補償。如果需要不同部會共同研擬配套措施,則更需要行政院來整合及提供政治承諾。
環保署應修改環評法,讓環評委員會僅負責事實的審查,而不要去成為承擔政治風險的代罪羔羊。政治人物應該尊重環評委員的專業,看清楚環評報告之後,大聲說出贊成或是反對的理由,或是提出損害救濟的具體配套措施,讓環評制度成為全民共贏的推手。至於沒有看清環評報告,斷章取義,利用環評事件製造政治舞台的人,連政治人物的資格都談不上。
【2010/08/23 聯合報】@ http://udn.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